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2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课堂提问应该分两部分,即在上课时间,老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全文如下: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动大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思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发现语文课堂中出现许多无效的提问。

  一是教师的提问过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机械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主动性;过于琐碎且无意义的问题挤占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是教师的提问质量低,有些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无法启发学生,浪费课堂时间;有些提问,没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

  三是教师的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问题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上这三类提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限制学生的思维,还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与新课标所倡导的“高效教学”大相径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叶老先生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善于提问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至于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问什么、怎么问,才算有艺术?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有坡度

  坡度是指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豁然开朗。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点功夫,针对班级的实际学情和文章内容,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而且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在教《白兔和月亮》一文,为了让学生从寓言中领会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寓意,我是这样问得:“白兔原先是怎样生活的?后来又是怎样生活的?是什么原因使得白兔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你从中感悟到什么?”白兔原先和后来的生活在课文中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通过原先和后来生活进行对比,学生就明白是因为拥有了月亮之后才使白兔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经过这由简到难,层层推进,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一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二、提问要有体验性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个体阅读的差异性,导致阅读体验千差万别。语文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提出蕴含感受和体验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以达成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分析完课文后,我提出:“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晏子使楚》,我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侮辱:齐人古善盗乎?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晏子,你会怎样反驳楚王?” 教《济南的冬天》,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出:“济南的冬天和江门的冬天有什么不同?”语文课堂教学借助这些体验性的提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感受生活,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积累了生活的体验和情感。

  三、提问要有品味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感受作品中生动地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要达到这一目标,其核心就是“品味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挖掘课文中典型和精妙的语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学会从语言的细节去理解、分析、推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如在教《风筝》一课,在指导鲁迅先生扯坏弟弟风筝的那一幕:“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我提出问题:“从‘抓’、‘掷’、‘踏’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一系列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我”的盛怒和狂暴与弟弟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字里行间深含着自我谴责的意味。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冬天百草园的景象“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我提出:“‘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引导学生品味“可”字强调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对雪天百草园的喜爱。去掉它语气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许多的经典课文,如:《最后一刻》、《春》、《孔乙己》等等,这些优秀的文章,每一个标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往往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揣摩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