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01-15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的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篇一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系列谈不久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从2014年12月26日起,《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将陆续刊发访谈、综述、言论等系列文章,关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激发中国文化的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本体论,最重视的是什么呢?最重视的是修齐治平,它的基础在家庭。中国人对家庭有一种神圣感,所以一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都喜欢讲家国情怀。家和国显然不是一回事,这样的情怀处于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差序伦理,家国同构。[详细]

  中国的品格——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访谈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是中国文化真诚、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他不仅创立了国艺苑,还兼任北京大学校园内多家中国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耄耋之年仍赴各地讲学,致力于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黄海贝就如何学习、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问题采访了楼宇烈。 [详细]

  故乡在哪里中国人的根就在哪里

  在作家余光中的诗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表达的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绵绵深情。“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乡愁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一种浸入心灵的人文情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基因和情感依托。面对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当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城镇走向大都市,从乡土的宁静走向现代的喧嚣时,游子们可否还记得“土地的芳香”、懂得妈妈的“心肠”?日前,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正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该片旨在唤起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凝聚亿万中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悟,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激发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自1月1日首播以来,该片引发了海内外众多观众的关注和热议。 [详细]

  天津泥人张彩塑:在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进入新年,大江南北到处是一派喜庆的节日氛围,灯笼、剪纸、彩塑、鲜花……装点着又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泥人张的影子处处可见,古典戏曲、民间传说、民俗民风中的人物、故事,自然是艺术家塑造的主要题材,除此之外,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一系列反映当代社会风貌的作品也受到普通百姓喜爱。近些年来,熟悉这门民间艺术的人会发现,泥人张的许多作品越来越充满时代气息,普通人的形象、百姓身边的寻常故事、英模人物的事迹都通过这门古老技艺呈现出来。一代代民间艺术家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久前,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组还曾走进天津,专门探访泥人张的老艺人们,希望从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汲取文艺创作营养。

  扎根于传统文化厚土的当代文学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发现新文化运动的根系,一直就是“五四”以来许多经典作家的重要立场。鲁迅就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表明了他与魏晋风度的精神联系;胡适以《白话文学史》揭示了“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的定律;周作人也以《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证明了新文学运动与古代“言志派”传统的精神承传……这条“寻根”的思想史线索,到了1980年代,继续结出了丰硕成果:从李凖、汪曾祺、贾平凹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不约而同“回到传统文化”的创作到1985年“寻根文学”的异军突起,都体现出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文化品格。大略看去,这股思潮从两方面展开。[详细]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戏曲史家廖奔访谈

  戏曲生态的历史演变

  王 昉:首先您是否能谈一谈,戏曲曾经拥有什么样的生态?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廖 奔:戏曲是中国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晚期的艺术形式,因而它的盛期在20世纪前,它的市场是当时的农村和城市市民社会。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戏曲,拥有自生自灭的原始生态,兴起于宋朝的市民社会和村镇土壤,元明清不断发扬光大。[详细]

  当汉字面对世界

  汉字是属于人类的,它不仅仅属于某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人类文明中一个特定的非常重要的成员。汉字在当今仍然处于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大家要去认识它理解它阐述它运用它的状态,而且汉字在中国文化跟多种文化文明相互碰撞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关于汉字的特质。创制汉字和使用汉字是对于现实世界认识的一种再现,这种再现是通过视觉以形载义来完成的,关注的是笔画部件之间,以及一个字和所要表达的认识或者是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详细]

  认清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作家苏叔阳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了《中国读本》《西藏读本》等著作。《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在世界出版,介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发行1500多万册,被誉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范例,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如今,他以抱病之躯在创作之余担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和太湖文化论坛副主席等职务,参与各种文化论坛,传播相关理念。面对当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潮,他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篇二

  辩题: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创新更重要

  这个话题是我们学校辩论赛的辩题之一,干脆就以辩论稿的形式写一写好了

  讨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哪个更重要”之前,自然要先明确一下传承与创新都有那些形式,有哪些异同。

  我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体现为批判性继承,这种继承方式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择善而承。就是将传统文化中那些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继承发扬。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君舟民水”、“民贵君轻”这些思想被一代代帝王将相们继承,“学而时习之”、“君子坦荡荡”、“见贤思齐”这些思想被一代代国民继承等等

  二、则利而承。不同于择善而承,则利而承所基于的并非普罗大众间的平等,而是使某些特定群体受益。例如:孔子的“君臣义、父子恩、夫妇顺”思想,是强调双方的互利互惠,互相尊重。经董仲舒、朱熹的发展则变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强调单向奉献的“三纲”。还有朱元璋改《孟子》为《孟子节文》,将不利于君而有利于民的思想删的一干二净。这些都属于则利而承。

  三、警恶而承。就是将前代前人的恶行恶事作为作为当代的警示而继承。典型性作为就是史书的编纂,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中国人注重历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总结前朝之失而警戒自身之行。

  传统文化的创新,我觉得有两种主要形式

  一、吸收式创新。就是吸收本民族传统文化以外的东西进行创新,继而转化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典型表现为唐朝的文化大飞跃。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民族融合,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融合,为向来注重内修,含蓄温厚的汉文化注入了异族的勃勃生机,生成了唐朝昂扬向上、激荡外放的民族精神

  二、批判性创新。对传统文化中不适于社会发展的部分进行批判,提出新的思想主张。表现为陆王心学,或者说王学左派的诞生。心学的诞生基于对程朱理学的批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与民众生活逐渐相悖。由此,高扬人情、人欲、人性的心学得以萌发。

  分析完继承和创新的形式,就可以谈一谈二者的重要性比较问题了。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那个更加重要,就先要弄清楚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所在,是国家民族的脊梁,是他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先贤的敬重和缅怀,更是指导国家和民族继续发展而不是本色真我的重要保障。保证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保证传统文化不被侵蚀异化,是继承与创新的目的所在。弄清楚了目的,才能开始比较二者的重要性。

  首先,二者都是建立在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割裂他们与传统文化本身的联系。继承不是一味的照搬,创新也不是凭空的臆造。

  传承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解构,明晰传统文化的优劣、差异,明确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不同作用。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内拓,做好了是对传统文化本色保障,使其生命力加强,不被异化。而创新则是为传统文化添砖加瓦,为原有的传统文化添加新的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外扩,做好了可以使传统文化具有时代色彩,不致被时代淘汰。

  做个比喻,如果传统文化是一个人,那么创新是人所穿的衣服首饰,款式多样,变换自如,却保证了人不被歧视、孤立。传承就是人的血肉之躯,是人的本质所在,不好变,也不能变。由此可见,二者从不同的侧面保护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其重要性的比较却可以一目了然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篇三

  “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

  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