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0
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涵盖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篇一

  浅淡如何提高建筑业生产效率

  摘要: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建筑业独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或更多,而在中国其所占的百分比更要大许多。目前,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40%被建筑物所消费[1]。其他行业的生产效率在过去的40多年中出现大幅度的提高,相反,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却出现了下降。行业结构的割裂、参与方之间的对立关系、信息管理水平差等多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建筑业的低效率[2]。

  abstract: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ccounted for 10%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or more, while in china its percentage is much larger. at present, 40% of the world's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are consumed by building. other industry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past more than 40 years is enhanced in a large scale. on the contrary,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declined. the split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tagonistic 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poor management level of information caused the low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关键词: 管理模式;全寿命管理;信息技术

  key words: management mode;life-cycle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95-01

  1 继续深化建筑业管理模式

  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模式总体构思是弹性生产力、钢性建筑业企业结构、法定的企业生存空间和行业归口管理[3]。中国建筑业不断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尽快脱离低效率、低收益产业行列,才能有正常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2 加强项目全寿命管理

  通常情况下,对建设项目从前期的策划、建设,一直到使用的整个寿命周期,对项目进行管理,这一过程被称为项目全寿命管理[4]。

  一个建设项目参与方很多,如投资方、开发方、策划方、工程管理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物业运营方和设施管理方等,各参与方的工作时间范畴、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等不同,也相应地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传统管理中信息流不畅通、不及时、不明确,再加之过多注重建设期成本而不是建设项目整个寿命期工程价值等多种因素造成单项工程的低效率,因此,通过项目全寿命管理模式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成为一种趋势。另外,对建设项目进行全寿命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充分共享,借助友好的管理界面和前瞻性的决策,进而节约资源,同时实现项目的增值。通常情况下,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来说,可以分为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两类,在实际生活中,终结于技术寿命的建筑物在我国满足城市建设的少之又少,而因社会经济因素被拆除,基本上被拆除的技术性结构很少能够技术保留,考虑未来城市建设中资源的效率,在决策、设计、建设、使用、维修等全寿命管理中在决策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对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种可能的使用模式,如人口老龄化高峰期下对建筑物的需求提前考虑,为改变功能而预留接口,并利用共享数据库减少设计、施工中的大量重复劳动,技术部分如既能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又能被尽可能的重新利用,可大大减少浪费,进而提升效率。

  3 继续深化先进技术、工艺、机具应用,提高劳务作业人员素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所谓精细化管理[5]就是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先进放入控制技术,全面细化各项规章,通过采用程序化、标准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组织管理更加精细。

  先进技术、工艺、机具是核心竞争力,是建设项目顺利高效完工的支撑,各行业先进技术应用是提高建设项目效率的核心保障。同时在规划、决策基础上,提升建设工程各专业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效率的组织保证,而高素质的劳务作业人员的行业技能,是质量和效率得以实现的基础。

  4 信息化是提高建筑业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利用信息化对建筑业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等级链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进而对人为的协调进行简化处理,使得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对建筑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管理者的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到需要人脑才能完成的决策工作上,这就是“信息化可以凝集注意力,提高创造力”的原因。[6]

  参考文献:

  [1]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网络(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network)可持续发展卓越研究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3.

  [2][3]金维兴.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模式的总体构思[j].中国科学基金,2011(06).

  [4]邓晓梅.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思想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j].2000(05).

  [5]徐雄壮.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理念研究[j].科学向导,2013(08).

  [6]马军.中国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

  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篇二

  浅析建筑业发展形势

  [摘 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本文对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和采取措施做出分析。

  [关键词]建筑业;经济收益;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tu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095-0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涵盖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内容,具体包括设计、施工、安装、建材、维护、管理、咨询和中介服务等。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它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影响综合国力的参考要素。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一、建筑业及相关产业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收益水平低下

  中国建筑业从未脱离过低收益产业行列。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筑业一直是微利行业,这种情况使得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的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扩大了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从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来,中国建筑业已经进行了多项改革,但不仅没有脱离低收益产业的行列,而且经济收益还继续不断地滑坡。建筑业的收益水平较低的状况,不仅仅影响到它的产业地位,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它本身的成长发展。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地改变,中国建筑业企业将不可能具备进入21世纪所需的竞争能力。中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和意大利等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和的1.85倍,是美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4.5倍。然而,正常情况下中国建筑业的年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建筑业20%,其劳动生产率在九十年代总体上相当于日本建筑业的1.25%。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产业生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指标。中国建筑业目前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说明它还是所有工业部门中劳动密集特征最明显的领域,说明它还不是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它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合的方式肯定存在着尚未解决的严重问题。

  (二)资金运作能力不强

  建筑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中资金注入先天不足,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投入企业的只是设备和办公设施,缺少流动资金。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基本上没有资本性投入,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了几十倍,流动资金却没有补充的来源。以中建总公司为例,1982年,中建总公司组建之初,年营业额12.5亿元,国家核拨的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2亿元。2002年,中建总公司年营业额达到619.6亿元,比1982年增长50多倍,但在此期间,国家对中建总公司的各种资本性投入(包括由拨改贷转为贷改投的流动资金和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不足4亿元。

  (三)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总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依然不高,这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和进步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学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能水平不高、农民工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大多数人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据调查,经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农民工,全国只有74万人,仅占从业乡村劳动力的3.1%,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7.8%;二是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观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环境和激励机制,仅重视技术的应用,而忽略对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缺少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四是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力度不大,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偏低。

  (四)转机建制尚未到位

  目前,建筑业总体规模过大,过度竞争持续。产业集中度过低,能够和国际一流承包商抗衡的实力强大、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建筑企业数量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专、新、特、精企业发展不充分,合理的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尚未形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的大型施工企业改革相对滞后,有的企业仍过多地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管理体制落后,运行机制不活,缺乏内部前进动力,加上企业冗员过多又难以精简,社会负担沉重、财务状况不佳;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建筑业还没有摆脱粗放管理的状态。

  二、建筑业及相关产业改革发展采取的措施

  (一)建筑业管理体制必须实施归口管理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可以为国家增加巨额收入和积累的,应作为一个重要产业计算其产值和国民收入。建设部作为统管全国建筑业惟一的产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把产业归口统管的职责承担起来。只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念,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把建筑业套装在工程建设管理之中的管理体制和习惯做法,才能制定和实施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振兴建筑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也才能使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适应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形势。一些建筑企业在行政上可能有不同归属,但在业务活动上,在职能管理上,要统一归口。同时,建筑企业只有改变落后的管理模式,才能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大力培育市场,健全价格机制

  建筑业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当前,需要加强法制管理,对建筑业投资主体的行为必须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对招标单位亦应实行资质认证制度,建立以工程质量保证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终身风险管理”制度。同时,要培育与建筑承包市场相配套的劳务市场、材料市场、金融市场,建立招标代理等中介组织体系,为造就全国统一的、国内外联通的大市场而努力。为了使价格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必须深化建筑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对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制定指导性定额,指导工程发包方编制标底价格或预算价格,也指导建筑企业编制报价定额,逐步使工程承发包价格实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宏观指导,由市场主体招投标,竞争形成价格的目标。

  (三)发展建筑市场保障体系

  建筑业流动性大,风险高,施工企业季节性用工强,必须建立市场保障机制。也就是要通过建立担保和社会保险制度极其运作体制,转移或减少企业经营中的风险,通过行业劳保统筹和社会保障机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政府要以立法形式把行业劳保统筹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保证费用的收取,逐步把养老、医疗和失业人员生活保障纳入社会保险机构的管理,使企业真正成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

  (四)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既保持国有经济必要的数量,更注重其分布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实际出发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其调整的主要措施是:城市市政公用管网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大多数市政公用企业应保持国有或公有制控股。勘察设计、建筑业、房地产业实行多种经济成分相互促进、公平竞争。大力发展股份制,有条件的建筑企业要加快股份制改造的步伐,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企业法人参股和内部职工入股等方式改为股份制企业。今后,在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和房地产业除改制、重组和兴办高科技型企业之外,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国有独资企业。

  参考资料

  [1]《政府工作报告》,梅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06年3月29日.

  [2]建筑业:支柱产业再上层楼――“十五”期间我国建筑市场回眸,中国建设报,2006-05-18.

  [3]张绍斌: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各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科技与管理,2003,(4),25-27.

  
看了“关于建筑业的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建筑评职称论文范文

2.关于建筑的评职称论文

3.建筑行业职称论文

4.建筑中级职称论文的字数要求

5.建筑类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