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0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篇一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61-06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其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百废待兴,美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世界经济出现单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美苏两大势力相互抗衡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极独大的单极格局一度恢复。欧盟东扩使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格局呈现由多个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决定的趋势。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最终定型之间,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但是,多极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中国领导人最早提出并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毛泽东在会见一些西欧国家领导人时,曾多次阐明中国支持西欧联合自强、共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世界走向多极格局的趋势,“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中国算一极。”中国共产党最近的几次代表大会都强调了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看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许多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持积极态度。欧盟2001年《莱肯首脑会议宣言》指出:“在一个新的、多极世界中把欧盟变成稳定因素和样板”。2001年9月10日,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第一次会议上称:“冷战后由过去几个大国构成的格局被打破,世界呈多元化发展。”

  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与中国领导人签署的双边声明和上海合作组织文件多次肯定多极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将致力于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希望国际社会所有各方的利益都能受到尊重。

  亚洲、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强烈主张世界多极化。2002年《亚洲议会和平协会重庆宣言》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继续发展,但世界和亚洲形势仍面临许多挑战,各国应充分尊重多样性的现实,谋求多样化发展,在区域合作、团结互助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2007年“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成员国玻利维亚、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以及加勒比地区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召开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多极化的无帝国主义干涉的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二、美国将长期保持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两度在世界格局中一极独大。在走向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遭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挑战。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美国仍将长期保持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地位。

  (一)美国为什么长期成为一极

  美国是超级经济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gdp总值占世界gdp总量曾经超过50%。目前美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虽然与其最强大的时期相比,已经大幅度下降,但始终保持在20%―30%的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2007年美国gdp总量13.7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25.8%。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最重要一极的地位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是领先的科技水平。借助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此后,美国长期保持了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美国拥有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获得的国际专利(pct)的数量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多年以来,美国获得的国际专利的数量维持在全球国际专利申请量的1/3以上。美国保持科技优势的秘诀是从全世界吸引和争夺人才。美国国家科学院2005年底曾经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显示,目前在美国工作的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中,超过38%是外国裔。2003年美国授予的工程学博士学位中,59%的学位授给了外国人。

  二是优越的产业结构。凭借科技领先优势,美国在战后进行了几轮产业结构调整,使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重约75%,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80%左右。在美国多年贸易逆差的情况下,服务贸易保持顺差,并且年均增长超过两位数。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总额8409.7亿美元,同比增长9.9%。高于货物贸易增幅1.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1.8%,服务贸易顺差10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4%。

  三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受益。两次世界大战中多数参战国受到重创,只有美国借助战争,地位得到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从战前的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也由英国移到美国。战后,美国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比重从36%上升到54.8%,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四是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利益。当今对世界经济全局影响最大的3个世界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的。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但仍然在这些组织中保持核心地位。2004年全球贸易68%以美元结算。2007年仍然达到50%以上。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1973年占84.6%。2007年仍然达到64.2%。

  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所获利润要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的利润。2004年,美国企业全球平均收益率为10.1%,在中国达19.2%,高出全球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

  美国海外投资在全球名列第一。根据美国商务

  部的报告,2007年美国海外资产增加1.21万亿美元。2007年购买外国股票1310亿美元,外国债券1429亿美元,直接投资3167亿美元。2006年美国公民的海外收入6476亿美元,2007年7793亿美元(包括利息、股息、直接投资收益)。

  多年以来,美国还是世界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国。2002年以前吸引外资稳居世界第一位,2003、2004、2006年为第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07年《全球投资报告》显示,美国2007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又居世界第一。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2005年美国吸引外资1.21万亿美元。2006年吸引外资1.765万亿美元。2007年美国吸引外资1.99万亿美元。

  五是创造了一套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调控的模式。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模式。如通过法律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保护竞争,健全市场制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谋求社会公正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克林顿政府为了促进美国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保持美国竞争活力,在产业组织政策上做了相应调整。克林顿政府大力削减国防开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大政府在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特别是在民用方面的投入,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对美国最近十几年经济的持续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政府把从全世界吸引人才作为国家战略。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2001年美国出台《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才。

  美国政府长期保持对基础科学的研究资助,以指导美国的科学发展方向并保持相互协调,重点支持了国防、空间、医学、能源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为美国在航天、卫星通讯、计算机、电信等工业领域的绝对优势奠定了基础。

  布什总统在2006年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竞争力计划”,该计划经费总额高达1360多亿美元、历时10年,是美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最大的一项投资决策。美国2008年财政预算中研发总预算为143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20亿美元,增幅达1.4%。美国政府还出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等优惠政策。税收优惠不针对特定产业,税收激励主要就表现在鼓励研发,研究开发费用直接作为成本列支,而不作为资本性支出。

  (二)美国将努力维持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遭到挑战。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二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的多元化。

  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首先表现在美国占世界gdp总量比重的下降。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美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达到50%,到2007年,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8%。从1960年到1981年的22年中,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只有5年是逆差,但从1982年到2007年的26年中,美国经常项目有25年是逆差。其次,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2007年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挫,批发食品、能源和药品价格飙升,从而推动通胀率以25年来最快速度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正在发生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再次。美国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的统计数据显示,最富有的1%美国人占有了美国2005年全部国民收入的21.2%,这一比例超过了2000年20.8%的历史最高纪录。而富裕程度居后50%的美国人只拥有全部国民收入的12.8%,略低于2000年时13%的水平。贫富差距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

  来自外部的挑战主要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的多元化。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东亚经济合作加强,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都在抵消美国为维持单极化格局付出的努力。

  美国竭力维持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首先,美国政府出台刺激国内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法规。2004年美国颁布了《就业机会创造法》,2005年又颁布了《本土投资法》,吸引跨国公司资本大量回流美国。2008年初,布什政府推出“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将以退税形式向美国中产阶层发放资金,以用于消费;通过减免税务用于商业投资的方式创造就业机会;谋求强化住房市场。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救市行动,包括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以及向初级市场交易商开启贴现窗口等措施。初级市场交易商指经中央银行批准,在初级市场上从事政府证券交易的交易商,即直接向政府买进公债的交易商。美联储向初级市场交易商开启贴现窗口的措施非同寻常,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的第一次。

  其次,美国通过对外经济全球战略维持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美国继续依仗其高科技优势,通过“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单方面向对方国提出经济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努力消除美国产品进入各国市场的障碍,迫使贸易伙伴为美国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和劳务的输出开放市场。美国加紧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通过争夺国际多边合作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以图主导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它在经济、贸易、投资、科技、金融等领域中的全球主导地位。

  再次,美国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应对欧盟东扩。2005年美众议院投票通过了布什总统提出的重要贸易决策,批准美国与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及尼加拉瓜等5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还包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单独协议。目前,美国已经与美洲大陆34个国家中的14个签署或拟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在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形势走向缓和的背景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动摇。但凭借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方面的优势,美国仍然会长期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三、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

  欧盟始于1952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65年改造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演化为欧洲联盟。经过6次扩大,2007年初,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7个。

  欧盟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又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经过50多年的发展。欧盟已先后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外贸、农业和渔业政策,统一了内部大市场,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1979年3月,欧共体巴 黎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1988年6月,欧共体首脑会议提出建设经济货币联盟、发行统一货币。1993年11月“马约”正式生效后,经济货币联盟建设快速发展。1994年1月1日,欧洲货币局正式成立。1995年12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单一货币,并将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uro)。目前,欧元区有15个成员国,欧元是区内唯一法定货币。

  欧洲是世界产业革命的摇篮,也是近代许多重大科学技术发明的发源地。从1984年欧共体第一个研究与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到1985年尤里卡计划的诞生,欧洲在高技术领域内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加强。2002年3月,在欧盟巴塞罗那高峰会议上,欧盟各成员国元首与政府首脑一致通过了一项令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决议,即至2010年欧盟的研发总投入要从占其gdp的1.94%提高到3%,其中2/3来自企业界。2003年4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出台了关于使研发经费占其gdp 3%的行动计划。这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欧盟科技联合、共同进步的坚定决心。

  2006年2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了即将筹建欧洲技术研究院的决定。2006年9月欧盟科研投入分配预算获得了25个成员国的一致批准,根据该项预算案。欧盟25国将对2007年到2013年间的欧盟第七个“研究与技术发展框架计划”投入545亿欧元。

  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欧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政治联合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2007年,欧盟27个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9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22.3%,人均gdp为32862美元。

  欧盟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方和第二大进口方。服务贸易第一大供应方;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援助者,多边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力量。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高,提升了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与欧元建立了货币联系。在世界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欧元已由最初的17.9%上升到26.1%。

  四、东亚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地区不仅是世界上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区域内贸易发展最迅猛的地区。目前全球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周期增长的进程之中,东亚再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1980-2000年,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4.8%上升到12.7%,1980年至2003年间,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占东亚地区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4.7%上升至54%,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同期发展水平。

  地处东亚的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2007年日本gdp比前一年增长2%,gdp总量4.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8.16%。自2002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至今已超过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至1970年7月),实现了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

  尽管日本经济有所恢复,但是作为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极显然力量不足,与美国以及欧盟的经济实力相比差距明显。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日本只有通过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才能构成世界经济的第三极。

  日本经济产业省提交的《2006年日本全球化经济战略》指出,日本要推动东亚经济联合的发展,即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建立。2007年日本经济产业向内阁会议提交的《通商白皮书》中强调,日本应尽快同东亚各国进行谈判,以加快构筑经济一体化的东亚经济圈的步伐。

  东亚经济合作的正式进程始于1997年。迄今,东亚经济合作已经建立起一个行动框架,除了一年一度的领导人会议,还有部长会议,如财长会议、外交部长会议、经济部长会议等。

  东亚合作形式包括:(1)“10+3”,即东盟与中、日、韩的对话与合作;(2)“10”,即东盟自身的发展与合作;(3)“10+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4)“3”,即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东亚经济合作进展顺利。中国和东盟已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与东盟就双方拟签的自由贸易区框架协定已经达成原则协议,计划在2009年建成韩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与东盟自2005年4月开始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08年3月28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该协定将在东盟所有国家签署并在国会通过后(预计4月份)于年内秋季生效。

  2007年11月第11次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10+3)领导人会议发表的《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重申,“10+3”进程将继续作为建立东亚共同体这一长期目标的主渠道,东盟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东亚一体化是一个旨在实现互利的开放、透明、包容和前瞻性的进程;《声明》对《东盟宪章》的签署表示欢迎。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建立一个有序的东亚区域经济组织,加速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才能真正形成“世界第三极”。

  五、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其他力量

  近几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联合国2007年1月发布的《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减缓至3.4%,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可能适度放缓,但仍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依然保持了6.9%的强劲势头,2008年有望保持在6.5%左右。

  西方一些著名的投资机构提出了“金砖四国”、“金钻十一国”、“展望五国”等投资概念,并且预言,在未来50年内“金砖四国”会全面超越西方六大强国。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无疑将加快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gdp之和在2025年有望达到美、日、德、法、意、英六国之和的50%,并将在2050年之前全面超越六国。奥尼尔以巴、俄、印、中四国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为基础,创造了一个新词brics,由于这个词和英文“砖头”的写法大致吻合,“金砖四国”的说法从此风靡全球。

  “金砖四国”提出7年以来的事实似乎正在验证奥尼尔的预测。四国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率,庞大的人口与消费水平,在全球增长中占有1/3的份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7年“金砖四国”的gdp总额达6.859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12.86%,按照购买力平价达到gdp总额的27.46%。

  “金砖四国”外汇储备十分可观。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528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俄罗斯外汇储备达到4794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三;印度外汇储备达到2795亿美元,跃居全球第四;巴西外汇储备达到1803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七。“金砖四国”外汇储备总额已接近2.5万亿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41.6%。

  “金砖四国”概念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共同基金界潮流的投资模式。据摩根丹利资本指数显示,2006年,金砖四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53%,截至2007年10月2日,四国年内资产增长率为48%。不俗的投资业绩带来了资产规模的扩张。

  2007年高盛公司再创“金钻11国”的投资新概念,金钻11国包括: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韩国、越南、土耳其、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国。

  高盛公司预言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新势力将超越发达市场的高速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高盛预测2050年“金钻11国”的gdp将与美国比肩,“4+11”国的gdp总量在2035年可望超越七大工业国家。

  日本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在2007年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5国,英文名称首个字母的组合“vista”在英文中有“展望”之意。“展望五国”属于有潜力的新兴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年轻劳动力呈增加趋势;国内政治稳定,积极引进外资,具有购买力的中产阶级在崛起。

  无论是“金砖四国”、“金钻十一国”还是“展望五国”,都只是投资概念,并不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国家集团,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极。但是,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世界对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关注。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的稳定发展优化了世界经济格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金砖四国”属于幅员辽阔、经济规模庞大、经济体系完整和门类齐全的国家,且分布于亚、欧、美三大洲,影响遍及全球,加快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第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合理化:第三,随着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增强,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提高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篇二

  当代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它们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总的图景。而且深刻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前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进程,发展不同层次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创造进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世界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中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3.4/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3-0049-0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所呈现的多重发展趋势,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总的图景,而且深刻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前景。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走势,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经济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20世纪后期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并且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科技革命的先导。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例,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5 000次;到2007年。美国ibm公司发明的超级电子计算机――“蓝色基因,l”,其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80.6万亿次。而发达国家还在研制每秒上千万亿次甚至上万万亿次的电子一光子计算机。

  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进步的动力。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左右,而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对于整个经济而言,信息产业的发展,既加重了自身的分量,同时也优化了产业结构。

  最后,信息网络的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载体。1982年,互联网开始出现。到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2.6亿户。到2007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更是达到11.7亿户,即世界人口近1/5已经融入互联网。目前,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正在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的素质。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各国基于本国国情,适应世界潮流,积极推进社会生活信息化进程,以便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先行一步。西欧小国爱尔兰仅有几百万人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该国推行信息化及新经济发展战略,其人均收入很快上升到2006年的3.5万美元,30年间增长了30多倍。

  然而,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技术差距”、“数字鸿沟”愈益成为南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继续加剧的基础和突出表现。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资料显示,富国和穷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比起国民收入数量,相差还要悬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其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1/5,却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的93%;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其人口也占全球总人口的1/5。却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的0.2%。

  发展中国家只有努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的发展中大国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规划本国未来的信息化发展,力争尽早建成世界信息技术大国。

  最近10多年来,中国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互联网是在1994年进人中国的。到2000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就达到2 250万。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超过2亿。

  更重要的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愈加明确。本世纪初,中国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力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六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就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十七大报告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意味着,在今后5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着力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

  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和进程: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全面自由大量结合式的流动与配置,使各国经济越来越开放和相互依存,使各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变动越来越紧密和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第一个基本内涵是经济资源跨国流动。其特点,一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自由,即弱化国家界限,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二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全面,即包括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各种资源在内;三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大量。即流动速度加快,借以流动的国际市场容量增大。四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结合,即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结成一体,而非各自互不相干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各国经济相互影响。随着世界贸易增长超过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的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为5%,1990年为18%,2007年达30%。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也突破了20%。一方面,一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受制于外部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一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既反映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反映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关系状况。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在历史上,正是由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分工才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并且通过世界市场把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联结起来,促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国际化(那时还不叫“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因而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在当代,也是由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才得到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各国经济的联系、交融愈益广泛和深入,经济国际化因而表现为强

  势发展的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可见,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的社会历史潮流;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并非人为造成的。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必然的和必须的。

  国际分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国际化的性质,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主要是占据支配地位的国家)生产关系的性质。且不说最初的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就是在当代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参加者。尽管这些国家仅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一成,这些国家的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近两成,但体现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对外投资额、国际信贷额,以及国际技术专利申请额等,均占世界相应总额的七成、八成、甚至九成。因此,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性质,主要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也就具有不平等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经济获得总体发展,并且给所有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也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但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并非是通向各国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不会改变世界经济的南北两极分化,甚至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向更大的落后:或者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之内,失去经济自主性,得益不多,受害不小;或者被排除全球化进程之外。成为世界经济的边缘化国家。

  其实,上述危险正在变为现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当经济全球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在不平等的国际生产关系的支配下。南北贫富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拉大。随着不平衡的全球化继续发展。世界经济还将继续分化。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世界上将只有20多个富国和20来个不断缩小同富国之间差距的新兴国家。而其余的大多数国家依然是穷国,其中最穷的50个国家会更加落后。

  面对全球化和两极分化的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唯一战略选择。其一。切实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进程,才能更广泛、更深刻地融入世界经济。更好地运用比较优势和禀赋资源,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多地实现价值、积累财富,有效地发展本国经济。其二,正确处理国际经济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经济安全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扩大开放、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必须采取适合本国实际情况、又符合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的保护手段,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特别是注意运用当前各国普遍通行的“技术壁垒”做法(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和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世界经济区域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21世纪之初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表现为两大趋势――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在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区域化趋势。相应于这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各国要在不同层次上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第一个层次是积极参与全球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全球多边经济关系。

  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流动,在广阔的国际空间中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地运用比较优势,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此相应,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首先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全球化要求。全面发展同各类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事实上,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已经波及世界的各个地方。并且还要继续扩大、不断完善。而加入全球性经济组织,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外经济活动必须具备的国际体制保障。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们在全球性经济框架之下,积极发展本国与他国的多边经济关系。

  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参与区域化――发展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多边经济关系。

  区域化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同根共生的并存发展趋势。全球化比区域化的范围更广,区域化比全球化的一体化程度更高。经济一体化的规律在于,它的范围与内部差异成正比,与整体程度成反比。全球化由于其范围广泛,参与者众多,差异巨大,利益协调比较困难,一体化程度就不易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地缘经济关系密切。相对经济差异较小,从而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一体化及其相应的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合作机制。便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必须足够重视区域一体化。因为。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既是全球多边的,也应该是有区域重点的。我国参与经济区域化,既要继续参与现有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种地区经济论坛性质的组织框架,也要构建新的、范围更小而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有实质性内部优惠安排的区域多边组织框架,特别是自由贸易区这种合作机制。2001年11月,几乎是在加入wto的同时,我国提出要在10年之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而我国签署协议的自由贸易区已有5个。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区还有7个。可以预期。发展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世界经济多极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排斥、甚至加强多极化。

  全球化增强大国的利益倾向,为多极化注入新的动因。由大国主导的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利益关系,不是“零和”关系。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全球共同利益,更有各自国家利益。由于相互利益寓于共同利益之中,所以全球共同利益最终要分解到、归属为、化解成各个国家利益。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排斥各国的国家利益,反而加剧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利益分野和大国之间的利益争夺。近年来发生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具体体现了国家利益的矛盾与斗争。在利益分配、利益争夺之中,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大国,不仅能够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全球化制造的好处,而且会主动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全球化加剧大国的实力消长,为多极化提供新的条件。大国之间的动态经济发展速度,从来都是不平衡的。由大国需求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同时孕育着、放大着各国经济发展的机会和风险。各国之间原本就存在的不平衡将进一步加剧。一国的经济发展,或者更容易受到国外不利因素和不测事件的冲击,造成该国经济实力的急剧下滑:或者更合理地配置本国资源、更方便地运用国际资源。推动该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现有大国之间 的经济实力对比,不断变化;已有经济实力基础的准大国乘势而上。跃升为新的大国。

  总体上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世界的经济格局表现为美、欧、日三极并存,同时还有新的经济力量中心正在崛起。

  (一)美欧日经济三极的发展与变化

  在上个世纪最后一个10年里,当今世界经济三极出现的一大变化就是。美国与日本发生了动态增长速度的位置互换。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实力呈上升态势;欧洲经济增长居中;美国经济增长最慢,经济实力呈相对衰落态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成最快,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却变成最慢。在这10年里,就年均gdp增长率而言,美国为3.5%,欧盟为2.2%,日本仅为1.3%。

  美国经济为期10年的动态增速优势,使其到1999年前后,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4个多百分点。然而,自2000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的增幅陡然下滑。2001年第一、二季度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3%和0.3%。第三季度遇到9・11事件的冲击,更是给增长乏力的经济雪上加霜,出现了1.3%的负增长。从2002年初开始。美国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的0.3%到2002年的2.4%,再到2003年的3.1%、2004年的4.4%,之后由高点下降为2005年的3.5%、2006年的3.4%和2007年的2.2%。与实体经济相应,美国虚拟经济――如纳斯达克股指在同期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当然,美国经济中的高财政赤字、高外贸赤字、低储蓄率,特别是次贷危机,也是不能忽视的大问题。预计美国经济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年均增长率,比上个世纪9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呈增幅回落的态势。

  欧盟经济年均2.2%的增长率持续了10年。然而,在2001年,欧盟经济也同美国经济、日本经济一样陷入不振。2002年、2003年,欧盟经济只有1%的低增长。2004年、2005年,欧盟经济有所恢复,但欧元区经济的增长率仍未达到2%。2006年、2007年。欧元区经济发展大大加快,增长率分别达到2.8%、2.7%。预计欧盟经济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与过去lo年的年均增长率相比,大致持平。

  日本经济的不振状态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一年。受到美国9・11事件和美国经济疲软、衰退的影响,2001年,日本经济陷入10年来的第4次衰退。2002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开始走出谷底,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6%。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年均增长分别回升到到2%、2%和2.4%;2006年、2007年。年均增长率又分别回落到2.2%和2%。日本经济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外围经济的影响,也有严重的内在结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所以,日本经济在2l世纪第一个10年里,只会是中低速增长。显然,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稍慢,但后一个10年比起前一个10年,年均增长率则呈上升的态势。

  (二)正在崛起的其他经济力量中心

  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除了现有的美欧日经济三极之外。目前还有实力规模较大和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如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继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这几个国家也可能不用多久的时间,就会分别在多极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毋庸置疑,现时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尚不具备分别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经济大国的条件。因为如此,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巨大的国民经济总量。即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以上。二是要有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即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本国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并且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的5%以上。这“三个5%”,是世界经济大国的经验数字。而现时的美国、欧盟、日本同时具备了上述两个方面的条件。可谓当今世界经济中当之无愧的三极。其他国家则还不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的条件。

  (三)中国在多极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到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各约占世界相应经济指标的3%,而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可见,在迈进新世纪门槛之时。我国还不具备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经济大国所必需的“三个5%”的条件。

  然而,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我国的生产、贸易、金融的实际水平,正在使我国愈益接近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经济大国所必须具备的“三个5%”的衡量标准。

  从生产发展看,2001―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逾10%。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24万多亿人民币元,按照当年年末的汇率折算,约为3.4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逾6%。可以预见,再经过十几年不低于年均增长率7%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的gdp总量将达到6.5万亿美元左右(人均4 500~5 000美元)。这样,从国内来说,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国际来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占世界生产总值的近10%。

  从外贸发展看,2001―2007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率为24%。2004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 548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首次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2007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进一步达到21 738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逾8%。可以预见,再经过十几年年均增长率10%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近6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逾10%。

  从货币金融发展看,1996年,我国的人民币就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但远不像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那样,是完全可兑换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预见,今后十几年,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外汇管理的改进、外汇储备的充实、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人民币将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朝着完全可兑换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方向发展。

  21世纪头20年,对于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好又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推动我国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力争在多极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