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9
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篇一

  浅析互联网金融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流行不仅对传统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还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产生了新的支付方式、投资方式、渠道和信息服务。本文以支付宝、余额宝以及阿里小贷为例,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做了比较,并简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优缺点。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自从1969年在美国诞生了arpa网络,随着其与生俱来的开放和互联性,迅速发展成了连接全球的internet(互联网)。从1987年我国第一个访问互联网的节点开通以来,互联网30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应用和普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人数近6.9亿,新增网民人数3951万,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0.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9.5亿台。不仅有网民数量的优势,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应用也遍地开花,中科院胡启恒院士说“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互联网成为国内企业能傲视全球的第一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浏览新闻、娱乐购物。广袤的中华大地不断在刷新着互联网产业的奇迹,比如电子商务,在2015年11月11日一天,淘宝天猫全网总销售额1229.4亿,产生包裹数6.8亿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很多国家一年的gdp。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插上互联网翅膀的金融业也同样面临游戏规则的改变。

  一般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投资、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在用户接受网络购物、网上理财之后的新业务,是在网络技术水平的安全性和移动便利性达到相当水平后必然出现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先进生产力。由于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透明度强、参与度高、协作性好等特点,使得许多很多没有接入pos机的商贩都愿意接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进行小额付账,逢年过节人们也通过“网络红包”来互致问候,而1万以上的大额资金往来,也可以通过网银和手机银行来进行。可以说,互联网行业与传统金融业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临。

  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以如下四大形态出现: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融资、渠道和信息服务以及传统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

  第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代表为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宝从网购担保做起,逐步开通支付转账、手机充值、零售服务等,迅速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016年5月31日,支付宝与深圳人社局合作成立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又开始涉及医保系统。目前,支付宝实名用户3亿,活跃用户2.7亿,单日支付量超4500万笔,成为我国名副其实最大、最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微信则从“发红包”开始,利用广大的用户基础,迅速崛起切入市场。而“余额宝”的出现,则通过盘活对第三方支付账户上的闲置资金打开了新的“潘多拉盒子”,实质上是一个基金产品的网络销售,但是却实现和活期存款类似的流通灵活度吗,又集中大量小额闲散资金迅速造就了第一货币基金。规模超2500亿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余额宝用户达到2.6亿,与2014年相比,增加42%。规模增至6207亿,收益231亿元。

  第二,网络融资的代表为阿里小贷、人人贷、宜信;主要表现形式有p2p小额借贷平台、众筹股权投资平台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小微信贷平台等。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所缴纳税收超全国税收的一半,吸纳就业人数达2亿,为缓解我国就业困难做出极大贡献。同时,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产品开发也来自小微企业。然而,在这些小微企业中,大量企业没有任何形式的传统银行的贷款和融资,不是因为小微企业拥有者富裕或企业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是因为传统金融贷款门槛高、利率高,小微企业无法贷到款。据统计,即使有银行借款的小微企业,只有1次借款经历的占47.5%,2次借款经历的占37.6%,客观形势使得小微企业必须寻求更加灵活的贷款方式。

  另外,大量资本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增值渠道,在股市风险不可控,炒作房产农产品等出现政策性限制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快速匹配有前景的项目成为了首选。于是大量p2p网贷、众筹等网络应用应运而生。

  以阿里小贷为例,它是阿里金融的一款纯信用贷款产品,放款对象为阿里会员企业法人,这是凭借个人信誉无担保发放的,贷款金额为1000元以上、1000万以下。大型平台商的介入,能促进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化,也方便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和风险控制。

  第三,信息服务的代表为百度理财、融360等,主要内容为金融搜索类信息服务。这类理财平台,一般提供投资、贷款、消费金融、互动金融等各类金融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方便性来销售各类理财产品,同时也为传统金融服务商提供互联网化的销售渠道。

  第四,在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化方面;传统商业银行以工农建中为代表,他们在实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同时逐步在吸收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推出了一些降低门槛、方便使用的金融产品。而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由于历史包袱少,起点高,所以接受新技术新理念等相对容易。

  由上可见,互联网金融目前还主要活跃在传统金融体系内往往不能触及的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可以想象,互联网金融在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互联网不见面交易的特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风险也是必须要引起高度注意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会直接影响金融安全。本来木马、病毒等已经令人防不胜防,手机中毒、丢失、盗卡等事件引起丢钱等等已经屡见报端。而传统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非常成熟,从产品设计防范措施也比较完善,远非刚涉及简单金融的互联网行业可比。

  其次,互联网金融平台稳定性差。迅速扩张的p2p网贷行业在2015遇到了发展危机,几乎每天都倒闭一家,到年底已经关闭700余家。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新兴行业,需要政府有效监管、加强法律约束和建立行业规范。

  再次,互联网金融参与风险大。在目前信用体系并不完善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又相对缺乏,违约成本低,容易诱发卷款跑路、恶意骗贷等风险,其中p2p网贷平台尤为严重。由于监管滞后,非法集资和诈骗在网贷平台滋生着,鹏城贷、鑫利源、宏量财富等平台先后“跑路”。对投资人来说,一旦投错平台,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整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提高了社会闲散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大众化、普及化,也促进了金融服务模式的变化,降低了融资成本,完善了社会金融功能。虽然目前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联网金融会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一种重要业态。

  参考文献

  [1]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126-13.

  [2]谢平,邹传伟,刘海而.互联网金融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

  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篇二

  浅谈互联网金融

  摘 要:当前,微信支付、手机银行、云金融等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它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领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将会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剧烈的冲击与碰撞,未来甚至可能改变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与运行格局。本文就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征、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指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型金融模式。

  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从狭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统一;信息处理和风险评估通过网络化方式进行,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等上的非常低,可以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可以达到与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在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被互联网及其相关软件技术替代了;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这也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不是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对比

  传统金融模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配比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银行,对应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很大的交易成本,直接体现为银行和券商的利益。

  互联网金融模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会对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将出现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无金融中介状态。

  在信息处理方面:传统金融信息处理困难而且成本很高,而互联网金融就相对容易而且信息处理成本低。

  在风险评估方面:传统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数据丰富、完善。

  在资金供求方面:传统金融是通过银行与券商中介期限和数量的匹配,而互联网金融是资金需求方与供应者之间自己的解决。

  在支付方面:传统金融通过银行支付,而互联网金融是通过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的统一进行支付。

  在成本方面:传统金融交易成本极高,而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市场运行互联网化,交易成本较少。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涵盖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种模式。

  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模式是指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平台实现网上转账、网上投资理财、网上资金借贷、网上证券和保险交易及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解除买卖双方的信心不对称问题而为双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是指依托电子商务交易产生的海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专业化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模式;p2p网络借贷模式指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的模式;众筹模式是指资金需求者在互联网上展示创意和项目,并提供回报、筹集资金的模式;

  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模式指的是建立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销售金融产品或为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的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去中介化特征。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平等、开放、共享、自由选择和去中心化。互联网金融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精神,也体现了普通大众和平台模式对金融的参与。那些以往只有通过中介机构在能完成的金融交易,通过互联网平台瞬间即可完成交易。互联网金融不仅弱化了专业要求,也简化了交易和分工,结果是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

  信息有效性特征。传统金融天然的无法消除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互联网金融却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甚至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强的信息创造功能,提高了金融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必须公开交易双方的信息才能完成交易,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道德风险大大降低。

  利基市场特征。所谓的利基市场也被称为缝隙市场和针尖市场,他的本意是小众市场。互联网金融所提供和满足的正式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碎片化需求,因此具有利基市场的长尾需求特征。

  可获得性特征。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拓展了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市场边界。首先,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的交易节约了交易双方的信息成本、搜寻成本和合约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消费者的综合成本和机构运营成本;其次,由于互联网金融采用水平分工模式,互联网金融机构没有复杂的机构设置,决策灵活有效,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金融的低效率问题。可获得性是普惠金融的本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特征。

  五、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还存在着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不完善、tcp/ip协议安全性较差等缺陷,加之网络通讯系统具有的开放式特点造成的其易遭受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攻击的问题,都易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金融交易带来较大的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和稳定的发展。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监管体系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例如,当前我国出现了因对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过度、对非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者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无法创新、大量的非银行网络融资风险巨大的问题等等。

  总之,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之上发展越来越完善,补充原传统金融的不足,扩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金融企业营销渠道,方便客户资金融通办理各项业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平台,其发展方向令人期待。(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姚文平.《互联网金融》.中信出版社

  [2] 李耀东.《互联网金融》.电子工业出版社

  [3] 谢平.《互联网金融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看了“互联网金融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浅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与启示论文

2.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3.浅议金融管理论文范文

4.互联网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5.国际金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