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3
气象科技论文

  气象科技,在我国观测技术之中是属于顶尖的技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气象科技论文篇一

  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浅析

  摘要: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气象部门在加强公益气象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专业气象服务。随着科技的进步,气象科技的观测水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进步也为我国气象、地质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很大的贡献。不断提高科技内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气象科技 服务 对策

  引言:在我国观测技术之中,气象科技服务是属于顶尖的技术。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已涉足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服务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气象科技服务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公共事业,但是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只有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技术含量,建立涵盖天气、气候系统有关领域的监测业务和科研体系,努力提高专业专项气象预警水平,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我国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专业气象服务包括气象有偿服务、商业性气象服务以及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的附加值服务等。专业气象服务与普通气象服务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突出的是针对性和专用性。我国从1985年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目前服务领域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建筑、旅游、商业仓储、消防保险、文化体育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且针对用户的需要开发研制了大量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服务手段也有原来单一的气象专用警报机,发展到电台、电视、报刊、“121”自动咨询电话、手机气象短信、气象预警系统、气象大喇叭等多种手段,并且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合适自身的服务方式。浙江绍兴市曾有30多家砖瓦生产企业,向气象部门预定短期气象特种服务,仅预防一次降雨就可为其减少1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但是就目前国内现状来看,我国对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明显滞后于该项服务的发展。2011年冬天某市气象台为当地一些单位提供冬令专业气象服务,但是寻求服务的单位却寥寥无几,与专业气象服务单位当初的预想相去甚远。

  二、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问题

  1.气象科技服务尚未形成规模

  气象科技服务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可循了,但是目前的问题之一就是还不具规模化。一方面全国各地的气象服务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组织设置,项目开发和产品营销的运营方式,另一方面国家级的气象科技服务实体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致使气象科技服务长期处于规模小、层次低不集中的状态,难以形成规模发展。

  2.气象科技专业服务的管理法规不健全

  为推动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顺利发展,在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法规还存在空白,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明确了“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开展气象有偿服务”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商业性气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单项法规没有制定实施,这就使气象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监督管理不力和某些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

  3.技术含量不高

  新形势下要求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气象科技服务的技术含量水平显然还需加强。

  3.1 气象信息不够准确

  气象信息服务是以预报未来气象变化能力为依托的服务,一般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分析预报数值为受众提供可靠的气象信息预测服务。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由于气象软件在模拟大气运动规律时数值偏差或是工作人员在进行人为订正时出现错误,这都影响了气象信息的准确程度。

  3.2 产品供给不够及时

  气象科技服务的必备属性就是及时,一些自然灾害的妥善应对的有力条件之一就是准确及时的气象科技服务。但是目前气象部门所采用的机制一般是,气象台在固定的时间段每日定时发布,通过雷达等现代监测设备监测到雷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时往往只向上级领导汇报,而没有向大众发布的机制和平台。电台电视等公众媒体只在固定时间段内播放,一旦错过收听收看,就可能错过了对气象灾害的防御的最佳时机。

  3.3 信息传递受居住格局限制

  对于一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群众而言,交通欠发达,通讯相对落后。用电困难致使看电视听广播成为难题,更谈不上互联网使用。气象科技服务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准确的传递到这些地区群众中去,也是目前气象服务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4.预报准确率对专业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为城市建设、大型商业活动、特殊行业生产等对天气要求比较高的活动提供专业气象服务时,对预报准确率势必要提出较高的要求,甚至有些用户提出的要求从目前科学角度来讲是无法满足的,要求100%的预报准确率从目前国内预报水平来讲是做不到的。所以公众对预报准确率的要求直接影响到专业服务的开展,同时国内某些台站监测系统的落后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专业气象服务的开展。

  三、气象科技服务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1.气象科技服务的规模化运作

  要改变以往气象科技服务的分散、不集中的现状,国家级气象科技服务实体要发挥带动作用,建立以国家级气象科技服务为中心、以全国各级气象科技服务为依托的规模式运营体质。制定从组织设置,到项目开发再到产品营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打造出龙头企业,充分带动气象科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2.加强科技创新,打造高水平的气象科技服务

  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的困难,不断更新设备。对气象科技服务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从业者的知识储备,避免一些责任心不强,知识水平不高的人,混进气象科技服务队伍。

  3.加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气象与各行各业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要将气象服务工作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必须认真分析其与气象的关系,准确把握服务切入点,提供针对性强的专业服务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和客户,加强与公共事业部门的密切合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确立长期合作,共建双赢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共同培育专业气象服务市场,提高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气象服务向更宽领域和更广空间发展。

  4.强化立法,规范专业气象服务市场运作

  建立健全气象科技服务政策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制定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和政策措施,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市场监管的同时,严格规范气象科技服务行为,结合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对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情况问题,制定实施有关法规,用以规范、引导、保障气象科技服务的良性发展。

  5.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增强专业气象服务的实力

  随着天气预报服务平台的建设,预报技术的改进,预报信息丰富等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预报技术和方法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的预报服务精细化和准确率仍然相对较低,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水平和服务能力远不能适应中国快速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气象部门预报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专业气象人才培育机制,把专业气象服务人才需求纳入本单位人才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专业气象服务的实力和后劲。

  结语:气象科技服务是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严峻工作,这其中也不可避免的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积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探索行业发展途径,是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者应切实完善体制,增强自身实力,增加市场份额,不断增强竞争水平,打造效益与服务双丰收的气象科技服务。

  气象科技论文篇二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气象科技服务,在我国观测技术之中是属于顶尖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气象科技的观测水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进步也为我国气象、地质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就山西省五台山气象站的气象科技赋予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1 气象站的基本概况

  五台山气象站建于五台山南台木鱼山,原站址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海拔2895.8m高的中台顶山上。后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需要,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于1997年搬迁到五台山南台“木鱼山”。1998年1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旧址停止工作。整个气象观测站位于海拔高度2208.3m,n38°57′,e113°31′,区站号53588。由于五台山气象站的特殊地理位置,奠定了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但即使这样五台山气象站依旧承担着国家基本观测站的各项任务,民航0:00~24:00的航空天气报告的重要任务,还担负着国内、国际气象情报的交换任务。

  2 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

  因五台山气象站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给气象科技服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就目前来说,气象站的观测环境,1a中8级以上的大风有220多天,能见度小于1000m的雾日有236d,年极端最低气温-44.8℃,最大风速超过40m/s,降雪日数为289d,积雪长达263d,雾凇最大直径597mm,最大重量2800g/m,雨凇最大直径197mm,最大重量3540g/m。这些由于地理条件引起的不利于观测因素,就其他观测站而言,可能是难得一遇,但对于五台山气象站来说却是他们气象观测的一大难题,给他们的气象科技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就目前来说,五台山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主要是一些几点:

  2.1 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五台山气象站地处高山,四周荒芜人烟,环境恶劣,条件十分艰苦。但即使这样,五台山气象站的服务设施仍在逐步的完善当中。就气象电报来说,开始的时候,由于天气情况对无线电波的干扰严重,使得气象的发报会造成传递的失败或者缺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五台山气象站的气象服务设施也进行了改善,由电台发报变成使用汽油发电机,后又运用高频电话发报,最终达到现在的光缆网络传输,如此种种的改变都足以说明了五台山气象站服务设施真正逐步完善,在逐步的给人们提供更准确更快速的气象信息。

  2.2 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尽管五台山气象站的地处条件差,但是经过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者的努力,伴随着服务设备的逐步完善,气象站的气象信息也由城市转向了农村。大力开展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在乡、镇、村开展了手机短信天气预报服务。部分行政村、宾馆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每个行政村设立了气象信息员。提高了农民防灾减灾的能力,切实发挥好气象信息服务于“三农”的作用。气象服务的普及,使得很多农民受益良多,也使得气象科技的服务在群众中得到了一定的认识。

  2.3 服务职能日益强化

  五台山气象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防御灾害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等赋予的气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沟通协商,由政府主导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把具体工作列入地方事业规划,特别是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积极召开多部门座谈会,建立友好联系,各方遵照“信息共享、合作研究、优势互补、平等互利、联合发布、服务农牧业”原则就两个体系建设在科研和业务全面合作,进一步发挥行业职能和优势,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共同推进赤峰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 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尽管目前五台山气象站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还在稳步提升,但其中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解决。环境条件的恶劣,就必然引起生活上的不便,而气象服务者的日常生活直接影响着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只有早一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可以使得气象科技的服务达到更高更好的标准。

  3.1 投入相对不足

  随着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需求加大,技术装备出现了明显不足。且由于五台山气象站气候条件的原因,就连基本的日常补给也需要依靠人力来背送,相比于气象设备的一些较大型的器械是很难运送到气象站的。即使一些设备被运送到了气象站,因为艰苦的地理条件,使得一些设备很难正常的工作,比如冬季时维尔达测风仪经常被碗口粗的雾淞或雨凇冻结,风向标不能转动,风压板不能活动。机器产生的故障会给气象服务带来一定的困扰,而新仪器的补给又不能及时运送,导致气象信息会耽搁。

  对策:因为环境条件的特殊,所以地方的气象部门需要加大物资的供应,最主要的还是气象仪器设备的补给,要保证气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就需要当地气象部门对社会中新生产出的仪器,或需要用来替代气象站已不能工作的机器及时的运送到指定的气象观测站,以保证气象科技服务的正常运转。

  3.2 气象人员较其他地方贫乏

  尽管五台山气象站的工作多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许多省、市地方的领导多次到五台山气象站视察指导工作,勉励气象工作者为地方防灾、减灾做出的贡献,但是还是只有少数的人愿意留在这个条件这么恶劣的气象站。就五台山气象站来说,成立时期只有业务人员8人,工作制采用两班轮换,工作1个月休息1个月。到目前为止,先后共有112人在五台山气象站工作过。虽然气象科技服务需要的工作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气象科技服务是一项较为专业的技术,需要专业的人士在观测的过程中进行总结,预测,或者发布信息等,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为气象科技服务行业做准备。

  对策:当地有关的省、市地方政府或气象部门,需要加大气象宣传力度,鼓励刚刚从事气象行业的人员多多实践,并且需要对其中一些去到条件不好的气象站的员工采用特殊的福利待遇,使得更多的气象工作者愿意为气象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与青春。

  4 结语

  气象科技服务,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科技行业,正因为有这个行业的存在,才使得了人民避免了很多的洪灾、旱灾,以及地震。然而,这个行业的工作条件及所要承受的压力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但从事这个行业人员的付出成果却是被人们看在眼里的,因为有他们,我们才可以生活的如此安稳,希望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让气象科技服务行业中遇到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使得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许斌,许勇.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之我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01).

  [2] 王志刚,陈健.贵港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04).

  作者简介:边子建(1968-),男,汉族,山西省五台县神西乡坪上村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看了“气象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

2.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500字

3.关于科技论文范文

4.关于科技论文2000字

5.关于科技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