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2021-12-02
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

  作为世界的第三大海,中国南海又被称之为南中国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篇一

  从南海危机看中外海权意识

  摘要:作为世界的第三大海,中国南海又被称之为南中国海。南海的位置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北面为中国大陆,南至马来西亚,西靠中南半岛,东临菲律宾。并且就海洋资源来说,南海海域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丰富的油气资源更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冷战期间,由于东南亚地区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方向,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南海海域也成为了东西方对抗的前沿阵地。而随着冷战结束,美苏两国相继退出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不顾我国自古以来对南海拥有主权的史实,疯狂地侵占岛礁,盗采油气资源。随着中国与南海沿岸诸国在岛礁主权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加大,直接冲突也随之而来,1974与1988两次与越南爆发的夺岛海战显示出了中国维护海疆权益的坚定决心,但另一方也让其他国家借机找到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机会。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处处陷于被动的局面:南海诸国步步蚕食岛礁,国内民众慷慨激昂,而给出来的应对措施却只是最虚弱无力的“严正抗议”。而我认为,造成中国南海问题危机四起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淡薄的海权意识,本文将详细论证这一点。

  关键词:南中国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马汉;sea power sea right

  一、中国人眼中的海权

  海权一词最早从鸦片战争开始就被中国人所认识,却直到今天依旧无法被充分理解消化。可以说,从一开始国人对海洋国土的认识上的偏差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权概念的理解。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及相光著作已经发表100多年,海权课题已经成为军事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海权作为一个客观的概念,每个国家都有基于自身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中国的学者普遍将“sea power”翻译为汉语“海权”。抛开汉语中的“海权”定义是否和马汉的“sea power”一致的疑问,我们也应该思考基于西方思维之上的“sea power”能否妥当概括“海权”一词的关键词义。但无论如何,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识,也就是说“海权”是一个关于海洋的概念,类似“陆权”是关于陆地的概念。地球上除了陆地资源以外,海洋资源应该是最为宝贵的,这就牵涉到“海洋权利”(sea right)的概念。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其“国家主权”的概念也涵盖了“海洋权利”。也由于大凡世上的权利都需要强力来保障,于是从国家的“自卫权”概念又引出了防御性的“海洋权力”概念,即“sea power”。正如马汉强调的:“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

  而长久以来,特别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一直是停留在陆地的边缘/附庸的阶段。历史上频繁的攻伐侵掠,统治者理解的武功最大化也不外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以大海为疆域的最尽头的思想虽然客观上受限于当时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但的确潜移默化的塑造了从统治者到民众视海疆为化外之地的海洋观: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之后,面对辽东半岛与台湾岛面临被割让的局面,清政府选择了保辽东而弃台湾,这很大程度是由于当局对海权的忽视。而民间上的影响,直到现今,东南沿海的老一辈人仍然将海上的岛域称之为某某山,其文字之外的含义大可理解为无主之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海权便和中国的主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中国理解并捍卫海权的尝试却才刚刚起步。平心而论,目前中国的海权实践还远未达到追求“海洋权力”(sea power)的阶段,而仅仅是处在保卫合法的“海洋权利”(sea right)的阶段。仅仅是处于建设维护海上利益的海上武装力量(sea power)阶段,还远未达到追逐海洋霸权(sea power)的层面。而在南海问题上,由于海权意识的长久淡薄,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只是以宣示主权动作为主,官方极少有行政上强力控制及主权维护,南海各岛礁海域长期以来缺少海军及行政部门的巡防与管理,在维护“海洋权利”(sea right)上已经力不从心了,追求在该海域的“海洋权力”(sea power)更是奢望。这便给了南海沿岸诸国蚕食我国岛礁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海洋大国的海权意识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殖民大国出于对贵金属的狂热需求进行了世界范围的疯狂探险。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葡萄牙与西班牙在亚非拉地区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统治,广阔的海洋给两国的统治者带来了及其丰厚的回报。随着西欧各国的相继崛起,荷兰英国法国相继参与了殖民大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各国针对海洋利益的大争夺。善于经商的荷兰人在十七世纪成为了海洋霸主,拥有当时最为庞大的商船船队,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大凡近代列强的兴起与强大都与其重视“海洋权利”(sea right),并积极利用其“海洋权利”(sea power)巩固自身的“海洋权利”(sea power)有关。就拿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来说:从陆地国土面积来看,日本只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面积,仅有中国的5%左右,在世界上排名第61位。但如果算上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水域面积,日本则拥有了44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国家可支配的区域面积一下子增加了11倍。由于日本的海岸线长度远超于中国,从综合上看,日本的国土面积的名次一下子从61位窜直第6位。日本能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领跑亚洲,身踞世界强国之林,首先应归功于其强烈的海权意识。海洋给日本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给了日本接受外来文化继而走向世界的便捷渠道。由于海洋带给日本太多的机遇,因此日本举国上下对海洋利益皆是无比的看重。日本近年花重金来加固有被海水淹没的冲之鸟岛更佐证了这一点:本是无法住人的礁岩,日本政府为了深远的海洋权益,在上面增设了堤防设施与气象观测设备。这与旧中国政府在南海诸岛仅是投放几块立碑远走了事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南海危机唤醒海权意识

  十余年前,一篇题为“这就是中国的海权意识?”网络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认为当代中国民众的海权意识还停留在晚清时代。但如今,形势正在好转。近期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国人有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当菲律宾政府于2009年非法将我国的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时,中国外交部立即提出了严正抗议,指出中国对相关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通过这次的调查,该起争议在经过媒体的多番报道之后,也引发了超越事件本身的进一步关注:在得知菲律宾夺占中国岛屿的报道之后,有57.3%的受访者表示将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另外,有多达36.3%的受访者在此事件后开始对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等相关话题感兴趣。这显示了近期我国民众海权意识的不断觉醒。更可喜的是,民众海权意识的觉醒也对政府的危机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近期黄岩岛事件中中方行政船只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也佐证了这一点。

  参考书目:

  [1]萧伟中、梅然译,[美]马汉著:《海权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1048页。

  [3]刘新华、秦仪:《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其战略选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第37页。

  [4][美]t.s.伯恩斯著,王新民,辛华译:《大洋深处的秘密战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5]薛桂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海洋出版社,2011年

  [6]赵理海《海洋法的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

副标题#

  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篇二

  印度介入南海的政策浅析

  摘 要:作为南亚大国,印度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对南海争端的介入,由此可见,介入南海是其既定方针,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高调进入南海有其众多的内在根源,这种行为无论给中国、东南亚还是印度自身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如何应对印度在南海的干预行为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南海;珍珠链战略;东进战略

  一、印度介入南海的政策表现

  印度是对东南亚事务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南亚大国,在新加坡的支持下, 1995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先于中国)。2010年,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曾许诺,愿为越南的军事力量升级提供一切帮助;2011年9月,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与越南共同开发位于南沙群岛编号为“127”“128”号的两块油气田;同年10月,印度宣布将在2011年到2012年间与友国部队进行多达16次的联合军事演习,区域多处介入南海争议海域等。印度从多方面干预南海问题,造成局势日趋复杂。

  二、印度介入南海的原因

  印度介入南海争端,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大国情怀使然。印度是世界上有悠久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的孔雀王朝、莫卧儿王朝曾辉煌一时,英属殖民地的印度帝国曾横行于世。这些以往的成就让印度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强国层面上,印度“开国之父”尼赫鲁曾声称要让印度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多年来,印度一直谋求在世界与地区事务上的影响力,而南海无疑成为其体现影响力的重要舞台。

  第二,牵制中国的战略需要。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这些都增强了印度对中国的戒心。再加上,1962年的中印边界之战,印度的惨败给他的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因素导致印度一直把中国当做假想敌。插手南海问题,一则可以增加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利用南海牵制中国发展,二则发挥自身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减轻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印度面临更大的战略压力。

  第三,推行其“东进战略”。冷战时期,印度政治上依靠苏联,并于1971年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经济实行半封闭、半管制的体制与进口替代政策。苏联解体使印度失去了巨大外援,经济一度凋敝,印度领导人被迫调整对外政策。1992年印度正式推出“向东看”的战略,目的首先是东南亚国家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其次,东南亚国家落后的军事设备,使其成为理想的军火销售市场;最后,印度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据国际能源组织的统计,目前印度所消耗的石油75%依靠外来进口,到了2020年,印度的石油依存度将达到90%。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可以缓解印度资源紧张问题。印度插手南海问题,是实施“东进战略”的重要一环。

  第四,回应中国的“珍珠链”战略。近年,中国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地共同修建了一些贸易港口及交通要道,努力发展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及塞舌尔的关系。本属于经济港口与正常的国家关系却被西方大肆炒作为中国的“珍珠链”战略,声称中国正透过资助等方式取得海外军事基地。印度则鼓吹中国正采取包围印度的战略,中国海军要在印度洋称霸。因此,印度不断利用在南海的存在平衡我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力。

  第五,增加中印边界谈判中的砝码。中印边界问题由来已久。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插手南海问题,在南海海域拥有一定的权力利益,那么印度则增加了对付中国的“棋牌”,在中印边界谈判中就可以与中国进行交换,获取在边界问题上更大的利益。

  三、印度介入南海造成的影响

  作为一个地区影响力迅速提高的大国,印度的南海政策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

  第一,对中国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中国国家领导人从大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岛屿争议政策,我国的岛屿争议暂时缓和。近年来,首先,是在印度等区外大国的干预怂恿下,东南亚国家大肆抢占南海岛屿,肆无忌惮地进行南海资源开发,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其次,插手南海问题,增加了我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印度的干预使南海争端涉及的国家增多,利益更是盘根错节,增加了我国探讨方法解决问题的难度。最后,印度通过南海来制衡中国,严重影响了中印关系。

  第二,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印度插手南海问题,东南亚国家似乎获利。其实不然,东南亚国家实行大国平衡政策,如果他们让印度干预南海问题,会造成赶走了好意的“中国龙”而引来了充满野心的“印度象”,违背了东南亚国家的平衡政策。再者,通过插手南海问题必然增加印度在东南亚事务中的话语权,无疑就冲击了东南亚国家在地区中的领导地位。最后,印度不断向这一地区提供军事武器、帮助他们训练军事人才,最终结果将导致这一区域的军备竞赛,出现“安全困境”,甚至和中国发生局部的武装冲突,东南亚国家将自食其果。

  第三,对印度的影响。首先,印度的发展需要稳固的周边环境与和平的外部环境。过度的插手南海问题必然会恶化与中国的关系,降低了其国家安全系数;其次,如果南海发生战争甚至大国之间的战争,印度将难逃战争的苦海。最后,印度一直谋求大国地位,如果插手南海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赶超了中国,那么 “中国威胁论”就会变成“印度威胁论”,印度将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与包围的对象。

  四、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以互信、互惠为基础,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与印度的双边关系。中印两国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并且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两国拥有众多的利益汇点。这些共同点为中印双方建立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此外,虽然中印双方存在分歧与猜疑,但是只要双方进一步加强经贸联系、文化交流及各层次的交往,相互了解,这样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不信任。

  第二,强化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印度能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主要受到东南亚国家的迎合态度,因此,中国必须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双方的依赖度,使东南亚国家不敢过度的弃中国而投印度。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启动,经济上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其次,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对话,努力消除“中国威胁论”。可喜的是,2002 年,中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3 年 10 月,在巴厘岛东亚首脑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与东盟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和平解决中国南海争端。这一切对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信,保持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有重要意义。

  第三,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过程,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和平崛起的保障。均势能带来中印间的和平,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那么在印度拥有三艘航母、众多先进舰艇以及“布拉莫斯”系列等导弹的前提下,中国的军事力量必然占据下风,双方军事实力将倾向印度,这将加强印度介入南海的信心。再者,虽然我们强调和平,如果我们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对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使印度与东南亚国家不敢轻举妄动,印度介入南海时将有所顾忌。

  参考文献

  [1]沈德昌.印度与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j].南亚研究季刊,2009(3).

  [2]沈德昌.冷战后印度-新加坡关系透析[j].南亚研究季刊,2011(2).

  [3]沈德昌.试析冷战后印度对非洲的外交政策[j].南亚研究季刊,2008(3).

  [4]付瑞红.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z].中央党校,2010-04-01.

  
看了“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的人还看:

1.南海问题政治论文2000字

2.南海问题政治论文2000字范文(2)

3.关于南海政治论文2200字(2)

4.国际南海形势与政治论文

5.关于时事政治的政治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