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基本格式

发布时间:2021-08-18
科技论文基本格式

  科技论文探索科技领域中的客观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格式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科技论文基本格式,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科技论文基本格式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科技的论文范文

  关于科技的论文范文

  科技将我们“圈”住

  摘 要:通过对汉字“圈”的分析,过渡到网络中“朋友圈”软件的使用,引申到当今人们所处的现代科技应用的“科技圈”。依据科技圈的特点,科技圈内形成的冲突原因,对人们如何跳出科技圈这个陷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圈;科技圈;冲突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33-02

  对科技圈进行说明,就要从其概念着眼,知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正确理解其特点及形成原因,对身处科技时代人们应当如何生存做一些反思

  一、概念分析

  “圈”这一个汉字是一个多音字,有三种读音。既可以读作quan又可以读作juan,还可以读作juan。三者含意各不相同。第一种读音为环形物;区域;范围之意,第二种读音为养家畜的棚或栏,第三种读音为拘禁之意[1]743-744。

  随着网络时代的进步,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化也异常丰富。使用“微信”这款软件就能形成个人特有的“朋友圈”,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以及其他软件,具有只能添加好友才能进入圈中的功能,有安全、便捷的特点。

  “朋友圈”是对最初汉字“圈”的丰富和扩展,由网络中“圈”的概念也可以推演出当今科技时代形成的“科技圈”这一概念。既然科技圈的理解是基于“圈”这个汉字的基本概念形成的,科技圈必然和圈有蕴含关系,这就先要从科技圈的特点分析。

  二、科技圈的特点

  (一)无形胜有形

  通过上述对于“圈”的概念的分析可以得知,具有不同读音的多重含义是由浅入深的。有一定的范围就可以搭建棚或栏,对家畜的圈禁而引申为拘禁的意思。无论是范围还是棚或栏,都有明显的标识物加以分隔,令人轻而易举得以辨别。但是科技圈却不仅仅是区域,棚或栏这么简单,它早已打破限定,有形的界限了,是无法清晰辨明的,它已经环绕着人、物、世界乃至整个时代。空间是一种物质客观存在的方式,对于人类来说是生存的场所。空间的范畴有许多,它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欧几里得的数学几何空间,爱因斯坦的弯曲宇宙空间,网络空间和人类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又可以称为赛伯空间,它压缩了这个世界,使距离不再遥远,让南北半球甚至同宇宙的“对话”都变得畅通无阻,并且在瞬间就可对接。这就扩展了范围,并不止只在有限、有形的区域内,而是纳入虚拟无形的网络世界中。

  (二)无限扩张性

  最初“圈”字的含义是自己固定和确定的位置,正如古代人仅仅限定在地表生存,但是现代科技却令人类的足迹迈进了太空。中国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引入欧洲,使欧洲人开启了海上远洋探险,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这是在科技发明的传播推动下,对生存空间的拓展。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有时间上,已经由科学时间代替了原始的生命时间。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时间,到有节奏、规律的用数量运算的抽象的科学时间。正如海德格尔指出:“实际被抛的此在之所以能够‘获得’和丧失时间,仅只在于它作为绽出的,伸展了得时间性又被赋予了某种‘时间’,而这种赋予是根植于这种时间中的此在的展开而进行的”[2]464。

  (三)工具理性称霸

  工具理性是通过工具或者手段的有效使用,即精确计算的,功利性的,目的性,是排除人伦、人性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种方式,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中的概念,根源于马克斯・韦伯的两种合理性,即形式的合理性和实质的合理性。同工具理性相对的是价值理性,它是基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用合理手段达到目的。“工具理性将工作、生活目的、手段成为追求目的。”[3]11原本应是价值理性对工具、手段的驾驭,却使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遮蔽、遗忘,毫无人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人生没有了意义。现代科技所笼罩下的全球甚至宇宙空间中,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尽可能发挥其支配作用,处于圈中的人们更是密切接收科技成果和产品的辐射效应,人们深受其影响,任由工具、手段支配人自身已经迷失自我,科技和人文冲突有以下原因。

  三、科技圈内部冲突原因

  (一)技术至上的冲突价值观

  本是起辅助作用的技术已经一跃成为统治性的力量,人们在生活各个方面都无法从科技圈中抽离自身,人们周围萦绕着科技产品,并且已经对其形成依赖,这种依赖已经恶化成人顺从和服从于科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作中使用的电脑和手表,将我们牢牢固定在科技预设的环节中。人们丧失自主性,像机器上的一个个零部件一样,单调重复着机械动作,人类丧失了创造性。不再思考而是用几个程序就可以顺利完成,尤其是人们现在书写汉字的能力急剧下降,错字、别字,甚至根本不会写,致使人一些基本的技能的丧失。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人类中心力求统治一切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374人类是由最初的敬畏、感恩自然到中世纪炼金术的使用进行实验,加速了人工自然进程,生产出自然物取代自然,自然便开始受到人的压制。人类便就走上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强制自然,掠夺自然,破坏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和发展的稳定状态。“农民从前耕作的田野是另外一个样子,那时候,‘耕作’意味:关心和照料。现在,已经沦入一种完全不同的摆置着的自然的订造漩涡中了。”[5]307现代社会中农作物已经可以不按照时令进行耕种,因为大棚和日照灯的使用,已经打破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近些年来研究的转基因产品更加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人类已经以地球中心的高冷姿态面对世界,打压、剥夺除人类自身外的其他一切的物种,视它们为人类服务的工具。

  (三)人类已经被科技绑架

  原本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目的而日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早已超出我们可控制,能承受的范围,科技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即潜在危害。比尔・乔伊的文章《未来为什么不需要我们》就是对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改进,能够思考,进而消灭、取代人的一种探究、思考的文章。“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形成解放的桎梏,即人也是工具化。”[5]97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异化,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使人的类本质异化,最终形成人的异化。科技不仅干涉了人的自然身体的,而且使人的主观精神也受到科技的操控,是身和心的共同被摆置。胡塞尔认为19世纪后半叶受到实证科学支配的现代人所处的世界,呈现出一种科学的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科技圈对于原本汉字“圈”的含义的超越和深入,科技圈成为“陷阱”。   四、逃出科技陷阱

  (一)自我反思

  落入科技陷阱的人们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思考,运用思维,调动我们的精神感觉,使精神从物质的集置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认为,“自我反思能够把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5]97使人的自然身体和精神的二元分裂状态转为合体。物质的消费只能暂时给人带来“满足”和“幸福”,但是那也是虚假的。辨明人与科技发明、科技产品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恶化,如空气质量的下降,城市多出现雾霾,致使人们呼吸疾病的发病率急速增加,这都是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所遭到自然的报复,人们只是自食恶果。自我反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成是反省,通过反省得知问题的症结,才得以对症下药。要善于思考,才能使我们走出麻木,迷茫的状态。

  (二)认识技术的本质

  前文提到的技术定义,可以得知其手段、方法的统称。但现实却是它已经超远原本的意义,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海德格尔将它称为“座架”,即技术的本质。“座架”是统治一切的已经被预先设定,这是人们无法摆脱的命运。突出了技术集置下事物原本丰富性和多样性被技术的意志遮蔽了,一切事物都成了机械的、无生机的物质材料,丧失了应有的真实性和意义,甚至人的类本质都已经异化,受谋划,被操控。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自柏拉图开始,存在退场,存在着出场。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去蔽方式,我们要认识技术的本质,就要解蔽存在,他用“诗歌”“艺术”“沉思”唤醒人们,用“沉思”克服各种筹谋、谋划、谋算,以追问的姿态使技术的本质显现,人们重新走向回归本真之路。

  (三)找寻生命真正的意义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就像乘坐急速列车一样,一切都瞬息万变。这样的高频率的变化过程,人们每天都是各种忙碌、奔波,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难以停歇,身体和精神都十分疲惫,但是如此紧张的生活却使人们越来越迷茫、迷失自我、心灵得不到慰藉。“空虚”就由此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用语中。这就是物质丰富的时代,却因“消费”物质为目的引起精神世界的空洞。聆听自己的心声,明确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怀有一颗开放的、包容之心面对一切。在浮华的世界里摒弃浮躁的心态,守护住心里的一片“净土”,多为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色彩,丰富生活。贴近自然,多与大自然对话,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回归人的本真,形成良好的心态。回到自然中领悟生活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惊奇和生命的张力,自然会告诉你生命的意义。

  (四)人的身和心真正的解放

  现代科技并没有使人们真正获得解放却使人异化,人也成了持存物。人的自然体和主观精神共同被摆置。人根本的社会属性,是社会中的人得以解放的现实前提,人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体现的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正是因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才推动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科技的研发,用以不断地提升生产效率,获得更大利润。以此循环,利益最大化就是唯一目的,技术推动生产的同时,使得劳动产品,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本质,甚至人同人关系的异化,人变成了为生活而维持生存的手段,不断迷失自我,被物质迷惑。我们要立足现实,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人性化的原则,分别对待,满足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早日实现人道主义――我们唯一的出路,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自由和平等,得到真正的解放。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李宏伟.现代技术的陷阱――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看了“科技论文基本格式”的人还看:

1.科技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2.科技论文格式要求及写作技巧

3.科技论文标准格式要求

4.科技论文的格式和内容

5.如何写科技小论文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