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0
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

  追星活动古已有之,它所承载的意义贯通古今中外,并为部分人所认同和接受。小编整理了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欢迎阅读!

  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篇一

  从传播学角度探析多方推动下的追星活动

  摘 要:“追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近些年吹起的“韩流”风潮,哈韩粉丝对韩娱的疯狂追捧已经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媒体将聚光灯打向这个特殊的群体,利用有限的影像和新闻事件试图向大众展示他们的真实现状,但却在无形中为他们制造了一种刻板形象,使人们在审视整个过程的时候视野变得片面,而事实上这场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并非只有粉丝一方,它是一场多方促成的社会现象。从经纪公司的造星、媒体的捧星、粉丝的追星到相当一部分非粉丝群体的不理解,这一切的行为都是环环相扣的,在互动中各取所需,推动整个追星活动的进行。

  关键词:追星;造星;意见领袖;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134-03

  “追星”活动古已有之,它所承载的意义贯通古今中外,并为部分人所认同和接受。只是随着历史的更迭,在形式上有了符合当下的新表现,内容上也日渐丰富。

  当今社会科技正以迅猛之速发展着,我们的传播方式因传播媒介的变革而较从前更加的多元化,这种变化使得“追星”在形式上适应了现代传播技术,同时也突破了地域和语言的限制。本文就从传播互动中多方参与者的角度出发,以哈韩现象为例,利用传播学原理试图对追星活动进行探讨。

  一、“偶像飞”——娱乐公司造星,为塑“意见领袖”

  成名成星是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拥有的梦想,因为明星就好像是一个经过一系列精细加工并且通过层层质检的上等品,她们的身上贴着很多通过在社会的传播活动被赋予的标签。这些标签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名气和财富,还会拥有一项普通人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那就是社会影响力。伴随着社会名气而来的是一种话语权,可以引导舆论从而影响受众,这些影响不光会在粉丝身上产生效应,也会在非粉丝的大众身上得到体现。

  可以说,这样的明星在他的粉丝群体甚至更广阔的群体中扮演者“意见领袖”的角色,他曝光于公众的一言一行都会作为影响社会的因素存在。明星的话语以及行为对于其粉丝来说就像是皮下注射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而对于广大非粉丝的受众来讲明星的言行也会潜藏在潜意识当中,一旦人们面临选择,需要寻求帮助,明星的意见就会在这个关键点上发挥影响。

  (一)造星的两种思路

  一种是主动迎合受众,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可塑性很强的培养对象进行专业打造。针对受众的胃口量身定制是娱乐产业化的一个典型特征,为的是充分利用粉丝对其喜爱明星的忠诚度,来拓展其传媒影响力继而带动相关商业利益。韩国的在造星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善于利用组合模式,通过对不同特色训练生的优化配置和精心包装以达到“1+1﹥2”的效果。对稀有人才的深挖掘,并为其培养市场是另一种造型思路。他们注重对艺人独特性进行培养,力求以新制胜,从而引领风尚为受众注入新的思想。通常这种模式在成功后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收益也是丰厚的。

  (二)组织粉丝的官方手段

  韩国的偶像工业已经形成了在经纪公司、唱片公司一手策划下的粉丝经纪产业链。唱片、演出、广告代言之外,各类粉丝组织的收入也是公司收益的一个不可小视的来源。韩国的三大经纪公司sm entertainment、yg entertainment、jyp entertainment占据了韩国偶像产业的大半个市场。

  他们有着自己成功的造星产业模式,明星所属的经纪公司会为其组织官方粉丝团,并进行盈利性的管理和服务。以韩国顶级组合“东方神起”为例,“东方神起”的歌迷会叫“cassiopeia歌迷会”,由艺人所属sm娱乐公司负责管理,歌迷会的会长、副会长以及辅助的角色由歌迷担当。歌迷会为其会员提供明星的最新信息及相关动态,以及演唱会售票等相关的服务。歌迷会为其会员提供明星的最新信息及相关动态,以及演唱会售票等相关的服务。

  他们有一套已成形的收费机制,入会需要交会费还有演唱会门票等相关的费用。这项收入在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全年收益中同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1]。

  (三)“星”光下的商机

  明星的包装、推出以至成名的这个“走红”的过程,就是一个“意见领袖”塑造的过程,人们对明星的认同程度越高他的社会影响力也就越大。拥有了这个特殊身份的明星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继而他们说的话会有人赞同,他们做的事情会有人模仿。明星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为品牌做代言,受其影响的粉丝一边自己消费,一边通过人际传播的双向互动形式向他身边的人进行说服活动。

  虽然这种行为对于粉丝来讲是无意识的,但在他们将明星代言的产品介绍给身边人的时候,他们就扮演了产品推销者的角色,这种建立在人与人直接交流层面的说服活动更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取向。

  同时明星效应就相当于一份以名誉作抵押的质量保证书,有了明星这种公众意见领袖式人物的代言,不光是明星所拥有的那部分粉丝会自掏腰包,不追星的各类人群也会因为名人代言而做出带有主观倾向的选择。因此,最后买单的并非只有特定的粉丝群体,他可以是任何一个可能购买明星代言产品的消费者。

  二、“粉丝追”——是追星,也是造星

  粉丝群体是一个基于趣缘的人际交往而逐渐形成的社会交往圈[2]。他们因为对同一个明星的喜爱而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结构,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拥有传播信息的权利,但总的来说大部分信息的获取还是来源于粉丝中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

  (一)粉丝群体的形成机制

  粉丝团是一部分粉丝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星目标而自发形成的组织,粉丝通过进入组织之后,持续地提供和分享信息来达到组织功能的实现。那么这类组织是怎样形成的?詹金斯曾指出,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3]。随着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拥有极强延展性和互动性的互联网络已成为了各个粉丝寻找自己的组织的最有效渠道。

  比如说,韩国歌舞组合东方神起的中国粉丝想去寻找和自己兴趣相同的粉丝,他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东方神起贴吧”、官方网站、各大专业粉丝网或者键入相关信息来进行搜索和筛选。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

副标题#

  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篇二

  追星族心理调查

  【摘要】近年来“追星族”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加入了追星族的行列。“追星”人员已分布于各行各业,并呈低龄化走势。青少年是新世纪人才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因此,这种以青少年唱主角的追星现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所崇拜和追捧的“星”集中在文娱界和体育界,当前,我国青少年对在文娱和体育领域取得斐然成就的公众人物的崇拜和追捧,正形成了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人们称之为“追星热”。

  【关键词】追星族;心理透视;社会原因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选秀与明星的时代,平民偶像的一夜成名使得偶像崇拜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有活力、也最具个性的娱乐方式。在此背景下,每个人都拥有了选择自己所崇拜偶像的权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崇拜的偶像,还可以利用大众传媒感受到其崇拜的偶像明星的存在,体验其作为一个明星的光鲜亮丽的生活。可以说,偶像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演化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盛宴,而在这一盛宴中,出现一股蔚为壮观的力量,言行举止可谓是“创新性”的、是疯狂的、是发人深思的追星族。而“追星女”杨丽娟的事件引发的热议很快将一则娱乐新闻演变为一场关乎教育、社会、心理、媒体伦理的深刻省思。

  一、追星族分类及特点

  1.超级追星族

  这一层次的追星族将自己全身心的激情都倾注在了自己所崇拜的明星身上。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似乎已没有了自己本身的爱好,而是完全以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的爱好为爱好。在吃穿住行上刻意模仿自己崇拜的明星不说,还要以牺牲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为代价,追随和维护心中的偶像。更有甚者,可因明星而自杀。

  2.正宗追星族

  作为一名合格的追星族成员,不单要有热情,而且还要具备自己所崇拜的“门派”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大致包括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基本理论、专业历史、专业人物等等。正宗追星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现对明星的忠诚和热情,但是却并不是那种极端狂热型,这一类追星族是追星族中的主体,大多追星族都是属于此类型。

  3.准追星族

  这一层次的追星族只能说是有一些热情,但缺乏追星的起码热情和条件。这一层次的追星族对各“门派”缺乏起码的专业知识。比如什么是时间差,什么是越位,什么是蒙太奇,全然不知,只凭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观看,如在听流行歌曲时注意的仅仅是歌词,有时也能跟着哼上一两句,但是对一首歌曲并不能唱全、唱到位。

  二、追星族心理透视

  1.表明自我实现的心理欲望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在激动人心的运动竞技比赛中,被看作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不管这种力量是体力还是脑力,都是一种人类力量的直接体现,是人类发达的肌肉和充沛的精力、高难技巧的一种直接实现。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潜能,也都有要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变为直接的现实力量的欲望。体育明星之所以会引发追星族的追求心理,也许奥妙正在这里。影视明星和歌星除了本身的艺术才能是追星族所追求的目标之外,还与其所饰演的角色和所抒发的感情有很大关系。作为影视剧来说,总是要塑造出一系列英雄形象,或是大众情人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的一系列英雄事迹和那些大众情人形象的一系列爱情的悲欢离合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演员们成功的表演又使影视迷们把演员和角色等同起来,在影视迷的潜意识中直接把角色和演员合而为一,认为他们就是那些英雄和情人,这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追星族所追求的目标。再加上明星超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竞技场上的拼搏精神,会产生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

  追星族下意识地把自我实现的愿望化作了对明星们的追求,明星已成为一种成功的象征,似乎明星们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明星的一切就是自己的一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追星族对明星的崇拜实际上是对自我潜能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前程的幻想。由此也可以破译追星族对明星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包含了对自己的热情,对明星的支持,也就是对自己的肯定。

  2.追求时髦和从众心理

  追星族一般是青少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往往还缺乏自信,所以在事物的判断时容易采取跟从群体意见观点的态度,即使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或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是不合群的人而被群体所孤立乃至讽刺、揶揄,因而表面上也采取了从众行为。这样,当大众传媒制造出大量的明星让其崇拜时,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的生活方式、习惯就会广为传颂,成为青少年朋友们谈论的热点,倘若有谁不能知道几位明星,就会被认为是“落伍”的人而被大家所不屑,因此,在这种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也就理所当然地对这些明星崇拜起来了。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

  3.猎奇心理

  明星之所以是明星,自然有与众不同之处,与众不同的人当然有与众不同的奥妙,或有与众不同的隐私。是什么促成了明星的与众不同?毋庸讳言,社会大众中普遍存在着探究明星奥秘或隐私的心理,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探秘心理的一种。这种心理构成了一股巨大的社会心理动力,驱使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或途径去搜寻明星的奥秘或隐情,于是就形成了大量的追星族。同时,传媒又总是极力夸张明星们的特色,并极力渲染明星们的生活爱好和爱情婚姻,特别是婚变等新闻,这就更增加了追星族的猎奇心理。

  4.感情需要

  对于青少年追星者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他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内心敏感、恍惚,情绪波动极大。他们需要平衡自己,需要诉说内心的种种体验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诉说自己友情的失落,诉说朦胧的爱情,诉说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以及伴随青春而来的种种苦涩。这时,以优美的歌喉动情地吟唱着温馨的情感、美好的未来、艰辛的人生的歌星们款款而来,歌星们的形象新鲜时髦,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在这歌声中,青少年仿佛听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迷惑与憧憬,一时间歌星成了青少年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

  三、追星族出现的社会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复杂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活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炒股、买彩票等发财致富途径增多,娱乐行业的发展使传统价值取向发生动摇。明星拍戏唱歌,台前尽显风光,台后结交名流,挥霍无度。明星们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让很多青少年趋之若鹜,人生观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无法正确看待娱乐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在追星过程中出现一些偏激行为。

  另外,我国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正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改革、转型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大陆、港台甚至国外的明星出现在大众娱乐媒体中,从家庭背景、童年趣事到兴趣爱好、个人隐私等等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在“光环效应”的渲染下,引发了青少年的“偶像”认同意识,于是追星现象发生了,当追星规模与日俱增,最终被以“族”来描述时,追星就不单是个人行为,而是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群体间的社会事实,即社会现象。

  2.价值观念的利己取向为“追星热”提供了思想基础

  我国青少年的“追星热”,是对在文娱和体育领域取得斐然成就的公众人物的崇拜和追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任何因为在文娱和体育领域取得斐然成就而成为公众人物的人,都同时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财富。这种极高的声誉和财富,在允许并鼓励每一个社会成员放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下,对于憧憬着美好未来而又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于是,青少年中相当数量的人,或主动或被动、或清醒或茫然地投入到了这种追求声誉和财富的潮流与时尚中,期盼着和渴望着自己也拥有跟“明星”一样的声誉和财富,并且形成了“热”的现象,这正是“社会成员放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因而,青少年的“追星”行为,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价值观念利己取向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利己性。

  3.媒体责任的缺失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影视、网络、报刊、杂志等信息工具无时不影响着青少年,传媒一边推行造星运动,一边又炒作粉丝现象,双管齐下,把追星行为引入了一个病态阶段。在利益驱动下见什么最吸引眼球就疯狂炒作,集中在演艺文体界,近年从“超级女生”到“星光大道”,一系列的选秀、做秀、模仿秀,拼命发短信、q币、上网等钱财源源不断地流进主办者的口袋里,让青少年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痴迷。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子女追星的非理智行为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造成不健康心理,稍有挫折便信念尽失。媒体的引导对于青少年追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体责任的缺失会让青少年追星的道路偏离正确的道路。近年来媒体对于影视明星、草根明星的疯狂炒作使得星族们追星愈加狂热。

  四、结语

  明星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需要,时代推崇什么样的明星,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未来。表面上看起来浪漫新鲜的追星热,向人们诉说的不仅仅是它的有趣、它的刺激、它的疯狂、它的荒唐。本文针对近年来追星族中出现的不健康发展,剖析了追星族出现的原因,进而反映了引导追星的必要性。合理的引导追星族的心理,就应当构建合理的社会文化结构,一种充满生机的文化体系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应该是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参考文献:

  [1]采菱.追踪追星族[j].江西教育,2005(5).

  [2]郑挺谊.校园“追星热”现象透视[j].教学与管理,2008(1).

  [3]陈永胜.导引人生――心理卫生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肖仲辉.关于我国青少年“追星热”想象的理性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4).

  [5]郭秋艳.透过“追星”看青春期心理问题[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3).

  [6]祥贵.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看了“论追星现象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关于传统文化政治论文2000字

2.大学政治论文怎么写

3.政治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4.关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论文怎么写

5.爱国政治论文1500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