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6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论文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着重阐述了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素质特点巧妙提问的技巧,使 提问 这一课堂教学艺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全文如下:

  摘 要: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其以后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职语文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话式教学的最常用方式是提问。而回视语文课堂的提问现状,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方面,存在着不足。

  现今中职语文存在的问题中,教学形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问题相当尖锐,因而中职语文教改研究实践的热点之一就是教学形式的改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了这一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成了每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探索的方向。

  1 当今中职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及不良倾向

  1.1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处于被动状态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不能不提及的生源质量也在迅猛下滑。学生入学实际文化程度低,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不够,对问题的把握不够,思维能力差,想象力匮乏,学生学习与思考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编制课堂提问,学生被动作答,甚至于不愿作答,课堂越来越多地呈现死气沉沉状。

  1.2 变“满堂灌”为“满堂问”

  现在老师都非常重视教与学的互动,在“满堂灌”方式遭到批判之后,转而使用提问这一形式,学生似乎参与课堂活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多了。其实,这是一种模糊认识,“满堂灌”的实质,仍是老师在操控,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用环环相扣的问题来抓住学生,使他们高度紧张。在这样的精神高压下,上课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对上课有了厌恶感、恐惧感。长此以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没法发挥。

  1.3 问题设计中没有重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设计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起到主导作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设计问题成了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靠近教参得出答案的手段,仅仅只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导致的后果令人堪忧。

  2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1 提问要有针对性,能发一问而牵动全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应该站在宏观的层面,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用一两个问题统领起全文的思想。

  例如在教学《警察与赞美诗》中,这篇文章是从一个流浪汉的悲惨遭遇中得出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尖锐问题―― 是非颠倒,黑白混淆。这个主题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这个题目,为什么是“警察与赞美诗”则不容易理解。因而在讲解题目时,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这作为文章的标题?两者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得出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创造和谐社会的力量,赞美诗则是一种精神力量,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升华。这是两种不同的力量,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美好的力量,同时也是苏比追求的方向。这么一分析,全文的线索、中心就在题目中得以体现。分析完全文再回头看这个题目时,欧?亨利的用意就豁然开朗了。在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林冲本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生活富裕,家庭和美。而本无造反之心的人却走上了梁山,这是为什么呢?从这一问题出发,从而鉴赏了林冲如何一步一步地被逼上梁山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变化的过程以及官逼民反的主旨。

  集体讨论在现今被广泛重视,那么设置一个有效的讨论题目,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例如,在教学《雷雨》时,就可以围绕“周朴园到底对鲁侍萍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展开,围绕这个问题,关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分析等问题都可以解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2 追问要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问题能对全文进行引导还不够,课堂提问的价值远不止此。教师还要能恰当地提问,把问题深化,引向学生去思考更深层的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根据“学情”的变化,把握提问的契机,创设提问的情境,选择不同的角度,不断变换提问的形式和方法,用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把问题引向对作品的深层思考。

  在教《项链》时,我们都知道作者将最后矛头指向当时的法国社会,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对人们的影响。但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一点呢?孤立的人物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一点,而直接由教师指出又显得勉强。为此,在分析了玛蒂尔德的性格之后,设计了以下问题。

  一是根据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玛蒂尔德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诚实守信,顽强有毅力)

  二是玛蒂尔德的性格在丢了项链之后,有了很大转变,那么她完全改变了吗?

  (爱慕虚荣的本性依然存在,从她空闲时的回忆中可以看出)

  三是在变与不变之间,是什么在影响着她的想法?(社会风气)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分析,逐步明白了莫泊桑写作本文的意图是揭示当时法国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人们的影响。这三个问题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使学生积极思考,一步步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2.3 给学生提问机会,让学生主动设问、回答

  课堂上的提问并非教师的专利,上课也并非只能教师问,学生答。让学生采取设问的方式,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或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当我们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时,也就有机会倾听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笔者在教学《音乐就在你心中》时,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音乐就在你心中》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艺性、理论性较强。对于这类文章,学生本身对研读文章没什么兴趣,如果再按常规处理,学生难以接受。因而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了《二泉印月》《高山流水》等经典曲子,然后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积极发言,结合课本内容,同学们都将问题指向一处――我对音乐的感受。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尽管他们离音乐家很远,但对音乐的理解却不失深沉。因而这篇文章在讨论中得到了深化,只需稍稍总结课文内容,同学们就理解了。这样做,课堂活跃了,同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