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两篇

发布时间:2021-10-19
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两篇

  让教育活动主要在长幼之间进行。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篇一

  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摘 要:生态式教育是运用一种生态学的原理、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学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当代艺术教育呈现出了生态学的走向,它强调通过不同艺术学科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融通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以生态式教育观观照音乐教育就是强调母语、关注对话、提倡学科综合。

  关键词:生态式教育 ; 艺术教育 ; 音乐教育

  生态式教育是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的问题。生态学(ecology)一词最早由博物学家索罗(h.d.thoreau)于1858年提出,旨在研究有机体或有机体群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现在的生态学一般是指“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形式或总体的科学”。①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就具有生态系统观、整体观的内涵。在我国,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生态式教育的理念,他借用生态学术语,提出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式教育还强调运用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生态式教育对当今的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都带来了重要的启迪和意义。

  一、当代艺术教育的生态学走向

  当今的社会,培养综合性的人才是教育思考的重要问题,为培养这种人才,全球教育日益重视艺术教育,出现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于是,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出现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的现象。这一综合态势带来了艺术教育观的变化,即从注重艺术技术的学习转向人的整体生命存在;从注重知识技能转向了艺术的人文理解;从单一学科转向综合学科;从单纯的学校艺术教育转向学校、家庭、社会等等。这些变化都彰显了艺术教育的生态学转向,即艺术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众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等,以此形成一个生态网络。

  从当今多元智能理论角度来说,艺术教育能够开发人的多种智能,包括人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这些智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在相互交叉、融合、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元智能的发展具有生态学的意义。因此,作为多元智能中一部分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生态式的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适应了信息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因为“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只有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相互联系和对话,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智慧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发现’的人”。②

  二、音乐的生态教育功能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具有生态思维。

  首先,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具有生态教育的功能。从表面上来看,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是一种脱离或远离社会生活的纯粹个人的活动,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理解无法脱离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某种思想观念、社会意识、风俗传统、价值观、信仰等。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蕴含着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潮,熔铸着人类的灵魂深度,事实上,音乐审美更是一种精神与信仰。如印度音乐的“梵我合一”以及中国音乐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审美是一种具有生态思维的活动。生态思维作为一种观念、一种信仰是完全可以贯穿、渗透于一切音乐行为中的。迄今为止的音乐所表现的社会、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等都明确表明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音乐行为本身就蕴含着生态教育的内涵,为生态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审美的音乐教育能够调动人类的非理性的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从而保持了人类感性的自发性以及生命的原创力。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灵活动,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提升。这种音乐审美教育把生态教育的和谐、整体、系统的思维渗透于其中,成为人的自我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生态式教育的目标与音乐教育有契合之处。生态式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救赎和重塑人类的精神世界,改变人类与人类文明时代不相适应的价值观,建立一种适应当今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社会等诸多关系的新的伦理观念。这些改观是无法靠组织机构的变革或者行政手段的强制干涉就可成功的。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唯一有效的治愈方法最终还是精神上的”。③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带来了精神的“无家可归”。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可以以一个“内源”调节机制,通过动态的渐进式的补偿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而这个“内源”就是“心源”,即人类的精神因素。在人类的精神世界的调节方面,如果以行政命令或者政策法规往往会效果甚微,纯粹的道德伦理说教也会带来教育双方的心理隔阂,而通过音乐审美、音乐欣赏、音乐理解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三、生态式教育观下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生态教育视角探讨音乐教育,笔者以为主要包含以下3个基本理念:

  (一)强调母语的音乐教育

  音乐源于生活,音乐与自然、社会、文化传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中的美存在于生活之中,将音乐与生活进行联系会使得音乐教育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摆脱僵化的技能学习的藩篱。生活是自然、社会、人的统一体,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态。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下的母语教育,由于其关注的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因此,这种以母语作为教育基础则是生态教育观下音乐教育理想的教育模式。

  母语的音乐教育在我国上个世纪的音乐教育中曾经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如1995年10月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中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进行了讨论,众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讨。所谓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是“以中华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内容组成的,并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心理、行为、艺术、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及价值等深厚的文化哲学基础。”④它包含着中国音乐本体观、中国音乐风格史观、中国音乐文化哲学观等内容。中国的音乐建立在地区性方言风格基础上,而这个特征恰恰体现了民族音乐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母语的音乐教育需要学习地方音乐的语言、思维、文化哲学等,如果以西方音乐作为基础来阐述、分析积淀着民族文化的音乐,那么,往往会带来“文化误读”,同时也破坏了民族音乐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生态语境。因此,母语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生态式的音乐教育。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承中,人们刚开始学习歌唱就在他们的社区生活中进行。他们常常是通过在一个年龄相仿的歌队中各声部之间的协调来体验歌声中所蕴含的集体力量的谐和。他们的歌唱展现了一种族群的凝聚力量,他们的音乐活动发生在群体生活的文化空间与歌者行为连带的文化环境中。可见,这种音乐教育活动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态的世界。

  (二)注重对话式的音乐教育

  对话是生态式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既符合人类深层无意识二元对话的生态模式,又符合整个自然的二元对话模式的教育。也就是说,通过对立二元之间的联系和对话(而不是对立),促成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这种教育的主旋律”。⑤对话式教学不仅关注教师与师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自然、社会等诸多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对话,它还强调人文学科、科学学科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与相互生成。

  对话式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因为对话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双向交往,而“独白式”教学则是教师权威性的“一言堂”。对话式教学主要有3种课堂教学实践形式,即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和反思型对话。言语型对话顾名思义就是以言语为主要形式的对话形式,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理解型对话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反思型对话主要指教学过程中人们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反思的对话。众所周知,音乐是人为组织的音响,它包含着社会、文化、自然、风俗、传统、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和学生由于个体的生活环境、风俗文化、生活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音乐的审美及理解必将呈现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人与音乐文本之间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拓展不同主体的视界,在不同主体的对话中最终达到伽达默尔所言的“视界融合”。这种对话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在生态式教育观看来,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及理解中,教师和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视界”,为了摆脱个体音乐审美和理解的有限性、局限性,师生需要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对话,在这种相互平等的、和谐的对话中,学生在教师音乐理解的基础上拓展了个体的音乐审美和理解,从而丰富个体的音乐视界。师生之间的对话蕴含着倾听和言语,它需要对话,双方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达到精神的交流和愉悦的分享。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中,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还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对话体现了一种伙伴式的人际关系,它能够构建出和谐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在平等、宽松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中获得音乐的审美及理解,丰富个体的情感等精神世界,热爱生活、体味人生。

  其次是学生与音乐文本之间的对话。音乐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僵化的作品存在形式,它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内容。学生对音乐文本的审美和理解,既要探寻其原初的意义,如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体现的思想内涵等,又要以个体的音乐视界与音乐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感悟音乐的真谛,体验音乐的审美快乐,理解音乐的人文精神世界,从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与音乐世界。

  最后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音乐教育中,合唱、合奏等集体表演形式就体现了一种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音乐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集体学习形式,它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不同学生个体的音乐经验,在对话中形成合力,在对话中提高,在对话中共享音乐的快乐。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首先要考虑到个体音乐经验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通过对话与合作,达到音乐学习的共同提高,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审美、音乐理解等方面的提高。

  (三)提倡学科综合的音乐教育

  生态式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学科之间的综合,使得各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倡导课程的整合、融合与综合。对于学科综合的音乐教育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这种综合旨在强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强调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这种综合旨在强调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如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音乐与体育学科的综合,可以运用韵律操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音乐同数学、理化学科的综合,可以联系“黄金分割线”将美学概念与数学整合起来,以及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声音性质同物理学的频率、振幅等知识联系起来等等。不管哪种形式的综合,其目的都是要使音乐教育形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在我国当前的音乐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性。“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⑥

  生态式的学科综合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可以使音乐学习变得更有兴趣,以此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因此,学科综合的音乐教育带来了音乐教育观的变化,它使得音乐教育从注重技能转向了文化,从单纯的集体性音乐教学转向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创造的综合性教学,这些都是对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超越。

  结语

  音乐及其教育的发展都是基于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也包含着特定的生态内涵。我国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式教育思想,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这些思想及其教学实践为当前的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改变了以往音乐教育中仅仅注重技能的学习,以及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因此,从生态式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汲取营养必将给音乐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从而推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姝

  注释:

  ①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4.

  ②滕守尧. 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3).

  ③[英]汤因比等著.荀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④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⑤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⑥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4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

  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篇二

  全人教育.伟人教育.凡人教育

  摘要:中外教育家们不约而同的主张——应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公民,其可以解读为:健全的凡人教育即成功的教育。总体来看,健全的凡人教育应该理解为全人教育与凡人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人们在“伟人成功观”的精神内核影响下,根深蒂固地以“伟人教育”为成功的教育,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故应调整并建立正确的成功教育观,即健全的凡人教育观,强调回归人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质,突出教育的平凡与健全。

  关键词:全人教育;伟人教育;凡人教育;成功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08-03

  在中外德育思想流派中,几乎每本经典教育著作中都谈到其令人信服的教育理论,并随之开列出一系列培育教化的"处方"。在对教育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的同时,中外众教育家们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教育主张:对人应该进行全面的人的教育。教育家们——无论年代先后、来自哪个国家——关于成功的教育,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教育理想:培养一个全面而和谐健康发展的人即是成功的教育。

  一、中外教育家的共同教育理想——全人教育简介

  西方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谈到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适应将来社会,也即培养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的普通人,即达到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卢梭一直提倡的是"培养适应环境和适应一切人生活的自由人的教育"。[1]卢梭所认为的真正成功的教育的典范模型——爱弥尔,在他著作的描述中体现的也是身体健康、有一技之长(木匠活)的一个普通人。而欧文明确提出了"合乎理想完善的人乃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个性。"[1]并指出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唯一途径。福禄贝尔提出"儿童应发展全面自由的人格。"[1]继承卢梭思想的裴斯泰洛齐要求"全面发展的头脑、心灵和手的教育"。[2]此外,强调劳作学校和职业教育的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核心教育目的观,也是培养一个具备一技之长的社会合格公民。

  东方的教育家中,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教育必须是绝对的'全人教育',所说的'全人教育',是指完全人格亦即和谐人格而言。"他认为当时的日本的学校都是"残缺学校","只有习字、作文、数学学校,没有育人的学校"[3],不仅残缺,而且另一方面潜在灌输可怕的伟人教育论。

  此外,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培养的是"真正的人":身体健康热爱劳动、有理想、爱憎分明的情感和具备道德品质。他的教育目的与我国的"四有新人"的提法相似。他明确提出"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4]

  不仅历史上有众多教育家们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公民,我国当代教育家王策三先生在最近的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辩中,也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正确解读……"

  纵观上述中外教育家之言,培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公民,是持不同教育主张的各家所一致认同的。即培养出一名身心和谐健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普通合格公民的教育也就达到了教育目的,即成功的教育。笔者的解读认为:概言之,健全的凡人教育即成功的教育。

  二、传统的教育理想——伟人教育及其弊端

  (一)伟人教育的内涵

  检视我们从古至今的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教育,其根深蒂固的教育目的观念概括起来即"伟人教育"。本文中的"伟人教育"不同于通常的以伟人为榜样的教育,而是界定为"只有成为伟人才是成功的教育"。在我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望子成龙"、"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说法。在这些明确而简单的民谚式说法背后潜藏着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即认为只有成为"龙"、能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才算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成为龙凤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佼佼者,因而大多数人在有意识无意识里都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或被大家认为是失败者。这是一种"伟人成功观",即只有成为极少数的伟人才算成功,成为不合格的人与合格的一般人都是失败。这种"伟人成功观"是"伟人教育"的精神内核。

  在这种普遍而影响深远的"伟人成功观"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一直贯穿着这一思想。在中学阶段,只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小部分学生才是成功者,大多数考进一般高等院校的学生和考试落榜的学生,都是被淘汰的失败者。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只有那些毕业后拥有显赫的地位或大量的钱财等的学生才是成功者。那些毕业后有一份普通收入和地位的学生和待业的学生都是失败者。这种教育观念下的学校课程的设计,也完全偏重在某些固定的形式及合法性的知识课程。这些法定的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总是占据主导性的地位,排除了其它形式的课程及探索真理的方法。这些导致的结果是精英教育成长,专业性的商品式知识日增,也同时造成人远离人际关系的互动、及个人生命存在品质的追寻。而唯独关注于专业知识的要求,使个人与其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士地关系及人文素养无法适时产生关连,更无法思考专业知识与个人生活,社区意识及生命存在品质的关系了。

  (二)伟人教育的弊端

  伟人教育观及其在教育中的一系列体现也造成了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首先是学历社会。学历社会的典型表现为"学校繁荣、教育衰败"。所谓"衰败的教育"表现为:激烈的升学竞争与残酷的考试地狱,以及由此产生的逃学、怠课、压力大而自杀、"非本意入学者"的增加等等。现今中小学生乃至成人的大学生研究生时有自杀的现象,除却心理问题,更为深层次的在于这种畸形的"伟人教育"与"伟人成功观"的影响。即使成为研究生,已经算高层次的人才,但在同类中不在那少数佼佼者之列,即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从而轻生的事例在当今的高校枚不胜举。第二,造成教师家长的挫败感,及教师严重的职业焦虑。一旦孩子成为不了那为数很少的伟人,则觉得失败和焦虑。而这种挫败感反作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第三,造成学校人才培养的畸形发展,与社会少数人才过剩,而众多人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后果。由于在众人眼中成为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也为失败,只有那少数收入高、名声响的职业才算成功。因此某个行业、某些城市的人才过剩,大家争得头破血流、而且造成这一行业的学历浪费。但同时大多数收入、地位一般的普通行业和城市却人才匮乏。

  三、健全的凡人教育

  一个存在者的"部份"之总和并不等于"整体"。因此,我们对人的认识或了解,必须将人视为一个大于其各个可见的部分的整体,如此一来,才能了解人的真正底蕴。基于此,健全的凡人教育之理解,第一"健全"就是教育的内法应该包含着对完整的人之培育,其目的是帮助人建立整合的人格。个中不能有所偏废、或是特别强某一向度的内容;其二是"凡人"即"完整"、"各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不等于"各方面都很杰出"。不能将"得到发展"等同于"全面优秀"。健全的凡人教育的观点意味着对人的内外特质都予以全面地关注,不片面、畸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成功,也不强调只有非常杰出优秀才算成功。而是能够全面和谐地发展自身的潜质,成为合格的、并非优秀的人,就算成功。总体来看,健全的凡人教育应该理解为全人教育与凡人教育的有机结合。

  要澄清"健全的凡人教育"这个概念,还应纠正和避免一些误解。有些人将"全人"理解为"全面优秀"是不对的。"全人"有可能是"全面能人",这只是少数特别成功的案例;也可能是"全面发展的凡人",这是大多数的情况,是常模状态。此外,有些人将"凡人"理解为"庸人"或"一事无成的人",这也是不对的。"凡人"应理解为"平凡普通的人"。一个社会中人们总是呈正态分布的:太失败太差的人和非常优秀、成功的伟人都只占正态曲线一头一尾的一小部分,而处于及格线的中间状态的是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所谓平凡普通即是指处在绝大多数的常态中,而不是指处于低能、失败的最低线。平凡只是意味着与大多数人一样,没能像极少数的伟人一样贡献、业绩突出而已。若人人都能像伟人一般,那么也就不存在伟人了。与大多数无甚差别即为平凡。

  
看了“广东教育中级职称论文两篇”的人还看:

1.中级教师职称论文例文

2.中级教师职称论文例文(2)

3.广东省教育高级职称论文(2)

4.教师中级职称论文(2)

5.教师中级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