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术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1-10-20
人文学术论文格式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而其中的学术论文格式是必须要规范的,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文学术论文格式,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人文学术论文格式

  一、题目作者: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姓名宋体四号

  (单位全名 部门全名,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宋体小四

  二、摘要关键词:

  摘要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宋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

  三、引言部分: 宋体小四号

  四、正文部分: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五、标题部分:

  1一级标题宋体三号标题1

  1.1二级标题 宋体四号标题2

  1.1. 1三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标题3

  六、图片格式:正文文字中,先见文后见图,全文统一按顺编号,

  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为400dpi以上。

  七、注释文献:

  [注释] 宋体五号

  ①注释1宋体小五号

  ②注释2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

  [1]参考文献1 宋体小五号

  [2]参考文献2 宋体小五号

  关于人文的学术论文范文

  人文与反人文的博弈

  摘 要:新的时代,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赋予人文教学以新的内容。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特征,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师所面对的一大问题,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偏差,常常表现为新手段、新方法、旧观念。就人文教学的时代性,从人生观、心态和思维等方面揭示偏差并作思考。

  关键词:人文性;时代感;人生观;心态;思维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标定义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对文言文本体的一种认识活动,它应当是现在而非过去的,是现在的人着眼现在而与文言文本“对话”,因 此,这种“对话”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换言之,在古人眼中极具人文价值的好作品,存活于今天,可能已失去了原有的人文价值,甚至成了反人文之作。笔者认为,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教学缺乏时代感。

  一、人生观――“反人文”与“人文”的博弈

  既然对文言文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时代性就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要求语文教学工作者以符合时代精神的科学的思想观念阐释、分析、评价文本。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认识文言文本的基础,教学者本身的思想是认识文本的原始思想。一般地说,原始思想越进步、深刻,则其对文本就越敏感,对文本的当代意义的探讨就越突出;对当代的困惑与问题研究越多,则其对文本从新角度所作的新的阐释就越丰富、透彻。且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做一分析。

  1.传统的理解

  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这话是有道理的。陶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他傲彼浊世,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传》正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是基于对文本的这种理解而组织课堂教学的。笔者曾在一所名校听过这堂课,教学形式新颖别致,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情感熏陶沁人心脾,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但笔者很是疑惑:沁入当代学生心脾的应该是什么?是“超凡脱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生活态度吗?

  2.笔者的理解

  我认为,这样的人生观教学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其中十分明显的一点是执教者只关注陶的个人性情,并没有考量这种性情的社会价值。在众多的历史名人中,不乏“德馨”者,他们的情操和志趣的确令人敬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去官归隐就是其中之一。但令人敬佩的情操和志趣并不一定有社会价值,也不一定是值得弘扬的“人文”。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些,从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陶文的价值取向值得质疑。

  阅读陶渊明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上有两大误区:一是完全排斥富贵名利,二是对归隐态度的全面赞同。陶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而儒、道的一个共同点是批判现实、否定现实,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淡化。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而不是做一个逃避现实的隐逸者。其实,早在13世纪末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主张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崇尚个性的张扬。从这个意义上讲,陶文所崇尚的人生观是消极的,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文的。

  3.整合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本人在执教《五柳先生传》和《爱莲说》这两文时,作了如下整合设计: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参阅注释,自主释读课文,整理常用的虚实词。难度较大的词句,通过生生对话或师生对话释疑解惑。

  第二步:熟读课文,品味古汉语特有的语言美。(着力于《爱莲说》)

  第三步:三读课文,做批判性赏析。

  第四步:四读课文,合作探究。

  在这里,“超凡脱俗”和“安贫乐道”不再受到崇尚,相反,它成了学生思辨的对象。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过学习和思辨,确立起正确而又现实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扪及了文言文学习的“人文”底蕴。

  二、心态――“消极”与“积极”的博弈

  心态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主要外显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两种。仔细观察、比较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我们将会发现:“心态”的不同会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因此,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已作为语文人文教学的重点写入课程标准。文言文教学理当承载着这一使命。

  这里,选择哪些文言篇章进入我们的教学领域,课标的“内容标准”已作出明确规定。留给我们研究的是,这些篇章以怎样的方式存活在今天的生活中,它们与今天社会的联结点在哪里,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将昨天与今天加以联系。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随机完成这种联系,那么,人文教学的“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让我们以《陋室铭》为例作一剖析。

  1.传统的理解

  《陋室铭》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

  就教师角度而言,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的创新;二是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理解与分析。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创新教学的重要因素,但这是一种表象。而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理解与分析,则是创新教学的本质。

  2.笔者的理解

  我认为,《陋室铭》中刘禹锡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刘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陋室铭》中就不时流露出被贬后的失落、消极思想。

  我们对教材作出这种分析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极具创造性,有了这种分析,我们就真正理解了《陋室铭》的精神实质。只有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和理解现实,在现实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对文言文作出时代性的分析与理解,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功能,达到铸造新人、为今天服务的目的。

  3.整合设计

  依据被贬后的人生态度,将《陋室铭》与《岳阳楼记》整合,作比较学习。下文是第二课时的设计流程片段:

  第一步:赏析性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出示思考题。

  ①刘禹锡和滕子京两人在人生经历上有什么共同点?

  ②被贬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用文中相关词句加以说明。

  第二步:探究性阅读,合作讨论。

  ①两人中,你赞赏谁的生活态度?刘禹锡的或是滕子京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请陈述赞赏的理由,做到以理服人。

  ②在我们的周围,在当今社会,有没有像滕子京这样的人?如果有,请你举一个例子,给大家说说他(她)的故事。

  在这里,学生通过对文本所蕴涵的人生态度的比较、思辨和选择,进而正确认识“今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换言之,文言文本成了一把钥匙。教师拿着这把钥匙,帮助学生打开步入“今天”的大门。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全在于教师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三、思维――“臆测”与“逻辑”的博弈

  无论怎样定义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应当使学生对自身观念及其可变性进行自觉的认识、反思和修正。深入思考“我们从哪里获得这些观念?这些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告诉我这一点?”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并从中意识到他们的思维缺乏足够的信息基础,如果他们拥有足够的信息,他们就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因此,语文学科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教会他们怎样去寻求答案。让我们以《曹刿论战》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1.传统的理解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曹刿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可以一战”。他重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确实比“肉食者”高明。

  第二段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是本文的中心。“既克”,鲁庄公却不知其所以然。足见其“鄙”。曹刿的回答分为两方面。一是论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二是论述了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最后,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足见其“远谋”。

  听课中发现,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的。但我们认为,这种分析并不科学。按照这种分析,首先就把曹刿定位为“能远谋”的“智者”,把鲁庄公定位为“未能远谋”的“鄙者”。这是一种人为设定的学习“限定”,在教学开始,就对文本进行定性,这是对文本原初价值的伤害。

  2.笔者的理解

  我们学的《曹刿论战》是左丘明依据《春秋》中的记载加工而成的作品。《春秋》中记述齐鲁长勺之战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到了《左传》里,就成了一个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这正是文学和历史的区别。

  从文本里看,鲁庄公没有曹刿思考得周全。但曹刿的思虑真的缜密到无懈可击了吗?根据文本的意思,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一鼓”而“作气”,齐国失败的原因是“三鼓”而气“竭”。曹刿认为“一鼓”能“作气”,那么,按曹刿自己的思路推论,首先击鼓进攻的是身为大国的齐国军队,亦即强齐先做到了“一鼓作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曹刿是把战争的有利时机“一鼓”主动让给了强齐。曹刿这样做必须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也即能正确而有把握地断定齐军“一鼓作气”不能击败鲁军。他凭什么判断齐国军队不会趁着“一鼓作气”而消灭鲁国军队呢?文中,曹刿对这一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因此其推论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曹刿的“远谋”也令人怀疑。

  我们中国人习惯于从结果来看过程,认为曹刿的一套组合拳获得了胜利,这证明了曹刿从头到尾全过程的正确。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歌颂鲁庄公,因为他作为一个君主却能放弃自己的主张,而任由另一个人来发号施令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实在是一种美德。

  古人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圣人的思想。因此,古人的逻辑是自己在大脑中预先设定好了的,而不是经实践检验后科学推论出来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经典文言篇章中也很常见。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夫环而攻之”,是否一定能判断其“必有得天时者矣”?“夫环而攻之”,是否也能判断“必有得人和者矣”?如果这一判断也成立,那么所得出的结论是:夫环而攻之,必有得人和者矣;然而不胜者,是人和不如地利也。因此,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不认一理,这是当代的文化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素质,而且,对我们中国人特别有针对性。

  3.整合设计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在《曹刿论战》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文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运用了问题探究法,设计了下列思考题:

  第一步:独立思考,课堂抢答。

  ①“夫环而攻之”,是否能判断其“必有得天时者矣”?除了这一判断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判断?如果有,那么所得出的结论会是什么?

  ②查阅资料,分别举一个天时恶劣却环而攻之的战例和地利在战争中曾起决定作用的战例。(课前预习准备)

  ③你认为鲁庄公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优点吗?如果有,表现在哪里?

  第二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④如果没有曹刿指挥,按照鲁庄公的指挥去做去打,有没有取胜的可能?请说说理由。

  ⑤曹刿认为“一鼓”能“作气”?而实际上是齐国军队先“一鼓作气”进攻,那么,有没有齐国军队乘“一鼓作气”而消灭鲁国军队的可能呢?如果有这种可能,那么,文章的结果又将如何呢?

  第三步: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⑥就现代战争而言,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请查资料或请教有关专家,对这一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由此可见,如果不更新思想观念,就不可能对文言文做出科学的理解和分析,也就不会有创新教学。只有将今天的智慧与昨天的文本紧密相连,才能看清今天是在怎样延续并发展着昨天。理解历史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只有理解了现实,才能更客观地认识历史文本。

  中学语文课文中,关于经典文言文,已经有许多的文化解读,当然也不乏曲解。值得强调的是,老师所给定的结论,不应该带有侵犯性,不应该是对学生的见解的占领。我们应该把中学语文教学纳入社会文化思考的范畴。遗憾的是,在我国的人文科学领域,已经自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系统内的思维和系统内的规则在起作用,“内部”的尺子和规则拒绝着外部观念的侵入,新的社会文化观念很难进入这个场域,许多次的呼喊,到最后,仍还是系统外的社会,只能抱怨,而不能介入,这是一个悲剧。

  (作者单位 浙江省富阳市大源中学)

  
看了“人文学术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1.个人学术论文格式范文大全

2.标准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3.标准学术论文格式模板

4.大学学术论文模板

5.人文素养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