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

发布时间:2021-09-16
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

  当今,全球的经济态势主要表现为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各国国民经济影响的日益深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篇一

  经济结构、无通胀增长与全球经济

  内容提要:本文假定美国确实有一个“新经济”,将讨论其事实根据,考察围绕“新经济”的争论和证据。探讨“新经济”的出现——如果它确实存在——可能对世界上其它地区包括亚太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关键词:经济结构 通胀 全球经济 新经济

  作者简介:[美]理查德·n·库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新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汇,它被用来描述美国经济的特征,但它的内涵确定而定义模糊。有时,人们有选择地用它来指高技术因素,特别是计算机、半导体、软件、电信。然而,这个词汇通常是指美国经济在整体上发生的重要变化。最具戏剧性的是:这个词汇表明,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打破,通胀和失业一直得到控制,美国的长期增长率显著提高,高值股市并不是估价过高了,并且肯定将继续攀升。更确切地说,它表明美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意味着货币财政措施以其不同于过去的方式影响着美国经济。最后,它也表明,美国生产率的增长已经回复到或者说至少已经接近20世纪70年代中期衰退之前那些年的高水平。

  新经济的根据

  有四个因素特别使人们想到美国经济可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根本变化。第一个因素是:在1990-1991年的衰退之后,经济出现了长期的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0年超过了10万亿美元,是自从gdp有了充分的数据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增长,它超过了早先1961-1970年的长期复苏。由于历史上的“商业周期”,即每三到四年出现一次经济衰退期,所以这次长期经济增长至少表明,或许传统的商业周期已不复存在。人们提出了各种原因来解释为什么会是如此,其中特别强调商业公司对存货的管理有了改善。

  第二个发展是,美国失业率从1992年的7.5%下降到1995年的5.6%(标准的经济复苏——随后又继续下降为2000年的4.0%),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越战期间的繁荣年代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低的失业率,而当时它还伴随着明显加速的通货膨胀——1969年,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达到6.2%。然而,相比之下,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并得到控制,2000年有所上升,按照消费物价指数测算为3.4%,如果不计算食品和能源则为2.4%,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绝对消费紧缩占2.3%。这表明,一个重要的所谓宏观经济特征,即所谓的“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airu),可能已经明显降低。

  第三个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产力的发展令人意想不到地增长了。对这种增长的发生并没有激烈的争论,但是,围绕着增长的幅度、增长的范围、对增长的解释和增长的持久性,人们却有争论。尤其是它究竟多大程度上预示着美国经济从长期看会有一个增长?

  第四个发展是,资产净值估价的增长明显高于历史上的平均值——例如,关于账面价值或公司收益——而且,尽管遭到许多股市分析家、经济学家甚至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的坚决反对,资产净值估价仍持续上升。格林斯潘早在股票市场“非理性繁荣”的1996年12月就明确抱怨过。此外,关于如何解释高值股价并经久不衰也是众说纷纭。

  “新经济”在1999年和2000年已极度流行。但过分的狂热在1999年第三季度由于股市变冷而受挫,随后进入2000年初时又有某种程度的复苏,然后便是纳斯达克股票指数在4月份戏剧性地下跌20%,纳斯达克股是由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it)股控制的。2000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戏剧性地放慢,并一直到2001年,纳斯达克股继续下跌,到2001年4月,跌至不到其最高点时价格的40%。更为典型的是,标准普尔500家公司股票价格指数(s&p500 index)在2001年4月跌至其2000年4月最高点时的80%。尽管在2001年年中,股票价格仍超过历史上大多数的平均值,但这些下跌粉碎了任何股票价格会永远攀升的幻想。此外,到2001年中期,经济衰退(连续两个季度gdp都真的是在下降)被一些观察家视为现实可能性,尽管由于当年上半年1%的增长而避免了又一次衰退,而大多数分析员预测到经济在下半年将复苏,并持续到2002年(然而,工业生产从2000年第三季度起已经连续下滑了9个月)。

  经济增长的放慢和股票价格的下跌,被大多数分析家视为值得的修正。的确,从前几年增长强劲时特别是从1999年中期开始,美联储就一直在策划给经济降温,因为5%以上的增长速度被认为超过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失业还在继续下降,通货膨胀也总是现实的危险,尽管还不明显。联邦制订的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银行之间准备金市场的银行储备率)断断续续地提高——从1993年3%的低谷上升到2000年后期的6.5%,其间1998年秋季的短暂下降,倒是有助于防止金融危机。在2000年7月对国会的证词中,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声称:“一段时间以来,总需求的增长已经超过生产潜力的扩张……我们一向都很清楚,由于劳动力市场已经相当紧张,需求的增长与可能的供给之间继续存在差距会造成产生分裂的不平衡。”因而,与金融新闻记者和世界各地的其它记者们的设想相反,经济减速本身并不表明美国经济的运行很糟糕。但是,它否定了关于新经济的最乐观的说法。

  宏观经济结构的变化?

  美国经济会增长得如此之快,失业会减少了如此之多,没有引起通货膨胀的明显上升,这令许多分析家惊讶不已。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就存在这样一种相关关系:失业率持续低于5%将会导致工资的明显提高,而工资提高会导致价格膨胀的加速,进而又会导致与通货膨胀作斗争的美联储紧缩信贷条件,以阻止通货膨胀,因而放慢增长。

  如上所述,美联储的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令人注目地紧缩了信贷,但1998年秋季有过短暂放松,以应付因俄罗斯拖欠政府债务而造成的信贷市场恐慌,而长期信贷的管理几乎失败——至少,用操作手段的变量、联邦基金利率来测评是失败的。此外,还有m1的增长(m1=通货、旅行支票和可开支票的存款)在1995-1997年间的每一年里实际上都是负数,致使一些货币主义者预言美联储正在把美国经济引入衰退。然而,广义的货币供应m2和m3都切实增长了。1997-1999年间,m2每年增长5%以上,m3每年增长7%以上,致使一些持批评态度的观察家们争辩说,美联储在不知不觉地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事实上,正如格林斯潘主席每半年一次给国会的报告中所强调的,联邦正在监测目前的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速实行了轻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依据联邦基金利率评估),这与因食品和石油价格产生的时起时落的特殊压力而做的调整是一致的。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失业的下降是这一进程的结果,而不是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紧缩的明确无疑的信号。

  应该注意的是,在1993年增税之后,没有积极地采用所设想的财政政策来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居高不下的预算赤字。有人坚持认为,这次财政紧缩并配合对消费增长的持续抑制,使得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比别的办法轻松一些,而且,也使长期利率下降了。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在1990年高于8%,10年以后降到6%以下,尽管这期间经济迅速增长了。的确,随着经济迅速增长,1998年联邦预算出现了1969年以来的第一次盈余。但是,由于经济减速以及2001年春季的减税,预算余额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又采取了一些财政刺激措施。

  失业下降到4%而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是否意味着美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特别是,是否意味着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的下降?或者是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的持久变化?

  美国国会预算局已经计算出过去40年美国经济中的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1962年的5.5%缓慢地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6%,1990年代后期又缓慢地下降到5.5%(据布雷纳德-佩里报告,2001年,第62页)。这些变动主要反映了人口统计上的变化,许多年轻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入了劳动力大军,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罗伯特·戈登所做的估计表明,由于gdp的下降,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有较大的降低,从1988年6.4%降为1998年的5.7%。这些计算结果可以怎样解释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经验?在1995年后期之后,失业率在5.5%以下——通常是确实在5.5%以下——尽管这就是5.5%的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airu),却还是导致了通货膨胀的日益加速。消费物价指数从1995年的2.5%上升到1996年的3.6%,不过在随后的3年里,登记的增长仅为1.7%、1.6%和2.7%。2000年上升到近3.4%。这意味着1998年以后有某种程度的加速。但是,如果将食品和能源排除在外——理由是食品和能源价格格外不稳定,并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通货膨胀在这个十年的最后几年里就是一个整百分点,失业率也是4%左右,都低于1991-1993年,当时的失业率超过6%。

  考虑到工资增长的滞后,工资结算与以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为基础的预期更为一致:企业部门每小时的工资在1994-1995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1996-1997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1998-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速度显然加快了。可是,工资增长有许多是来自劳动力向高报酬工作的流动:工资和薪水的增加,对职业和行业之间的流动起着调节作用,在1994-1995和1998-2000年之间仅仅提高了1个百分点,即从每年2.8%增加到3.8%(另外有0.8个百分点来自小恩小惠的费用)。里奇和里斯米勒的报告称,在他们估算1967-2000年期间工资总额的方程式中,他们没有发现什么明显变化。他们推断,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交替中的任何变动都是在劳动力市场之外发生的。

  罗伯特·戈登强调了积极供给所造成的波动的重要性。他将其划分为五类:食品和能源价格更趋合理,进口商品价格的降低(部分是由于美元的增值),计算机和相关产品价格下跌的加速,卫生保健开支增长速度的放慢,以及价格上涨监测措施的改善。然而,要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的减少做出解释,考虑到这五个因素还仅仅是做了一半。

  在低失业率的条件下,以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为基础对通货膨胀所作的预测显然失灵了,关于这一情况的一种可能解释是: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人意料地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并使得工资略有提高却不增加单位劳动的成本,因而没有对产品价格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的确,在1996-2000年期间,生产的提高明显高于此前。根据经济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这篇论文(2001年,第73-74页),无论劳工还是雇主都没有预料到生产的增长,因此双方在工资谈判中都没有考虑到生产增长的因素。如果生产继续增长,就不会仍然在人们的意料之外,而工资结算则可以预料会逐步与生产增长挂上钩。因此,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只不过是由于生产的意外增长而暂时下降,恢复正常是可以预料的,较高的工资水平会同新的生产数据一起被引入工资谈判。

  可供选择的另一种解释是,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并不存在,或者说在这期间并不稳定,因而不能为制定政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也无助于对美国经济运行的理解。布雷纳德和佩里运用各种统计方法(递推回归法、当代的和逆向的卡尔曼筛选法),考察了1960-1998年期间美国的工资和价格是怎样确定的(注:布雷纳德-佩里的分析一直受到费尔的批评,批评的理由是:他们使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国内物价膨胀的量度指标,而消费物价指数包括进口商品;他们没有把生产力包含着工资因素之中,而生产力是包括在价格因素之中的;他们的分析中没有包括成本波动。费尔推测,包括的因素越全面,就会使评估系数显得越稳定可靠。戈登(1998年)认为生产力对工资没有影响;相反,里奇和里斯米勒发现,生产力的变化对实际工资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推定,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不仅无所助益;而且根据(缓慢改变着的)cbo的说法,在他们考察的大多数年份里,哪里的政策制定者热衷于既保持低通货膨胀又要保持高就业、高产出,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就给哪里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非常拙劣的误导。

  具体说来,他们发现从1965年起,在保持低通货膨胀的同时失业率大大上升,1980年达到顶点,然后开始回落,到1998下降到略高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水平。当然,这是一种描述性的统计,可以被解释为(正如泰勒2001年所指出的)那段时间菲利浦斯曲线的变化,首先向右,然后向左。关键问题是:那些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货膨胀自身内在的变化,以及应付通货膨胀的政策的内在变化。

  第三种可能的解释是菲利浦斯曲线在20世纪90年代完全塌陷——也就是说,变成了一条平直的线,这是由詹姆斯·斯托克在他对戈登的评论中提出的。他测试的结果表明,在1993年早期,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突然中断,这之后的发展与变得平直的菲利浦斯曲线是相符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失业已经不再是紧缩经济总需求的的好办法,这或许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或许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其它变化(注:斯托克(1998,第340页)提出,生产利用率、新建筑物的许可证、制造业生产、就业的增长、贸易销售额,都为预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根据,而失业率却没有这样的说服力。)。菲利浦斯曲线毕竟是对两种内生变量之间的关系所做的经验分析的描述,缺乏理论基础。可以预料,这种以经验为根据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改变,乃至完全消失。

  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同是“新经济”的一个特征吗?博伊文和贾安诺尼认为,产出似乎已经变得对联邦基金利率不那么敏感,然而,他们却找不到任何证据说明厂商和家庭对利率的变化也不那么敏感了(不过,他们分析的情况只到1995年底为止)。正如泰勒所观察到的,近几年里联邦已经对变化的经济情况作了比较快的反应,可以证明:这种反应已经减少了产量和通货膨胀的变化。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波动也明显低于早先的数十年。

  人们通常设想,货币政策(以改变联邦基金利率的方式)影响美国经济有三种渠道:联邦基金利率低,会降低贷款利率,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使美元贬值,从而刺激净出口;提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刺激消费并——通过托宾所说的"q"(q等于被资产重置成本所分割的公司市场价格)——刺激投资。蔡斯银行的布鲁斯·卡斯曼分析了美联储的宏观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见《经济学家》2001年6月30日的报告,第70页),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年以后提高0.6%,两年后提高1.7%。

  至于汇率,或许外国人现在期待股票价格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而上涨,尽管短期收益较低,也宁愿买进而不愿卖出美元。这也许表明人们的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如果变化持续下去,将会削弱联邦基金利率的一定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生产力发展的广阔而持久的增长

  人们注意到,美国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快了,1995-2000年间的年增长在4%以上(随后的2001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猛然下降1%以下)。这些数字引人注目地高于先前假定的美国经济每年2-2.5%的潜在增长率。当然,在此期间,失业率下降了近1.4个百分点,这与高于潜在增长率的增长是一致的。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多半原因可以归结于劳工和常规资本的输入增加。然而,生产力是跳跃式地成倍增长的,增长达到1973-1995年期间平均值的3倍。

  这些发展提出了几个问题。首先,测量是否准确,或者说是否存在着误测的问题?第二,如果测量总的说来是正确的,如何能解释增长的加速,特别是它可能持续多久?第三,尤其是如果断定增长是持久的,那么,如何解释加速的原因?在这一节里,我们将依次分析每个问题。

  测量

  众所周知,现代经济非常复杂,测量生产力增长十分困难,而由于劳动力逐渐地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这项任务变得愈加困难,因为在许多服务部门——例如教育或卫生部门——很难测量出实际产出(注:在美国,全部商品的生产——农业、林业、采矿业、制造业——只占劳动力的17%,而有78%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包括政府服务)——“服务”这个集合名词太宽泛,不是很有用——建筑业占5%。)的确,在教育部门,政府的统计人员甚至不去设法测量实际产出,产出是用投入来测量的,生产力的增长被假定为零。其它几个部门(包括为用户定制软件的部门)的情形几乎一样糟。那些主要和完全根据投入来测量产出的部门,其产出占了美国gdp的23%。顺便提及的是,这个测量难题与现代经济中价格上涨的测量直接相关,因为在票面上的产出价值中计算实际产出的增长,由于测出的价格变化而缩小。1996年博斯金委员会估计,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年平均价格增长夸大了一个百分点以上。如果这种估计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增长被大大低估了。从那以后,劳工统计局(负责提供消费物价指数)已经做了一系列调整,把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下调了0.45个百分点。

  诺德豪斯提出了他认为测量得很准确的gdp数字,即把那些真实产出的测量特别有疑问的部门从gdp中减去。这个数字包括了制造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批发和零售业,1999年总计为gdp的43%;而减去了建筑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政府。准确测量的gdp中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gdp的总数中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比,不仅更高而且增长更快,从1990-1995年间的年增长2.24%提高到1996-1998年间的4.65%。诺德豪斯还确定了另外一个更为微妙的测量难题。在测量各部门的增长时,切实可信的减除必须是由每个部门的投入构成的。但在美国的官方数字中,典型做法并非如此,而是根据生产(或销售)来测量部门的产出,根据赚得的收入来测量部门的投入。在一套真实可靠的账目中,在作必要的调整(如企业税)而适当加减后,总收入应该与总产出相等,既然如此,如果产出和收入的测量都很精确,错误则可忽略不计。但是,由于测量的错误,总收入事实上并不等于总产出。

  最近几年,收入的量已经超过了产出的量(注:经济顾问委员会以收入作为测量标准所提供的报告称,1990-2000年的非农贸易产出每年增长4.2%,比官方以产品为基础的测量标准所提供的数据高出0.3%。)。企业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直使用收入数据来计算,这样显示出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官方数字所显示的更快,从1990-1995年的1.26%提高到1996-1998年的3.16%。因此,官方测量结果就为大多数关于“新经济”的定量讨论提供了一种事实根据。

  范围和持久性

  如果这种增长的变化是真实的,那么,变化的范围多大,会持续多久?提出这些问题是有理由的,特别是因为西北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坚持认为:生产力的增长特别集中在某几个部门,如半导体、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产生。这些产品的美国价格是根据享乐主义(hedonic)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对使用者的有用性,诸如计算速度和记忆能力——来测定的,在过去20年间,这些产品的价格已经明显下跌。价格下跌的加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例如,电脑在1990-1995年间每年下跌16%,而1996-1999年间每年下跌32%。既然总需求一直持续增长,“真实的”产出(等于因价格变化指数而紧缩的总需求指数)也显示出非常的增长。尽管这些部门仅仅包括美国经济中消费的很小一部分,但其增长如此之快,以致影响了总的增长。当其它部门的生产率同样显示出某种加速增长的时候,戈登则认为,这种加速是说不出什么原因的,正如无法解释需求的旺盛带来的影响一样,需求旺盛时,产出的增长高于就业的增长。

  有几个分析家探究了戈登关于生产率的增长集中在较少几个部门的论断。诺德豪斯只是使用他自己精确测量的产出就发现,1990-1995年与1996-1998年相比,劳动生产率将近翻了一番,就从1.60%增加到3.09%,即使把信息技术部门(it业:计算机、软件和电信)排除在外。在制造业内部,增长的加速高度集中在机械业,包括电动的和非电动的,而批发业和零售业也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凯文·斯蒂罗发现,在他所调查的61个部门中,1994年之后部门生产率的增长与早期信息技术投资密切相关。换言之,使用it的部门也经历了生产率的高速增长,而不仅仅是生产it的部门。的确,1995-1999年同1987-1995年相比,使用it的部门(它们几乎占了整个美国经济2/3)是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未使用it加速器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1995-1999年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倒是放慢了。这就清楚地说明,生产的加速增长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部分地是在it产品方面,但主要还是在其他部门对信息技术的早期投资方面。

  至于增长会持续多久,增长过程的持久性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以测度。这里所引用的经验研究成果只到1998或1999年为止。2000年,生产的全面增长甚至比前些年更快;但在2000年的下半年明显放慢(降到2%),而2001年上半年进一步放慢(降至1.4%)。这种情况在需求下降之后是正常的,因为生产下降,工作裁减,导致有记录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放慢,甚至下降。如果需求恢复到早些时候的增长,生产增长的这次放慢就会是短暂的。如果需求疲软继续下去,美国的公司就会逐渐裁员,这样生产就要到几个季度之后才恢复。因而,对生产率增长持久性的检测,只有在总需求恢复增长时才能开始,推测起来大概是在2002年。

  我们现在知道,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t业的广泛投资,特别是在许多所谓dot.coms方面的投资是相当愚蠢的,这种投资也因为风险资本垂手可得而成为可能。因此,并非所有的it业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确实,在2001年中期,当破产了的公司清算他们最近获得的资产时,市场上几乎到处堆积着“二手的”it设备。

  但是,值得注意,许多分析家对美国经济潜在产出的长期增长率做了估计。经济顾问委员会认为,在2000-2008年间,非农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每年将提高近2.3%,高于1973-1990年间的1.4%和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2.2%。既然潜在的gdp因预期的劳动力增加而增大,gdp也可望在下一个十年中达到年增长3.4%(实际的gdp可能因失业率上升到5%而增长得略微少些)。数据资源公司(dri)对潜在增长所做的估计也是年增长3.4%,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考虑过的数字大约高一个百分点。

  解释

  要对生产率增长做出严格解释,还有待于增长究竟持续多久的报告。但是,当这种增长发生时,推测其发生的原因却是可能的。众所周知,计算能力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特别是同便宜的通俗结合起来时,代表着一种具有普遍用途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但是,这种新技术要经济和社会结构完全吸收是需要时间的,或许需要一代或两代人的时间。这部分地是因为推广新技术牵涉到许多新的投资,而新技术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检验;部分因为人们总是深思熟虑,人的思想尤其是人的组织具有很强的惯性而抗拒新的行为方式;部分因为新技术会使人卷入尚未充分理解的金融和事业风险,导致人们接受新技术的推广时小心谨慎。

  计算和通信的重大改进是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的,随后便是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包括个人电脑和国际互联网——个人电脑今天所具有的计算能力已经超过了25年前的大型计算机,而成本只是当年的一小部分。罗伯特·索洛在1987年发出著名的感叹:“除了生产力统计表之外,我们到处都能看见计算机。”计算机已经使用甚广,但是,其使用还没有完全普及,重要的是其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要使一种新技术的全部潜力成为现实,不仅涉及引进新技术的硬件,而且涉及重新组织企业的工作流程甚至安排企业的产出。保罗·戴维对19世纪后期电的推广所作的类比颇有裨益。最初,电仅仅被视为一种替代的动力资源——取代蒸汽机或水轮机,一种替代的照明资源——比美国和欧洲城市广泛使用的汽油灯要安全。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电才在企业里普及,这种动力使企业变得干净得多也安静得多,因为将它配送到工作地点是通过电线而不是通过传送带、滑车和齿轮——它们曾经装载的是来源单一的蒸汽或水动力。或许信息技术也正在经历一个类似的过程。设备方面的投资是必要的,但决不是这些新技术完全普及的充分条件。起初,个人计算机通常只不过是代替了打字机,反而降低了秘书的效率,然后,秘书掌握了文字处理程序,个人计算机才提高了秘书的效率(例如修改文本)。

  完全的普及要求通过相关的发明(例如较好的软件、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等)实现进一步改进,还有新的投资、培训和再培训、工作场所的重新布局,甚至公司的重组。反对冒险的经营者不太可能采取所有这些必要的措施,除非由于竞争的压力而被迫这样做。新技术最终会完全普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的经营者逐渐被新人所取代,他们在这些新技术的背景下成长,不只是了解新技术的潜力,而且离不开新技术。因此,这是一个长达一代人的普及化过程。

  普及化的过程可能因巨大的竞争压力而加快,引导公司不断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要不然就得求助于消费者。因此,竞争性的环境非常重要,如同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是否可以获得一样重要。在这些方面,美国的情况或许好于其他国家。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节一直很流行;这种情况在美国很普遍,并且,在那些正在减少控制调节的产业部门,对公司利润和就业的保护所给予的关注减少了,因此,迫使这些公司要么调整要么关门。例如,泛美航空公司执美国国际航空运输业之牛耳近50年,现已不复存在。它破产了,几家铁路公司也破产了。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一度几乎垄断美国电信业的电话公司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现在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运营,以致于生存都可能成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都不是由政府所有的,但两者都遭受到严格的控制)。

  竞争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一直是对国际贸易的开放。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购买的计算机总数中,有60%以上是进口的,而计算机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口(经济顾问委员会,第46页)。这样,美国的公司必须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那些物美价廉的产品竞争。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的进口没有限制(然而特别先进的计算机的出口却受到控制,因而也就刺激了美国以外的公司和政府去开发这些产品)(注:在1997年的信息技术协定中,经多边同意,没有对信息技术产品的进口加以限制。根据这个协定,富国同意不迟于2000年1月时取消进口关税,其它签字国也同意在随后5年内取消进口关税。)。

  在一个具有普遍用途的新技术发展的时期,美国总是幸运地拥有大量的风险资本——而每当狂热的时候,风险资本或许又太多了。这种情况部分地是由于许多美国人为了赚大钱而冒投资的危险(还由于他们相信,尽管受到所得税的限制(注:1993-2001年间联邦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是39.6%,在那些征收所得税的州(包括加利福利亚、纽约、马萨诸塞),加上州所得税,折抵联邦可征税收入的课税减免之后,所得税的税率达到45%左右。对投资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收益所征的最高联邦税率在1997年为28%,2001年减少为20%。),即使纳税,他们也会有赚头);部分地是由于风险评估的制度构架,主要是以投资银行的形式,对新的风险的评估和风险资本的投资抱有最高的期望。

  美国it部门的公司从1990年的不到7万家增加到1997年的15万家,其中有许多公司到2000年尚未获利。典型的模式是一个或几个人开办一家公司,他们有一个满怀希望的主意,用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积蓄,也吸收愿意投资的朋友的储蓄。经过充分酝酿,他们把设想扩充为一个粗略的商业计划。这时,他们就要找到一个风险资本的来源,它可以提供资金(以及管理的建议),使他们能够通过数年的必要努力来进一步推进他们的主意,使之转化为可以进入市场的产品,并且形成足够多购买这种产品的消费者,从而获利。一旦产品赢得足够好的声誉(这甚至可能在新公司可以获利之前),公司便通过首次公开出售而成为“股票上市公司”,由此股份被出售给大众,但被置于强大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公开、会计标准等规章的控制之下。风险资本家的典型做法是通过把他们在公司的股份出售给广大股民而获利,从而使其风险资本增值。尤其是在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上半年,自1999年7月开始的四个季度里,首次公开发售的股份增长了1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美国非住宅固定投资总额的近10%。

  对于世界其它各国的意义

  要评价美国“新经济”对于世界其它各国的意义,首先需要搞清楚其它各国的经济运行是否已经有了改进,正是这种改进使美国受惠匪浅。除澳大利亚外,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在14个富国商业部门三个周期里的生产力增长情况中,只有澳大利亚的生产力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提高了;而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尤其是从80年代以来,其他许多国家却显著下降了。

  另外有两点是应当注意的。第一,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几个国家——包括德国和日本——所记录的生产力增长,几乎和美国一样高。第二,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在90年代早期,其它许多国家显示出生产力增长比美国的增长幅度大得多。这至少告诫人们,不要仅仅根据几年的统计数据就做出过于普遍的概括。此外,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物价评估详细资料各不相同,特别是许多国家没有采用美国所用的享乐主义评估标准,所以,关于物价上涨的数据不可能进行精确的跨国比较,因此关于生产力增长的数据也不可能进行精确的跨国比较。

  在一些形成中的市场——墨西哥、韩国、东南亚、俄国、巴西——由于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发展的势头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减弱了,金融危机也影响到它们的竞争对手和贸易伙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波兰和越南实现了劳动生产力的急剧增长,但这主要归因于从中央计划到市场定价的转变。爱尔兰也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复兴,“新经济”因素无疑起了某种作用,尽管不是主要作用。在大国当中,美国则由于增长加速而引人注目,澳大利亚也是如此。

  假定美国的这次高速增长不是一次侥幸,并且可望能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那么,对其他各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美国经济增长越快,当然,美国人的收入就会增长得越快——根据经济顾问委员会预测,会多增长一个百分点。美国人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增长就增加消费的愿望。因此,美国对于商品和服务(包括进口)的需求就会继续迅速增长。在这方面,美国将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当然,出口也将以同样的数量增长,所以,美国人将生产更多的商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其中一些是其他各国所急需的,也是有竞争力的。这就可能替代某些比较传统的产品并创造出新的需求。

  第二,美国的就业和产出结构将会发生空前迅速的变化。2000年,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报告第一章(第35页)显示,it部门的产出和就业随着研发以及专利奖金迅速增长。所有制品生产(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下降到美国劳动力总数的17%(另有5%从事建筑业),剩下的78%劳动力从事各种“服务业”生产。在制造业就业人数相对下降的同时,制造业产出却没有下降,从1989年到1999年,制造业反而增长了50%。由于制品生产中机器将继续取代人工,这些趋势还将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新资本的利润似乎不会下降。技术变革支撑着这些利润,甚至当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上升时也会如此。支撑利润的另一种方式是新资本的“品质”在不断改进。因此,在美国,资本产出比率一直在下降;实现产出的一定增长所需要的新投资减少了。资本生产力的这种上升部分说明美国经济何以能在保持低储蓄率的情况下持续增长。与单纯增加股本相比,包括高收益的新技术在内的投资总额要重要得多。在美国,资本利润率高,也就会继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那些地方的利润率往往要么较低,要么(在形成中的市场)利润率较高却不那么可靠。因此,美元很可能保持坚挺,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庞大赤字很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尽管美元并不一定像2001年那样坚挺,赤字也并不一定像2001年那样庞大。

  “新经济”似乎鼓励中学以上的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过大学教育的雇员的薪水与受过高中教育的雇员的薪水之间的差距明显地加大了(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失业率降至40%时,这种差距一度有所缩小),这种日益加大着的差距似乎主要与技术变革的特性有关。这种变革越来越导致新资本替代非技术工程,补充受过教育的劳工。专门技术和可靠性也很重要,甚至在教育的、技术的或专业群体内部,提高了的工资发放单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发展将鼓励劳工更新他们的技能。

  技术的国际传播

  如果美国的“新经济”确实是由于一种新的具有普遍用途的技术即信息技术的产生并逐步被人们接受,这种新技术的运用也将会逐步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一种渠道是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在那些为充分利用这种新技术而需要进行组织变革的地区。但是,新技术传播的速度会有多快,将造成何种程度的混乱,这将取决于当地的环境,特别是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商业环境。如果公司受到保护,无论是通过限制进口还是通过制定规章实行保护,公司都不大可能感受到由于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进行增效变革的压力。当然,以出口为导向的公司必须或早或迟地进行变革以便保持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要最有效地采用新技术,要求用新的方式来组织工作场所。对于那些正在迅速发展着的穷国或中等收入的国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的难题,部分地可以通过从乡村吸收劳动力。这种劳动力是相当灵活的。那里的问题可能是太缺乏教育背景,至少对某些工作来说是这样。

  在富国,由于拥有构成合理和受过较好教育的城市劳动力,所以,问题很可能既有有组织的劳工的态度难以改变,也有既成体系的规章制度和司空见惯的旧习,这些陈规旧习是多年积累起来的,不让把劳工当作一种“商品”并被管理者随意到处调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技术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它是知识导向的,所以,以往那些通过集体谈判或者政治行动而积累形成的劳工保护已经过时。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和奉献精神因激励工资而日益增强,这种热情和风险对于实现由于新技术而成为可能的高水平生产力来说,往往是必要的。

  最后,为促进新技术尤其是软件的持续进步,高度尊重知识产权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种尊重——必要时就用法律保护来强化这种尊重——人们就不会耗费精力来创造许多应用软件,而凭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先进的计算和通信能力,创造出许多的应用软件是完全可能的。美国人并没有垄断新的设想或新的创意并把它们转换成可以赚钱的应用软件。硅谷完全是以其作为“熔炉”而著称于世的,被招引到这里来的不仅有美国人,也有中国人、印度人、越南人和其它许多民族的人,他们将新的构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应用软件和成功的商业机会。

  经济顾问委员会报告的第一章表明,美国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专利奖励在20世纪90年代急剧上升了。报告没有说明的是,其中一半的专利奖励是授予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居民的,而在1980年以前只有大约四分之一。

  美国商业结构特别有利于创新。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比较灵活,至少与其他许多富国的劳动力市场相比是这样。个人都希望在其一生中有许多不同的雇主,认为工作不满意时就会走人。对于男性来说,受雇于同一雇主的平均雇佣期为4年,女性更短。此外,公司乐意雇用年长些的工人,如果他们具备适当条件的话;而从事各种自己经营的事业也比较容易(尽管这样做并不一定容易获得很大的成功)。美国的失业相对短暂,除了经济衰退期外,平均只有六个星期。最后,临时工作和兼职工作已经司空见惯,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一样。简言之,美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无论体制还是个人选择,无论对雇主还是对雇员,都是如此。

  如上所述,不重新安排工作场所,不重组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机构,“新经济”是不可能理想地运行的。在竞争的压力下,美国人一直在进行着这种重组。的确,20世纪90年代后期,公司之间进行了空前的合并和收购,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在同一时期,公司也进行了大量的外部采购,即从公司之外购买商品和服务(尤其是后者),这些商品和服务曾经是由公司内部供给的。因为采用新方法,这些商品和服务就可能由那些专门的、独立的公司更为有效地提供保证。这种可能性不仅存在于美国国内,也可能跨越国界。有理由预见,随着新技术的传播,国际性的合并和收购将继续快速进行;的确,外国的直接投资将是主要传播手段之一。投资的方式则可以称之为有组织的套汇。那些强烈抵制外国所有权的国家,也将是抵制新技术的国家。同样,跨越国界进行外部采购,由于快捷、可靠、廉价的长途通讯而成为可能,并将日益习以为常,正如人们从电话服务的日益国际化中所见到的那样。对于那些行动迅速、反应灵敏因而能够充分利用机会的公司来说,新的机会是不会得不到的。

  概括说来,美国新经济的继续发展将会通过以下许多渠道影响其他各国:对外贸易,既有进口也有出口,进口是为满足美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出口的是新技术的产品;吸引外国投资进入美国,吸引它们的是美国有许多新的机会和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美国在国外投资,其形式是通过合并、购买、共同冒险和外部采购进行有组织的套汇;更为广泛地传播新思想,方式有国际会议、专业期刊、新闻报道和广泛的留学生教育,特别是在美国,有50多万未获得绿卡的居民在那里学习;提高教育影响工资奖励,范围所及是世界性的,而不仅仅是富国等等。

  同时,5年时间虽短,却可以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全面概括和对未来进行长期推断。仅仅是在十多年前,日本人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看来要优于其它地区,回想起这一点和未来的浪潮,就提醒人们要小心谨慎经济环境可能变得很快,出乎人们的预料。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京)2003年01期第79~88页 作者:理查德·n·库珀(丁俊萍翻译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

副标题#

  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篇二

  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 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 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了比较严重的泡沫经济,导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有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破坏作用,也对世界经济形成了很大冲击;即使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诸多泡沫经济的隐患,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后,至今未恢复增长;美国经济不断积聚的泡沫成分,让全球经济界人士忐忑不安。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泡沫经济,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 热点。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一、的涵义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 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 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 教育、 文化、 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包括银行信贷信用如期票和汇票、有价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活动占总经济活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金融深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其结果是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创新。由于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金融市场的交易额和金融活动本身的产值迅速增长,形成规模不断扩张的虚拟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长期资产价格迅速的膨胀,是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所形成的整个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其形成过程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上涨的预期吸引了大量新的买主,这些新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投机获取价差、牟取利润,而对所买卖的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或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由于新买主的不断介入,价格节节攀升,形成泡沫经济现象;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泡沫破裂,便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整个经济衰退。历史上著名的泡沫经济案例有1636年发生的荷兰郁金香泡沫、1791――1720年发生的巴黎密西西比泡沫、在伦敦发生的南海泡沫等,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泡沫经济案例拉美地区的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等。

  在讨论泡沫经济时应严格区分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泡沫经济并不等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现为上下起伏的经济周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机制会对经济泡沫起制衡作用,无论速度快慢,最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总会出现一个均衡点,突出表现为价格上升,需求将下降。但市场机制对泡沫经济则无能为力,因为泡沫经济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均衡点,突出表现为价格上升,需求随之上升,市场充溢着买涨不买落的投机气氛,泡沫经济运行不遵循市场的基本运行原则,是市场失灵的特殊典型。1846――1847年英国铁路狂热,1919――1920年伦敦和纽约股票和商品价格暴涨暴跌,1920――1923年德国物价剧烈波动,1982年黄金价格从每盎司850美元跌至350美元等,均是比较典型的经济泡沫的案例。

  二、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1、高度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不稳定性。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 环境、行业前景、 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3、高风险性。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驽,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4、高投机性。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 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 联系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则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电子货币、股票、债券、abs等金融工具,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落后的虚拟经济会成为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的障碍。

  但是,我们应看到,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并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破裂又会引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以edwards.shaw为代表的众多 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 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对本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损害,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对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

  四、虚拟经济的功能及其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不仅可以提高 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 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现的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使发行主体如企业等能及时并充足地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促进优良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获得社会资金的企业有义务提高其经营透明度,由广大虚拟资本投资者予以监督和审查,通过市场的力量,自动调节资金流向,使社会资本流向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 管理规范的行业和企业,使没有前途的企业由于资金匮乏而自生自灭,提高社会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在这一方面,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子是美国经济近十年的强劲增长。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与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有关,但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巨大支持也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风险资本市场为美国的 网络经济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本,使其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其一,虚拟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部门,提高整个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二,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规模扩张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企业低成本规模扩张提供了便利渠道,有助于社会规模经济的发展。其三,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源泉。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对社会经济发展最具影响也最具推动力的企业 组织形式就是股份制,而股份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股权的分割、设置和股权交易,这些均是虚拟经济的重要范畴。

  3、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同时也使企业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相对分离,企业所有权的 转让与处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弱化,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增强。其二,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如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其三,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反映了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未来转变,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4、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资产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1995年不变美元)

  1980-1996-年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中经网数据处理中心整理。

  五、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将储蓄有效地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实现的。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投机活动始终是共存的,虚拟经济所提供的资本配置的高效率,取决于虚拟资本的高度流动性,而虚拟资本的高度流动性是依靠投机活动实现的;虚拟经济所提供的风险规避功能如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等,风险也是通过投机者分摊的。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很容易吸引大批资金滞留于虚拟经济领域进行投机活动,而投机过度会引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并形成泡沫经济。从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 经验看,泡沫经济的产生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直接结果,但与实体经济也有密切关系。引发泡沫经济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货币政策失误与金融监管不当是产生泡沫经济的体制性因素。在金融监管不利的情况下,低利率和超量的货币供给会使大量资金流入股票、房地产等容易产生泡沫经济的领域,导致投机活动猖獗,引发泡沫经济。如日本货币供应量在1982――1985年期间十分稳定,经济也稳步增长,出现大量外贸顺差,导致本币升值;且由于日本居民储蓄率始终很高,银行拥有大量过剩资金。为了继续保持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日本央行在坚持零利率政策的同时,多次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1987――1990年日本货币供应量(m2+cd)超过了10%;日本银行积极向房地产经营者提供贷款,1985-1987年间对房地产的贷款增加了20%以上。由于大量新增资金并未投入实体经济部门,而是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投机活动日益猖獗,并使日本 经济迅速泡沫化:日经指数1985年为12000点,1986年开始急剧上升,到1989年底已突破39000点,四年之内翻了二倍多;日本土地价格以1980年为100,1985年上升为154,1990年上升为626,日本土地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按当时市值计算,1990年日本的土地总值已达15万亿美元,比美国土地资产总值多四倍(美国土地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倍多。日本的泡沫经济与其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密切有关的。

  2、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过度,金融资产质量低下,大量呆账、坏账的存在是引发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追逐高利率的利益驱动下,放松金融监管和金融审查,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大量信贷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贷款抵押品手段非常软弱,许多贷款以被高估的股票和房地产作抵押,当泡沫经济迸裂,股票和房地产价值回归其合理价格时,被抵押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房地产等抵押品出现大量缩水,不仅高息无法收回,而且贷款本金亦难以到期收回,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帐面出现大量呆账、坏账,金融资产质量低下,当广大民众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失去信心,便会发生挤提,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如泰国银行坏帐占银行总信贷的比例,1996年为9.8%,到1997年就上升为11.9%,1997年8月国际债信评价机构认为,泰国金融贷款中25%付不出利息。银行体系存在的大量呆帐、坏帐已经严重扭曲了泰国的金融体系,积聚了极大的金融风险,引暴了金融危机。

  3、 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七十年代以后,拉美和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上述各国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虚拟经济过快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以泰国为例,泰国在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受 教育和科技水平限制,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 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实体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1980-1996年期间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占gdp<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国际金融 统计年鉴1997》

  4、国际游资的大量存在也是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因素。国际游资属于短期投机资本。从新兴工业化国家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破裂过程看,国际游资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较快,金融市场开放度较高,且在金融监管方面 经验不足,使国际游资有了大肆进行投机牟取暴利的机会。

  1988-1997年新兴工业化国家股票证券投资流入(亿现价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99年世行发展指标》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必然引发泡沫经济,但并非说虚拟经济快速发展中形成的经济泡沫即为泡沫经济。由于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且美国股市最近持续高涨,引致全球经济学界对美国经济是否泡沫化的担忧。事实上,美国目前仅仅是存在一些经济泡沫,整体经济并未泡沫化:其一是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是由实体经济中高科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的,80年代之后一直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80年代后为5%,90年代为1-2%,目前为1.5%,失业率不断降低,98年跌至4.3%,消费持续旺盛,兼并收购浪潮风起云涌等,使美国实体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足以支撑美国虚拟经济中的金融泡沫;其二是美国虚拟经济中存在一些金融泡沫是合理的。首先,美国股市虽然频频创出新高,但主要是由nastaq科技股的强劲上扬所带动,工业、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股票走势较为平稳。nastaq的平均市盈率虽已经高达90倍,但以美国工业类股票的平均pe(市盈率)仅为25倍,运输业股份的pe平均为12倍,银行业平均为13倍,公用事业股平均为20倍,均处于合理区间,不能仅仅因为一个科技股板块市盈率偏高而认为泡沫成分过大。其次,科技股板块整体市盈率偏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现代的现金流量模型,股票价格更多地反映了投资者对该企业的成长性的预期,股票的内在价值由拥有这种资产的投资者在未来时期所预期并接受的现金流所决定,等于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其公式为:

  v=d1÷〔1+k〕

  若按此方法计算,除个别市盈率过高的股票,如有的科技股市盈率达2900倍,存在过度投机现象,大多数科技股若长期保持现在的增长势头,则美国科技股的定价尚不太高。其三,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健全、规范、高效的金融体系,具有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好,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强。因此,美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金融泡沫,但并未泡沫化。

  六、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危害

  在看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危害。泡沫经济产生后,无论其持续时间有多长,最后均会发生破裂并引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构成多方面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 农业、工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泡沫经济兴起阶段,投资于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可以得到远非实体经济能够企及的很高的回报率,高回报率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入股市、汇市或房地产,使股市、汇市和房地产异常繁荣,资金供求失衡又会引致利率大幅上升,使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因融资成本过高而萎缩甚至停滞;同时,股市、汇市和房地产业的高收益使大批人才流入泡沫经济领域,使劳动成本因人力资本短缺而迅速提高;生产成本的过度膨胀会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国际竞争力,阻碍出口贸易的增长。泡沫经济所扭曲的资源配置方式,会严重损害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阻碍一国的经济增长。

  2、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泡沫经济引致的虚假繁荣景象扭

  曲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产生过度消费现象的重要根源,而过度消费又容易引致进口大量增加,同时,企业由于借贷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加大,会降低出口竞争力。进口的大量增加与出口的急剧下降,破坏经常项目的贸易平衡,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外汇储备剧减,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看了“经济类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的人还看:

1.大学生学术论文挑战杯作品

2.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

3.挑战杯数学学术论文(2)

4.2016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5.经管类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