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发布时间:2022-01-03
评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职称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评职称论文字数要求的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评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cn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本条件所指论文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均不含增刊、特刊等。期刊必须有cn刊号,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价值,不少于3000字。业绩与成果、论文与论(译)著、技术报告等是指执笔人。)

  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译)著(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主持撰写过两篇专项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经同行业专家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并对安全工程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市(厅)级或大型企业立项科研课题及其技术报告,经主管部门或归口部门组织同行业专家评审认定具有独创性见解,具有实用价值。

  关于教师的职称论文

  关于教师地位与教师专业化

  论文 摘要: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地位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教师专业化的认可必然带来教师地位的提高。但从 教育 自身和教育产品的特点以及英美等国家争取教学 工作专业地位的 历史 来看.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政府人为地提高教师的 社会与 经济 地位,创设良好的客观 环境,以吸纳优秀人才从教,并通过专业训练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当教师专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并被社会认可后 自然 提高教师的地位。 编辑。

  论文关键词:教师地位;教师专业化;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 实践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前提,也是改革师范教育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重大问题。

  教师专业化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教师 职业的传统看法,真正把教师和教学作为一门专业,这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目标和手段,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并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师教育改革。在我国,随着对教师由数量的需求转向质量的需求,我国教师在世界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浪潮中也在探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问题。本文旨在从教师地位角度探讨教师专业化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

  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就已经在《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30年后的1996年第45届国际教师大会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作用”为题,再次强调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通过给予教师更多自主权和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个人素质和在职培养提高其专业能力;保证教师参与教育变革以及与社会各界保持合作关系。

  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中把教师视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目前能否把教师职业视为像医生、律师职业一样的专业化职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职业不是专业化职业,至多只能算半专业或准专业。社会学家埃利奥特(j.elliot)认为,教师培训时间短,社会地位较低,团体专用权难以确立,特有的专业知识较少,专业自主权缺乏,即教师的专业性不及典型的专业人员,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专业水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目前教师职业还不能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性的职业相提并论,成为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职业,但是它已具备了作为这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和条件,作为从教者的教师是一种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能替代的社会角色。…两者之中的第二种观点越来越被很多人所接受和认可,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面临的共同话题和教师教育改革的 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界定,众说纷纭,概括地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和斗争的过程,前者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 发展 和社会承认形式,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且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已为许多实证研究所证实。教师专业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特定发展的核心、主题和问题,每一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程度如何,对后一阶段有很大影响,这决定了后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正是在这个持续性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化的程度。国外许多学者都研究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一般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非关注”阶段,即指进人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主要探讨专业发展主体是有从教意向者,他们是有从教潜在可能,谈不上专业发展,这一阶段生活经历所养成的良好品德是教师成长中的重要生活基础;第二阶段为“虚拟关注”阶段,指师范学习阶段师范生发展状况,主要问题是师范教育没有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环境,师范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淡漠;第三阶段为“生存关注”阶段,指初任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不仅决定教师的去留,而且影响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这一阶段的教师有强烈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生活的生存技能;第四阶段为“任务关注”阶段,是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由关注自我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上来;第五阶段为“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不再受外部评定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从以上教师发展阶段来看,总体上可分为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两个阶段。

  二、教师的地位与教师专业化

  1.教师地位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教师的地位是指教师的 社会地位和 经济 地位。提高教师的地位与教师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 历史 来看,教师专业化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教师视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阶层,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就在于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力求集体向上流动。二是以提高教学水平及扩张个人知识及技能为 发展 方向,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倡导教师专业化的早期,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更多的表现为第一个方面,而目前则更注重的是第二个方面。社会地位的提高既是教师专业化条件下教师获得的相应利益,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即通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2.通过教师地位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目前教师经济待遇整体不高,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 教育 工作,为迅速扭转局面,从速度和实效看,只能通过政府提高教师经济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加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工资待遇的高低常常被人们视为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准,在我国并非是因为教师的工资高而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高,教师社会地位高凸显政府行为,具有人为性,并非教师专业化而 自然 带来的结果。从世界各国来看,教师经济待遇一般都不高,我国1978-1992年全国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排榜,教师行业工资在十二个行业中一直在第十位左右徘徊。教师待遇的偏低不仅难以吸引有高 文化水平、有渊博学识的青年男女从事教师 职业,而且严重影响了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教育才能的发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改善。

  我国教师待遇偏低和社会地位的实际低下,使教师职业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把教师行业与律师、医生看成具有同样专业化的职业,由于教育自身和教育产品的特殊性,人们往往把教师职业认为不是专业化很高的职业,而专业性的丧失必然带来社会回报率的降低,进而影响教师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多年以来,人们试图提高教师的任职要求和教育标准,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训练,用较高的专业水平换取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以取得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积极肯定和较高的社会评价,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但是从英、美等国家争取教学工作专业地位的历史过程来看,在国家权力及其代表它的外控科层 组织(heteronomousbu.reaucracy)的压力下,教师是极难确立自己的专业自主权,进而提升专业地位的,由于教师争取对职业的控制权和建立专业自主权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职业就不能像医生职业那样独立地争取自己的专业地位,为此,可以说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具有很大的人为性,即政府性。因此,通过政府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使教师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以吸引具备教师必备能力的大批优秀人才从教,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高素质教师队伍换取教师职业的高专业化,使其成为非一般人可胜任的职业,成为不可替代性的职业。这样通过人为提高教师实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来创设良好的客观 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和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来确立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积极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旦教师职业专业化被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则自然带来教师地位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教师职业如同医生和律师职业一样成为当代人中最好和最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

  
看了“评职称论文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2.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3.高级职称论文的字数要求

4.工程师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5.教师进职称论文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