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02
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必需的工具,同时又是一门莺要的基础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篇一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素质

  摘要:本文由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谈及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出在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探讨新时期社会、学生以及教师自身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最终得出结论:中学语文教师应道德高尚、理念先进、知识丰富,还应具备创新和科研意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43-01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必需的工具,同时又是一门莺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课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实践,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社会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是贯穿中小学乃至大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对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语文学得好坏与语文教师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推行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1.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1.1 明确的思想认识。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它来自教师对袒国和人民的无哏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热爱语文教学、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永远以一种旺盛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

  1.2 诚实可信,言行一致。教师教育学生要具有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作风,自己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可信、以身作则、以身立教。

  1.3 服饰穿戴、言谈举止。因为一个教师的服饰打扮也是他来自生活的认识,表现出他的生活观、审美观。整洁美观的穿戴,文明有度的言谈攀止。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教师形象;一个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的教师都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那么自然也影响教学效率。

  2.要有三心: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2.1 责任心。什么是责任心?高度的责任心不仅是当好老师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必备条件。

  "学商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绝不能攥着拳头喊空口号,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将这句话落实到行动中去。教师的行动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远比你在一旁指手划脚好得多。

  2.2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共实在教育工作中,只要把批评和处分建立在关心热爱学生的基础上,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与期望。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就会更"倾心"于老师,更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2.3 耐心。一个班级要搞好,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尚不成熟、十分好动却又敏感的中小学生,这些未成年人难免会犯或大或小的。问题",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我们在座的各位,有谁没在中小学阶段犯过小错呢?

  3.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多了,有手机、懂电脑的多了。旅游过名山大川的也多了,他们思维敏捷,求知欲强,信息聚道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再加上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教材越来越贴近现实,学科纵横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文理兼通.从某种廖义上说,我们要尽量成为"全才"、"杂家"才能给予学生学习与生活上更好的帮助、指导、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路人。

  4.善于激励学生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本人是学校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面对学生要塑造自身的形象。教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的灰心,增加成功的信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与赞誉。教师应该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上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地地警戒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尝试的勇气。用多样灵活丰寓的评语,让学生如坐春风,欣喜不已。教师生动亲切、富有感知力的语言.学生听后会深受感染,受到激励,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是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最重要动力。

  激励也是一种无私的爱,激发师生情感的升华,是无穷无尽的教育力量。新形势的教师形象,要以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平等地善待每个学生。对优秀生要"吹毛求疵"。以警醒他们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对后进生要艘励他们树立信心、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在其身上找闪光点,把它放大,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利用他自身的优点促使其他方向进步发展。

  5.勇于创新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以纲为本一照本宜科"的方式已被时代所淘汰,教师的劳动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课程的实施,期待"创新"型的教师来完成。没有教师的创新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课程、新的教育。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力;而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会永远体验到职业的内在欢乐与尊严。创新型的教师能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岛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

  总结、 教师是受一个社会的委托来从事教学活动,是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的。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除具有宽阔的胸怀、渊博的学识、乐于奉献的精神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对学生应善于激励、勇于创新来塑造自身彤象。新课程理念需要新型的教师,这样的形势必然为教师提供广阔的空间舞台。谁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会在课程改革中享受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内含的决乐与尊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

  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篇二

  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精湛的语文教学能力、乐于研究和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逐步完善这些能力和素养,才能真正实施好新课程。

  【关键词】教师基本素养吃透教材共读 共教共写 共同成长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上全面更新提高,语文教师亦是如此。那么,语文教师该在哪几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呢?

  1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

  教育教学过程首先是感化人、启迪人的思想过程,即“传道”。魏书生曾强调指出,语文教学首先是“人学”。就是说学校必须先使学生学会做人。那么,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连自身的心理、思想素质都不健康、不完善,何言能教育出品质高尚的人呢?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心理上、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热情开朗,乐观豁达,以这种品质赋予教育教学,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2具备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天职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即“解惑”。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厚、系统、纯熟、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积极探索、研究相邻学科的知识。“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的某种。”(蔡元培)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体现它的实用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再则,语文学习也不可能不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注入地理、历史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利用教育学以及新的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解惑”之前,应先尽量做到自身“无惑”。

  3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

  3.1全面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感受美、外在美、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春》中领会到春天充满生命力的美,从《湖心亭看雪》中领略到西湖雪景的静谧,从《观潮》中感受大海的气势磅礴,还有保尔的坚强执着,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鲁提辖的仗义勇猛,祥子的悲苦命运……以及建筑设计中凝固的美,跳动的音符中醉人的音乐美,进而才能正确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高雅的情趣,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3.2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讲一口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声音还要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要能把这种美融于教学的情境中。

  3.3辩证处理教材的能力。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吃透”教材,“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补充”教材,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3.4具备精湛的语文教学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组织以及语文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课程要求的特殊能力。 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寻知识,激励学生不断钻研的动力,是学生想学、乐学的一种基本情感,但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保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课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将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愉快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会乐学、爱学,这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4尽心积淀于课堂后

  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在清华附小,我和语文老师们一起以各种方式,在向着这样的方向前进。请专家做讲座、发动教师开教师讲坛、写随笔、进行阅读专项训练等等。然而,这一切依然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对于语文老师的而言,文学的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不读书的教师是对工作的一种渎职,不带领教师读书的领导是一种渎职。

  “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建立共同的语言密码,达成共同的理解,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在这种“共同”中,体认各自的存在――从而让老师在读书中走向广博、深刻、独到。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由此,阅读史就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生命史。

  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

  
看了“中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语文中学教师评职称论文

2.中学教师评职称论文

3.中学教师评职称论文要求

4.高中语文教师职称论文

5.中学教师职称论文要求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