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专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2-25
会计核算专业论文范文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灵魂,只有会计核算客观真实,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核算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核算专业论文范文一: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获取、加工、综合汇总、集中处理的系统,而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任务规划、资源合理配置和绩效考核系统。本文以此为基础,讨论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规范有序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关键词: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后,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作为预算执行数据的最主要的提供者,其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特别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后,如何保证会计核算体系和预算体系的有效运行,如何保障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同时,又能满足预算管理的数据需求,就成了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着重从下面几个方面论述:

  一、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内在关系

  1.清晰明确的权责划分是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重要前提预算的组织体系需要界定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利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这个过程中需要公司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清晰明确组织结构,合理划分部门权责,才能界定预算的责任中心。同样清晰明确组织结构,合理划分部门权责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口径应该可比或相同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核算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预算项目(科目)体系的建立也同样比照企业的会计科目进行建立,这样就可以保证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之间存在固定的对照关系,便于预算实际执行数据的取得。除在组织架构、信息系统等方面保持一致外,预算与核算还应保持各种数据信息口径、原则上的一致。

  3.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决定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企业不同的业务和事项都有其特定的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途径。企业的核算体系为预算管理提供数据,预算管理又是企业对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提前规划和管理,这样整个管理就形成了闭合的回路。因此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决定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以会计核算的精细化水平为前提的。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搭建的影响

  1.企业的预算体系与核算体系在搭建初期就应从整体考虑鉴于大部分企业预算体系与核算体系之间存在天然的内部关系,企业的预算体系与核算体系在搭建初期就应从整体考虑,保证公司预算体系与核算体系在不违背两者之间天然内部关系的基础上健康有序的运行。如果不从整体考虑,人为的割裂两者的内部关系,就会造成会计人员只负责会计核算职能,预算人员只负责管理会计职能,相互背靠背,形成“两张皮”。

  2.全面预算管理客观上要求企业的预算和会计核算都要高度信息化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大多数都有这样的体会,预算的编报、执行、分析、反馈、考核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如单纯的依靠人工进行统计汇总,费时费力,准确度还难以保证。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的初期,发现数据处理量激增,原来下属单位全面的业务及财务数据需要在预算编制阶段全部测算、复核、审查一遍,各级人员叫苦连天。这个问题也成为制约预算实施的瓶颈问题之一。很多企业不得不翻过头来重新设计开发信息软件,减少手工处理数据量。全面预算管理客观上要求企业的预算和会计核算都要高度信息化,否者将无法满足企业预算管理的数据需求,除此之外预算和会计核算两大信息系统之间还要搭建必要的接口,保证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便于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分析、比较。

  3.预算管理的重点也是会计核算的重点对于企业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应该根据战略和管控的需要设计出关键核心的指标,包含一定的关键信息,能够反映企业各责任中心主要的经营成果和业绩,这样才不至于整天被冗余信息所困扰,疲于算数、报数。预算和核算作为公司两大管理工具,都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即预算管理的重点也是会计核算的重点,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精准管理。

  三、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需要避免不当融合的情况

  1.是预算管理强调不足,会计核算主导财务管理过程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视了资金运筹和财务事项的把控,淡化了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容易造成财务部门在企业内部的边缘化。

  2.是过分强调预算控制,财务部门丧失会计核算原则。企业财务管理完全以预算控制为中心,严格按照预算完成情况实施业绩考核,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从属于预算管理,丧失了应坚持的“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如大量使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科目人为调节预算与实际经济事项的差异,或者跨期确认收入成本以完成预算管理的要求,甚至虚构收入成本满足预算考核的需要。

  3.是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并存不相交有的企业对预算管理充分重视,对会计核算按规定进行,但无法处理好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系。会计人员只负责会计核算职能,预算人员只负责管理会计职能,相互背靠背,形成“两张皮”,这种情况不仅使得预算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形同虚设,而且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人力资源。有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分别占据主导地位,也造成了管理不同步,企业会计信息混乱。

  四、结语

  总之,只有通过分析会计核算的特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内在关系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搭建的影响,来了解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机联系,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正真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两大系统的健康有效运行,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红莲,孙荔姝.浅析如何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机结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5(,4):173-174.

  会计核算专业论文范文二:营改增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标志,其在完善我国税务制度的同时,也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先阐述了自己对“营改增”的认识,之后分析了“营改增”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最后对“营改增”背景下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会计工作核算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改革正在逐步进行,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最有力支持。从目前来看,我国最具标志性的税制改革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其虽然在短时期内会对原本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带来一定的振动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其不仅维护了纳税人的利益,还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了能够尽快适应“营改增”所带来的挑战,会计人员必须要对核算工作的原有程序予以调整,以便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营改增”后的税收制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一、“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是我国税务部门对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工作行为的简称,其是我国税务模式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传统税务征收过程中,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行为的不同,将税收种类分为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种,其中第二产业当中除建筑业外,所有行业均需缴纳增值税,第三产业当中的大部分行业需缴纳营业税。从当时的国内经济发展来看,此种税务制度非常适用于市场,并且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此种税务制度逐渐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两套税收制度并行,不仅会对增值税作用产生限制,而且还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进步极为不利,因此对两套税制予以改革,实现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务制度发展与进步的必然举措。

  二“、营改增”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对现金核算与利润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制度实施前,企业在进行现金与利润核算过程中,一般多会将关注度放在成本、收入和营业税三大方面。再加上企业营业税会与现金流之间的负相关性,因此企业多以先缴税后追平的模式来进行营业税的缴纳,这使得许多实际纳税水平无法达到预先缴税程度的企业在现金流和利润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当“营改增”之后,企业是在先获取利润的基础上再进行税款缴纳,这种缴税行为直接避免了企业“预缴税而追不上”的尴尬境地,这在企业现金流上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保护了企业的利润。

  (二)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需要以不含税价款的方式来对成本予以计算,以便获取利润。但由于不同企业在开具发票能力上有所差异,因此他们在进行抵扣时也会出现差异,这对一些开据发票能力较低的企业相对不利,这类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代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人工成本比例较大的企业,其在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成本无法通过进项税发票来予以抵扣,在这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税负。

  (三)对收入核算的影响

  在施行营业税税收政策时,企业的收入是根据实际收入的多少,通过收支差额与税率的相乘来予以计算的。当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税务部门新增进项税、销项税科目,企业在进行缴税时,必须要根据对缴税阶段内,销项科目与进项科目之间的差额的计算,然后在应缴税率当中将销项税金扣除,完成税费缴纳。这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客观的以企业利润为基础来进行税费计算和收取,实现了对企业利益的保护。

  (四)对票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实施后,购买者在抵扣税额时可以使用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基于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专用发票的管理力度,避免产生违规现象,而对于企业涉及的增值税发票,要严格管理,确保发票开具的时间和印章是真实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三、“营改增”背景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应对建议

  (一)调整完善企业纳税筹划工作

  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及时的转变思想,全面分析“营改增”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并对纳税筹划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企业的涉税职责完全由财务部门承担,而“营改增”后的新形势下,涉税职责要由多个部门共同分担,其中包括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和维护部门等。涉税基础工作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法律风险和缴纳增值税金额,因此要提升涉税基础工作的管理能力,明确会计核算流程,完善会计核算方式,同时要特别注意进项税专用发票的检查和抵扣环节的管理工作。

  (二)提升涉税人员综合能力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企业涉税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以饱满的状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宣传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涉税人员更全面的掌握“营改增”的改革内容。强化涉税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与税务机关部门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引发经济风险。定期开展培训并组织交流活动,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更严谨,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对于不同的经济收入要严格区分,全面掌握增值税的核算方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实核算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项成本、税金、收入等。同时,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考核奖罚制度,激励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财务涉税人员综合能力和水平。

  (三)改进企业会计核算方式

  “营改增”环境下,财务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进核算方式,使其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同时要在增值税科目下增设新专栏,有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减免税款、营改增抵减税额等。企业经济活动中各项业务的税率和征税率要分别进行核算,针对没有分别核算的业务要采用高适用税率进行核算。同时,还要做好对应税服务当中销售额、营业额的分别核算,如果没有进行分别核算,需要求税务机关来进行分别核算,以保证税款缴纳的正确性,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企业的利益。此外,财务人员与单位和税务部门间的沟通工作非常重要,财务人员要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高效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税金支出。

  (四)严格规范专用票据管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使企业合理规避各项经济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序开展。因此做为企业的财务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水平。财务人员在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收入的性质,以及确定其属于营业税还是增值税。增值税发票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来获取,并做好核对工作,仔细核对发票的有效期、日期、数量和金额等内容,并将抵扣凭证保管好,开票后180天内要到税务机关部门认证,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避免出现由于发票作假等行为导致的经济风险,将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控制到最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务制度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改革之一,其所能够为国内经济市场带来的不仅是税务制度的改变,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会计人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性工作人员,其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充分分析“营改增”所带来影响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核算工作提供正确、科学的调整对策,保证企业的核算工作能够符合国家税务制度的基本要求。在为企业健康、长足发展打下基础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芙.试论“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3,21

  [2]吴雅娟“.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

  [3]韦巧燕.营改增的纳税管理及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