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3
强迫症学术论文

  现代人易患强迫症,虽然与工作压力、生活负担这些社会心理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与患者个性有关,患者的个性是强迫症发病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强迫症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强迫症学术论文篇一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摘要:现代人易患强迫症,虽然与工作压力、生活负担这些社会心理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与患者个性有关,患者的个性是强迫症发病的基础。本文从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分析?探讨对迫症产生的规律,强迫症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与治愈方法。

  关键词:强迫症;精神障碍;心理治疗;预防治疗;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226-01

  1 强迫症的表现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些想法,但是强迫症患者的想法、行为,就可能被做出来,例一:某人在开车的过程中突然想到自己会撞到路边的行人或者树木,他就会认为这样的事情很可能真的会发生,再联想到这件事发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产生恐惧,痛苦和焦虑。于是,他想尽方法来控制自己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但结果是他根本无法控制,这样就进一步加重了他的恐惧、痛苦和焦虑。例二:强迫计数:患者不可克制地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如见到电线杆计数,见到窗子也要计数,不计数则感到烦躁,难以克制。例三:强迫性洗涤:怕不清洁而罹患某种传染病,强迫症患者接触了某物,则要反复洗手。明知已经清洁,无须再洗,但无法控制。例四:强迫观念: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强迫症的症状如强迫疑虑、强迫对立观念和穷思竭虑的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个性,最突出的就是“完美主义”,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为人谨慎、墨守成规、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过理性;内心常常有明显的冲突,徘徊于服从与反抗、控制或爆发两种极端。他们常常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欲望而崩溃。

  人就应该成功控制自己的思想。强迫症患者有很多强迫性思维和强迫行为,但他们总会认为这是他自己的思想所致,自己应该能够控制这些想法。但事实上,之所以称为强迫就是因为自己无法控制,所以他们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

  2 强迫症形成和发展原因剖析

  2.1 强迫想法和焦虑有关。

  2.2 强迫行为(外显的或隐匿的)是随意行为,旨在减轻焦虑和不适。但焦虑减轻导致强迫被强化。

  2.3 为了防止发生强迫想法和焦虑,症人常有回避行为,但回避行为阻止了对焦虑想法和暴露。根据上述心理模型。治疗策略应当是促进症人对恐惧刺激的暴露,同时又鼓励他们会议上暴露的仪式和认知回避而不易发现,这就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和评估。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

  (1)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2)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3)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

  3 强迫症心理治疗与预防治疗和康复

  采用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非我疗法、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暴露疗法等,都有一定效果。可以试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把病人置于严密监护下,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治疗强迫症,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按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分类治疗:对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直接用心理治疗就可以治愈,而不必使用药物;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心理治疗为主的情况下,辅助地使用药物。大概的治疗程序如下:在治疗初期,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和稳定症状的发展,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而当患者在实践中逐渐获得心理治疗的效果后,一方面继续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则应该逐渐地减少药物,并最终停止药物。

  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的神经障碍疾病。其实,强迫症患者往往是很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地去想去做,这样的痛苦会让人身心疲惫,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该从哪方面入手预防强迫症的发生?

  首先你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并且需要你十足的耐心、循序渐进,与强迫症作战。需要对自己的额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自身现状有客观的判断。因为强迫症就是一种假想症而引起的症状,所以,不要把强迫症看得太重,而是要把他看淡,做到轻视、放宽心,症状自然会慢慢减退。

  不要过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问自己我做得好吗?这样做行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等问题。强迫症预防学会顺其自然。强迫症的另一特点是喜欢琢磨,一个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出天大的事来。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

  学会减压也很重要。很多强迫症都是由于压力太大导致的。如今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压力也是不断增大,如果不能很好的自我缓解压力,就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在工作中要懂得适当的解压,懂得舒缓自己的情绪,预防强迫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潘明圆.强迫症浅论[j].中外医疗,2008

  [2] 马天雪.国内强迫症心理治疗效果的元分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3] 汪智慧.强迫症:都市人的心理“陷阱”[j].药物与人,2008

  [4] 谢向东.大学生强迫症的认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5] 赵娟.脑外伤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观察和中医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6] 何桂华.强迫症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j].社会心理科学,2004

  强迫症学术论文篇二

  强迫症的脑功能障碍

  摘要 近期,对强迫症(ocd)的现象学解释强调了病人在特定情境下错误识别和情绪与动机功能的异常加工。来自神经解剖、神经生理以及近期神经心理和功能成像等的相关研究证据显示:ocd病人眶额皮层(ofc)、前扣带回皮层(acc)的过度激活可能会导致错误识别功能和对行为结果预期的情绪与动机评价增高;背外侧前额皮层(dlpc)的活动减弱损害了对信息加工的认知整合能力。以上这些皮层信号在控制行为活动程序的尾状核进行整合。ocd病人的强迫性观念和行为可能由这些结构相关的神经网络中一个或多个环节的功能障碍所致。

  关键词 强迫症,眶额皮层,前扣带回皮层,背外侧前额皮层,尾状核。

  分类号 b845; b846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且最难以治愈的精神障碍之一。ocd病人以强迫性观念(obsessions)和强迫性行为(compulsions)为主要症状。“强迫性观念”是指患者思维中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冲动和表象的侵入 (intrusions)。由于它们往往是非自愿和无意义的,常伴随着急切感、灾难感、不愉快感和焦虑感,因而导致多数人还会出现反复的、耗时的和仪式化的行为,称为“强迫性行为”。对ocd的发病机制,虽然从病理心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曾提出过一些理论或假设,但有关ocd病人可能存在的脑功能障碍还缺少系统全面的认识。近期,有关ocd的现象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功能成像的研究资料迅速增长。所积累的大量结果初步提示,ocd病人调节错误识别加工和负责情绪与奖赏系统管理的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机能紊乱,主要包括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c)在内的前额叶脑区,以及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丘脑(thalamus)等皮层下脑结构。这些新的进展为进一步阐明ocd病人的脑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能。

  1 现象学解释

  schwartz认为,ocd强迫性观念加工的关键是“某物是错的”主观印象,或者说是在某种特定行为情境中对错误或误差的持久认知[1,2]。当行为反应为了减轻由情境所带来的紧张或焦虑时,强迫性行为就发生了。假如获得了这种行为,紧张或焦虑的缓解就可能被体验成某种形式的奖赏,但这只是暂时的。行为并不能导致预期的奖赏,相反产生了明显的焦虑感,随之出现的是在奖赏预期内部动机状态基础上以循环方式不断产生的行为。这种有关ocd症状的现象学解释明显不同于已有的病理心理学假设,它将ocd的病原学重点指向如下方面可能出现的紊乱:第一,错误的识别;第二、情绪与动机功能及其所表现出的对行为反应的启动与维持作用,以及获得奖赏的倾向[3]。本文将综合神经解剖、神经生理,以及近期对ocd病人的神经心理和神经功能成像等研究的相关资料,阐述ocd病人相关脑结构的功能障碍及其与这种现象学特点之间的关系。

  2 大脑前额叶脑区

  2.1 眶额皮层(ofc)

  ofc包括额叶的喙部(brodmann10和47区)和腹内侧部(brodmann11~14区),主要接受来自颞叶联络区皮层的多模态信息,以及杏仁核、下丘脑和基底神经节边缘部的信息输入,因此可能是情绪信息加工的最高级整合中心[4]。研究资料显示,ofc参与了基于奖赏评估进行决策制定的情绪加工过程。如ofc损伤的病人尽管不缺乏做出适当决策的知识,但因为不能预测下一个行为可能带来的负性情绪结果,导致决策制定发生了困难[4];ofc损伤的灵长动物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均不能完成与奖赏相关的任务,同时也丧失了对环境刺激应有的情绪反应[5];猴子的细胞单位记录表明,ofc的神经元能够很快编码奖赏相关物的出现与奖赏撤销[6];ofc还存在面部表情选择神经元,表明其可能参与了社会性情绪决策[4]。神经功能成像的研究 [7-9]表明,ocd病人的ofc在双侧、左侧或右侧存在功能性活动增强。研究者推测,ofc的过度激活可能会带来对未来行为预期结果的评价增高,从而形成无法控制的思想和行为,导致不适当“错误觉察”认知信号的产生。如果这些信号被整合到行为的选择和执行之中,就会不断地去纠正这些信号和“某物是错的”认知。

  研究资料还显示,ocd病人在ofc过度激活的同时还表现出对认知加工、行为反应或运动反应抑制能力的明显缺损。如在检查认知抑制的stroop任务的干涉条件下ocd病人的错误更多,且症状越严重其反应时越短;在检查行为抑制能力的go/no-go任务中也发生了更多的错误[10]。erp的研究[11]表明,no-go条件的反应抑制时外侧ofc有明显的n2和p3波反应。fmri的研究[12]也显示,ocd病人在go/no-go任务中ofc激活增强。在功能上,ofc的内侧区主要负责动机评价(尤其是奖赏与动机激励)和刺激-反应学习,与支配和调节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和间脑结构(如岛叶皮层,杏仁核和下丘脑)有直接联系[13]。外侧区参与行为抑制、反应抑制、反应选择[11]和情绪意义的重新评价(或认知调节),主要与新皮质,尤其是dlpc联系。内侧和外侧ofc都与包括纹状体在内的基底神经节相联系[14]。内侧与中脑腹侧背盖和伏隔核相连,参与控制基本诱因的动机环路[15];外侧与尾状核相连,参与协调运动。这两条ofc-纹状体通路都投射到丘脑,再返回额叶和皮层运动系统,形成调节动机和行动的反馈回路。可见,ofc的抑制功能是以复杂的动机、情绪、认知和运动行为调节为基础的。ofc的功能异常不仅会损害病人对刺激动机意义和行为结果情绪意义的评价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学会对有价值的和讨厌的刺激做出适当反应;同时,由于认知抑制和反应抑制能力的缺陷还使病人无法在需要适应环境时做出快速改变,因而倾向于出现强迫性的重复观念与行为。

  2.2 前扣带回皮层(acc)

  神经功能成像的研究[16,17]表明,ocd病人在ofc活动增强的同时常常伴有双侧acc激活增加。acc位于大脑额叶的内侧,包括brodmann 24, 25和32区。研究资料[18]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近期的研究[19]还表明,acc在认知和情绪信息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acc包括两个区域:背侧区,也称认知区;腹侧区,也称情感区。认知区是注意网络的一部分,与dlpc、运动前区和顶叶皮层相连。情感区与杏仁核、下丘脑、前部岛叶、海马和ofc相连,并且有投射至内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人类电生理研究发现,acc存在错误相关性负波(ern)。fmri的研究[20]表明,ern实际上产生于acc的情感区,提示acc的ern具有行为结果的情绪评价意义。而且,gehring等发现了ern在ocd病人有明显增强,且振幅与症状的严重性相关[21]。这种关联得到了其后许多研究的验证。可见,acc的机能障碍可以解释ocd症状的一些现象学特性。首先,ocd病人错误辨别和冲突监控加工可能出现了偏差,这代表了ocd持续的症状表现。其次,行为的情绪性结果处理受到了损害。最后,相当多ocd病人常伴有焦虑发生,因此acc的过多活动也可能与ocd病人的情绪性症状如非特异性焦虑有关。

  2.3 背外侧前额皮层(dlpc)

  dlpc包括brodmann 9区和46区,是许多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信息聚集的中心,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加工中枢。损伤这一区域的人类被试出现了信息暂存加工能力和目标定向行为的作业缺陷。灵长类动物的脑损伤与人类的脑功能成像研究[22]表明,dlpc在工作记忆任务中起重要作用。具体而言,dlpc不仅参与了与特定事件相关信息的分析、序列加工、在线维持以及计划的自我阐述,而且调节注意的集中,整合与决策制定相关的信息,并在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控制行为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资料[23,24]表明,ocd病人dlpc功能活动有明显下降。研究者推测,这会损害他们对行为结果的认知整合能力,进而导致停止强迫性行为的困难。

  3 皮层下脑结构

  3.1 纹状体(striatum)

  神经功能成像研究[16, 25]表明,ocd病人存在双侧或右侧尾状核头部的功能增强。尾状核的功能障碍对ocd病理生理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损害了选择和产生新活动模式(程序)的能力,使病人无法对重要信息作出灵活的反应[2]。其次,纹状体特有的与程序性学习过程相关的“准备就绪”和“释放”功能遭到了破坏,使有关程序结束的信息不能在纹状体水平进行整合,导致一些常规程序在环路中活动,进而出现习惯化或仪式化的行为[23]。

  纹状体由纹状质(striosomes)和基质(matrisomes)两种信息加工模块组成。纹状质接受来自边缘结构如杏仁核、ofc和acc的信息,又发出投射到中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纹状质对皮层―纹状体回路内加工的皮层信息进行情绪调制[3]。基质接受来自与行为预期和计划有关的前运动区和前额皮层的信息[26]。纹状体内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紧张性活动神经元(tonically active neurons, tans)聚合来自纹状质和基质的信息流,实现对多方面信息的整合加工[2]。可见,ocd病人纹状体功能受损会导致对皮层信息的情绪调制和行为预期结果表征能力的缺失,进而障碍选择和产生新活动模式的能力。

  纹状体边缘部(腹侧纹状体)受多巴胺能传入系统控制,可能参与了奖赏驱动的学习过程[27]。中脑的多巴胺神经元在奖赏驱动的学习过程中有活动改变,纹状体神经元的变化对预期奖赏特性的改变敏感。如果这类预期奖赏信息与行为反应不同阶段的神经元活动结合起来,就会导致奖赏的兑现,包括准备、启动和执行[3]。另外,背侧纹状体似乎参与了无需意识努力的日常行为的程序性学习[28]。这里神经元的活动经历了类似于习惯化学习过程的动态重新组织。而且,在训练过程中这些神经元往往对与一个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相关联的事件作出反应。功能成像研究[29]表明,在隐性程序性学习中ocd病人双侧纹状体缺乏明显活动,表明他们的内隐信息加工处于“休眠状态”。因此,ocd病人纹状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学习过程中奖赏驱动和兑现机制异常,同时程序性学习中的内隐性信息处理缺失,最终不仅使他们持续重复出现那些仪式化行为,而且也无法学会新的适应性活动模式。

  3.2 丘脑(thalamus)

  神经功能成像的研究[7,9,30]显示,ocd病人有双侧或右侧丘脑的功能活动增强。丘脑接受大量的皮层输入信息,也是大多数皮层下结构信息传递的中转站。丘脑前核(an)与下丘脑乳头体(mb)相连,并将投射发送到acc,参与了情绪表达[31]。丘脑腹内侧核(va)借助于与dlpc的联系参与注意和工作记忆的认知功能[32]。丘脑背内侧核(md)与ofc和dlpc之间存在解剖连接,可能在沟通情绪信息与高级的认知执行加工中起着枢纽作用[32]。因此,ocd病人的丘脑功能紊乱可能会障碍情绪与认知信息的传输及其在皮层下的整合加工。

  3.3 多巴胺与5-羟色胺投射

  中脑皮层边缘多巴胺能系统起源于包括中脑腹侧背盖在内的中脑腹侧区,发送投射至伏隔核与其它腹侧纹状边缘部和皮层脑区,特别是ofc、dlpc和acc[33]。损伤、受体阻断、自我刺激和毒品自我滥用的研究资料[34]均提示,这一系统参与了注意、情绪和动机加工,在目标定向行为的组织与调节,以及启动与维持对环境中新异刺激作出反应的动机激活中起决定作用。另外,多巴胺功能系统还参与了对意外奖赏出现或消失时“错误预报”的神经活动改变[34]。因此,这一系统的过度激活可能会引起对事件预见性的过分计算,导致强迫观念;也可能促成强迫性重复行为的产生,如强化某种行为方式以减少由闯入性思维困扰所造成的焦虑[3]。

  5-羟色胺能神经元位于脑干缝际核,向包括额叶和扣带回在内的前脑结构以及杏仁核、尾状核和壳核发出广泛的投射,对运动行为有普遍的抑制作用[35]。在动物中增强5-羟色胺功能,会产生协调一致的行为变化;相反,减弱5-羟色胺功能会增加探究与运动,以及攻击与性行为[36]。5-羟色胺的功能下降可以易化强迫性和反复性行为,因为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ris)对ocd有明显药理疗效[37]。研究资料[36]还显示,5-羟色胺系统对投射至纹状体和皮层的多巴胺能系统有紧张性抑制作用。因此,5-羟色胺能系统与多巴胺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产生ocd的重要调节因素。

  4 ocd症状诱发与治疗的脑功能改变

  来自症状诱发与治疗的研究结果也发现,ocd病人可能确实存在额叶皮层-纹状体系统的过度激活。breiter等在诱发病人oc症状时采用fmri检查,发现额叶皮层-纹状体有激活增加[38];adler等的激惹性fmri研究也表明,ocd病人有ofc、acc、尾状核和杏仁核的双侧激活[39]。另外,mataix-cols等还发现不同诱发刺激产生了不同的额叶皮层激活模式[40]:呈现洗涤相关的图片时,腹侧前额叶、边缘前额区(腹外侧前额皮层,ofc和腹侧acc)和背侧前额区(背外侧前额区和背侧acc)显著激活;对检查相关的图片做出反应时背侧前额区显著激活;收集相关的图片主要激活腹侧前额叶和边缘前额区。

  一些研究采用神经功能成像技术评价了ocd病人在服用sris和进行认知-行为治疗(cbt)后的大脑活动改变。一项研究[41]发现,经过10周的药物治疗和cbt后ocd病人ofc和尾状核葡萄糖代谢率都有降低,这些功能改变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且,治疗前ofc和尾状核的功能活动改变可以预测药物或cbt的治疗效果:治疗前两侧ofc较低的功能活动是sris治疗的很好预测指标[42];相反,左侧增加的ofc活动有cbt治疗的较好预后[43]。hoehen-saric等发现,具有共病抑郁的ocd病人,在治疗前如有ofc和尾状核高度激活,则对舍曲林(sertraline)(一种sris)有明显效果[44]。而且,对那些右后部扣带回有较高功能活动的患者实施前部扣带回切除有更好的手术疗效[45]。总之,sris和cbt的临床治疗效果均与ofc和尾状核的活动逐渐减弱相关,提示ocd的主要病因可能在于ofc-尾状核系统的功能障碍。

  5 总结与展望

  目前,有必要建立可以解释ocd症状与如上这些皮层―皮层下脑结构功能障碍之间直接关联的理论模型。20世纪末前后,相继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解释模式。modell等认为,ocd症状的原因在于对边缘纹状体―苍白球输入信息正常调节能力的下降,导致ofc和md之间发展了异常的正反馈回路[46],这可以解释ocd对特定情境的过多重复认知,以及情绪和运动反应的临床表现。baxter等基于纹状体―苍白球之间存在功能相互拮抗的直接与间接通路,提出ocd的临床表现或许是由于这些回路之间的活动不均衡,导致了调节直接通路的眶额皮层和扣带回环路的过度活动,而起“开-关”作用的间接背外侧前额回路的活动不足[19]。眶额皮层回路的持久激活导致了无法控制的闯入性强迫观念的出现,并产生了如洗涤和检查等重复的习惯或常规行为。扣带回的过度活动或许与焦虑相关的非特异性关注有关。schwartz则强调尾状核头部,尤其是tans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产生新活动模式的作用[2]。认为这一控制系统的任何紊乱都会通过皮层下-皮层环路影响皮层,如ofc和acc的激活。如果这两个结构功能异常,就会出现错误识别系统的效率低下,导致对环境变化强化特性知觉能力的下降,出现对信息反应的反复或无效,产生行为固着。相反,错误识别系统过度活动也会对特定的情境产生反复的和不适当的激活,导致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这种过度激活的临床表现或许就是“某物是错的”的个人感觉,最终导致闯入性病态思维和强迫行为的反复发生。总结近期大量研究资料后,aouizerate等概括了可能导致ocd不同信息加工障碍的神经机制[3](见图1),认为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之间的相互作用是ocd至关紧要的发病机理,它们各自源于ofc和acc,投射到尾状核,最后到达丘脑进行中转。另外,ocd病人也存在dlpc的功能异常。

  可见,ocd的脑功能障碍明显涉及额叶皮层-皮层下的多个神经网络的信息加工,任何一个加工阶段出现的故障都可能导致ocd相关症状的出现。ofc和acc是前额皮层的重要网络作用节点,它们都参与了错误信号的识别加工,并通过向尾状核的大量投射强化行为计划。纹状体,尤其尾状核是皮层下的关键网络作用节点,它在奖赏驱动行为的情绪性和动机性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可以选择和产生新的活动模式,以便对环境中有意义的信息作出反应。反复的强迫性行为也许就是来自对这些加工的过多的表达,以兑现奖赏来缓解内部紧张。另外,来自脑干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都作用于以上主要的网络节点,多巴胺功能增强与5-羟色胺功能减弱,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也会调节ocd强迫症状的产生。

  显然,来自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心理和神经功能成像的研究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ocd症状的现象学解释,但有关ocd症状与脑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仍有一定的推测性,其中有些重要问题尚未解决。首先,由神经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到的ocd病人前额叶脑区和皮层下相关结构的功能改变是强迫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还需进一步确认;其次,既然这些功能改变所涉及的几个关键脑区,如ofc、acc和dlpc在人类的动机、情绪、高级认知和目的行为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那么,为什么多数ocd病人除了表现出特定的强迫症状之外,一般均有正常的自知力、智能水平?近期的一些研究资料[3,13]也提示,ocd病人在多数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的加工中并没有缺陷;再次,ocd是由这些神经网络回路内特定脑区之间特殊神经联系的机能障碍所致,还是由多巴胺系统与5-羟色胺系统之间不平衡造成的;最后,导致这种脑功能障碍的原因是什么?是发生在大脑特定区域的某些结构缺陷,还是受精神因素影响所出现的病理性突触改变。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最终揭示ocd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上对ocd的有效诊断与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schwartz j m. neuroanatomical asp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response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n evolving perspective on brain and behaviou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8, (suppl.):38~44

  [2] schwartz j m. a role of volition and attention in the generation of new brain circuitry: toward a neurobiology of mental forc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y, 1999, 6: 115~142

  [3] aouizerate b, guehl d, cuny e, et al. pathophysiolog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necessary link between phenomenology, neuropsychology, imagery and physiology.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4 , 72: 195~221

  [4] krawczyk d c. contributions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to the neural basis of human decision making. neuroscience of biobehavioral review, 2002, 26: 631~664

  [5] passingham r e. the frontal lobes and voluntary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tremblay l, schultz w. modifications of reward expectation-related neuronal activity during learning in primate orbito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0, 83: 1877~1885

  [7] alptekin k, degirmenci b, kivircik b, et al. tc-99m hmpao brain perfusion spect in drug-free obsessive compulsive patients without depression. psychiatry research, 2001, 107: 51~56

  [8] swedo s e, schapiro m b, grady c l, et al.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childhood-onse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89, 46: 518~523

  [9] lacerda a l, dalgalarrondo p, caetano d, et al. elevated thalamic and prefrontal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spect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 2003, 123: 125~134

  [10] bannon s, gonsalves c j, croft r j. response inhibition deficits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s. psychiatry research, 2002, 110: 165~174

  [11] bokura h, yamaguchi s, kobayashi s.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for response inhibition in a go/no-go task.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01,112: 2224~2232

  [12] casey b j, trainor r j, orendi j l, et al. a developmental functional mri study of prefrontal activation during performance of a go-no-go task.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97, 9: 835~847

  [13] evans dw, lewis m d, iobst e. the role of the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normally developing compulsive-like behavior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rain and cognition, 2004, 55: 220~234

  [14] ochsner k n, bunge s a, gross j j, et al. rethinking feelings: an fmri study of the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emo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2, 14: 1215~1229

  [15] depue r a, collins p f. neurobiology of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dopamine, facilitation of incentive motivation, and extravers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1999, 22: 491~569

  [16] molina v, montz r, martin-loeches m, et al. drug therapy and cerebral perfus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1995, 36: 2234~2238

  [17] perani d, colombo c, bressi s, et al. [18f]fdg pet stud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clinical/metabolic correlation study after treatment.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5, 166: 244 ~ 250

  [18] 蔡厚德, 刘昌. 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5): 643~650

  [19] bush g, luu p, posner m i.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nfluences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0,4: 2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