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2
浅谈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论文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全文如下:

  [摘 要] 通过典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结合我国高校校情和学生的需求,分析现今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图书馆只是文献和书籍的收藏,以及给读者提供阅读。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图书馆是信息管理领域的重要机构,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信息服务,还为求知欲强的学者提供知识宝库。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概括,最后给读者提供方便使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基础建设情况不同,知识管理具有不同的做法和模式。

  一、典型的知识管理模式有:

  美国模式:采用“编码化”知识管理策略,强调对显性知识的编码、收集、分发、应用和测度,强调知识重用。

  欧洲/日本模式:采用“人际化”知识管理策略,强调专家技能,认为人是最关键的。结合人文背景来创造、传递、使用隐性知识,作为广阔的社会化流程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达到高水平的质量及提升生产率。

  中国模式:采用平衡“编码化”及“人际化”策略的中庸之道。中国组织实施知识管理非常强调“实用”,希望短期就能看到具体收益,所以很多组织喜欢投资于建设知识管理it系统。但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的历史及文化传统,中国人一般喜欢非正式和隐寓式的交流形式,通过人际关系交流来传递知识,所以人们习惯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通过口头的方式来分享知识。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策略

  (一)由传统管理理念转变为知识管理的思考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局限于书籍的收藏和堆积,是人们对书籍的种类进行的二分性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人和物处于二元对立状态,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积极改变陈旧的传统观念,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自觉运用知识管理的思想理念,来指导日常的知识管理工作。走出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误区,把单纯的文献管理改为知识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渗透知识创新理念,形成知识管理的思考方式。

  (二)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实现“知识共享”的传递原则

  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成的多功能、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它能够支持所有主要的知识管理与处理活动,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组织”分类与理解“编辑与检索”传递与共享等,使知识成为脱离个体而具备专家性“综合性”完备性和系统性的软件系统。

  (三)理清层次的知识管理内容,实现“各取所需”的服务宗旨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创新管理: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2、知识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知识组织管理主要是制定知识管理计划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活动,且通过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将隐藏在信息中有价值的知识单元挖掘出来,使无序的信息变为有序,使固化的知识得以活化,并建立易于被用户利用的动态知识库体系。

  3、知识传播管理:高校图书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传播管理,为知识管理人员获取、存储、组织、检索、利用知识提供了有力支持,解决了人们需求和知识混乱无序的矛盾,使各类信息的利用者能方便地找到其需求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

  4、知识服务管理:所谓知识服务管理就是要求图书馆转变管理思维,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深层次服务。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知识管理,应充分重视馆员的自身特点及其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性,运用权变管理方式来加强对不同馆员的管理,以便发挥他们各自的知识或管理才能,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应建立正常的馆员培训制度,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充分挖掘人才,培养出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还需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动进行适当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管理者的潜能和创造性。还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对员工进行奖励,以促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其隐性知识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利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