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4
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

  经济,指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篇一

  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年上海全年举办的展会数量居全国首位,会展年总收入占全国近50%,已成为国内会展业实力最强的城市。通过世博会的举办,上海已在新一轮国内会展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将参考、借鉴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成功经验,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这一目标迈进。

  一、 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

  1. 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1)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2010年国际展览会的数量和面积在上海举办的各类展览会中分别占36.1%和71.8%,境外参展商的比重提高到25.5%。每年在上海召开的各类会议(论坛)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超过220个,年均增长20%。国际性会议中的境外参会人数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目前上海举办的许多重要节事活动已突破了传统的本土节庆,逐步向国际化、品牌化延伸。

  (2)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上海举办的各类展览会中,综合性展会的比重持续下降,专业性展会的比重逐年上升,至2010年已近90%,形成了上海书展、假日楼市、汽车展、家具展、建材展、海事展、美容展、婚纱展、家纺展等一批重要的专业性例展,低碳、环保、节能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展览会项目数量明显增加。会议(论坛)的专业化程度也日趋明显,举办了非洲开发银行理事会、国际金融论坛、陆家嘴论坛等一批重要的专业性国际会议(论坛)。各类节事活动的专业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3)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在上海举办的各类展览和会议(论坛)中,90%以上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市场化程度已呈现较高水准。一些政府主办或支持的展会也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上海的国际展览会除华交会、工博会、跨采大会等由政府主办外,其它的国际展览会均由企业自主运作。在会展活动的组织方面已逐步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策划、宣传、运作的市场化机制,形成了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重要品牌会展项目。在会展行业管理方面,成立了市会展行业协会,逐步由以政府审批管理为主向以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的方向转变。

  2. 会展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明显上升。目前上海国际展览会品牌展有23个、优秀展有39个。这62个项目中涉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有近50个,占了品牌优秀项目总数的80%以上,在专业领域内起到了引领繁荣、发展的作用。作为上海国际展览项目的的品牌代表,这些项目也将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展会,成为上海会展近三十年来发展最佳名片,为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上海已形成了一批系列性的专业会议和学术会议,规模逐年扩大,到会人员的层次越来越高。

  3. 重大节事活动的影响力明显扩大。目前较有影响力的节事活动主题鲜明,运作机制灵活,吸引了境外众多客商。如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规模大,且形式创新,成效为历届之最,交易成功率翻番,最终达成演出意向500多项。同时还开通了网络展厅面向全社会展示,获得了境内外客商的好评。2010年世博会这个全世界范围的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上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节事活动的举办创意和操作能力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二、 上海会展经济存在的问题

  1. 场馆建设有待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展馆面积排名中,上海的展馆总面积以及单体大型的展览中心面积在逐年下降。随着上海展览项目规模的逐年上升,上海的大型展馆显现出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目前,除了新国际博览中心外,其他场馆均相对较小,基本都是多层结构且布局分散,既不规范,周边的配套交通也不完善。因此,上海展览会3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都只能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造成新国际博览中心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现有展览场馆供给难以满足上海展览业快速扩张的需求,特大型展馆的不足制约了上海展览项目向国际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客观上也制约了品牌展览项目的发展壮大。此外,上海能够承担大型国际性会议的除了部分五星级酒店外,只有国际会议中心能够容纳1 500人以上。

  2. 会议、展览有待平衡。从总体上看,上海的展览活动发展较快,但会议(论坛)尤其是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同新加坡、香港、北京、南京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由于会议带来的社会效益相对滞后,经济效益是隐性的、长效的,经济上的难以获利影响了组织者的办会积极性,也制约了上海会议(论坛)活动的发展。

  3. 配套服务有待完善。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目前上海会展服务的配套设施仍不理想。会展场馆经营、广告策划、设计施工、设备租赁等配套服务企业也不够完善。会展业同旅游业之间的发展协调性也欠佳。

  4. 企业实力有待夯实。近年来上海的会展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金较少的情况,与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会展公司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规模不大、未形成品牌效应、会展效益低,面临风险的时候,抵抗能力也低。

  5. 会展人才有待提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区域的龙头,会展管理、评估、宣传策划、礼仪服务等专业服务业人才不足,会展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学历层次、经营管理水平等远不能满足会展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高端的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会展业的竞争。大部分从业人员既是会展组织者,又是会展管理者,还是会展实施者,专业分工与协作比较落后,很多会展组织人员还要亲自安排参展人员的食、住、行、游、购、娱,大大降低了会展工作的组织效率,影响了会展效益。同时会展业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提供的人才服务不到位。一方面,会展教育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培养与实际没有紧密结合,导致了会展实务操作人才稀缺,高素质会展人才又难以脱颖而出,使得会展行业在人才供应与需求上更加不协调,成为制约上海会展经济发展以及会展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的瓶颈。

  6. 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会展法规,上海也仅有2005年颁布的《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因此,需要抓紧修订《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完善与其配套的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同时,对于上海举办的各种会议、节庆活动,也应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7. 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上海会展业的管理体制目前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和重复审批的问题,缺乏统一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国际会议审批经常出现主题雷同,没有事后评估,也没有统一、规范的会议档案和统计制度。展览市场信息不对称,展会主题撞车、重复等现象屡见不鲜,给行业的管理和统计都带来了困难,也导致了参展商往往投诉无门的尴尬。

  8. 政策扶持有待落实。目前,国内会展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市均已出台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当地会展经济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上海会展业以每年20%的增速发展,上海目前在鼓励会展业发展方面仍没有相应的政策。

  三、 上海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提升上海会展的国际化水平。

  (1)扶持一批本土展会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鼓励本土大型展会通过扩大办展规模和提升办展质量、申请注册商标保护、通过国际认证等提升展会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逐步培育一批本土品牌展会发展成为国家级国际经贸展览会。通过实施档期保护管理办法等,扶持和培育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品牌展会。通过政策引导,发展和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国际专业展会。

  (2)引进一批国际和国内品牌展会。进一步完善会展市场环境,积极维护会展市场的繁荣有序,通过政策优惠、制度保障等手段大力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展会和国内品牌展会落户上海,进一步提升会展的规模和质量。加强对酒店、宾馆等会议设施的规划,积极引进一批国际性会议和跨国公司年会等落户上海,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和重要节事活动。

  (3)加强与国外会展业组织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国际会展行业组织和国际知名会展企业落户上海,鼓励会展企业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鼓励展会之间强强合作,做大做强,提升国际化水平。鼓励大型会展企业通过市场化模式兼并重组、合作办展等多种形式,打造会展业航母企业,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办展能力较强、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强的本土品牌会展企业。鼓励中小型会展企业开展合并、重组,走联合发展道路,提高办展能力和经营能力。

  2. 强化上海会展的专业化程度。

  (1)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专业精品展。加强展会与产业的融合,鼓励展会带动产业的发展。凡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符合节能、低碳、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将优先享受政策优惠,优先享受档期保护。逐步制订会展业发展的扶持目录,鼓励和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精品展会。

  (2)扶持一批专业展的办展企业。鼓励专业办展企业与行业协会、大型企业联合举办专业性较强的展会,扩大展会的招商招展范围,提升展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对专业展会的主办企业和行业协会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展览展示工程企业提高设施、工程施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展会的布展水平。

  (3)推动常年展示的发展。充分发挥上海世贸商城常年展、汽车会展中心等常年展的作用,鼓励举办专业性的常年展,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提升影响力。加快五角世贸商城和长风生态基地跨国采购常年展示中心的建设,尽快形成短期展和常年展交相呼应的局面。

  (4)大力推进网上会展业发展。积极配合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广网上会展,打造全国领先、功能齐全、服务水平一流的网上会展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交易平台、大宗商品市场以及专业市场等的建设,促进工博会、跨采大会、华交会等国家级品牌展会的网上推广。配合世贸商城等展馆的常年展示,大力培育网上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和国际专业展。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对各类品牌会展、会议和重大节事活动的策划和宣传,提高会展的影响力。

  (5)鼓励会展企业到境外参加展览会。

  3. 促进上海会展的市场化水平。

  (1)建立适合会展发展的管理协调体制。在对现行会展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建立由相关会展管理部门组成的会展行业管理协调机制,承担会展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调、发展规划、目标及政策制定等职责。充分发挥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会展企业、场馆单位和行业协会等各自的职责,逐步建立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与会展行业协会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新模式,建立会展发展的长效监管机制和服务体系。

  (2)逐步建立会展行业的市场化管理制度。尽快完善会展业的立法保障机制,抓紧修订《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探索制定《上海市国际性会议(论坛)管理办法》。加强对主办、承办、场馆单位、展示工程、运输物流等会展企业的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并完善上海市会展企业行为公约,督促会展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3)加强对会展行业的诚信管理。建立会展企业的诚信经营承诺制度,树立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信息的及时通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防止和杜绝会展企业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4)加强展会场馆经营行为的规范。加强对场馆及设施的维护,保证大型活动场所、设施及布、撤展施工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不得凭借垄断地位或优势地位操纵出租场馆的资源和价格,不得搭售不合理的服务和产品,严格遵守合同。场馆单位要遵守所在地的有关管理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场馆的管理和服务,维护场馆周边环境整洁、交通有序。场馆与会展企业要对所举办的展会签订安全责任书,共同承担展会的公共安全责任。对在场馆内发现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和市有关部门反映,并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对未取得合法手续的展会应拒绝提供场馆租赁服务。

  4. 突破会展业发展政策瓶颈。

  (1)制订《关于鼓励上海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后世博带来的机遇,结合上海会展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会展发展的目标、方向、鼓励政策及扶持重点,作为推动会展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据。

  (2)建立“上海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会展企业在项目宣传策划、重大会展项目申办、品牌展会认定及培育、会展平台建设、会展人才交流与培养以及开展会展业研究等方面,重点要鼓励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3)积极争取会展业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积极争取会展企业享受营业税优惠税率,争取对会展场馆单位和配套服务企业允许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等,以进一步提高会展企业的竞争力。

  5. 完善上海会展的发展环境。

  (1)探索制定上海会展的行业标准。充分发挥上海在会展业发展方面已具备的良好基础和综合优势,探索制定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地方标准,重点推进主(承)办企业、展示工程企业、场馆单位的作业行为标准,为规范会展企业的经营行为提供重要依据。

  (2)建立会展企业的评级与规范制度。在会展行业引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建立会展企业评级制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会展企业的信用评估制度,对经营规范、诚信度高的会展企业,将在展会申请、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存在各类违规、违法等不规范行为的企业将实施淘汰。探索制定展会评估标准,开展展会评级管理。对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影响力大的展会,将实施申请保护制度。

  (3)发展与会展配套的服务企业。建立会展服务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为会展提供服务的会展信息服务、咨询评估、装潢设计、场馆管理、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企业,加快会展高端人才培育,推动上海形成在会展人才、信息、科技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会展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会展统计工作,通过购买服务或争取纳入市统计体系,提高会展统计的准确性和常态化,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4)进一步加强会展高端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的复合型会展人才,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充分利用已有的高校培养体系,改革专业课程设计,增强实务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会展人才培养的能力。鼓励会展企业加强内部员工培训,加快提升会展内部经营管理人才的水平。

  (5)推进会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会展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会展信息发布,鼓励会展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开展合作,加强会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会议、展览、旅游、商务等联动机制,延长会展产业链,放大会展经济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龚维刚,杨顺勇.上海会展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 林佳丽,李昌宇.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及对哈尔滨的借鉴意义.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77.

  3. 杨顺勇,徐烜.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会展项目成功度评估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0,(1):34-37.

  4. 张铁,孙明贵.上海会展经济效应发挥的swot分析和激发对策.江南论坛,2006,(9):19-2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

  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篇二

  2012年北京经济社会百舸争流

  日前,全市16个区县相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势头。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也将召开。首都北京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全市16区县人代会上各区县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亮点纷呈,可见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好势头。

  突出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

  “稳中求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基调。北京深刻把握“稳”与“进”的辩证法,既在政策、措施上保持基本稳定,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又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积极进取。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今年西城区将通过实施重点功能区建设工程,促进经济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比如加快金融街建设步伐,启动华嘉小区、莱西地块搬迁,推进广安一期、新兴盛、35中新址搬迁和月坛南街、丰盛de区项目建设改造,协助做好金融街g6和e1、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药监局等中央、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举办金融街建设20周年系列活动。同时,启动天桥演艺区剧场等重点项目,促进演艺产业聚集。

  为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共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树东提出,昌平坚持投资适度增长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并重,深化竣工一批、开丁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创新项目跟踪服务模式,全面推进77项市、区级重点工程建设。在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力促中关村电子商务园、回龙观宜家家居等项目尽早落地,探索发展网上商城、健康养老、汽车租赁等新兴服务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时,加快金隅万科广场、中关村国际商城二期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持续实施节庆促销活动,提高温泉文化节、苹果文化节等活动举办水平,扩大旅游、文化等特色消费。

  地处京西的石景山区,则谋划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此,石景山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先行先试优势,推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力争10项市级以上项目落地。同时,贯彻落实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加大科技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策划并吸引重大项目落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北京市委十届十次全会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提出“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东城区是北京的文化大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今年,全区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保护与传承为第一位任务,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牛青山说,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推进历史文化、文物和会馆保护修缮工程。在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高水平编制北京天坛演艺区规划,加快推进中国体育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国家原创音乐产业(北京)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方面,积极践行“北京精神”,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基本实现区属文化馆、图书馆及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快社区文化设施达标建设和“一刻钟文化圈”建设。

  与东城区毗邻的朝阳区,文化发展的一项目标是“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由此,朝阳区将在加强文化创新政策研究、完善文化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潘家园社区教育综合中心、5个地区级文化中心,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同时,筹建人文奥运博物馆和国际金融博物馆,推进社区教育基地和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

  拥有中关村得天独厚优势的海淀区,今年将实施文化创意产业“1+4”战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努力创建国家文化与科技发展融合示范区。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将制定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支持文化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巩固和扩大数字内容及相关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加快演艺、工业设计、影视和版权贸易等行业发展。

  因“中国影都”而享誉影视界的怀柔区,在文化发展方面更是争先恐后,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中共怀柔区委副书记、区长齐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大工作思路:以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会议会展产业功能区,努力促进会议服务和会展产业向国际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以影视产业为龙头,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功能区,力争实现文化产业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重点,积极壮大科技研发产业功能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做精做强现代制造业,力争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

  与怀柔相隔不远的平谷区,也在谋划文化领域的大作为。2012年,平谷将以“中国乐谷”为龙头,大力发掘文化内涵,努力在建设文化大区上闯出新路。中共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吉福说,落实重点工程是平谷建设文化大区的基石,深挖特色文化资源是强劲动力。今年将按照“打基础、促建设、创品牌”三条主线,全面加快中国乐谷发展。同时,通过实施文化挖掘、文化名人、文化展示、文化品牌、文化惠民、文体活动、文化标志和文化政策平台等八大工程,唱响平谷特色文化大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上,刘淇同志指出,“求进”的基础是首都和谐稳定,当前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12月,大兴区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中共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长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兴将坚持基层创造,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在网格化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类问题发现、处置、反馈、监督的长效运行机制,构建“人、地、物、事、组织”于一体的管理网络,实现网格化与村庄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规范化和园区管理属地化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在人口调控机制完善方面,深化“以补促管”、“以房控人”、“以业控人”等机制,努力实现“规模适度合理、结构持续优化”的人口调控工作目标。

  同处京南的丰台区,则注意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时,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实现信访“三无”目标。在社会面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加强街道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社区(村)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提升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技化水平。

  密云县谋划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打“组合拳”。第一,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在农村,全面、深入推进立体分类式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加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将农村地区“六护”、志愿服务、社会治安、矛盾调解、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服务管理内容融入到网格内,推动农村地区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在社区,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投入力度,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第二,深入细致抓好劳动就业工作,畅通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第三,全面促进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第四,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并且,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县镇领导接访制度,努力构建以行政调解为重点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扎实推进信访代理制。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务实举措莫过于扩大就业。中共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洪钟掷地有声地表示,门头沟将投资8000万元,办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40件重要实事。其中,结合重点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一批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农民就业方面,实现1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村动态消除。

  中共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刚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义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项目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非农收入比重;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力争城乡新增就业12000人。

  延庆县的就业帮扶目标颇具现实针对性,主要是帮扶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在农村地区,是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现残疾人就业安置。201 1年12月审议的延庆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将实现4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生态就业岗位1000个。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项务实举措。2012年,房山区将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加快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进程,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通胀预期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市场供应和价格监管,做好保供应、抓流通、重监管、稳预期等工作。同时,健全专项救助制度,做好养老助残工作,启动残疾人“双百双千”工程。

  通州区的工作思路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加大对低收入家庭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救助力度,启动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区养老院前期工作。2012年,通州还将认定5家“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进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精品社区和“四型”楼门,扩大“一刻钭社区服务圈”覆盖范围。

  
看了“代写的经济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财务管理论文代写

2.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论文

3.电力职称论文代写

4.试论“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研究

5.关于大一计算机论文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