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5
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

  雾霾就是雾及霾的组合,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雾霾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雾霾的学术论文篇一:《雾霾的物理解释》

  摘 要:雾霾的形成,可以说是世界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活动、科学发展以及自然活动的结果。有专家指出,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但是pm2.5的第二次爆发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化学反应。文章尝试着从物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雾霾;物理解释;原因;形成

  雾霾,简单来说就是雾及霾的组合。多见于城市。中国现在很多地区都将雾并入到霾一起当成是灾害性的天气,并以此来进行预警预报,并称之为雾霾天气。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在高密度人口中,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都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物,即pm2.5,如果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力、承载力之后,这此颗粒浓度会不断持续、积累,这时如果再受到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 雾和霾的区别

  雾、霾有相同的地方,即是都会呈现出视程障碍物。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条件却十分不同。

  霾,也被称之为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硫酸、硝酸、灰尘等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可让大气变得混沌,视野模糊前造成能见度恶化,当有见度小于一万米时,把这种非水成物组成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碍称为霾。霾的尺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其与雾、云均不一样,和晴空区间未有明显边界,霾粒子分布均匀且灰霾粒子尺度比较小,由0.001-0.1微米,d在1-2微米左右,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漂浮的颗粒物。一般来说,因为灰尘、硝酸、硫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比较长的光多,所以霾看起来是呈现橙灰色或是黄色。

  雾是浮游在空中大量微小水滴或是冰晶,形成条件是要有比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在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常要接近或是达到百分之百。并且会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比较常见或加浓,在白天相对减少甚至是消失的现象。在出现雾时有效水平的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的能见度1-10km时称为雾。由物理角度分析,雾和云均是空气中的水汽所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因此,雾升高并离开地面就形成了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是移动到高山时就称之为雾。雾的厚度小,常见的辐射雾厚度约是1-200米左右。雾、云一样,和晴空区未有明显边界,雾滴深度分布不均且雾滴尺度比较大,肉眼可看到空中所漂浮的雾滴。一般来说液态水或是冰晶所组成的雾散射的光和波长关系不大,所以雾看起来多呈现的是青白色或是乳白色。

  2 雾霾形成的物理解释

  2.1 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无线传播

  有一个事实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即雾霾的形成一般在夜晚或是清晨,但是不可否认,夜间、清晨太阳光线弱,当太阳到中午后,仍不能下压雾霾颗粒时其持续的时候会比较长,光是电磁波是众所周知的,电磁波有可能影响雾霾的形成。无线传播才是雾霾颗粒悬浮支持者之一。

  无线传播是电磁波粒子在空间各方向所运动的结果。通常,雾霾发生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而原因之一就可能是无线传播。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电磁波发生器多且功率大,且几乎人手一台的手机可看作是小型的电磁波发射器。这样就形成了密集、强力的电磁波网,且电磁波运动是推进粒子运动、托起粒子的原因。电磁波网在冷空气活动弱、风速不大、形成稳定大气情况下托起了雾霾颗粒而形成雾霾。

  2.2 形成主要原因之二――湿度的变化

  任何物体都辐射,辐射让物体的质量在减少。物体因为辐射减少质量和物体密度、温度、表面积、时间乘积成正比。简单来说,辐射的强弱和辐射源的密度、表面积、温度等有关。密度、温度、表面积越大,其辐射就越强。地球密度则会远远大于地球周围环境密度,而地球温度、表面积以及地球周围环境差不多时,其平均温度大过地球表面周围的环境温度。因此地球本身辐射大于其所接受的辐射。换而言之,地球本身辐射是影响地球气温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太阳的辐射让大太阳质量、r在减小,密度在增长。恒星最后会变成中子星,且这个质量、体积等没有原来恒星大,但密度却有所增加。简单来说太阳对于地球气温的影响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减弱,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高空气温。因此,地球的平均气温在降低,而且低空气温在升高。

  垂直方向热空气总是向上活动的,这点从热气球就可以看了。形成地球平均气温在降低、低空气湿在升高。在季节交替时,温度适宜时热空气向上流动,而在流动过程当中向上托住雾霾颗粒则停留在上空或带动雾霾颗粒向上运动而形成雾霾。

  2.3 形成主要原因之三――人类活动、科技的共同作用结果

  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但是pm2.5的第二次爆发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化学反应。分析如下:

  第一,雾霾的颗粒积累。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从物理角度分析,我认为这三源头乃为雾霾形成的积累阶段。同时,雾霾颗粒积累一般发生在冬季。这主要是因为在冬季除了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还增加了取暖燃烧。可以说几大源头都在产生颗粒,但是,雾霾却非随时形成,原因是什么?通过研究分析可看出,雾霾颗粒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多数雾霾颗粒形成后立刻下落,被大地进行积累,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会形成雾霾。

  第二,雾霾天气的动力解析。因为地球以及太阳的辐射强度、辐射量的变化造成地球上气温的变化,即平均气温下降,低空气温上升,形成了低空气温度升高,高空的气温下降。地球对于气温的影响有一定时间,如一到两年内基本是固定的,但总形势为低空气温上升,高空气温下降。特别是在冬天、春天两个季节交替时,太阳影响空气温度变化明显,气温回升,低空气温升高也明显,热空气的运动方面是朝上的,这就为冬季所积累的雾霾颗粒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无线传播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因为所有物体都具有电磁波,只是强弱不一。燃烧、化学反应等等都可能加速电磁波辐射,有利于形成雾霾。强度以及密度增加,无线传播也为雾霾颗粒向上运动提供了大于原来的动力,让雾霾颗粒悬浮在空中并且开成了雾霾。

  第三,未有风向、雪、雨出现。没有持续风向可确保热空气持续稳定向上流动,这样雾霾颗粒在向上流动热空气以及无线传播共同作用力下才能向上运动并且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霾。特别是在春天,因为冬天所积累的颗粒大量积聚在大地表面,而在所有条件共同作用下,就会形成比较重要的雾霾天气。

  2.4 冬、夏为何不易出现雾霾天气

  在冬天,平均气温低,空气向上流动比较弱,无线传播、空气向上流动力不足,无法托起雾霾颗粒。虽颗粒在刚刚形成时比较热,有向上运动之力。冬季则因为气温低,雾霾颗粒快速变成低温颗粒,无法向上运动则被大地收藏。因此可看出,冬天,雾霾下沉,夏天雾霾上升,因此都不容易形成雾霾。

  3 结束语

  雾霾,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产物。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形成了雾霾的颗粒,再者因为地球气温的变化让雾霾有了上升的运动力,最后当雾霾到达空中后,因为无法及时扩散至高空分解,停留在空气低端或是地球的表面从而产生了雾霾。在条件适宜时并在气流、电磁一起作用下,把雾霾颗粒托起到一定的高度,最终形成雾霾天气。

  参考文献

  [1]许铃.长沙雾霾成因探讨及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5(21):76.

  [2]程振林.浅析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解决对策――以新乡环境气候条件为例[j].科学与财富,2015,7(30):35.

  [3]谭译,陈默.城市雾霾治理政策措施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4(1x):88.

  雾霾的学术论文篇二:《浅析雾霾天气》

  [摘要]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誓,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关键词]雾霾天气 原因 危害 防护指南

  序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有一框“多特殊天气”这样写到“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而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湘教版)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中介绍了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其中介绍到“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在讲北京市一课时,雾霾天气影响很大。因此很有必要在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加入对雾霾天气这种我国新出现的特殊天气的介绍。

  1.雾疆天气的定义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2.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2.1一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2.2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2.3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

  3.雾霾天气的危害

  “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雾霾的组成成分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除了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

  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时易感到胸闷。同时,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疾病

  大雾有非常强的吸附力,能吸附大量有毒害的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然后形成非常大的雾核,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

  4.雾霾天气生活防护指南

  4.1挑口罩尽量选择医用口罩。市场上一些小摊上销售的卡通口罩,大多数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如果经常佩戴这样的口罩,不但不能起到保暖隔离粉尘的作用,反而会刺激肺部,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4.2戴口罩每天换洗开水消毒。冬天戴口罩还需要注意卫生,有些人连续多天佩戴同一个口罩,有时还会随意把口罩塞进包里,其实这些习惯都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口罩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内外两边都会变得不卫生,也会携带很多外界灰尘和细菌等污染物。所以应该多准备几个口罩,最好做到每天换洗,并且清洗的时候放到开水当中消毒。

  4.3宅在家下午开窗半个小时。房间要适当通风,尤其是开空调取暖的家庭。不过,开窗时需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下午时候开窗会更好一些,开窗时间半小时左右合适。

  4.4在路上开雾灯别用远光灯。雾霾天气给驾车带来很多不便。如何在这种天气之下开好车呢?在这我们给您提供一些建议。开雾灯但别用远光灯。避免紧急制动。靠道路中间行驶,不靠路边。

  4.5饮食润肺补钙一个都不能少。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极低,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由于雾霾天日照减少,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

  4.6雪梨炖百合润肺抗病毒。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此时,应多吃润肺食物,雪梨炖百合就是一款不错的润肺抗病毒药膳。

  4.7牛肉炖萝卜增强免疫力。冬季增强免疫力最好的食物是牛羊肉,牛肉炖萝卜就是一道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家常菜。

  4.8停止户外锻炼。雾霾天气适不适合体育锻炼呢?专家建议,遇到雾霾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停止户外晨练跑步,体育锻炼最好是选择室内的温和项目。冬季锻炼本来就应当很谨慎,运动和健身更要视环境而定。这种天气下,易感人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而且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尽量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避免早上和傍晚出门。

  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关,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作为中学生应该很有必要了解到我国新出现的这种特殊天气――霉霾。

  雾霾的学术论文篇三:《试谈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城市雾霾治理策略》

  1引言

  年初,随着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网络大热,雾霾问题再次被提上了风口浪尖,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谈霾色变的今天,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治霾方案已经迫在眉睫。其中,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改变能源结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等方法已经为人们所熟知。那么,作为占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的建筑业该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呢?本文将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出发,探讨在建筑设计中城市雾霾治理的相关策略。

  2当前雾霾治理的方法

  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其主要成分是粉尘。其次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他有害物质在酸化后形成的颗粒状化学物质。

  当下治理雾霾的途径可概括为“开源”和“节流”两种。“开源”,即增加能够吸附、降低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媒介;“节流”,即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1]。前文中所述治理雾霾的方法多属于“节流”,本文将从“开源”的角度入手,以绿色建筑为导向,探讨在建筑中能够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相关媒介。

  3以绿色建筑为导向的雾霾治理策略

  3.1绿植

  将绿色植物用于建筑设计中起到节能目的的做法现如今已普遍被设计师所采用,其主要作用有:①保温隔热,降低采暖空调能耗;②拓展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③维持碳氧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除此之外,绿色植被由于叶片表面的特殊构造可以吸附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而后借由下雨、浇水或者早上的露珠使附着物随着水的流动流向地面,从而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绿植可用于建筑屋顶和建筑垂直墙面。在建筑屋顶布置屋顶绿化时,可结合建筑功能,形成屋顶休憩花园。植被以草皮、低矮灌木为主,起到给室内降温以及美化环境、丰富第五立面的作用,同时也是治理雾霾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而在建筑垂直墙面中运用绿色植物的实践中,“植生墙”的概念是比较新型的做法,建筑师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攀扶、固定、贴植及垂吊形成附加于建筑外界面的绿色缓冲空间,不仅能改善视觉环境,使人更接近自然,而且能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据研究:对建筑面积约5 000m2的外墙应用植被绿色幕墙,初步估算能减少co排放量达66.32 t[2]。

  3.2水体

  水体是建筑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出发,在炎热的夏季,大面积的水面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改变建筑周边的微气候。

  同时,水体还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灰尘从空中飘落下来,沾上水,就不会再飘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吸附了灰尘的水放久了会滋养细菌,因此,水体的净化也十分重要。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炉渣、稻壳等来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体中的杂质。

  2014年,水雾除尘净化空气系统,经过多方的论证和改良终于发明成功。其首先用于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除尘,效果良好。期望这种新型的技术也能很快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为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3.3墙体及表面装饰材料

  墙体外表面可直接接触雾霾空气,因此,如能采用吸附性强的墙体及外表面装饰材料对于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将起到直接的作用。例如;作为工业废弃物的粉煤灰是吸收co2的良好材料[3],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节能减排和环境工程领域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虽然粉煤灰的高吸附性能已被人们所重视,但仍主要集中在废水处理上,在废气处理等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4],至于作为墙体媒介中的一种有益元素吸附pm2.5中的有害物质,在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未起步。

  除此之外,在2010上海世博会葡萄牙馆的设计中反复使用的软木材料,在体现绿色理念、治理雾霾方面建立了典范。软木作为一种百分之百的天然产品,具有完全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在隔热、隔音、抗振、防火等方面表现优秀,且在制作过程中,配件,粘合剂都不含甲醛,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最为重要的是软木制成的板材可以吸附灰尘,还可以抵抗细菌和真菌的不良影响,这个优点对于雾霾天气严重的今天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如图1深褐色的葡萄牙馆外墙面就是用当地的特产软木制成的。

  采用建筑外墙媒介应对雾霾天气的策略研究在国内还未开始,但是前景十分广阔,笔者认为在运用外墙媒介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同时应格外注意建筑外墙媒介的清洗和防护问题,以便长期循环使用。

  4展望

  以上本文分别从绿植、水体、墙体及表面装饰材料三个方面入手,初步分析了其应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方法,期望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达到绿色、节能目标的同时,也能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1.关于雾霾的优秀作文

2.淡淡的雾霾调查报告

3.有关雾霾的优秀议论文

4.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500字

5.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