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管理论文两篇

发布时间:2022-01-19
关于政府管理论文两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政府管理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关于政府管理论文篇一

  关于和谐社会与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 关键词:和谐 社会 政府 管理 创新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中国 可持续 发展 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政府管理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管理必须在体现其社会主义指导作用的同时,转变行政理念;明确社会发展目标,确保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加快推进政府转型的实际进程以及坚持社会治理的法制化。

  一、政府管理有利于对社会风险的预防

  和谐社会描述的是一种社会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 经济 的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靠经济因素单兵突进显然是不行的。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国际化的大 环境,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于转型社会时期,这种转型社会就是风险社会。政府是构建—个适应风险社会的社会基础。首先,可以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来消减那些容易使社会成员陷入困境的因素,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出发点的政策来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收入等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然后,政府提供的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可以保证人们当前的日常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还可以使他们对未来的收入有稳定的预期,从而避免或减低各种社会风险的发生。再次,政府通过发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作用,还会对 企业 的竞争能力,进而对国家的经济能力的发挥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政府的公共治理和善治是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政府管理有利于对社会矛盾的化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日趋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它使得我们的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他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发生了具体利益的分化,相互之间存在利益的差异、矛盾以至冲突。政府在管理 工作中,首先,可以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矛盾双方必须适应对方发展的需要,它本身才能存在和发展;其次,可以互相兼顾,矛盾双方互相争夺着某些共同需要的东西,一方如果占的太多,使得另一方占的太少,其发展受到了限制,另一方就会限制此方的发展,因此要兼顾另一方的发展,对自己有所节制;最后,可以互相妥协,互相让步,求同存异,在根本的利益、目标、基本的原则相同的前提下,对一些较次要的、暂时无法统一的矛盾,或涉及一些非原则性的矛盾,可采取妥协、让步、求同存异的方法处理。

  三、政府管理有利于在行政许可范围内依法行政

  1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政府管理的创新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出发,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对政府转型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政府积极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最重要的是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加快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服务行政理念是政府首要的根本行政理念,政府理念要从主宰者到服务者,从赐予者到被供养者。

  2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应当有明确的社会发展目标,确保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性。

  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下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完善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这是保证和谐社会的制度和组织基础。首先,政府要榭立新的社会管理理念,国际 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本身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但是也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失业等严峻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能随着gdp的增长而自动得到解决,因此,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社会管理职能。其次,有效的推进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向公共治理转变,按照公共服务型社会的要求,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我们提出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前提是承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发展范畴,有其各自独立的内涵、特征、目标、 规律 和衡量标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不能把社会管理简单的看成是政府单一的行政控制,政府也不可能掌握和分配一切社会资源,也不可能插手所有的社会领域,因此,在社会管理中,企业和民间组织都有责任要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形成有效的公共治理。

  3 按照建设和谐 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转型的实际进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体制性障碍。当前,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 经济 发展 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同政府职能转变相 联系;二是社会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潜在的风险,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政府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

  这些社会关系的日益深刻变化,对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加快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不仅是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更是社会生活对国家、政府提出的现实要求。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上至下加强政府官员的 法律 意识 教育 ,建立严格的法律问责制,对不执行法律,违背法律而形成的各类严重失职和渎职的行政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因此,应当尽快把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范围,程序以及措施纳入到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政府管理论文

  关于政府管理论文篇二

  关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考

  【摘要】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比,目前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地方政府管理需要创新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以及法制体系。应当积极推进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建立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地方政府,以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地方政府 管理创新 管理观念 管理体制 管理方式

  在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科学化、民主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因为我国地方政府目前的管理体制建立于计划经济条件下,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表现为政企不分,地方政府机构人员的编制膨胀,且效率偏低,加上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还不够到位,不依法行政与权力腐败现象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和先进的现代管理体制比较起来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一新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当积极思考与探索怎样实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有鉴于此,必须对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深入实施管理创新。

  创新地方政府管理观念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中存在着人治现象,极为缺乏现代经济观,部分政府的决策行为与官员的行政管理行为带着计划经济甚至小农经济的色彩。这主要表现为:政府较为习惯对经济活动当中的公共权力作出限制,实施指标量化管理而不是进行宏观管理,开展直接纵向控制而并非是间接横向协调,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思想观念上对于企业主体不放心,觉得只有政府完全掌握了公共资源权力,才是真正安全有效的。就我国地方政府目前的运作状况而言,因为管理观念未能进行创新,政府干预企业具体生产经营的状况未能出现根本性改观,当前,企业经营自主权尽管大多已得到落实,但是普遍不够到位。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依然存在把政府意志强加于企业的状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管理中应当相信企业、市场与消费者。政府管理者要切实树立新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作为管理者,地方政府不仅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还应直接进入到经济运行当中。政府参与经济职能主要体现于保持相当比例的公有制经济成分,不仅是为了实现保障社会对于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之满足、维持经济稳定等经济目标,而且还能消除自然垄断,促进自由市场竞争。为此,政府各级管理者应当熟悉市场规律与相关规则,做到依法行政。政府应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应由政府直接参与其中,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资源配置则一定要由政府直接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

  管理的根本在于体制,而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之重点就在于管理体制的创新。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实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实现和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

  一是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明确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应当将自身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之中。所以,不仅要妥善处理政府和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收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范围,将具体事务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去做。政府不仅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而且还应依据自身管理规律来理顺关系,为更好地实施管理奠定基础。

  二是精简机构及其人员,实现政府部门编制的规范化。应当依据精简、统一与高效的原则,合并职能相同或者相近的部门,将不再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机构转换为事业单位,并明确政府部门的职权范围,从而做到权、责一致,实现政府部门设置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同时,要做好人员精简工作,把好人员入口关和出口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之压力。

  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方式

  在创新地方政府管理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这是实现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从管制行政逐步向服务行政转变。信息化时代的政府管理职能将从以往的管制型逐步向服务型实现转变,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这一类的口号将不再只是政府部门在口头和文字上的表述。在信息化时代,政府部门的各类公共服务均可运用电子化的方式来实现。普通民众只要打开网络,就能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所要求和偏好的服务类别及服务方式,全部服务都应当通过单一化的政府部门入口来面向广大公众,任何一名群众均有可能享受到这一服务。因为网络技术和公共服务所具有的供给方式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整合,所以,这必然会带来公共服务成本的降低,同时使行政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以往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时所出现的低效率。公共服务空间的拓宽和服务方式的变化,能够极大地方便广大社会公众,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从管制行政逐步向服务行政转变对于促进全社会朝着民主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是要由等级行政逐步向参与行政转变。鉴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中的不断普及,往昔的集权如今面临着分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而精英暗箱式的操作正在逐步变得更加透明化与公开化,网络社会下的公众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创造出了公众积极参与的网络化环境,从而极大推动了信息的产生、提供、获得与处理等各环节的传播能力与速度,同时也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让公众的意愿表达变得更为直接与广泛,并切实避免了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盲目性,防止公众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各种非理性行为。有鉴于此,信息和网络能够让政府组织的价值民主化真正成为可能。这就需要掌握信息与权力之优势的政府管理部门能够彻底地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等级行政价值观之约束,从而真正实现和公众的平等对话。正如加拿大传播专家马歇尔・迈克卢汉曾经说过的,电子传媒能够将地球变为一个小村落,而信息的索取就能创造出在更深层次上的民主,而未来的全球村落会变得更加舒适和开放。由此能够预见,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公众能够随时掌握政府部门所公开的非机密信息。

  创新地方政府法制体系

  创新地方政府法制体系的目的,在于依法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断推进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从而实现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持续转变。

  一是要通过健全行政法规体系,充分体现法制政府的良好形象。要做到一切都按照法规来办事,从法制的角度对每一个机关职能部门和每一位公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加以明确的规定,并约束政府部门行政领导的权限,切实消除政府行政领导的言行与意志不受法律、法规、规章的限制的现象。要明确政府部门设置与撤销所应具备的法律审查规定。每一个政府职能机构的设立与否,都应当符合相应行政法规的要求,要具有清晰明确的法律依据,充分地体现出现代行政管理所具有的法律化、规范化与理性化等要求,确保行政方式真正转变到法治行政的轨道上来。

  二是要通过健全行政法规体系,加快清理与修订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的进程。目前,很多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和规则与中央政府的法规存在抵触,必须尽快予以清理、废除或者纠正,使地方性法规和中央政府所出台的法规实现一致。与此同时,应当针对地方性行政法规中存在的空白,及时制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规则相符合的政府法规与规章,并做到废除、修改与立法的同步实施,不断健全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色,又符合相应规则的地方性政府法制体系。

  三是要通过健全行政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公务员与公民的法制意识。要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让每一位公民都能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所具有的合法权益。要培养与造就一大批不仅精通国际经济法律规则,而且又熟练掌握国内行政法规的法律专业人才,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对地方政府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与挑战。同时,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也要加强对行政法规的学习,不仅要依照国内行政法规来依法行政,而且也应遵循国际法规则来办事,从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国际经济冲突与纠纷,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设出更好的外部环境,在最大限度上维护当地经济利益。要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监督机制,更加充分地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民主党派以及公众的监督行为,推动各级地方政府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方式与程序来严格实施本部门所具有的公共权力,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创新地方政府的管理观念是重要前提,只有观念新,才能做到天地宽、思路宽和办法多;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是基础,只有体制理顺了,才能更好地摆正位置,树立起服务意识,提高办事的效率,增强当地的竞争力;创新政府的管理方式则是手段,只有方式变了,才能让政府管理取得事半功倍之成效,才能做到投入少、产出高之目的;创新政府法制体系是保障,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促进组织优化,使地方政府做到协调运转。我们一定要继续积极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更为廉洁、透明和高效的地方政府,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看了“关于政府管理论文两篇”的人还看:

1.关于政府管理论文

2.政府管理论文范文

3.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4.关于项目管理论文两篇

5.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