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7
工程类学术论文

  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小编整理了工程类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工程类学术论文篇一

  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探讨

  摘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20-02

  “农业工程”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是“一门应用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特殊的工程科学”。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对农业工程的定义不断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工程内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与生物科学的融合是国际农业工程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农业工程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深窄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从而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建议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为了迎合就业,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经常会有抱怨,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有机械制造,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并采取多种措施,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建立学生双导师制,与企业联合培养,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倡导自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锡文,区颖刚.对发展农业工程教育的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223-225.

  [2]应义斌,赵文波,郭亚芳,等.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9):43-45.

  [3]王艳锦,王振峰,张全国,等.农业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68-70.

  [4]黄玉祥,陈军,朱瑞祥,等.农业机械类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4-49.

  [5]成善汉,杨好伟,周开兵,等.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3):33-35.

  [6]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2012-02-01)新华社.

  作者简介:傅隆生(1984-),男,江西吉安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工程类学术论文

  工程类学术论文篇二

  工程类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家在发展中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而人才的培养决定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同时也研究了工科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3-02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工程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要求,社会要进步必须有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类人才;工程师的培养是工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未来工程师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担当起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尽早尽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人才及培养人才的方式提出了更现实的问题。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教育宗旨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企业需求主动服务的意识,同时,在工程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确立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建全高等院校与生产型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旧式的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工程类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一整套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类人才教育模式。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计划”,该“计划”有三个特点:①企业更进一步的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②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即建立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方式;③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最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比20年前要差,这是目前大学生培养普遍面临的问题。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是全球对工程类科技人才的要求。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工程类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能否解决好上述问题,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人才的关键。

  一、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

  目前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主要存在着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毕业直接任教。做为工程类高等院校的教师如果没有在企业生产一线的经历,那么他所讲授的课就是“纸上谈兵”。据调查目前在工科大学教师中,有80%到90%的人都是来自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据报道,目前我国开设工科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左右,这些工科专业的本科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计算能力较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全球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最新统计表明,我国工科类大学本科毕业生只有10%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数量不等于质量,工程类人才教育的师资结构和层次是个问题。”做为工科院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或者“留洋经历”,应该对教师是否具有产业生产经验有所侧重。如果对教师产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没有要求,或者没有对教师职位明确提出具有工程师资质的要求,这样的师资怎能培养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解决方法: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合作科研。高校应该一方面在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增加工程教育环节,安排有工程背景的教授或者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为青年教师授课,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实习了解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新教师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工作”,在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通过多种方法解决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不再照本宣科,举的例子都是做的科研项目,与实际结合得特别紧密。如在讲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中讲到绝缘材料层压板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在原来的课堂教学中可能讲一些理论就行了,有了实践经验就会把企业需要什么样层压板及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结合到教学中,学生听了非常有针对性。

  二、学生实习体验多动手少

  大学四年,学校组织的实习多是到校外的工厂参观,能够实际动手的岗位非常少,实习的时间也很难保证,内容并不深入,开始工作的时候,感觉特别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这种现象在高等学校是普遍存在的,现在许多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减少了,有的甚至没有了,解决方法:产学合作“做中学”。学校应设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鼓励教师要走出校门多和企业合作工程项目,既能帮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有关实际问题,又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在产学合作、“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收获很大。

  三、校内教学与实际生产实践相脱节

  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作中上手基本需要1~2年的时间,企业感觉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内容,跟实际工作相差很远,工程一线工作中所需要的看图纸、工程规划等技术,他们在学校都没有接触过。如果在校时老师带着学生到工厂实地学习的情景。只要在生产企业待几天,感受就不一样。学校教的理论知识很多,但是和实际生产实践结合得却比较少,学生知识面很丰富,但专业深度不够。解决方法: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开专业课。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聘请企业界资源技术骨干来校开设专业课程,学生非常踊跃,听课生早早报满,聘请了哈飞集团的技术总监、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哈尔滨电力集团大电机研究所的技术所长及哈尔滨庆缘绝缘材料厂的总工程师等企业的技术骨干给各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结合自身的发展经历及实际生产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生动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领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亲身体验,使学生对实际生产中最精髓部分与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效果甚好。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脱离生产实践,因此,培养的工程人才还不能适应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在我看来,要提出一个“工程素质”的概念,不光指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这种“工程素质”都是应该具备的,这种素质集中体现在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围绕这种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进行全方位改革,产学研结合,建立和完善新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教育平台,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国际标准的要求。总之,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是最为关键的。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2]余大品.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10,(7):4-5.

  [3]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4.

  [4]潘云鹤.抓住机遇,培养中国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科技奖励,2011,(9):30-31.

  [5]王浩程.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构建现代工程实训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1,(6):83-85.

  [6]查建中.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7]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作者简介:陈宇飞(1963-),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看了“工程类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工程专业研究论文

2.浅谈工程管理学术论文

3.建筑学术论文

4.工程管理学术论文

5.工程管理学术典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