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汽修专业学术论文

  汽修专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学起来看似简单,实则对人的能力和经验的要求非常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汽修专业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汽修专业学术论文篇一

  汽修专业实践性教学

  摘 要:实习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能够反映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水平的实习设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把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高职教育;汽修专业;操作技能

  汽修专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学起来看似简单,实则对人的能力和经验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汽修学生如果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不深入了解实操、实练是很难在毕业后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

  ?一、汽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许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刚起步,硬件设施各方面条件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实践目的不是很明确,实践活动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项目的创新,学生缺乏参与兴趣。学生职业心态还有待培养,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不够。

  ?二、汽修专业实践性教学

  ?1.课程设置顺应现代高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

  ?教学满足职业、行业并顾及职业生涯的需求;教学目标突出就业目标;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按照汽修行业宽专多能注重实用的要求,课程模式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面向一个专门的领域行业,各专业有相通的汽修基础课程,使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体现了就业导向原则。将汽修专业课程分为综合基础课、汽修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个层次、三个阶段,理顺现有课程设置中的逻辑关系。综合基础课程保证高职教育“高”的性质,给学生以必要的文化和理论基础知识,并加强文化与专业课紧密相兼的内容,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基础;汽修基础课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应用性,课程以实务学习和技巧训练为重,加大技能训练学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汽修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将有助于学生专注于某一岗位能力的提高,使其结束学业就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较好地解决课程设置中的动态与静态要求。综合基础课程、汽修基础课程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它是用来保证汽修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和职业的基本人才规格;而专业核心课程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及时进行调整,部分过时的课程可以随时删减,一些最新的要求也可以尽早反映在课程中。同时,在前两阶段学习之后,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还可以增设新课。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中有些知识已跟不上维修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汽修专业教师不应就教材讲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框架,结合当今汽车新技术和现代汽修专业企业维修作业,对已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能及时有效地渗透于教学中,把实用的、先进的汽车技术和维修技术教授给学生。如很多教材中的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教师可以一带而过,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2.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化

  ?现代汽车维修是以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诊断为核心的综合诊断技术,维修理念是“七分诊断,三分维修”。突出诊断技术,并以准确诊断故障点为目标;是总成拆装调整工艺与系统诊断技术的组合;其故障诊断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主要采用仪器仪表检测分析和部分直观检查的方法来完成。汽车维修对象的电子化及维修设备的现代化,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应具有高素质化。而这种高素质化不是光靠几年的大学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维修人才的培养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学校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制定出较为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努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博学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并考虑到将来工作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3.体现职业教育特征

  ?职业教育的特征表现为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其中职业性是基础,社会性是条件,实践性是途径。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客观上要求与岗位能力及职责密切联系;高职教育的社会性,要求与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密切联系;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要求与市场和具体的工作岗位密切联系。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特征:基础课程在功能上强调“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适当结合”,突出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在满足本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求宽、求新,为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课程在功能上强调“以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实行课程设置综合化”,突出实用性。同时,在强调针对性的基础之上,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兼顾毕业生对职业变换和职业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凸显合格职业人的培养。

  ?4.实习中的及时指导

  ?实习中对一些零部件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一些标记的对正,以及一些间隙的测量、调整等关键步骤,学生不可能看一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完全模仿,有的知识点并不能完全明白,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这是实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实习指导不到位而流于形式,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就会出现蛮干和盲从,达不到应有的实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做到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准确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耐心的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作者单位: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巍.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03):51-53.

  ?[2] 黄冠军.浅谈中职汽修专业实践的教学改革[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03).

  ?[3] 查恒效.论高职汽修专业课程建设[j].学园,2012(09).

  ?[4] 查恒效.高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浅议[j].学园,2012(06).

  ?[5] 梁晓亮.论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城市建设:下旬,2010(06):455-455.

  汽修专业学术论文篇二

  浅谈汽修专业项目教学法

  摘 要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环节在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克服存在的弊端,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改进实训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完善实训考核方式,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教学法”主要由实施的教学项目、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模拟的工作情境和实施结果四大要素构成,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在古代,我国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这个论述中,孔子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要自己愿意求学。而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没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项目教学就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实训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并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并想法去解答。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知道自身缺乏的知识,产生问题“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解答,结合教材确定项目,调动起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恰当有效的方法:

  1.1 教学项目的选择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是根本,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项目设计中,教师如果不注意结合学生、环境及课程特点,容易引起以下教学问题:第一,若教师缺乏实践及前沿知识,讲课就会不透彻。第二,若教师只了解专业内容,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则课程的进程沉闷。第三,若教师只看到学生的缺陷,不去了解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则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差,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第四,若教师只知道学科体系,不知道按课程的能力目标重组教材,则不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第五,若教师不注意授课方法,课堂把控性较差,上课只介绍专业内容,只训练专业能力,不训练学习能力,则课程内容缺少“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内容。

  因此,教学项目的选择,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既要体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知识基础,精选具有发展前景与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任务。还要依据学校实训室的现有资源选择实践项目,因为如果选取的项目没有相应的设备支撑,则不能满足实操的要求,造成纸上谈兵。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使学生产生兴趣,能真正学到一些知识与技能,成为满足职业技能基本要求的人才。

  我校综合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又兼顾到职业需求和岗位的设置,将汽车模块化任务分为汽车机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美容与装饰技术,汽车保养与维护技术六大块,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1.2 如何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通常项目教学法采用分组教学。小组成员应由学生自我组合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微调,尽量做到好中差生搭配平衡,防止出现个别组不参与,不动手的极端现象。一般每组3~5人,指定小组长负责领取工具,协调本组同学分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为明确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书面工作计划发给每个小组,以便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工作。

  1.3 考评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也就是检查项目成果,进行成绩评定。我们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在学生考核成绩里面体现其全程实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对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有相应的考核表格,使学生明白项目考核的基本要求,如对发动机的拆装实践操作的测评,除对拆装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正确,及对工量具的选取与使用是否合理进行打分外,还要跟踪观察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发挥的作用,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互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测评。如有的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很好,主动及时传递工具,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准确操作。这样发现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教师在点评中要分析各组的优秀之处和不足地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小组学习,改变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2 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

  如果“把教学的过程当作知识授受的过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只是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无错误的复述’,教学过程不仅只成为知性的获得,而且还扼杀了生命的灵性和创造”。①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也不是项目教学法的本意。

  我们要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无人引导,则使学生放任自流,老师失责,不能使学生有效学习;限制、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则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能实现。

  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这就需要在项目教学法中结合启发式教学。孔子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又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如果学生还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状态,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不要在学生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就把结果告知;当学生已处于告知一而能推知其余的状态,教师就应该适时诱导,引发学生向更高的思维层次推进。而学生随着理解的深入,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并力求解答。教师也在学生的疑问中,要不断更新深化自己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如离合器的拆装作业,在拆卸认识各部件时,让各小组讨论零件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什么故障,对汽车行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一步一步引导,使学生在讨论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离合器的检修方法,既完成了项目,又进一步拓展了知识。

  3 总结

  以学生为主体全程参与实训过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老师在其中的引导,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环节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实训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

  注释

  ①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② 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