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9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高校中的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篇一

  大学生闲暇教育管理

  【摘要】大学生正确的闲暇教育观对于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闲暇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和管理存在一些偏差,笔者从大学生的视角着眼大学生闲暇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闲暇;大学生;教育管理

  闲暇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是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1]。

  大学生闲暇时间主要指:除为完成大学的教育培养计划所需要的学习或活动时间(上课、课外作业、实验、实习等)和满足生理需求所需的时间(饮食、睡眠、卫生等)之外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2],目前我国大学生闲暇生活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闲暇生活呈现出网络化、个性化特点,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已经成为大学生首选的闲暇休闲方式,并诱发了网络依赖症网络成瘾等严重问题。团体性休闲活动受冷落,休闲选择越来越个性化。盲目跟从,自创性休闲方式不足。休闲越来表面化,闲暇技能不足。闲暇教育引导不足,闲暇生活随意化。另外大学生闲暇生活层次不高,娱乐化、庸俗化消极化等问题普遍存在,轻素质重娱乐,轻思想重消遣。少数学生闲暇生活格调低下,缺乏良好的休闲习惯,闲暇生活色彩单调等问题也不可忽视。

  一、闲暇时间充裕,缺乏规划,闲暇时间浪费严重

  大学生不仅享有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每年还有三个月的寒暑假。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为280天左右,其中双休日加上法定节假日就有90天左右,实际上大学生在校时间仅仅只有190天左右[3],假期已经占全年时间的百分之四十五,大学生有超过二分之一可自由支配。由此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非常充裕,但据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对闲暇时间是无安排和规划的,大部分学生在闲暇时间里仅仅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盲目跟他人而开展一些休闲活动,没有长期的规划,造成大量的闲暇时间浪费。

  二、休闲活动形式多样,但层次偏低

  大学生不仅可以享受校园内的各种休闲设施(体育馆、操场等),他们还能享受学校外的各种休闲设施(小区、公园等)并且校内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的活动,可供休闲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十分丰富。但相当大部分学生选择以睡懒觉、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一些层次比较低的活动来度过。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学生闲暇时间是在网络聊天打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以网络为依托的媒介中度过的,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扩大。闲暇生活层次低,忽视精神修养和文化品位。

  三、休闲方式个性化,较少参与集体性活动

  一般大学里都有不少的舞会、讲座、社团活动等集体性活动,而这类的集体休闲活动近年来却倍受冷遇,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相反小团体的小圈子类的活动却很受欢迎,不少学生的交际范围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以班级、院系为单位的集体性活动已不再是学生娱乐休闲的首选。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集体意识淡薄,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四、休闲内容丰富,技能缺乏

  “技能”是大学生立足社会最基本的素质,而技能的提升主要靠闲暇时间里的积累,大学生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属于闲暇时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大量的新型的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大学生休闲的方式和内容也增多,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利用闲暇时间提升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研究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提升技能,大部分学生只注重物质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而忽视课外专业技能和生存技能的提升与充实,长期下去会造成大学生的身心畸形发展。

  五、闲暇教育引导不足,闲暇管理自觉性差

  大学生都会有学习、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的最有效排解方式就是闲暇时间内的正确的有指导性针对性的休闲活动,而大部分学校缺乏对闲暇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致力于教学生如何学习,却很少教学生如何“玩”。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闲暇教育老师和开设专门的课程,即使有也只是一些老师兼任,这些老师本身对闲暇教育认识不够对闲暇知识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因此无法给学生正确的闲暇管理指导,造成大学生闲暇管理觉性差,主动闲暇管理觉悟低,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4]。

  如何引导大学生做好闲暇时间的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休闲观,构建温馨和谐健康的闲暇环境,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大学生闲暇教育和闲暇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有以下几点:

  1、整合优化闲暇教育资源,加大闲暇教育投入

  人的差异在于闲暇,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限于专业知识而更多的是基本的社会知识和能力,而这些能力和知识基本上来自于闲暇的教育和自我管理,高校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更要教学生玩,而要把学生闲暇教育工作做好就必须要求高校有具备闲暇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师对闲暇进行指导,当前大部分学校对闲暇教育不重视造成闲暇专业师资力量和专业课程设置的缺失甚至是空白,因此应加大对闲暇教育的关注力度和师资力量投入,学习和吸收经验,结合实际,引进或培养专业教师,并设置专门课程,多途径多方式开发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积极兴建扩建校内休闲设施,鼓励引导学生多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开展学生喜欢的类型的闲暇休闲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闲暇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闲暇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顶梁柱,他们闲暇教育和闲暇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高校是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阵地,大学课程里都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课程,高校应利用好这一现有资源,强调闲暇教育和闲暇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闲暇教育和闲暇管理对对身心发展人生走向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利用闲暇时间,从而树立正确的闲暇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营造“人人休闲,人人懂休闲”的风气

  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个人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改变个人的行为。高校应大力宣传闲暇教育及管理知识,建立健全有效监督管理机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休闲、表彰闲暇管理优秀师生、开展各类闲暇知识问答比赛和讲座等各种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闲暇教育和管理,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媒体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调动学生闲暇教育和管理自觉性和能动性。

  结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场所,大学闲暇教育的好坏大学生闲暇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大学生未来人生走向,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生死存亡,做好闲暇教育及管理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参考资料】

  [1]董娅,邓力.困惑与超越――西方文化经济转型时期青少年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冯飞芸,王宁宁.浅谈大学生闲暇教育[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3]李庆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j].青年探索,2013(1):24~27.

  [4]卢浩宇.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思考――以广西某高校闲暇教育为个案[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教育管理论文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篇二

  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摘 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各个高校的一项长抓不懈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对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措施,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文从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和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一些建议这两个角度对于这个话题进行了浅谈,希望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贡献并与同行有所交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共同努力

  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高校中的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实现学生工作目标和内容、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评价等方面的转变,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学生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三个部分。其中,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做好其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可以说,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人才的成长,还关系到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整个社会高校发展的进步。在新形势下,对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措施,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就必实现以下的工作。

  第一,在学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上,要以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为目标,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管结合起来。大学生的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和整个新社会的迫切需求。因此,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应以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中心,将其渗透和融合,避免与其它工作的脱节和干扰。

  第二,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由包办型向自主型转变。长期以来,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大多是集中的组织教育和集体教育活动形式的结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此,这种工作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于现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和新要求。所以,要改变这种模式和做法,通过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共性问题集中解决的方式。

  第三,对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对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如果只是体现在单一某方面,或是单一的群体进行评价,那么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应该运用新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

  首先,尊重大学生个体是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和基础。尊重会给受教育和受管理的大学生一种情感上的被重视和被关心的体验,使他们从思想上就愿意跟管理老师靠近,主动进行沟通。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实现和满足的,因此,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即:大学生们,需要被关怀,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认识上真正地去实现被管理的重要性并自觉去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将来才会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其次,建立并完善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教改革的迅猛发展,使得大学生个体与学校之间、大学生个体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迫切要求建立并完善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来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和权利。各项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还需要根据本学校实际情况和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安排和部署,这是维护校园秩序和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和保障。

  再者,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应该将主动管理权交到学生手中。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辨别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了,所以他们可以对自己进行自治式管理。放手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以及学生会管理的作用都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这些做法会极大促进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日益成为了一种实现学生和学校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和中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师的撒手不管,相反,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加强宏观监管力度和具体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第五,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可以运用多种活动形式。

  首先,可以鼓励大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们在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去感受着管理工作的落实。

  其次,合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对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补充。当前形势下,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问题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他们接触的知识或是信息日益强大和海量,但是这些没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信息会对于大学生有不良的影响甚至是误导。所以,教师作为思想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帮助大学生合理利用这些新媒体,甄选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正能量的信息。

  那么,笔者将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一些建议。

  第一,统一领导、形成合力是基础,这样才能加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应该强化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和学校多方面合作来齐抓共管,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作为大学生,要坚强其组织协调功能,建立自治和管理的有力措施。总之,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管理和工作时保证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并可以在实际工作相互合作和促进,取得更加有效的结果。

  第二,建立并完善合理的监督机制。运用监督等强制性手段可以使学生以某种行为收到规范性管理,这是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并要以学校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有效制约,从而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

  第三,充分发挥各种载体来辅助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比如,互联网的使用,校报、板报的创建、学校广播的利用等等,这些都是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辅助性手段。但是,一定要对学生们进行有力的引导和管理,防止“过犹不及”。

  第四,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办好一所高校,关键在于人才,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人才更是学校管理工作顺利、顺畅进行的关键。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所以学生管理人员的培养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来源。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拓展工作思路,以创新的姿态积极面对学校的管理工作。

  总之,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就是要热忱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引导教育学生需要教育工作者协作性完成,并在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教育工作的沟通和管理。这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保证,也是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必然选则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宁.关于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思考[j]. 教育理论研究, 2011(3): 23-24

  [2]秦国宾, 蒙芳.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之方向[j]. 科教导读, 2011(19):10-12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宋兵波.班主任工作要“面向价值”[j].班主任,2012(1):5-7

  [5]王汉澜.《教育评价学》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6]王木春.教育的尊严与教师的尊严[j].教师博览,2012(6):30-32

  [7]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9]朱明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

  
看了“大学教育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浅谈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2.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3.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范文

4.对大学教育的思考论文

5.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