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8
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民幸福上,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人民幸福的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篇一

  中国梦助力世界梦

  【摘 要】中国梦是引领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也是增进世界人民亲近中国的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也有利于增加世界和平因素、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增进世界人民交流与合作、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共赢。

  【关键词】中国梦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世界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18-0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而中国梦的实现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

  一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012年年末,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不曾辉煌过的民族无以言复兴,不曾没落过的国度无以言复兴。中国梦,是华夏民族的追梦之旅的延续,是世代炎黄子孙奋斗之路的承继,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人民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有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有利于公平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形成,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二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任何事物无法脱离于外部环境而存在,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时机,战争、动乱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而要想减弱外部环境对中国梦的干扰,就必须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梦。

  当今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既有肯定和赞誉的声音,也不乏曲解、误读的声音。中国梦的提出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有人祝福中国梦的实现,也有人担心中国梦的实现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认为中国梦是“强权梦”、“扩张梦”、“霸权梦”,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托斯”,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不利于国际社会的因素,给中国的发展制造重重阻力,这是对中国梦的误解、误读。在种种杂音和误读中,中国更应向世界发出清晰、有力、坚定的声音,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梦的正确信息,中国梦是和平之梦、发展之梦、合作之梦、共赢之梦,不是强权梦、扩张梦、争霸梦,“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并不违背,中国梦的实现同时助力于世界人民美好梦想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沿着中国道路、汇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在争取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也通过发展自己促进世界和平,在实现本民族伟大梦想的同时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助力于世界梦的实现。

  1.中国梦是和平之梦

  第一,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源远流长。“‘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和’的追求,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是儒家文化的最高要求”。“和”的思想在中国社会源远流长,已经成为民族血脉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对于和平、和谐、和睦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深刻的民族性格、处事方式和价值追求,“‘和谐’思想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民族心态和内在精神。”《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都把“和”视作重要因素和价值目标。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中华民族素来主张并追求和平、和谐、和睦的国际关系。中国梦不是强权梦,也不是争霸梦,更不是扩张梦,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并没有流淌着穷兵黩武的血液。“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其他国的记录。”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必然会沿着和平的道路,而不会破坏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近代以来,中国承受了长时期的战乱之苦,更加的珍惜和平的国际环境。在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夙愿。站在新的世纪,经过了亡族灭种的危亡,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新中国,使得中国梦的实现有了起码的前提;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此时此刻,中华民族比以往更加接近中国梦的目标。站在前人积累起的丰硕成果前,秉承着前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中国人更加清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才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战争和动荡必将贻误发展时机,耗费发展力量,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置身于现代国际社会的中国,无法脱离国际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只有置身于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而不会因为动荡的外部环境影响自我的发展、阻碍中国梦的实现。事物的发展是历史合力的作用,国际形势越和平,越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中国也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和谐的友好关系,力图在和谐和平的内外部环境中整合力量,谋求发展,既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作为一个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国,中国越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力量就越壮大;而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中国实现本国的发展、繁荣、稳定,本身也为消减国际不稳定因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2.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近代遭受的民族危亡和发展乏力直接相关。历史上,中国曾多次错失发展良机,贻误自身发展,以至于逐渐拉大了和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自身发展能力的缺失必将导致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实现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充分发展、充分繁荣,才能增强国家实力,保证国家安全。立足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加剧的21世纪,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没有发展便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第一,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置身于世界经济网络中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今时代的发展已经超越国际界限,国与国之间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只有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中才能实现最大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二,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同时必将助力于世界梦的实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可以成为国际市场强大的消费力量。中国国内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以为国际资本提供理想的投资场所。“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百分之三十,今后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十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五千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五亿人次,将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商机。”从过去、未来和现实来看,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社会。“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多维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不是一维的发展,而是多维的发展,要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实现中国梦。“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3.合作加速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合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历史逐步走向世界史,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联系日益紧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合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其他国家孤立发展而取得巨大成就,只有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互相学习,才能在取上长补短中加速发展,在交流合作中共同进步。当前,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集合全球最优质的力量,实现科技新突破,加速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合作已经是不可逆的潮流。

  第二,合作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闭关自守的教训,长期的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在丧失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中迷失。“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而回顾近代世界历史,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不和其他国家交流合作中实现本国经济长时期的高速增长。“纵观中国历代盛世,均与国家对外开放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吸收的,只有在充分利用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能使中国梦的实现源流充足从而永葆生机。而吸收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必须打开国门,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同时欢迎其他国家走向中国,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借鉴,加速国际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4.共赢是中国梦的题中之意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有讲求合作共赢的传统,注重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梦不是“压榨梦”,也不是“欺凌梦”,更不是“争霸梦”,而是共赢之梦。“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之路,所追求的绝不是成为一个争霸全球的军事大国,而是要成为一个市场大国、文明大国、在国际社会起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人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绝不会增加国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相反,中国的和平发展反而会增加国际社会的和平因素,增进国际社会的发展因子。中国越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就越强大;中国越发展,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中国在发展中广泛开展与广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使其他国家可以在和中国的合作中实现本国的发展,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可以为国际市场输出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为全球消费者带去便利。中国的发展可以使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不是负担而是利好,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中国梦不是帝国梦、霸权梦,它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动荡而是和平,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总之,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形象表达。中国梦不是“强权梦”、“争霸梦”,而是和平之梦、发展之梦、合作之梦、共赢之梦。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有利于世界梦的实现而非有碍于世界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必将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实现中国梦,助力于世界人民美好梦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申小翠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华文化学院编.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郑必坚.论中国和平崛起发展新道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8].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9]王伟光.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梦[j].求是,2014(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

  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篇二

  人民幸福“中国梦”

  摘要:当代社会,由于价值观念蜕变、舆论导向偏颇、自我修养失缺等原因,部分国人的幸福观发生扭曲,表现为极端物质化、极端权力化和极端个人化。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础,实现中国梦应该从多方面考量来提高国民的幸福感。

  关键词:中国梦;人民幸福;幸福感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民幸福上,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人民幸福的梦。而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的幸福感停滞不前,探讨如何让人民更幸福,更具有现实价值。

  一、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11月29日,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是民生之梦。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中国梦还是尊严梦,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中国梦又是成功梦,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构想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国梦,是民生梦、尊严梦、成功梦,更是幸福之梦。每个人的幸福才能汇聚成人民的幸福。

  (二)对幸福实现的理性认知

  1.幸福是人对各种需要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多重不同层次的需求,他对人的需要层次作出划分,第一层面是生理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其余为安全、归属和爱、尊重等需要,属于心理情感需要,也是社会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精神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人的更为本质的需要,是一种创造性的需要。底层的衣食住行是基本的需要,上层需要的满足建立在底层基本需求的满足上。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民生问题是幸福实现的底层需要,只有这一需求得到满足,才可能有其他更高需求的实现。

  2.幸福感具有个体差异。幸福很难给出具体的定义,因为幸福是主观见之客观的东西。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在这个公式中遗传素质属于客观条件,如有人天生具有抑郁倾向。后天的环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客观条件。而第三个因素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是一种可以产生变化的主观条件。这些差异不同的人在对同一目标的追求中产生的体验显然会是不同的。

  3.幸福观存在层次区别。指幸福的境界不一样。前面提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的认知和推崇,是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的基础。有人注重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属于享乐主义至上,这种幸福观是非常浅层次的一个境界,也是世俗幸福观的代表。有人还注重对其他社会需要的追求,比如追求事业功名的最大化,追求爱情的美满等等,这种层次比单纯追求享乐要高级一些。还有把幸福和道德的实现联系在一起,强调德福一致,成为道德理想主义的幸福观。儒家三不朽的境界中立德和立言就属于这一境界。三种境界是从低到高的境界。

  (三)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础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远大目标。其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为“民惟邦本”,本固才能邦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可以凝聚民力,而这民力就是伟大的“中国梦”崛起之力。实现“中国梦”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是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国家的梦想只有夯实了民生基石才能够打通实现梦想的路径。人民幸福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中国梦的落脚点。只有人民幸福的基石打牢,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当代中国幸福观之扭曲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幸福观还是有合理的认知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幸福观在社会和自己双重作用下发生了扭曲。

  (一)当代中国幸福观扭曲的表现

  1.极端物质化。把物质追求当成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人们通过合法劳动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这种对幸福的理解无可厚非。但是,一部分人认为幸福的程度可以且仅以物质生活水平高低和物质财富多少来衡量,忽视精神生活的追求,这就是一种扭曲的幸福观,是没有灵魂的追求,会在更大程度上伤害个人对真正幸福的追求。

  2.极端权力化。中国古代一直讲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至今仍有市场,以至于出现了对权力的无限崇拜。对权力的追求也渗透到幸福观中。有些人仅仅看到权力带来各种好处,为了权力而权力,甚至到了无视生命的地步。《朱�基讲话实录》透露:“有些事情是前所未闻的。县长买通杀手去杀县委书记,他好当书记;副县长买通杀手杀县长,他好当县长。”这是对极端权力化的佐证。

  3.极端个体化。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党和国家越来越关注人民的具体需求,比如中央提出要保护居民的财产收入,报告中提到个人财富2020年翻两番。注重个人权益的尊重给人带来幸福毋庸置疑,但是反过来,现在社会出现一种倾向,只能看到自己,从不顾及他人,个体选择第一,个体利益至上;只讲个人感受,个人价值实现,不讲伦理道德,没有集体国家概念;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上,为了谋取个人最大利益、获得个人的幸福,不惜违反、损害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这就是极端个人化。

  (二)当代中国幸福观扭曲的原因

  1.价值观念蜕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益驱使下,等价交换原则被一些人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利益至上,唯我独尊,不讲奉献和无私,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对这些理念的认同凸显了价值观的蜕变。   2.舆论导向偏颇。党的报告当中明确提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是我们倡导的主旋律正能量。当然我们的媒体做了大量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贡献。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媒体,在为错误的幸福观推波助澜。如风云人物干露露母女低俗下流,却成为所谓的公众人物。这变相在倡导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的幸福观,属于舆论导向失范。

  3.自我修养失缺。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影响,最终能影响个体的还是人自身。现在的时代是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各种炫耀浮夸,充满诱惑。人们有时像波涛中的小舟一样被推着往前走,这时候就会忘记自我的修养,自我的追求,从而使幸福观进一步扭曲。

  三、提高国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一)以积极进取创造幸福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对个人来说,首要的是对自身有明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确立适合的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做出的规划。此外还要分解大目标,形成阶段目标,并立即开始行动,为目标而努力奋斗,促进目标的实现。总之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尽可能去改变现实状况,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二)以阳光心态累积幸福

  幸福程度取决于我们所专注的事情和我们对外部事物的解释,取决于我们是否用阳光的心态来对待。阳光心态包括:1.喜悦心。人应该拥有一颗喜悦心。世界是个万花筒,我们一起观察美、感悟美、创造美,最重要的是懂得欣赏美。满怀对生活的喜悦,人就容易获得幸福。2.知足心。欲望与追求,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列过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来看,要想更幸福,必须增加效用,或降低欲望。如果人的效用是既定的,那么欲望越大,人越不幸福。控制欲望也是获取幸福的一种途径。因此人应当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即所谓“知足长乐”。3.宽容心。有时候获得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得少。有一颗包容的心非常重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则不容易产生纷争。幸福无处不在,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来对待,它就会生活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给你带来阳光般的温暖。

  (三)以关注社会扩展幸福

  幸福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这个感受并不都直接来自对自身的感受,还包括他人带给我及我带给他人的感受。幸福不是狭隘的,它会随着你视野的放宽而扩展。这就要求不仅仅聚集于个人的小幸福,还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目前我们社会上存在很多问题,诚信缺失,人际冷漠等,这种状况和每一个都有关。因此不要因为某个苦难暂时不会波及自己就退避三舍,尽可能低帮助他人。经常反省自身,从生活当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行动起来,行动胜过语言。只有勇敢行动才能给自己争取幸福,这才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

  (四)以守护心灵涵养幸福

  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独立个体,人需要和自己内心沟通和对话。1.心有所系:遵从本心。遵从本心,就是对内心的遵从。如同乔布斯所言:“你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不要让别人意见观点的噪音,淹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去追随自己的心和直觉。”2.心有所念:坚守信仰。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信仰,是人的价值所在。信仰让人坚强,可以帮助人战胜各种困难,成为对抗困境的坚实力量。我们目前国内出现的很多问题,无序、不诚信,人群的暴戾、冷漠等现象,其实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意味着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造假、作恶、害人,做事没有任何底线、为所欲为,既无道德上的担忧,又没有良心的谴责。人一定要有所信仰。信仰让人有所敬畏,上有所敬,下有所畏,为人们的行止设定区间,行为有度。3.心有所止:看破生死。有些人的不幸福来自对死亡的担忧和恐惧。这种死亡的恐惧极大地冲击着现实的幸福。其实生命和死亡是一对孪生兄弟。看破生死不是出家,也不是自杀。看破生死是不怕死,不畏活。死亡是生命的静止,也是生命的永恒。我国古代儒家张载对待生命的态度平静淡然:“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不是消极的逆来顺受,而是对生生死死的宇宙必然规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把握,是完成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后心灵的平静与安宁。存顺殁宁,乐天知命是儒家的真实写照。因此,当我们精神困惑的时候不妨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些营养,去涵养幸福。

  
看了“关于中国梦的形势与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2000字形势与政治论文

2.我的中国梦政治论文(2)

3.形势与政治论文(2)

4.形势与政策政治论文(2)

5.美丽中国政治论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