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专业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3
纺织专业学术论文

  人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衣食住行,纺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编整理的纺织专业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纺织专业学术论文篇一

  纺织材料与纺织设计发展探索

  摘 要:人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衣食住行,发展早期通过和大自然的斗争获取了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活中的纺织材料逐渐趋于丰富。笔者在文本中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纺织材料;纺织设计;发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4.049

  在科技发展史上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材料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科技和航天技术趋于成熟,其对材料的依赖更重,现代科技对材料的需求是普通的纤维材料所不能提供的,因此这就要求寻找新的替代品,要求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易于设计和制作,还需要造价相对便宜。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纺织复合材料,然后就其应用的领域和应用优势加以探讨,最后研究了影响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组成与设计的因素,以期进一步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奠定基础。

  1 纺织复合材料技术剖析

  和传统的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纺织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不同。我们常讲的纤维复合材料指的是经过一定的角度和顺序铺层或缠绕纤维束制成的,纤维材料和基体材料在缠绕和铺层的同时重新组合,最终形成层状物,所以也被我们称之为层压复合材料。同时,存在于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相互平行,彼此不叠加。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利用的是纤维束制成预定的结构形状,然后以此为骨架,经过固化后形成复合材料。革新这种工艺,让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对比普通符合材料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然而其细观结构比较复杂,这让分析、设计变得比较繁琐。很多的研究人员经过共同的努力,分析这种模型,虽然一些应用上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探讨,以便于对设计方法、标准等进一步统一,为纺织结构材料的普及、应用夯实基础。

  2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实际应用领域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比较广泛,其应用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2.1 航空航天工业

  如今,作为国家科技水平的象征,航空航天工业获得较快的发展,飞机中最大的负荷之一是其自身的飞行重量,怎样把其负荷重量减轻,需要纺织复合材料为支撑,这也是为什么航天工业如此重视纺织复合材料的原因。如今纺织复合材料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飞机的内部装修,在其诸如舱门、雷达罩等比较重要的结构部件中都有使用。

  2.2 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自纺织复合材料出现之日起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纺织复合材料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将其刚度、强度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军事工业、体育等行业中也广泛的使用了纺织复合材料。

  2.3 建筑行业

  使用于建筑领域的纺织机构可以分为两类:刚性复合材料和柔性复合材料,不管怎样,如今的社会中广泛的使用纺织结构材料。

  3 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优势

  其一,设计性强,可以按照实际的情况增加纤维束的数量,或者以实际需要为出发,构建零部件后完成组合件。这样的有点让其的应用范围大大的扩大,在高精密和机械加工等科学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二,较高的强度和模量,尤其是全方位的增强厚度方向、横向方向,保证材料的耐受性更高,具有较高的韧性;这种特性让纺织复合材料广泛的使用在高压设备等行业,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所使用。

  其三,比较容易预成型以及整合前便于放置机敏类材料。

  其四,能够自动化生产,具有较高的效率,大大减少加工量和连接量。长时间以来,科研院所、企业等致力于寻找一种材料,要求其具有较少的加工量和连接量,这会降低其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这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升,科研单位可以在能源节约的研究上获得更大的突破和发现。

  4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影响设计的因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形态和自然界的组多生物非常的类似,其不同的为通过现代的纺织技术制造形成多种预定成形结构。纤维束网络骨架在成型后加入一些必要的基体材料,完成固化环节后制作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基体材料是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另一种组分,基体材料主要有四类,分别是: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和碳基。就复合材料而言,基体主要扮演着荷载传递、均衡以及固箝支持纤维的角色。唯有有机的协调纤维和基体,才能让各自的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为材料的整体性能贡献力量。

  对工程力学进行估算的混合律仅仅是处理工程的一种模式,因此在判定各个组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不应该单纯的使用混合律。之所以不能对其单一的使用,是因为基体材料对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工艺性质以及环境的温度、介质、导电、导热等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构表明,分别固化两组之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有四种,让其成为有机的整体:其一,小组自身具有的内聚力;其二,纤维表面的空隙因为基体分子的渗透作用产生的机械作用力;其三,吸附力,包括氢键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其四,纤维表面化学基团和基体的化学基团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学键产生的作用力。这是在考虑工艺方法选择和组分选择中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5 结束语

  不管怎样,纤维和基体材料是纺织结构符合材料设计中首选的。对材料进行选择要分析其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其他化学性质和化学作用;在其产品特点以及功能特点的要求下,充分的使用固化技术以及预定成形技术;如果使用的环境等条件相同,我们应该考虑其经济性。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纺织材料和纺织设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发现更多的实用材料,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大势所趋 应运而生 写在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开业之时[j]. 纺织服装周刊,2012(09).

  [2]王建明,瞿才新,秦晓,张圣忠,王琴,吴昌祥.多组分嵌入式复合纱的生产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14(10).

  作者简介:刘井红(1979-),内蒙古翁牛特旗人,硕士研究生,高校讲师,研究方向:纺织复合材料。

  纺织专业学术论文篇二

  美丽纺织,责任发展

  为贯彻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 — 2020年》对社会责任工作的要求,深入持续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3年8月28日召开了“201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发布会”。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自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八次社会责任年会。会议以“美丽纺织,责任发展”为主题,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并根据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国家战略,探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未来在行业内外开展社会责任工作提出了思路和规划。

  一、纺织行业的美丽与梦想

  “美丽纺织,责任发展”,美丽是目标,责任是手段。在过去10年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美丽中国”也在去年党的以后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词汇。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和纽带呢?

  谈到美,可以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他的这句话放在当今也颇具现实意义,“美丽中国”正是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大好机遇。经过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让所处的环境山清水秀,让消费者和老百姓享受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虽然“中国梦”已经承载着很多内容,同时大家仍然在为“中国梦”填充新的内容,但是“美丽中国”应该说是“中国梦”的必然内涵。现在需要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到了追求并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时候。同时,实现这个美丽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漫长的努力。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宏观战略。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康社会,则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写入了报告。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与这一战略发展过程高度契合,事实上,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就始于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在迄今为止的近10年间,纺织行业的发展使业界日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正向着“美丽纺织”的梦想与目标前进,全面践行社会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愿景下的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

  1. 出口市场

  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13年1 — 7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 5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但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大主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图 1)。一方面是由于出口市场不振、需求不旺,但同时也在提醒行业,出口市场份额降低不仅是成本要素增长的问题,还存在责任竞争力的问题。这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提出了在产品健康和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领域实施更高标准的要求。

  2. 国内市场

  首先,国内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形势并不乐观,2013年限额以上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一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其次,网购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品销售最具成长性的渠道,2012年中国服装网络销售额达到3 188.8亿元,占全部网购额的24.45%,预计到2016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将达9 200亿元。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网购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网购一族不仅非常关注买家的商业信誉,而且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第三,虽然网购规模成长迅速,但中国国内市场仍未得到充分释放,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的差距从1980年的3.05倍上升到2012年的4.60倍,这说明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仍处于相对下降的需求曲线中(图 2、图 3)。

  3. 经济效益

  虽然总体来看(图 4),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继续扩大(2013年1 — 5月,我国纺织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 089.49亿元,同比增加18.05%),但是一项对企业家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对下期行业运行预期总体较为谨慎(图 5)。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估计2013年纺织行业人均工资涨幅为10% ~ 15%。而国内外棉花价差依然存在,这对棉纺企业竞争力及效益的影响依然十分突出。

  4. 劳动生产率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图 6)。虽然今年以来,纺织工业实现生产力素质、产业规模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但是,中国劳动力规模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同时,新生代工人就业理念和趋向导致纺织业的人力资源短缺。再有,中国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按照目前的趋势预测,到2030年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挑战以及工人就业趋向的挑战,让纺织行业只能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更令人担忧的是,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0.43%,明显低于同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71%)。可见,科技与产品、品牌价值与商业模式、人才素质、企业制度、科学管理等仍是行业创造人力资源新优势的主要矛盾。

  5. 产业安全

  近年来,纺织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行业安全的问题。所谓行业安全,这里主要是指这 3 个构成要素:一是资源安全,也就是原料、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的有效供给和获得性问题;二是质量安全,也就是供应链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与消费者安全问题;第三是贸易安全,也就是公平的贸易环境与市场需求增长的问题。   举一个根本性的例子,即产业原材料px的供应问题。如图 7 所示 ,2012年,我国涤纶产量3 057万t,已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0.6%,约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67.3%;2012年行业的px需求量已达到1 400万t,px产量775万t,进口630万t,对外依存度高达45%;预计到2015年,我国涤纶产量约为3 900万t,pta产量约为3 350万t,需要px约2 200万t。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群众抗议px项目的事件,其中对行业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充分与民众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提高其对有关产品和项目的科学认识。

  6. 节能减排

  从节能减排领域来看,2012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因为从这一年开始,纺织行业开始同时面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三重压力。一是中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例如环境保护部、质监总局联合发布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某些排放标准已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2013年完成的重点减排项目名单,398个工业废水治理项目中有105项事关纺织服装企业;工信部则公告第一批符合《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的企业名单。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已经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形成了非常严格的外部监督。三是不断趋严的行业准入条件,包括融资限制越来越严格。此外,iso 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极有可能将碳税征收纳入到wto多边tbt体系框架内。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产品检验、企业资质的验证外,未来碳足迹检验认证很可能成为一项新的增加中国企业附加成本的工作。

  7. 产业转移

  我国纺织行业近年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趋势,就是行业的区域转移,即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转移。通过对《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中期评估发现,产业转移已经是全行业的共识,但是目前产业转移的形势并不乐观。《规划》预期到2015年中西部产值将占到全行业规模产值的28%,而到去年为止,中西部占全国产值的比例还不到20%,因此完成28%的目标压力非常大。究其原因,首先是产业转移并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其次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的程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在缺乏产业配套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下,现有转移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树立正常健康的产业转移的诉求,也就是说产业转移应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不仅仅是谋求单纯的成本的降低,甚至是社会责任标准的降低,这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近开展的一项调研也表明,产业转移不仅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也无助于劳动时间、员工流动率等核心问题的解决,而且转出地和转入地在环境、劳动力等领域的标准差距几近消失。调研表明,2011年,转入中西部的企业中有超过2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将近60%的转移企业利润率不足9%(图 8)。

  8. 挑战带来的新思考

  通过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以发出新的思考。一是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忍痛蜕变的历史节点,所有要素的变化都正在产生“正向择优”效应;二是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三是如何以创新行动履行对员工、客户、环境和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责任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准入、品牌内涵和商业绩效;四是产业转移(国内转移和国际转移)的机会在于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而绝非更低的社会责任标准或更小的利益相关方期望。

  三、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经过 8 年时间,从一开始普及和提升社会责任理念,到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和创新责任机制的新阶段。这期间,中国纺织行业主要开展了信息披露、能力建设、专题研究和跨界行动等 4 个方面的工作。

  1. 信息披露

  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包括行业、产业集群和企业 3 个层面。在行业层面,早在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首份行业层面的社会责任报告,开创了风气之先,到今年是连续第七年发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iso26000所倡导的企业以外组织的社会责任在中国最早、最长期的制度化实践。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到今天已经在中国得到了普及,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工作一直是一种孤独的存在。以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2006 —2008年的 3 年间,中国每年只有一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那就是纺织行业发布的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直到2009年,中国才有了 5 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而其中的两份是来自纺织行业,一份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行业社会责任年报,另一份则是中国第一份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2012年,中国已经有181份非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但这些报告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种在政府部门推动之下的行为。2012年,我国非企业组织报告95%以上的增长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然而,政府推动固然重要,但是自觉自愿围绕自己的诉求发布报告更加重要。

  从产业集群层面来看,2009年平湖市经贸局和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发布的《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在中国开创了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和地区行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这两个先河。2013年,石狮、虎门、西樵、盛泽、海宁、萧山和王江泾等 7 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集体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产业集群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集思集益:能够集中、宏观地反映大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使各方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条件,理解行业发展路径,协助化解行业发展挑战。二是群策群力:超越企业,反映出政府、企业、当地社区和居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协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展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另外,产业集群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对区域品牌建设也非常有利。   在企业层面,为了便于企业科学、规范地开展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研究制定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报告指导体系,也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csr-gates)和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csr-vrai)等。这些体系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在“写出报告”的同时“写好报告”,另一方面也能使企业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管理出报告”、“报告促管理”。

  2009 — 2013年间,7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发布了近180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约半数报告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发布会平台发布,50余份通过独立第三方的验证或协会鉴证。经过 6 年的努力,纺织行业不仅成为中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份数最多的制造业行业,同时也是报告验证比例最高的行业,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高。

  6 年的努力证明,科学、系统的编制依据对于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行业发布的所有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质量在各个维度上都比较均衡,但是按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srgates)编写的报告在各个维度上质量都更高(图 9)。而且,按照csr-gages编制的报告在指标覆盖率和内容实质性上都全面高于非csr-gates报告。因此,一方面建议更多的企业应该参与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建议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和深入地使用简便易行的行业性社会责任报告解决方案。

  需要阐明的是,企业不能单纯为了发报告而发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也必须与商业价值联系起来。为此,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推出了“负责任的生产”工作机制。该机制旨在向全球供应链推介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引导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认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责任表现。入选“负责任的生产”机制的企业均是近年来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与信息披露方面已有建树的纺织服装企业,其参与商业推介的产品须从“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产品(面料)中核选。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3年推出的“责任资产”计划,将通过建立更广阔的平台,对接品牌和采购商以责任信息进行商业推广。

  2. 能力提升

  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根本手段和长效措施。多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致力于将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和资源引入行业,携手为行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例如,2012年,通过引入国际劳工组织的score项目,利用培训和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浙江省平湖市12家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对 5 家企业开展了两轮现场指导,使其环境表现和劳动生产率都明显提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bsci一起培训了200余家企业的700余名管理者,自2007年以来,联合会与bsci的培训项目已经培训了超过 1 万名管理者和员工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与江西省新余市商务局、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等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合作,为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社会责任培训。

  3. 专题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持续密切关注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在2012年主要开展了两项专题调研活动:一项是企业内部的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另一项是产业的区域转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了不同申诉机制建立和运作的成本、效果,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总结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与行业特色的内部员工意见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1年底启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调研项目。2012年,项目组探访了东、中、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家企业,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转入、转出地的当地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深入调研。2012年底,项目组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2013年4月9日和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瑞典驻华大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联合举办了两场调研报告发布会;4月23日,合作双方还与香港瑞典商会在香港举行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座谈会。

  4. 跨界行动

  纺织行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内的跨界行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跨体系合作,另一个是跨行业共建。

  就跨体系合作而言,我们认为,不同体系间的集体行动,可以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并整体提升全球社会责任体系和标准的运作效率、可信性及透明度。早在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与欧洲bsci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两个体系的合作。2010年,与bsci和美国的sa8000就体系间进一步合作进行了多论洽谈。2011年,与sa8000签订了类似的协议,并且与wrap和solidaridad达成一致,最终 5 个体系协议同意在中国设立“社会责任体系合作中国顾问委员会”(mac)。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各社会责任标准和体系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对话和共识,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具体来说,5 个体系希望通过这个委员会研究制定在劳动者保护领域指导各个标准体系的审核和认证实践的具体要求的通用指南,这些指南也将极大地便利工厂实施各有关标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实施不同标准体系时的重复性或冲突性工作。2012年,mac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就社会保险、职业健康与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13年7月,第三次mac会议召开,在这个会议上,sedex(供货商商业道德信息交流组织)加入了mac,使得开展体系协同的标准和体系达到了 6 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不断努力推进跨行业协作,并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致力于将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移植到其他行业。在2010年之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协助中国工经联、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行业和企业组织完成了它们的社会责任指南体系的编制。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程参与了中电标协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筹备,积极开展经验分享与跨行业合作。2011年下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各利益相关方组成起草组,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协调人组织完成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讨论稿)的起草。2011年12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签订了社会责任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社会责任工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成员,在广泛征询各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和完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先后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和定稿。作为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以《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主要参照依据,将为电子信息企业和相关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性的指引。

  2012年下半年,为了给《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提供行动注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还作为主要编委编纂完成了《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2013年初,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和《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初步完成了社会责任领域的规范构建。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在与中小企业全国理事会开展合作,下一步,二者将合作推进中国上千万家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四、结语

  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在前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孤独的责任缺乏社会意义,可持续发展本身需要各个利益相关方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开展密切的共同合作。只有所有各方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商业模式和供应链中的影响,并综合考量各方利益和期望,做出经济可接受、社会可容受、环境可承受的策略,经济体系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并对所有人产生回报。如此,大家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选择善,环境就会善待我们;我们选择爱,消费者就会爱戴我们;我们选择责任,社会就会对我们尽责任!

  
看了“纺织专业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纺织科技论文

2.纺织质量研究的论文

3.纺织职称论文

4.纺织品贸易相关论文

5.有关纺织品出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