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3
初中思想品德职称论文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职称论文,仅供参考!

  初中思想品德职称论文篇一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一、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看成被动的认知体,而要把他看成完整的人,看成是引起、展开、参与和评价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角。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合作,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关注和尊重,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使自己执教的每一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尽可能地做到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其情感引向对真、善、美的追求。现代教育思想所要求的不是要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选取学科知识中最基础、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二、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2.1 课堂教学要融入师生情感。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和融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除了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习的需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外,还必须深刻领会教材内容蕴含的情感信息,体验教材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需要激情澎湃,课堂需要真情涌动,是因为只有激情才有活力,才能生动,才会创造。成功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培养一种精神,这对学生是受益一生的。让课堂充满激情,让激情孕育思想,让思想铸就灵魂,这是思想品德课不懈的价值追求。为此,教师只有深刻感悟生活、课标和教材,善于整合生活、教材和学生等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释放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能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激情,真实地参与和投入,使其如沐春风,如临其境。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流,分享成长的快乐,用激情和思考点燃生命,放飞梦想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所追求的境界。

  2.2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2.3 引导学习

  1)“讨论采访”引导学习法。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主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小大人”的一面,另外也有好奇心强、爱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孩子气的一面。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另类”的表现一味的压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教师应巧妙设置话题,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时,教师讲授第一个问题:“感受身边的变化”,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家乡(家庭)近几年发生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讨论,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后,让一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对同学采访,让同学们面对全班同学谈变化谈感受。使学生发挥了在思品课堂上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2)“游戏活动”引导学习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品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如果在思品课中也能引入一些游戏活动,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如:在学习“创建新集体需要共同目标―团结一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拔河游戏。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拔河,再与从同一个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三、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性质,表明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智育课的特殊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或者说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能千篇一律。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只要我们以新理念规范教学,以新策略指导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诗芳. 让孩子在快乐中荡起双桨――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快乐教学[j]

  [2]张新丽.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

  [3]陶健.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探析[d]

  初中思想品德职称论文篇二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摘 要:在现今社会环境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上多下功夫,以期达到让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素质 方法 能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强。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政治原理晦涩空洞、枯燥乏味,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这个不利教学的局面?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把先进的、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动态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到政治课中,从而改变思想品德课教学这一不容乐观的现状。这也是我们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一个重要步骤。

  我认为如要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柳暗花明”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教师素质

  多数人认为:“老师上课是天经地义的事,就像大家日常吃饭喝水一样平常。”但是,我认为在这最平常之中,却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师德和学识。讲课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的人格和知识修养的综合表现。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世界各国政府都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如:美国针对一项轰动全国的教师数量和素质的调查,面对素质不高的教师队伍提出要学习中国,搞教师希望工程。伊朗教育部则发出通知,国内各学校的教师和行政人员不得体罚学生,否则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被开除!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1970年代表大会的主题为“教师素质”,并就其发表决议指出:“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素质教育,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实施的直接障碍,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纵观我国教育的现状,不得不承认,不高的教师素质直接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必须“爱岗敬业”。曾记得古人解释,“敬业”的意思是“专心致志以其业也”,强调对自己的事业要专注热爱,矢志以求,也就是在其位,乐其业,尽其职,负其责,竭其力。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更需要敬业精神,应从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种强烈感情出发,对事业忘我的全身心的投入,辛勤耕耘,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立足本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对服务于现代学校中不断面临新情况,新变化的教师来说,我认为是尤为重要的。

  (二)要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还需要努力接受现代化教育观念 。江泽民同志曾讲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只有教书教得好,育人育的好,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我认为,成为一名高素质教师重要的是要实现从过去的所谓“教书的”到现在“育人的优秀启蒙教育者”的历史性转变,努力接受现代教育观念。

  (三)要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还应该转变自己的位置,从“我是教人的”改为“我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使自己融入于学生当中,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能很好的和学生交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教的更加完善。

  二、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都是以学生学会为目的,只要“知道了”“记住了”就是万事大吉。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流水账”“填鸭式”来上课,给学生划知识点、划问题,之后就是背、背、背,这样就会导致老师讲课口干舌燥,学生上课只想睡觉的情况出现,我认为适应现代思想品德教学,我们应该转变这种不合理的、传统私塾式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一些更合理的、现代的、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授课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导入和讲课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的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探究它的内容。设问一般有两种情况:

  1.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所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寓有深意和新意,并且要和新课内容紧密相连,以达到温故的目的。

  2.是结合教材重点,把新课中的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的形式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设问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寥寥数语,就能迅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要求。

  此外还有漫画、小品、故事等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无论何种方法导入,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二)结课的技巧

  悬念式结尾是一种兴趣激励性结尾方式。课堂教学结尾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但不做答,以造成悬念,暗示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心理,使此课的“尾”成为彼课的“头”,使旧课和新课的内容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此外,还有练习式结尾、总结式结尾、探索式结尾等多种方式。无论何种结尾方式,只要能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反馈教学信息,能为后续教学服务这就是成功。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都能如此,那么每节课都是学生喜欢的课,从而更能调动学生的在主动性。

  三、培养能力

  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把教学停留在表面,而现在我们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与其给学生一堆黄金,不如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记住”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技巧,让其自己去探究,能举一反三,会“学以致用”。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对学生思想品德学科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设问,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讲授新课前的设问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带问题去听课。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问要抓住关键,深入浅出,角度多变,使学生勤于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问,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能初步运用思想品德理论结合实际来观察分析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能力

  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外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同时组织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于启发学生思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总之,只有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下,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条件下,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开设思想品德这一门学科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