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6
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

  老师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职业,给学生知识,给学生力量,给学生战胜的勇气,让学生勇往直前。小编整理了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欢迎阅读!

  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篇一

  关于学生当老师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它要求教师重新认定自我,把握自身角色定位,以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爱的呼唤与希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总之一句话,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当老师 思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过去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特有定位。没错,作为教师,最起码应该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解决学生的困惑。那么,在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仅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解决疑问就够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模式与理念也应该不断改变与更新。早在上世纪末,就有人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生的状况。21世纪初,关于中学课程改革的呼声更加高涨,新的中学课程标准也应运而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生本教育、少教多学等等。更大胆的尝试是:让学生当老师上台讲课。在研究和学习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后,我校也进行了让学生当老师的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不足,经过近一年多的“让学生当老师”的历史教学尝试,我有一些想法与思索与大家分享。实践证明,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做法有以下好处。

  首先,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已经过时了,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那种“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切以老师为中心,连学生的思维活动都受控制”的授课方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如何根本改变这种局面,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课堂的热情明显高涨,讲课的学生作为“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主体性,其他听课的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了课堂中,从总体上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和主体性。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传统的教学是老师准备好了一切,让学生去听,去接受,即使有学生参与的环节,也是老师起着主导作用,要按老师的设计和方向去进行。有时候,老师把某一课准备得再充分,设计得再精彩,讲完课后学生的积极性也许并不高涨,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没有合作意识,也不会觉得老师的备课是件有难度的事情。如果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情况就不一样了。讲课的学生为了上好一节课,势必会做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等。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自觉吃透教材,甚至不放过一些细枝末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在讲课过程中,他们会以更加平等的姿态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与探讨,这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的提高。

  最后,学生讲课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很多时候,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喜欢什么样的话题,即使了解,也不一定去按照学生想象的那样去授课。长期下来,很多教师就会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去上课,很难有新鲜血液去补充。而学生讲课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学生每天要听很多门课,通过比较鉴别,他们能够对一堂课乃至一种教法的优劣做出粗浅的判断。他们在讲课时,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模仿那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或者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去组织教学。而且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发,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出现。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会给老师很大启发,教师一方面可以借鉴和吸收学生讲课时的有益东西,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教学资源可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另一方面,教师也能了解到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话题才能使学生更感兴趣,从而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和改进课堂教学。

  以上是对学生讲课积极作用的思考与总结。当然,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分析与反思,下面谈一下我的拙见。

  一、教师应该对讲课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备课,给学生提出原则性建议。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那么这一节课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可能会与教学目标偏离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降低。所以,在确定课题后,教师应该帮助讲课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课文,设计讲课方案,尤其是对重难点的把握和分析。还要指导学生钻研教材,斟酌每一句话。最后,从宏观上指导学生对本课的整体把握,从导入到板书设计再到课文的前后联系。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课堂效果就会比较好了。

  二、教师应该参与课堂教学,当好导演,而不能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教师在听课时,要和学生在一起,要记好笔记,注意讲课的学生对知识点有没有吃透、重点有没有突出、难点有没有突破等。在学生讲解完之后,要做一定的纠正、补充与升华,还要对学生的讲课进行及时的点评。针对不同的学生在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对症下药。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讲课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走动,让他完整地上完;而遇到学生紧张或发慌的情况,要及时帮助他们,让他们跳过难以讲清的知识,要他重点讲解已准备充分的内容,此时还要对他表示赞许,让他有信心完成他的任务。另外,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时出现的“意外”,教师要适时去引导,要出面调停,要控制课堂,当好导演。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正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当老师可以说是全新的实践,是对如何“教学生学”的诠释与定义。让学生讲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代替老师上课,更不是让讲课学生回归“传统的教师”,而是要摸索和实践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这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方式才会多样化,才会有不同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方法,我们的教育理念才可能不断更新与创新。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

  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篇二

  数学老师要智慧引领“生成”

  【摘要】简而言之,生成就是课堂中的思想火花,照亮学生快乐前行的道路,三个方面三个例证足可略见一斑,达抛砖引玉之功。

  【关键词】生成;灵动思维;同行;等待

  所谓“生成”指的是教师在备课时未能预设,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如其来的新情况。在教学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好的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来展开教学,就会使得生成升华,课堂因此而精彩。要使生成因此而精彩,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我们课堂上的“阴错阳差”、“节外生枝”、“灵光一闪”,不能视而不见,而要给予智慧的引领。

  1 捕捉学生灵动的思维

  这是我在一次全县公开课后的一点教学点滴。

  在上解决植树问题的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让学生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以下几种问题情况的解决方法:

  (1)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2)一端种一端不种: 棵树=间隔数

  (3)两端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讲例题――“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问一共要栽几棵树?

  我提问,同学举手并一一回答。

  1.1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两旁是什么意思?和两端意思一样吗?(距离60米,栽两边,间距3米,两旁也就是两边的意思,两端就是两头的意思)

  1.2 是方案中的哪种情况呢?为什么?(第三种----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1.3 怎么计算的呢?学生回答:用(60÷3-1)×2=38。学生按照我预设的程序、方法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满足感写在我和孩子们的脸上。可这时,我扫视了教室一眼,发现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位同学依然将小手搞搞的举起,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以为这位同学尿急要上厕所,我问他有什么事?这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还可以这样做。”当时我一下没反应过来,怎么还有新的方法?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时我假装镇定,让这位同学说出他的算法。这位同学大声说道:用60×2÷3-1-1=38,啊,答案是正确的,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居然和我预设的计算方法完全不一样,我说你能不能把你的算法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学生说60米的小路两旁栽树,相当于两条60米的小路连接在一起一边植树,连接处要多植一棵,那要植树的棵数就应该是:60×2÷3-1-1=38。我听了后,问全班同学说这个同学的方法有没有道理,学生都说有道理,这样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更要长着一双慧眼,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学生那灵动思维的产生。这灵动的思维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综合推理,也有时会是异想天开,其特征是与众不同。如果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随时把握学生那灵动的思维,并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努力尝试着把灵动思维浓墨重彩的张扬。

  2 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

  三年级的学生朱思颖在购买课外读物时应交费65元,我发现她只交了56元,问其原因,她把65元听成了56元。同学们纷纷责备她上课不专心听讲,有的还嘲笑她,说:想赖账。这时朱思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第二天她把差的9元钱补来了,可我却饶有兴趣地说:“朱思颖同学是把65的个位和十位调换了位置变成了56,如果把91的个位和十位调换了位置变成了19,如果把82的个位和十位调换了位置变成了28。会是怎样的情况?教室里闹哄哄地,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有学生着急了说:这样调换了位置有什么用呀?”我说:“这里面却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数学规律。”同学们半信半疑说“真的吗?老师,快告诉我们吧!”。我先让学生说出任意一个两位数,再把它的个位和十位调换位置,变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叫他们求出它们的相差数,如91-19=72、82-28=54 、73-37=36、61-16=45 、43-34=9……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发现所得的差分别是72 、54、36、45、9……发现他们都是9的倍数,从而让学生从中探究出一个有趣的数学规律―― 一个两位数调换个位和十位后它们的相差数都是9的倍数。

  《课标》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问题情境的预设已引起普遍重视,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更贴近社会生活和儿童实际。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世界千奇百怪,色彩斑斓,课堂上经常出现偏离我们预设的教学环节,产生生成现象,有时让我们感到不可理喻,但作为老师的我们一是要静下心来,还以一颗尘封已久的童心,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千万不能跟着“乐”,这不仅关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他们学习活动是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从熟悉的地方显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听了一位专家上《二年级乘法意义》时,课件演示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100张电脑桌上共有多少台电脑呢?用加法算式怎么算?学生开始列加法算式2+2+2+2+2+…… 过了一会儿,有几位同学想到了什么,停下来,开始和同桌轻声讨论,绝大部分同学还在认真地加着。 这时老师会心一笑,什么也没说,课堂上只有学生的动笔声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几分钟时间。学生终于都停下来了,并且纷纷举着小手,有的嘴里还在议论。老师轻声地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发现100个2相加太麻烦了!”另一个学生说:“100个2加起来,算式纸上写不下了!” 第三个学生说:“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呢?”

  ……

  老 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教学。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一种短暂的心理空白。同时,由于每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所需的时间,也不可能同步。因此,我们面对生成一定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预设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程。我们老师在这段无声时间里的等待,就是一种对学生的期待,在这期待中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是充满期望的,学生也在老师无声的等待中学会了内在的自我肯定,培养和增强了自信心。

  理性地看待生成,有效地应对生成,是我们的追求。面对课堂,我们教师要有弹性地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要用我们的智慧引领生成,开放地接纳生成,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我们课堂才能让人看到令人叫绝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才能让人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才能捕捉到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符。

看了“甘肃老师中级职称论文”的人还看了:

1.甘肃省老师评定职称论文

2.甘肃省教师职称论文

3.甘肃省老师评定职称论文(2)

4.甘肃副高老师职称论文

5.甘肃副高老师职称论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