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学术论文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1-10-05
成功的学术论文的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学术内容逐渐细化,各类专门的学术领域逐渐出现,研究内容也越来越有针对性。下面是小编整理了成功的学术论文的特点,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成功的学术论文的特点

  要点一、正确认清现有的、公认的学术期刊的现状特点

  当前,学术期刊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许多学术期刊本着赚钱的唯一目的以向投稿人收钱为论文录用的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生在向学术期刊投稿之前,应该详细阅读该期刊,了解其办刊的主管部门、学术影响力、学术风格、主要内容、相关栏目和体例特点,以保证投稿的有效性、经济性、针对性和命中率。一般来讲,现有的、公认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期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要求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化

  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包括内容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尤其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标注必须相当严格。凡是论文中提到的前人的研究都必须一一注明出处。这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而且是为了保护其他研究者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现象。

  2 实行匿名审稿制度

  匿名审稿制度的作用在于:(1)编辑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内都是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水平要高于编辑。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可以借助编辑部成员之外的专家队伍,利用专家的“外脑”提高编辑水平。 (2)匿名审稿制度有助于净化学术空气。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相互都不知道真实的身份,判断论文能否采用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论文的质量而非作者的地位和身份。通过把是否采用稿件的决定权主动让渡给审稿专家,能够从制度安排上彻底杜绝发“关系稿”的现象。(3)以往发表论文往往是一审通过,很少经过修改,实行审稿制度,绝大多数稿件要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经过修改之后才能发表,这对于加强学者间的批评和交流、不断改进学术研究的质量很有帮助。

  3一般都无须交纳专家评审费和版面费

  大凡学术水平较高、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期刊,一般不要求投稿者交纳专家评审费,也不要求必须交纳价格不菲的版面费才能最终录用。有的甚至在录用论文后还支付一定数额的稿费。但目前随着相关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期刊明确要求发表论文必须交纳一定的版面费。

  要点二、努力提高论文稿件的学术质量与水平

  “不发表,就死亡”(publish or perish)这句话在西方学术界广泛流行,这深刻地反映了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作为科研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基础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其研究成果通常表现为学术论文的形式。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不仅可以体现研究者的学术造诣、治学态度和思维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折**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水准。虽然不能苛求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要达到这样的层次,但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中流硫柱,研究生发表论文应该追求高质量。从长远来说这有利于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从短期来讲更关乎提高论文发表的命中率,直接影响自身的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众所周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才是论文最终能否被录用的关键。因此,提高论文稿件的质量才是摆在研究生面前巫待解决的问题。

  重视论文的原创性和影响力

  所谓原创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而原创性则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所谓影响力通常以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来衡量。技术成果的价值通常以经济效益来衡量,而理论成果由于其对社会贡献的间接性、隐蔽性和滞后性,难以评价,引用频率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迄今为止衡量一项研究价值最为客观和公正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影响因子较小,这与论文的原创性和影响力密切相关。国内研究生发表论文命中率低,更与此相关。不少研究生撰写的论文都是“剪刀加装糊”,或者通过网络下载,然后七拼八凑的产物。这样诞生出来的学术论文投到核心期刊,很难不石沉大海。

  慎重把握课题的选择

  首先,课题的选择应尽量与学术前沿接轨。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必须了解当前有关的研究动态,选择与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在高校,有的研究生治学比较严谨,基础比较扎实,但科研成果并不突出。论文发表率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了解有领域学术动态重视不够,不能选择合适的课题。

  其次,要注意课题的可发展性。课题的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的作用。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的范洪义有24篇论文被sci收录,是该年国内被收录论文最多的人。范洪义另辟蹊径地发展了诺贝尔奖得主狄拉(dirac )莫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他对自己论文高产的解释是:由于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这一点对研究生发表论文应该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再次,要学会借助一些工具选题,以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一个方便而有效的办法就是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例如isi的期刊信息可从网站“http: //www.isinet.com/”查获,也可从sci印刷版的每期的a、d分册的来源出版物目录(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部分查找。此外还可从isi的引用期刊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了解有关期刊信息。该文献有印刷版、网络版(jcr on the web)和光盘版(jcr on cd-rom)三种形式。

  注意论文的撰写

  首先,论文的语言表述一定要言简意赅,标点符号要准确,引用的数据或采纳的观点要有说服性和针对性。论文篇幅也不宜过长,应尽量与学术期刊的要求保持一致。虽然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现实中确实是影响论文发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次,应注意用英文撰写论文,尤其对于走向国际的理工科研究生更是如此。被sci收录的我国期刊共有40余种,基本上为英文期刊。英文文种优势是论文进入sci期刊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1997年sci收录我国科学家的论文总数为10033篇其中83%发表在国外刊物上.国内发表仅占17%。从语种分布上看、以英语撰写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99.78%,以法、德、俄、日文撰写的论文占0.12%;而以中文撰写的论文仅占0.09%。东西方语言差异,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另外论文还应清楚地标注出引用部分,完整地给出参考文献。比如有的理工科研究生在论文中引述许多数量公式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对于用于特定的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作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并完整地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即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时参考。这样做,既是对他人研究的充分肯定,免去到窃之嫌,又说明自己的论述依据充分,同时也突出了自己在该项研究中的独创部分。

  要点三、加强与导师、学友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当前,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重视团队精神,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于在校就读的研究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导师,学友的作用。

  导师虽然忙,但研究生不能因个人主观愿望而刻意逃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导师单独辅导一个研究生的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少,对此学生颇有微词,有的甚至对导师产生逆反和失望的心理,自己研究、自己写作、自己发表,完全逃避导师。但导师毕竟学术造诣较深,在做研究、写论文方面有相当的经验。研究生应该在导师有限的时间里,就自己酝酿已久的、比较成熟的想法主动与导师交流并寻求指导。特别是如果就某一个课题自己有了比较成型的论文构思或框架,就应及时与导师联系,交流思想,让导师提出建设性意见。有的情况下,导师会因为你论文的独创与新颖,首先推荐发表你的论文。

  学友虽然年纪轻,但也不可轻视

  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不同的学友交流能碰撞出许多灵感的火花。尤其是文理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更能在交又学科之间产生创新。有的研究生本来就比较出色,在校学**期间科研成果突出,发表了不少论文。他们显然能够提供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可是,现在不少研究生缺乏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论文写作喜好“单枪匹马’不太注重相互传阅交流,在无形中浪费了极好的“学术型”人力资源。

  要点四、切记五个重要的问题

  学术论文投稿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却非常严肃、规范,反映了一个研究者的学术品行、社会良知与职业操守等。研究生发表论文应牢记以下几点:

  千万不要抄袭

  诚信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不要以为你的论文可能不会被人发现有抄袭之嫌。久而久之,你的声名逐渐扫地,学术思维日益衰竭。

  千万不要一稿多投

  现在不少期刊有一个所谓的黑名单,所有一稿多投的作者将永不录用。其实,如果你在杂志规定审读时间之内没有收到通知,就可以视作稿件未被采用,可以另投其他刊物。

  千万不要在论文中对别人乱加批评

  因为你所批评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的审稿人,何况在论文中随意批评他人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千万要检查错误

  在寄出稿件之前一定注意检查数学、物理公式和图表,注意改正错别字。论文中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说明你治学态度的不严谨。

  千万要写清楚自己的名字、单位和联系方式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成功的学术论文的特点

  成功的学术论文

  论集体学术

  【内容摘要】集体学术是个体学术通往公共学术的桥梁,中国学术的道统里蕴含了公共学术的品格,它保持了为大众服务的优良品格,体现了大国学术的气派,乃是集体学术的胜利,而书院教育是实现集体学术的具体组织机制,恰恰是书院教育,承担了抵御市场庸俗主义、重建大学精神的武器。

  【关 键 词】集体学术;书院教育;道统;大学精神。

  【作者简介】吕德文,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及农村问题研究。

  正如很多社会学者所说的,中国人缺乏团体生活,以致中国社会如同一盘散沙。反观学术,同样如此。

  一盘散沙式的中国学术,其弊病显而易见。它很难培育公共精神,没有公共精神,也就妄谈公共学术。当以学术为业者只是将“业”理解为职业而非事业时,学术界也就容易成为名利场,学者只是一群肖小之辈。它很难抵御市场主义的侵蚀。伪自由主义者喜欢拿“独立学者”说事,似乎独立于当权者,反政府就是公共知识分子了,殊不知,毫无原则地谈独立,却依附于另一股力量——资本,是一种性质更加恶劣的御用文人。它很难真正实现社会科学主体性。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都在谈本土化,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些本土化的实践路径都莫名其妙地一致选择了国际化。一盘散沙式的学术,很容易成为文化殖民主义的附庸,成为学术买办,“曲线救国”式的本土化,尤应批判。

  但是,中国社会并非天生的一盘散沙,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观一直很排斥个人/自由主义,说中国人缺乏团体生活的梁漱溟,却同时说中国社会是个伦理社会,是家庭本位的社会。相应的,“学术乃天下公器”是历代学人的格言,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从来不缺乏公共精神。儒家学术延续了几千年,从来不缺乏学术主体性。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某种意义上,中国学术的一盘散沙,既是西方学术霸权支配的结果,又是中国学术主动投怀送抱的结果。不用怀疑一大批努力践行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学者的真诚,但三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如此疲软的现实,却需要我们去反思其方法是否得当,需要认真清理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一、为何是集体学术?

  公共学术显然应该是学术的基本品质,没有公共性的学术,就将是一己之私、一集团之利的工具。但是,组织学术的机制并不一定是“公共”的,学术生产的方式也不一定要依靠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当然,更不能仅仅依靠个体作业的方式进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实质上是个体学术的行为,却被赋予了公共性,比方说,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术是个人的事,更有极端者将做学问看成是“玩”学术,“混”学术,只要将“玩”的成果发表出来,只要“混”出点社会影响,那就是公共学术了。“玩”和“混”只是市场庸俗主义的表现,本身并无大过,如果仅仅把学术当作一个职业,甚至是情有可原的。但关键的是,很多实质上是在“玩”和“混”的学者,却宣称是个“独立学者”,很多实际上是依附于某一利益集团甚至政治势力的学者,却拿起学术之公器指责他人,这种“公共性”是要为人所摈弃的。

  “独立学者”往往被认为是公共学术最重要的标志,但实质上,纵观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理论和方法,其产生都不可能是学者“独立”生成的结果,更不可能是“独立”的学术研究的结果。事实上,真正的大理论,背后都是一群学者,这便是学派。在某种意义上,学派,而非独立学者是公共学术的首要标志,而学派首先是集体学术,而非个体学术[1]。

  集体学术是公共学术的支柱。相对于公共学术,集体学术是有边界的,正因为有边界,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知识流通,也才能产生对话。某种意义上,学术的公共性取决于学术讨论,而学术讨论的蔚为大观,并不取决于某几个学者的对话,而是各个学派的论战。没有中国农村经济学派挑起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就不会有强大的近代中国经济学,也不会有对中国社会的准确认识,当然也谈不上改造中国的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对于个体学术,集体学术是可以积累的。把学术当成一个人的把玩的艺术,将之发挥到极致,当然也可以创造出“艺术”的奇葩,但是这不会是学术发展的主流,依靠不断鉴赏来发扬光大某一学术成果,无论如何都算是一个奇迹。只有不断对话、不断讨论,将各种智慧会聚,才能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场”,创造性的发现才有可能在这个场内不经意地出现。因为有一个场的存在,使得哪怕是一个幼稚的想法,也有可能诱发出天才的想象。吴文藻的学生们仅仅是学习了别人的一点并不算大气的理论,却在内部不断积累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终成学派。《云南三村》水平低吗?如果按照现在的学术标准,当然低;但是,让《云南三村》与《江村经济》联系,让它与《乡土中国》对照,想象第一代社会学家们认识中国的宏愿,又有哪一个当代社会学家敢忽视其崇高的学术价值?

  公共学术与个体学术之间显然不能划等号,中间还需要集体学术做桥梁。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认为,有一套健全的大学制度,一套高校的学科管理体制,再加上一些公共学术平台,就可以造就高水平的学术。殊不知,那些朋友、师生、同学、兄弟,甚至夫妻,恰恰是学术交流的最稳定的平台,各种非正式的聚会、对话、工作坊,才是深入交流思想的有效机制。当团队成为科技创新的必须时,社会科学也应该认识到,小群体、作坊式的学术同样是产生洞见的有效机制。尤其是在公共学术体制不可能一朝一夕建立起来,标准化的、类工业化的学术生产机制无法平地而起的情况下,扎扎实实地进行手工业式的生产,进行作坊式的研究,由此塑造出n多个相对于国际标准而言水平也许并不算高,但却是真真切切地点滴成长的学派出来,那就不愁成就不了中国自己的公共学术。

  二、中国学术的道统

  很多人都有个误解,以为只有“独立学者”才能成就真正的公共学术。因为,只有“独立”了,才能避免对任何利益集团,尤其是政治势力的支配。尤其是披着先进思想的自由主义进入中国以后,“独立学者”甚至被赋予了反抗强权的标签,非常奇怪的是,很多所谓的“独立学者”批判郭沫若式的“御用文人”对共产党政权的拥护,却无视其天才式的学术成就;这些自诩为自由主义者的“独立学者”,奉胡适等人为圭臬,却无视其作为国民党政权“御用文人”的实质。学术本是天下之公器,学术本有阶级属性,不存在纯粹的独立学者,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自欺欺人。当一个学者拿“独立”“自由”说事,对公众发号施令时,他们要的不是学术的公共性,而是一己之私。因此,这样的公共学术,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个体学术,这样的学者是彻头彻尾的学术贩子。   中国学术本有公共性的传统,这一传统与伪自由主义相比起来,显得更加真实。这一传统具有经世致用的品格。这一品格甚至在西学东渐之后,仍然保留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先是学习器物,然后是学习制度,最后是学习观念,步步深入,学习了德国,学习了日本,学习了美国,还学习了俄国,几乎把列强都学了一个遍,很多人都认为,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结果。但是,没有一百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富国强民的梦想,很难想象那个被自由主义者摒弃的十月革命的遗产,却为中国人所接受,中国人在真正践行方法论上的拿来主义。事实上,“经世致用”是儒家学术的信条,也是现代学术的优良品格。韦伯在谈以学术为志业时,非常明确地将之与职业区别;韦伯在强烈反对学术为权力折腰时,恰恰是要保持学术作为社会脊梁的品格。

  这一传统保持了为大众服务的优良品格。很多人都以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学术才会喊出这一口号,但纵观近代中国学术的发展,哪一门学科没有被刻上与工农大众结合,走向田野的烙印?想想喊出大众文艺口号的瞿秋白,翻山越岭的梁思成,魁阁里的费孝通,行走田野的民俗学者,乃至本应埋在故纸堆里的傅衣凌们,因为他们践行着大众的学术的信条,走向田野,在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掀起了革命。很多人已经不屑于魁阁里的《云南三村》,因为那是一般本科生都可以做到的学术,问题是,当前号称专家学者的社会科学家们,能有几个还有儒家学术传统的豪情壮志,能有几个真正在踏踏实实地接触中国现实?扪心自问,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现在的学人们又有几位可以潜心学问?抱怨,只是抱怨,抱怨我们的学术体制,抱怨我们的学术环境,抱怨不够自由,抱怨待遇太低,想想我们的前辈们吧,我们只能羞愧。

  这一传统体现了大国学术的气派。近代中国最成功的留学生,不是那些学术大家,也不是颇有成就的科学家,而是革命家。革命家有忧国忧民的精神,有献身国家的行动,他们避免了高谈阔论式的学究,他们还避免了盲目的朴素经验主义的缺点,他们是真正地在践行社会科学本土化。因此,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最强大的学派是谁?是中国共产党!最成功的本土化学术是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真正的学术大师是谁?是毛泽东!正是因为走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学术之路,就如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吴文藻们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如果说有什么中国特征的话,就是一群具有士大夫精神,受国学思维影响的知识分子,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竟充满着强烈的人文色彩。很难想象,《乡土中国》可以用结构主义的方式写出来,也很难想象,《金翼》可以用社会学宏大理论来表述,更难想象,李景汉的社会调查会与“今日之中国”的思考相关。

  这一传统乃是集体学术的胜利。自从现代学术机构——大学普及以后,很少人再去思考书院制度的真正内涵,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如何用大学制度替代书院制度,却没有想到书院制度在多大程度上能为大学制度所吸纳。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处于巨变的时代,正是因为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得并不完善的大学制度吸纳了传统书院制度的集体学术的传统。不知吴文藻们是否研究过西方学派,不知道社区学派是否是学习西方学术组织机制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吴文藻和他的弟子们的的确确在无意中找到了学派生成的秘密:充分利用私密关系,充分发挥集体学术的威力,某种意义上,社区学派就是吴文藻和他的学生们的成果。这一成果与中国古代的学术何其相似,那些父子、兄弟和师生关系构成的学派,竟然在现代学术体制下生根发芽。而仔细审查西方学派的生成,又有哪一个缺少“集体”的力量?只有集体生活,才能让“言传身教”成为可能,只有集体学术,才能将学术灵感低成本地发酵,正如只有传统的手工作坊才能寄托人类无限的艺术灵感,只有书院式的学术活动,才能让学术创造精神发扬光大,否则,仅仅依靠大学制度,仅仅依靠学科体制,学术只能复制,而不能创造。

  三、书院式的教育

  成功的集体学术,最大的成果并不是产生多少理论和方法,而是培养出大批以学术为志业的人才。因此,无论是传统的中国学术,还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学术,教书育人始终是学术生产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个团队可以是阶段性的,但一个学派,则必然是长期的,没有“代”的概念,就很难说有学派的内涵。但是,中西方学术的不同理解,最大的差异恰恰表现在教书育人上。“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人对为人师的理想要求,这对于“价值中立”的西方学术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某种意义上,中西方学术的不同理解,体现了公共学术与集体学术的内在差异。

  书院式教育是作坊式的教育,与大学教育这一工业大生产式的教育形成鲜明对照。在作坊式的教育下,学生是艺术品,是因材施教的产物;在工业大生产的教育产业下,学生是标准化的产品。艺术品不仅是“授业”的结果,还是“传道”的结果,因为“授业”不能代替“传道”,文以载道,只有把“文”与具体的某一个老师联系起来,言传身教,背后的“道”才能内化为艺术品的一部分。因此,一批好的艺术品,尽管外在形象多姿多彩,却有出奇一致的精神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则天然拒绝个性化的培养,它尤其拒绝充满争议的“道”通过老师传递,它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知识普及的效率极高,避免了政治和道德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仅仅依靠“授业”能够创造出好的学术作品吗?当然可以,把社会科学当作科学,把历史学化约为考据学,把人口学还原成统计学,把社会学比照成生物学,把人类学简化为体质人类学,把经济学变为数学,所有的学问都是一门技术,所有的学问家都可以变成技术专家,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可以创造出好的作品。不过,当社会科学仅仅是“科学”时,那些充满不确定的艺术之美就不知摆在何处,几千年延续的儒家学术就不能冠以学术之名,那些充满各种“道”的学术就不知如何自圆其说。

  如果失去了“传道”功能,“文章千古事”就无从谈起,更无法谈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集体学术的精髓在于,它可以模拟亲缘关系,作坊式的师徒关系,可以制造出亲如父子的情感,仅仅是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说,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大于简单的公共学术,也因此它具有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可以让那些“异端”的学说顽强地生存下来。如果没有强大的集体情感,如果没有强烈的“传道”愿望,很难想象法兰克福学派、奥地利学派这些曾经遭遇挫折的集体可以从欧洲大陆转移到北美发扬光大。   经济学里早就论证过,农业生产领域的规模经营并不一定带来效率的提高,家庭经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样,对于工业化大生产而言,作坊式的生产并不一定就没有生产力,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端技术,其生产过程往往依靠一些“创新团队”,尤其是对于学术生产而言,集体学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继承了书院教育的合理成分,又可以转化成工业化生产中团队作业的一部分。

  大学制度不能替代书院制度,标准化教育不能替代艺术性的教育,公共学术不能替代集体学术,知识的传播不能替代学术创造,如此,不要把作坊式的学术看成是落后的学术生产机制,它一旦嵌入工业化大生产的某一环节,就会创造出强大的学术生产力。

  四、重建大学精神

  市场主义支配的学术,以公共学术为旗号,行个体学术之实质,让大学精神消失殆尽。家长制下的集体学术,尽管难免消解学术“自由”之精神,却处处体现出济世情怀,尽显庇护主义的逻辑,这对于学术的传承有益无害;但市场主义下的个体学术,却容易将学术当作私有产品,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恶劣的雇佣/剥削关系引进学术体制中,这是对学术自由更大的摧残。构成当前大学精神最大威胁的,不是封建主义的家长制作风,而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当学生的“自由”遭到威胁时,一个家长式的老师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说,“我这是为你好”;一个老板式的老师却无法冠冕堂皇地对他的“员工”说出这样的话。更为恶劣的是,中国大学大行其道的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消极成分结成了联盟,一些“老板”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说:你就应该乖乖听我的。

  学界“新父”们的朽败[2],消解的不仅仅是公共学术安身立命的公共精神,自由的价值,还同时消解了集体学术赖以生存的亲密情感,传道的尊严。“师道尊严尽失”,如何恢复书院制活力?纵使每个大学都重建国学院,纵使每个科研机构都建立“创新团队”,也难以重建大学精神。

  和国际接轨?以公共学术的名义学习到了一套一套的大学制度,却没有学到真正的大学精神,还丢掉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精神。在市场庸俗主义的支配关系中,学术有了市场,研究成了课题学术,理论有了包装,制造了一批批的学术贩子,进一步丧失了学术自主性。

  不能指望蹩脚的与国际接轨者去重建大学精神,因为这些接轨者需要的不是独立自主的学术,他们甘当学术买办,甘做学术殖民主义的帮凶;不能一概相信本土化喊得震天响的伪道学们去接续中国道统,因为他们要的不是立足本土的学术情怀,而是要在学术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只有扎扎实实地践行集体学术,才能真正抵御庸俗主义对大学精神的侵蚀,也才能真正改观一盘散沙式的学术弊病。当前中国学术急切需要的,不是伪自由主义,而是集体主义精神;不是抽象的平等精神,而是对民族、国家和学术的责任意识;不是盲目地与国际接轨,而是接续古已有之的道统;不是照搬照抄一套大学制度,而是深入领会书院教育精神。当所有的学术领域,所有的科研机构都在踏踏实实地进行作坊式的学术生产时,重建大学精神将指日可待。

  注释:

  [1]熊万盛:《集体学术与公共学术》

  
看了“成功的学术论文的特点”的人还看:

1.读学术论文的心得体会

2.材料学术论文读后感

3.读学术论文写作有感

4.学术论文写作的认识

5.理科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