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4
三国历史学术论文

  三国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从天下大乱到诸候割据再到三分天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三国历史学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三国历史学术论文篇一

  从三国历史悟带兵之道

  三国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从天下大乱到诸候割据再到三分天下,这一过程彰显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竞争实力,也展现了几位领导人高超的带兵之道。分析和研究三国时期典型人物的带兵之道,并将他们带兵方法吸纳和借鉴,对于当前部队管理问题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历史人物 带兵方法 利弊分析

  一、三国时期典型人物的带兵方法

  1.曹操——以智带兵的代表

  三国的几个代表人物中,曹操当属文韬武略,是才干最为出众的一位,其带兵方法,处处显示着智慧。以郭嘉和荀彧为例,当时二人均为曹操集团五大谋士之一,郭嘉多谋,善出奇兵但生活作风不好;而荀彧生性耿直,作风正派。鉴于两个人个性迥异,曹操让郭嘉出谋划策,令荀彧管理干部,这就充分发挥了两个人的长处。当然,荀彧发现郭嘉作风有问题,自然多次向曹操报告,希望曹操给予惩罚。而此时,曹操往往对荀彧大加赞赏,但又不对郭嘉过分指责,从而保证了二人对其的忠心,这就从侧面显示出了曹操的用人智慧。

  2.孙权——以情带兵的楷模

  孙权掌管东吴时仅仅18岁,年纪轻轻的他在混乱的局面下,逐步将东吴发展壮大,以致形成三分天下局面,与他身边的人才息息相关,也与他的带兵之道联系紧密。对当时的东吴,诸葛亮曾用“人才济济一堂,同心同德”为评价,他如何能将这些人才凝聚一心,保持东吴的安全稳定,以真情换真心的手段可谓高明。公元213年,孙权任命出身寒门的周泰为濡须口前线总指挥,朱然和徐盛作副手,由于周泰出身不好,二人不服。为此,孙权亲自到濡须口,大摆筵席款待将领,席间令周泰脱掉衣服,尽显身上伤痕,哭着拉起周泰手着说:“为了我们兄弟你出生入死,把命都搭上了,我怎能不把你当成亲兄弟,怎能不委以重任呢,我孙权与你同荣辱共休戚。”当下,所有人都服了,威信得到树立,问题也迎刃而解。

  3.刘备——以义带兵的典范

  《三国演义》讲刘备最多的是哭,而真实的刘备更多的特征是他的义。《三国志》讲到刘备时,经常会用到“食则同器,寝则同床”的语句,作为一个将军、一个皇帝,能够做到这样实属不易。同时,也是他的义使关羽、张飞在刘备一无所有时仍然衷心耿耿,是他的义使手下的将士奋勇杀敌。221年,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在将领缺乏、谋士短缺的情况下,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出兵亲自攻打东吴,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虽然此次战役给刘备集团以致命打击,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刘备的大“义”。

  4.诸葛亮——以法带兵的先锋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执法公平,赏罚严明,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吏不容奸,人怀自厉,佥忘其身”,足以显示出当时国家、军队的严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参军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不听副将王平劝告,致使街亭失守。为了维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局面,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处斩了主要负责人马谡,王平因劝告有功得到奖赏。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不徇私情,凡事以法为大,也显示了其长远的眼光和高超的带兵艺术。

  二、几种带兵方法的弊端分析

  1.以法带兵需要有成熟的法规为依据,否则难以有效执行

  我军各项法规,大多很笼统,方向性有,但细化不够。以基层连队为例,遵循的法规主要是三大条令,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同,条令中对于各职人员的职责规定也过于泛泛,难以从中找到利于执行的条款,这样会给连队带兵人造成模糊的局面,遇事不知如何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这种过于弹性的局面下,也给了带兵人很大的权利空间,用的好可以人心齐聚,用不好便会滋生腐败,后果不堪设想。

  2.以情带兵需要以识人为前提,否则易造成任人为亲的局面

  以情带兵要求各级带兵人必须对下属以真情付真心,通过培养出的感情达到辐射效应,从而激发集体凝聚力。这种方法要求简单,但操作复杂。单纯对每个人付以真心简单,但能否激发动力却不确定,回报往往各不相同。如若带兵人不识人,不会用人,以感情用事,屡屡将重要岗位托付于自己的亲信,那么公平的环境无法保护,个人的威信必将下降,战士的信心也会动摇。

  3.以义带兵需要有正确的方向为指导,否则易形成江湖风气

  以义带兵实际靠的是带兵人的个人魅力,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方向、有义气效果可佳。但如若带兵人领的路是歧途,那损失可谓巨大。刘备就是一例,为替关羽报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毅然向东吴出兵,从而导致了蜀国的元气大伤。可见,如若没有正确的方向,单纯义气用事,也只是匹夫所为。

  4.以智带兵需要带兵人具备超常的智力,否则无从谈起

  智力往往是来源于先天,后天培养的成分较少。所以想依靠智慧带兵,从根本上就断绝了那些愚蠢之人的路子。下属行骗忽悠,你毫无察觉;每位战友优点、劣根,你不清楚;有才之人不得用,无德之人受重用,那只会让局面愈加混乱。可见,以智带兵,是聪明人的带兵方法,它是一种补充,而非主流,不可盲目使用。

  三、启示

  1.坚持依法带兵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依法带兵是我军坚持的一项根本准则,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军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也日趋成熟,加之新修订的条令条例也相对完善,使得依法带兵有了更好的保障。坚持依法带兵能够更好的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激发官兵的干劲,形成团结协作的局面;坚持依法带兵能够确保方向的正确性,避免道路上的偏差。可见,依法是带兵的前提,也是根本,必须牢牢把握。

  2.贯彻以情带兵的重要手段不改变

  当前,兵员成分复杂,层次有所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单纯依靠原来的下命令的方式,难达预期效果,此时,发挥感情的引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以情带兵倡导以人为本,易于营造团结和谐的局面;以情带兵需要在实践中深入官兵,更易于掌握官兵所思所想,便于管理的有的放失;以情带兵要求对战友付出真心,更利于融洽关系,与官兵打成一片。

  3.借鉴以义带兵的辅助形式不要丢

  以义带兵是带兵方法中的土办法,主要是通过哥们义气凝聚和带动全体,从而提高集体的作战能力。采取以义带兵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带兵人的个人魅力,影响和带动一片人,提升凝聚力;以义带兵,便于与下属沟通,与官兵打成一片;以义带兵,可以使官兵为了带兵人的利益赴汤蹈火,体现超常的战友情谊。为此,在小范围内采取以义带兵仍然可以发挥出功效,在坚持依法带兵、以情带兵的前提之下,仍然可以采取。

  4.穿插以智带兵的可贵思想不能放

  以智带兵对带兵人有着超常的要求,自然不可随意使用。但在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后,确信带兵人具有这种能力素质时,其也不乏一种有效的带兵之道。以智带兵,便于发挥带兵人的智力优势,体现个人价值;以智带兵,利于发挥下属的特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智带兵,可以根据随时情况灵活处置。

  参考文献:

  [1]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三国历史学术论文

副标题#

  三国历史学术论文篇二

  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演义》

  摘 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评之为“七实三虚”,大部分有史实依据。《演义》涵盖了从东汉末豪强混战到西晋灭吴,历时九十多年,各路豪强为占夺地盘,争战不断,全国人口低谷时比东汉末减少60%。以约4400万人生命的代价形成三分局面,说不上正义性属于何方。各方逞勇斗智,奇谋百出,尽显武勇、诡略之极致。富有戏剧性和智慧、人性等教育意味的三国史事人物,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特别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盛,“说三分”是最受欢迎的说书节目,进而加上皮影戏、演唱并发展为杂剧,故事更丰满,人物特色更突出。说书的话本经加工成“评话”,现存元代至治年间所刊《全相三国志评话》回目与《演义》大体相符,罗贯中当是以此为基础,根据史书并杂采野史资料进行创作。现知《演义》的早期刊本为1494年本,距罗氏在世已约百年,学界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尚存歧见。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国史 《全相三国志评话》

  分类号 k235 i207.413

  今天的主题是《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成功的、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小说,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注》等史料,将元代甚受大众喜爱,并流传国外的《三国志平话》做了彻底改造,几乎等于重新创作的作品,被清朝著名乾嘉史学家章学诚评为“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见《丙辰札记》),就读史而言也胜过现今某些史学著作。要读透《演义》,必须了解些三国的历史。所谓“三国”,年代上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起,到280年孙吴灭亡,为60年,实际应该追溯到东汉末黄巾军主力被镇压(184年)后外戚、宦官、豪强(朝廷或地方官僚、将领)间的争斗,特别是董卓专权、袁曹官渡之战(200年)、曹孙刘赤壁之战(208年)等奠定鼎立局面的史事,达到96年。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受到大众的关注。我不是三国史专家,不敢越界妄论。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年轻人读《水浒》会凶狠好斗,上年纪人读《三国》会诡计多端,因为三国里争战各方斗计,奇谋百出,既是智慧的宝库,又是奸诈的渊薮。从人民的立场总体上看,这是一段历史悲剧时期。豪强们争夺地盘,操纵权力,称王称霸,是不计人民性命的。董卓专权引发的战争,洛阳、长安两都残破,原来人口五六万户的鄢陵县(河南)只剩几百户。有学者约略估算,三国时期人口减少六分之五,即只剩20%。当然并非80%的人口全是死亡,其中一部分死于战场或饥饿,一部分则成了豪强的部曲,受其奴役,为其卖命。根据人口史专家、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比较可靠的统计,最低人口数仅2224万,与东汉桓帝时的5648万人口相比,减少60%。经过残酷拼杀,形成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官渡之战袁败曹胜(袁军被杀七万),统有中原形胜之地;赤壁之战使孙、刘免于被吞并,这两方又生争端;夷陵之战(221年)终于孙、刘分据江东和四川。数十年争斗,以牺牲无数民命的代价形成三分局面,谈不上正义性属哪一方。当然,三分局面基本稳定(仍然不断发生战争)后,各方为了维持统治,采取发展经济、改善政治的措施,都有值得肯定之处。

  历史过程本身就是极丰富复杂多彩多姿的“众生相”,史学功夫首先是考实,其次还要使用“透视”(perspective)方法,史家通过多种史料的记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描述。其实优秀传统史书就含有这部分内容,如《史记》垓下之围一节就是极具魅力的史家妙笔,不能视为虚构。正因为史书具有可容许的扩展宽度,一部史书经过后代史家的增补、注释,内容和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内容简练,南朝宋时裴松之著《三国志注》,“上搜旧闻,旁摭遗逸”,从一百五十多种书中引用了大量材料,内容竟为陈寿书的三倍,其中就引有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所载带有神话色彩的“死诸葛走生仲达”谚语(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神话、志怪作品,述三国史事人物的书可能掺进一些传奇故事);曹操杀吕伯奢诸子事《三国志》未载,裴注引王沈《魏书》、郭颁《世语》和孙盛《杂记》的记载,“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一语仅见《杂记》,应是当时传说。

  同时,富含戏剧性情节且具有多种教育意义(道德、智略、勇武、情感等等)的事件和人物往往成为人们传颂的内容,逐渐进入文艺领域。演绎三国史事人物的文艺形式很早就出现。《宋书・乐志》所载魏、吴、晋的“鼓吹曲”就都是以三国史事立目,如魏曲“战荥阳”、“克官渡”,吴曲“乌林”(赤壁之战),晋曲“宣受命”(司马懿逼退诸葛亮事)等。唐诗中有更多叙写三国事者,如杜甫的《蜀相》,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李商隐的《骄儿》(顽童听讲三国故事,学“参军戏”扮相,可见唐代盛行的参军戏也有演三国者);唐末胡曾《咏史诗》中有多篇叙写三国人和事,时人陈蕃注其《五丈原》诗,讲到孔明遗命授计以骗退司马懿事。僧人宣教(称“俗讲”)中也插入三国故事人物,如大觉和尚《四分律行事抄批》就讲到“死诸葛惊走生仲达”的故事(令于其足上置一袋土,树镜照面,魏军虽卜得孔明已死,但见蜀军中孔明之像,乃惊退)。文艺作品中的三国故事逐渐丰满生动,人物形象逐渐特点鲜明。

  宋元时期,特别元代,是三国志故事作为完整通俗文艺作品成型的重要阶段,这是宋元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面貌变化的结果。宋代都市破除了唐朝的坊市围隔制度,居住区和商业区不再分割,有街道就可以开店经商。城市发达带来市民文娱活动的兴盛,“勾栏”、“瓦舍”众多,甚至有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勾栏。有专门“说三分”的艺人,《东坡志林》载,街巷小儿聚坐听说书(当时称“说话”),闻刘玄德败辄哭,闻曹操败则喜笑。宋人《事物纪原》载,仁宗时市人好谈三国事,有人加作影人缘饰之,始有三分战事之像。张耒《明道杂志》记市人观影戏“斩关羽”而致祭。北宋的“诸宫调”演唱,在金朝占据北方后继续发展,进而由演员唱做结合,称“院本”,其中有“刺董卓”、“襄阳会”、“赤壁鏖兵”等演唱三国故事的剧目。宋代“钱引”上竟印有诸葛孔明羽扇指挥三军以及木牛流马运输等画面。元代商品经济继续发展,说书、演唱、戏剧等演艺活动继续繁盛,宋、金的杂戏、院本发展为更完善的元杂剧;杂剧演出从大城市扩展到小县城。有个县官上书说,因剧团到当地演出,以致“万民废业”前往观看,影响社会秩序,请上峰明令禁止。三国故事人物就是元杂剧的主要题材,现存元杂剧作品中三国题材者达二十多种,是历史剧中最多的。三国戏无疑使得人物特定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神谋孔明、义勇关羽,逃命刘备,鲁莽张飞等)。   《三国演义》的祖本是从“话本”改编来的“平话”。瓦舍说话人(分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四门)当持有“话本”(大多是“书会才人”所写),据以凭其口才随意加油添醋发挥。文学史著作通常称为“宋元话本”,因为传世宋话本极少(被认为宋话本的《京本通俗小说》系伪书,且多属“小说”类),“讲史”类大多是元代定型并刊印传世,时称“平话”。元代是通俗文体盛行时期,应该在中国文化史上大书一笔。这无疑与蒙古贵族官僚学习汉文化有关,他们为了统治中原,需要学习汉文汉语和经史知识,教他们的老师用白话讲解,写成的书称为“直说”“直解”或“直讲”,如《小学大义》《大学直解》《直说大学要略》《中庸直解》(许衡的讲义)、《孝经直解》(贯云石著),通史内容的有《直说通略》(郑镇孙著,张元济称赞此书“诚近代白话文之先导”)等。为引学习者兴趣并加深理解,元代的经史书还盛行插图,上图下文,称为“全相本”。这是“话本”演进的文化背景。此外,读书人(尤其南士)仕途滞塞,幸好江南经济繁荣,南宋积累下来的文化底子厚,元朝对待读书人很宽松,于是在富人(如昆山顾瑛)接济下,他们结社(杭州就有多个文社)讲论诗文,饮宴游赏,与优伶辈结交(如大诗人杨维桢的文集中就有许多篇为演员写的诗文)。他们与文艺圈结合是“话本”进一步完善的条件。原由书会才人执笔的“话本”简略粗糙,经过文人加工,揉进史书记载,元代称为“平话”。《全相三国志平话》是现存元至治年间(1321―1323)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元朝统治者从忽必烈以来就一直注重读《资治通鉴》,作为其主要历史教材,并将历代圣帝明君、忠臣烈士列入祭祀典礼。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特别受到尊崇。元成宗时,由当地长官在南阳卧龙岗建立武侯祠;元仁宗命在枢密院西侧建祭祀太公望的“武成庙”,以诸葛亮从祀;元英宗封诸葛亮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泰定帝在大都城西的关羽庙树立“义勇武安王庙碑”;元文宗即位那天(天历元年九月十三)是关羽神降日,即在关羽的封号“义勇武安英济王”上加封“显灵”二字,并遣使者到解州关庙祭祀;元顺帝将张飞加封为“武义忠显英烈灵惠助顺王”,更将关羽的封号加到了九十三字,尊崇至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元朝实行科举,钦定以朱熹《四书集注》《通鉴纲目》为论说标准,三国史崇蜀汉而黜曹魏。翰林学士赵居信依照《纲目》立场特为编撰《蜀汉本末》三卷(至正十一年建安书院刻本);同时人胡琦编撰有《关王事迹》五卷(元刊本不存,北大藏有明成化七年重刊本),含有多幅图像。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显然是文化水平相当高的文人,但生平资料极少,而且互有歧异。最重要的是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大约1425―1426年成书)中的一条:“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变,天各一方。至正甲辰(1364年)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所终。”并著录了他所作的三部杂剧名。他们初会结交年代当在红巾军起事(1351年)之后(即所说“遭时多变”),当时贾仲明(1343―1422之后)应尚年青(姑拟十八岁,1360年),罗贯中当年长二十岁左右,方可称“忘年交”。据此推算,罗贯中大约出生于1320年前后。此外,传世之嘉靖元年(1522)张尚德本卷首的弘治七年(1494)刊本蒋大器序称:“前元”时代依野史著为“评话”,皆盲目艺人俗语,多有错误,且失之野卑,士君子嫌之,于是“东原罗贯中”取陈寿《三国志》慎重选择史实,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据此则著作年代当在明初(《演义》作者和成书年代学界尚有歧见)。东原就是山东东平的古名。但是明郎瑛《七修类稿》则称《三国》《水浒》二书为“杭人罗本贯中编”,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也说他是杭州人。罗贯中的本贯当从其“忘年交”贾仲明所说是太原(金元时代文化发达,演艺兴盛的地区)。大概年长后游历四方,流寓江南地区,漂泊各地,故自称“湖海散人”。杭州是当时南北文人聚集,演艺活动繁盛之地(元杂剧重心从大都转移至此),罗贯中在元末明初可能较长时间寓居杭州,情况和当时许多士人相似。元代建阳刊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十分流行,以致高丽商人来采购的多种经史书籍中,也列有此书(见元刊本《老乞大》)。这种历史背景和罗贯中本人的生活经历,都可能促使他立志在《全相三国志平话》基础上进行改编(见表1)。现知《三国志通俗演义》早期刊本是明弘治七年本和嘉靖元年本,距离罗贯中创作此书约一百多年,其间有可能在流传中经过修改或增补,这是流行书的常见现象。如果对《演义》的文本作精细的研究,或许能发现若干后人添加的文字。我对文学史只具有粗略知识,不敢多言。

  注:采自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

  陈得芝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3。

  
看了“三国历史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三国历史的故事

2.经典三国历史故事

3.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4.三国历史小故事

5.三国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