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5
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很多人写了化学的学术论文。小编整理了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篇一

  积极心理为化学教学插上翅膀

  摘 要: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首先得要了解学生的 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教学。积极心 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 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 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 应用于教学,能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化学教学 激励 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经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 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看 过这个实验后,我深受感触:联想到现在的一些学生,他们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天就一直处在失败的阴影中。如何让他们这一部分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抱有兴 趣?我担任初三化学教学 工作多年,在此谈谈就自己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平时化学教学的 体会。

  一、赏识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赏识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当他受过赏识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教师的 教育。对于学生同样的错 误,教师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不同,其教育效果也明显不同。例如,有学生在记纯碱和烧碱(naoh)、生石灰(cao)和熟石灰等名称相似的物质时老是混淆, 如果就此而批评他们,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他们对化学失去学习的热情。由于每个学生智力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点鼓 励,对于他们这种情况我们要表现出理解和接纳,鼓励他们多看多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地就会记住。我不禁想起法国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 能将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大衣,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他轻轻地吹,使得风和日 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应该采用“南风”式的赏识教育,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会使学生产生一 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更加向善向美。

  二、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成功总能够使人兴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人人都想当个成功者,学生也不例外,抓住这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成功机 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使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成功后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格外重要,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 层楼,而且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尤其是对学困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 们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方法很多,我例举一个在竞争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 胜、好强特点,开展“男女对抗赛”、“小组抢第一”、“快乐做实验”、“元素符号书写”、“铝镁铁锌谁最快”等竞赛活动。我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活动,激发 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锻炼了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 社会错综复杂的 环境打下良好的基 础。

  三、用化学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化学的趣味性在于它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 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其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包含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来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讲“碳酸氢铵的性质”时,教师除了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不稳定性外,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农民施肥一般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这个时间段,而不是 在中午”来说明碳酸氢铵的受热易分解的这一性质。在讲蛋白质在遇到盐溶液时,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凝固时,可以例举生活中炖蛋的实例,因为炖蛋过程中加了 食盐使蛋的最底部有少量白色固体产生。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在不经意之中,我们经常遇见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教师 应该抓住这一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将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必然产生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的求知欲望,探究意识在这种欲望中自然形成。

  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增加真实体验。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 对于紧张的中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到真实的化学,从而巩固化学知识,开阔 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并且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兴趣实验是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的一种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非 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学生在课堂中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后,仍有一种不满足的求知心理,我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外开设这类活动。如:“会生烟的神笔”、 “烧不坏的手绢”、“无字天书”等,既满足了其心理需求,又巩固了课堂所学,同时又提高了其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 组织学生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情况,如: 我们周围化工厂的数量、冒黑烟烟囱的数目、阳澄湖水质情况,等等。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向社会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真实存在,并在此过程中恰 当渗透德育教育,让他们知道化学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应该好好地学好化学,尽可能地利用化学为人类谋福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 我们身边,只要做有心人,就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利用的化学知识多做一些小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如:自己动手 配制制作皮蛋的原料、从废电池中制取二氧化锰、自制过滤装置,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为社会直接服务,同时也为今后走向社 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教育家车尼斯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在学生们心灵中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

  只有用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也才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顾文斌.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 管理中的应用.

  [2]孙亚杰.把握学生心理动态,优化课堂教学.

  [3]王希永,田万生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4,第一版.

  [4]黄媛,张敏强.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学与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5]积极心理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南昌高专学报,2008,(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

  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篇二

  地球化学探矿问题

  摘 要 随着资源的减少,探矿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进行探矿的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多年。本文从地球化学探矿的理论准备、异常模型的运用以及实验测试的执行三个方面,对化探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化探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地球化学;探矿;测量

  中图分类号 o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107-02

  0 引言

  应用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原理进行矿产探测的工作,实质上是把金属矿产看作地球化学作用下发生异化而行成的产物。所以,矿床的探测问题也就是对于矿石在地球化学作用下发生异常部位的寻找。一直以来,通过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探矿工作的主要研究课题便是区分不同的矿床,进行矿床异化情况的研究。理论上来说,应用地球化学的方法可以进行探矿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应用化探方法进行探矿往往能够发现,发生异常地域的数量远远多于实际的矿产数量,而且异常表现强烈的地带实际矿产较小、或是异常很小但是实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现象也是经常出现,同时由于各种干扰元素的存在,一些比较小的异化情况可能会被忽略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化探的过程中,应该对已有的较大型的矿产资源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准确的异常现象研究,对反应矿产情况的异常进行总结,并应用到以后的实践中。

  1 地球化学探矿的基础准备

  一般来说,化探工作具有比较固定的模式,首先是取得地质样本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分析,在对分析资料进行总结,检验是否存在异常,最后进行异常的验证工作。在异常验证工作之前的步骤都属于基础性的准备工作,没有良好的基础就不能做出有效的判断,所以一定要对基础工作予以重视。

  要做好基础工作,首先要对化探的理论有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对形成地球异化的原理进行研究是最基本的准备,只有掌握原理才能制定出可行的化探依据。做好原理的研究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准备,第一要进行资料的总结和分析。第二要进行化学实验,可以进行数学形式的模拟也可以进行化学方面的模拟。针对地质变迁以及异常产生的过程,分析金属元素发生移动和集中的可能方式和外部条件。有了良好的理论准备才能够制定出进行化探的方法,才能对样本进行正确的分析,才能最终应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判断。同样的,对于地质方面的理论也要进行准备,如岩石的构造和矿化等,了解岩石的矿化以及成矿类型,对于矿物学和岩石学进行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做好理论的准备后,就要在实际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要求。采集的样品以及分析数据要进行标准化的编辑和记录。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尽量拓宽分析元素的范畴,力求使分析的手段越来越多样,争取找到准确度、精度和灵敏度都能达到较高要求的价态和相态分析,最终完成分析的自动化和仪表化,加强工作的准确度。对于从取样到分析的过程,应该制定出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方案,保证工作的准确完成。对于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进行标准化处理,基础性的资料包括我国岩石区域内空气、水乃至土壤和植物中元素的含量情况;具有知识作用的元素的形成形式;关于地球化学的数字和异常模型等等。对于不同的部门,应该进行系统化管理,比如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和组织。

  2 地球化学异常模型的运用

  把岩石在地球化学作用下发生异常的情况,通过设定模型的方式进行表现,并在实际的化探工作中加以利用,是进行化探的有效手段。目前,关于地质异常变化的模型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这种模型是对矿床形成的一部分原因进行模拟,是成矿过程的一种客观呈现。模型的的设定基于对大量的数据资料的总结,是地质在异化过程中元素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对各种化合物以及元素在不同类型的金属矿产、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首先,他是一种几何形态,与矿体形态基本保持一致,直观的对形成金属矿体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呈现。其次异化模型具有分带性以及组分,形成的原生晕和矿石具有相同的组分,同时具有显著的分带性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矿石的分布特征,客观地呈现了矿石的组成元素。再次地球化学异常模型能够表现出元素分布的浓度特征,也就是晕中的元素在离开矿体甚至矿产地带时,在浓度方面一般会表现出由强逐渐变弱的趋势,反映了元素含量在变化上具有梯度性,应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矿化中心的判断,同时还能分对富集矿和分散矿进行区分和鉴别。

  模型的建立,无论对于岩石异化过程中的全面分析还是有效总结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同所有的模型一样,它具有直观性强、理解起来容易的优势。但是,对于新建立起来的模型来说,由于条件和资料的制约,还是可能存在很多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根据新的发现,对模型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当然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过程。由于地质条件有很多的复杂因素存在,模型不可能完全适应所有的异常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要要求完全的一致,发现异常情况,哪怕只有很少的部分与模型有重合,就应该大胆的进行设想和检验。

  3 试验测量工作的执行

  发现矿产之后,对于矿石样品的采集和具体分析方案的制定便是首要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矿石开采之前,我们要进行试验测量工作。所谓的试验测量,就是找出与正在寻找的矿床在地质条件、类型以及化学方面的景观最相近的已知矿床,然后进行测量和对比。

  与不同的化探方式相对应,进行试验和测量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这个工作就是对地质结构、岩石特性以及地表覆盖物进行初步的了解,对进行取样工作的介质进行选择,明确进行取样进行的最佳位置、粒级以及密度;找到处理样本的最佳方案;分析出最具有指示性的元素;测定金属元素在矿化程度较低区域的含量情况,进行化学作用背景值以及异常情况的测定;通过对化学作用下地球异常的情况分析,找到找矿工作应该开展的标志,等等。试验测量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往的经验以及资料做为基础,同时借鉴在实际测量方面的经验,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其中,检验获取样品的介质、类型以及指示元素的有效性,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4 结论

  同物理方法相比,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矿产的探测,不仅丰富了探矿手段,同时也为探矿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目前,化探工作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需要找矿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我相信,化探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地球化学杂志,2005(10).

  
看了“关于化学的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化学学术论文格式范文大全

2.中学化学学术论文

3.化学学术论文

4.化学专业学术论文

5.大学化学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