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质量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3
航空维修质量管理论文

  航空维修质量管理是保证装备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航空维修质量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航空维修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一:航空维修现场的质量管理

  [摘 要]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是确保航空维修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保障航空飞行安全的基本前提与要求。因此,当前全球多数国家均树立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以进一步加强航空维修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航空维修质量管理概念分析入手,探讨了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并重点针对加强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89-01

  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航空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航空方式出行或运输货物,推动了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航空公司面临的各项维修任务也在逐步加重。为此,如何加强航空维修现场的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摆在多数航空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航空维修质量管理的概念

  航空维修质量管理是为确保维修质量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维修质量,指的是利用维护或修理保持或恢复航空装备的固有可靠性;2)维修工作质量,是指为确保维修质量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的优劣性,其反映的是所做工作对于确保维修质量所起到的作用。二者息息相关,前者是由后者决定与保障的,而后者是由前者来检验与衡量的。航空维修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对维修工作质量进行管理,实现对维修质量的管理,通过控制维修工作质量,实现对维修质量的控制,并利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实现维修质量的逐步提高。

  二、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

  在航空管理工作中,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具有如下特点,即维修的整体性极强,管理幅度大,过程控制严格,管理要求很高。针对航空质量管理的特点,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必须满足如下要求:首先,应以现代航空维修思想作为基本指导,积极采用诸如可靠性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及手段,探索同实际情况相符的维修管理模式;其次,在确保航空器安全、适航等条件下,尽可能保证航空器持续处于适航状态,应积极投入运营,不断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加强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工作

  根据《航空机务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所有维修工作人员及维修管理人员都必须对航空飞行的安全性及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因此,加强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关键在人。一方面,应注重加强维修工作人员的教育,强化其法规意识。根据航空维修法规的要求,必须针对航空装备维修工作开展科学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工作,全面提升维修质量,保障飞行的安全性,各种行为规范应强制性实施,而维修活动应以法规作为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航空维修法规的全面实施,这是保障航空维修质量安全的关键。纵观近些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种飞行事故,多数均是可预防的,这些安全事故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相关法规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或是由于某些维修人员忽视法规要求所导致的。为此,必须全面组织维修工作人员及各级维修管理人员,全面贯彻航空维修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提高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航空装备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必须构建完善的航空维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该系统同航空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以更好地适应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的航空维修作业要求,不断提高航空维修质量的管理及控制要求。一方面,应加快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专职负责航空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加强质控室建设,注重提高加强质控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每个质控人员都应具备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至少掌握两门航空维修专业,拥有两年及以上的维修经验,了解航空维修流程;另一方面,加快建立健全航空维修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对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利用网络实现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信息的有效采集、传输与处理,更科学、高效地开展维修质量管理工作,推动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逐步由机械化转变为信息化。

  (三)强化维修现场监督工作

  在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维修现场的监督工作,具体而言,应从如下环节入手:1)就航空监察总负责人而言,应制定严格、具体的政策,严肃监察纪律,有效规范维修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排班。针对现场监督的不同环节,如准备、实施、记录、反馈、总结等环节,应提出相应的要求,保障现场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现场监督水平;2)对于维修现场质量监督人员而言,应严格依据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对现场监督计划进行全面落实,严禁无故变更或取消。若有特殊原因,如生病、临时安排欠妥等无法履行原定计划,应自行同其他人员协商,对监督时间进行变更,同时,在协商妥当之后,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排班人员进行备案。若有特殊原因,难以履行监督任务又未做好协商换班工作,应将情况及时上报科室经理,经同意签字后邮件告知排班工作人员,以便备案;3)在监督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入专项监督工作,包括启动专项监督背景、专项监督实施方式、预期目标、监督持续时间等内容。专项监督对于相关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启动专项监督工作时,必须依据实际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专项监督结束后,应由负责人作专项监督报告,并存档、备案。

  (四)增进质量代表间的交流,全面实行轮岗监察

  若质量代表在某一个固定的维修部监督时间长了难免会存在诸多弊端,容易滋生腐败情况,为了确保监督质量,提升监督效果,应推行轮岗制。具体而言,应由监督组及审核组共同商讨确定轮岗监督工作的编排,应充分征求质量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具体执行过程中,可采取两地对调的形式,为了增加各质量代表的实践经验,深刻体会各种环境下监督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在安排轮岗过程中,应将南方代表调至北方,避免所派地区环境过于相似。此外,维修分部内审必须尽可能安排在轮岗前,以便质量代表能够根据内审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整改、追踪和反馈效果。轮岗期以一月为限,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四、结束语

  随着航空维修任务的逐步加重,必须加强航空维修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航空维修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旅客出行及货物运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推动我国航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玮.对航空公司维修管理的几点认识[j].航空企业改革及人才培养使用,2011 (26):95-98.

  [2] 冯惊雷.航空维修便携式计算机发展现状及挑战[j].航空工程与维修,2012(05): 111-115.

  [3] 刘国庆,王燕华,张文侠等.加强航空维修质量管理提高装备质量安全水平[c].//第四届长三角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13-215.

  [4] 李廷军,徐永汉,栾春光等.神经网络应用于航空维修质量评估专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1,(3):42-43,45.

  [5] 郭尚林.谈谈航空维修中的质量控制[c].//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直升机年会学术论文集.1996:59~63.

  航空维修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二:航空维修的全面质量管理

  [摘 要]随着科技进步与航空装备的更新换代,航空维修也呈现出了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如果航空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将对航空设备上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文就航空装备维修的新特点,维修质量管理中的难点以及做好航空维修质量管理的方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航空维修 特点 质量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s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81-01

  1.引言

  维修,即维护和修理。航空维修就是采用一切现有的技术方法使航空装备保持良好、正常的工作状态或者消除故障、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好的航空维修是保障航空设备性能和人员安全的关键。

  航空维修的判断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修理结束或者维护工作进行中航空设备是否达到合格要求与同类型设备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维修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监督、工作反馈等管理效果。好的管理是保证维修最终效果的前提,在工作中决不能忽视。

  2.航空维修的新特点

  2.1 专业种类多、管理比较复杂。

  近几年,随着航空产业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型的航空设备陆续列装,航空维修的不同划分也更加细致。以航空装备维修为例,当今航空装备维修已由航空军械、航空火控、航空机械、吊舱等多个专业组成,而每一个专业又有分支技术与配套的保障设备,这就使航空维修难度大大提升。

  2.2 系统配套性强。

  当今的航空维修,从技术状态到组织结构都在逐步形成配套的体系,这就使得航空维修的整体协调性格外重要。这种特点要求航空设备维修人员要有高度整体观念,能够根据不同的航空设备维修层和不同类型的专业制定完整、详细的航空维修计划,使维修工作能够协调发挥出最大效能。

  2.3 技术含量高。

  当今航空设备维修水平已经在逐步提升,但是形成反差的是,我国航空维修技术、质量管理都缺乏科技含量,这就导致我国航空维修效果不理想,竞争力不强。

  3.维修质量管理的难点

  3.1 思想放松

  当新型航空设备不断投入使用时,稍旧的航空设备并没有马上被淘汰,这就导致了新老航空设备同时存在的情况。但是在维修过程中,部分人员产生了重新轻老的思想,认为只有做好新型航空设备的维修工作就好,老的航空设备马上就要被替换掉,所以在维修过程中对于老航空设备态度不认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偏失了航空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的方向。

  3.2 维修方法过时

  在新型航空设备投入使用后,维修方法没有与时俱进,许多维修单位、维修人员用老的维修方法对待新的航空设备,而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直沿用老经验、老习惯,并没有向先进方法学习。这种落伍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极大制约着维修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3 不重视制度的执行

  在航空维修管理工作中,都会有规章制度对于管理工作进行导向和约束,这些规章制度在制定时大都经过了认真的讨论、广泛的借鉴和严密的计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单位却将规章制度束之高阁,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借鉴和比照。这就造成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管理工作目的性不强,并且缺少原则性,大大降低了管理效果。

  4.做好航空维修质量管理的方法

  4.1 用好目标管理法

  维修单位要把目标管理作为航空设备维修质量安全的总目标和出发点。

  第一,随着新型航空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维修单位要确定型的维修质量管理目标,并且围绕新目标制定、建立机构。

  第二,维修工作中要以维修质量管理目标为导向,通过有效的组织,对新老航空设备的维修质量管理各项活动进行评估。

  第三,改进维修质量管理目标,由以前的确定工作范围转变到确定工作方向,有效提高维修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2 落实责任管理制。

  要根据航空设备不同系统、不同寿命时间等指标,按照各级各类维修质量管理者的职责,进一步明确管理目标,将管理责任逐级分解,解决好维修质量管理中“该谁管、怎么管、管好管不好怎么办”等难题。

  4.3 实施系统管理

  航空维修工作是一项多层次、多环节的的系统工程,各个部分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如果哪个环节没有做到位,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下一环节的维修效果,从而影响总的维修效果,甚至直接使航空维修工作不合格。所以,各类维修人员要树立整体思想,从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到维修工作的实施,再到维修效果的验收,都要环环相扣,不可分离。而在维修质量管理中更要时刻保持整体思想,将不同单位、不同部分的维修工作协调好并时刻在宏观上进行监督,确保维修工作的效果。

  4.4 完善维修质量法规

  维修达到的效果就是要质量过硬、安全效果好,所以要在制度建设、监控手段方面重点考虑维修质量。

  第一,在完善通用航空维修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新型航空设备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维修管理制度,并进行配套资料建设,充分利用管理软件进行航空维修的科学化管理。

  第二,改进质量监控手段,将监控范围不断扩大,监控内容不断深入,不放过每一个小问题,从而保证航空维修质量。

  4.5 将维修工作与信息化接轨

  在新时期,信息化成为一个重要标志,许多工作和技术都与信息化接轨从而获得提升。航空维修也不例外,只有从技术到管理都迈向信息化,才能提高维修质量。

  第一,广泛应用计算机决策辅助维修管理系统等先进手段,加强信息与质量监控。

  第二,重视实施智能化维修,例如通过采用航空维修管控新技术,实现自动化维修。

  4.6 加强跟踪指导

  新形势下,航空维修管理并不只是一味检查与督促,而是应该适时进行指导。各级管理部门要时刻掌握相应的航空维修情况,同时应该不简短派技术人员到一线对维修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并做好实时反馈。

  5.小结

  航空维修工作任务量大、技术含量高而且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管理过程不容不得半点松懈。只有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并有负责任的管理态度,才能真正做好航空维修的全面质量管理,真正保证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树元,胡韫频,陈伟;论航空维修中的工程与工程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