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级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5
工科高级职称论文

  工科是指如计算机、信息、通信、电子、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工科高级职称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工科高级职称论文篇一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1]。环境科学课程是工科院污水处理、给排水、固废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化工、冶金、建筑等专业的选修课,内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该课程不但担负着提高工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夯实环境科学知识素养的任务,也是学生今后进行环境保护、从事环境治理等行业的知识体系。

  1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一些工科院校里包括笔者所在的院校,由于向传统学科的倾斜,环境科学作为新学科,教学还存在诸多改进的空间,例如:教学内容前瞻性不强, 很少涉及新污染、地球资源及环境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与学校工科背景联系不紧密,丢失了特色;忽视环境从业人员资质(如环境类各种职称)方面的培训;传统的实验课后,学生深入拓展的空间不足、钻研潜力没有得到启迪和开发等。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2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的改进

  2.1 教学理念与内容的改进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应由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实践这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构成[2]。教育和激发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技能的知识与信息,形成系统的环境知识体系[3]。工科院校环境科学的教学内容要从介绍解决污染的科学知识逐步扩展到生命、地球空间,深入到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上来,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学-传统实验-教师科研紧密结合,开启学生的钻研潜力;开展工科传统专业与环境紧密相关的教学,体现院校特色,凸显学生就业专长。

  2.2 教学课程设置的改进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的课程设置应既具有鲜明的学科前沿性和社会适应性,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将通用性基础知识和专性人才培养紧密结合:①专业课教学增添新内容,关联工科院校如冶金、机械、建筑等专业相关的新污染(物理性污染等)方面的教学。②选修课注重与其它专业内容交叉,形成如环境材料、能源/资源、环境设计等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③增设一些人文辅修课,如环保教育、环境律法等课程,既可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其环境道德修养,也为入门环境行业(如环境类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2.3 教学方法的改进

  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①运用以“点”辐射“面”的教学方式,即在强调开设核心知识点的同时, 授课内容需辐射同专业其他课程或不同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全面、综合地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知识.②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实施教学。其有助于学生课堂上理解,课下自学,且能达到教学资源利用便捷。③实验课程适当渗透教师科研,其目的在于、培养与开发学生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达到教育和科研并举。上述几个方面的改进将有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培养,为继续深造和钻研做好准备。

  2.4 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学条件是教与学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工科学校环境教学条件要跟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首

  先,要提高师资质量,引进新 环境知识体系人才。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除了拥有传统环境知识背景的教师外,还必须引进或培养具有环境与其它学科(如生物、冶金、能源、材料等)交叉复合型的学者,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 不断提高;其次,除了基础设施外,实验教学设施的改善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设施(如化学分析)已经不满足新形式环境科学的要求。有必要添置物理性污染、环境设计、环境材料及地球资源演示等实验设施。这些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3 结语

  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科技与 社会 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需要我们从教学和 管理入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突出其工科特色背景,增强学生的科技发展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发展的竞争能力。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工科高级职称论文

  工科高级职称论文篇二

  工科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大学物理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从教学思想的突破、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考核方式的改进对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o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学素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物理学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大学物理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 教学思想的突破

  费曼就曾在他的《费曼物理讲义》中写道:“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你们参加考试做准备的----甚至不是为你们服务于工业或军事做准备,我最想做的是给出这个奇妙世界的一些欣赏,以及物理学家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相信这是现今时代里真正文化的主要部分,也许你们将不仅对这种文化进行欣赏,甚至也可能你们会加入到人类智慧已经开始的这场伟大的探险中去。”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不要为应付考试而学,而是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积蓄各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向学生传输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悟物穷理”,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将客观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的能力

  物理学的核心任务就是用数学描述现象。物理现象的描述首先是简单的定性解释,而后为了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反应物理本质,就需要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描述,因此需要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而引入物理量,而找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物理模型就是物理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这种用数学为物理服务的思想。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去机械的学习物理概念、牢记物理公式,而应该启发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学家的思想和方法,在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描述和解释遇到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通常是给你一个过程的系统、影响系统状态变化的因素、记录的数据、相关的资料等等,让你给出一个模型,解决分析问题,数学建模简而言之就是应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如果你不能抓住观察到的现象背后隐藏的事实本质,就不能弄清这些复杂现象的规律,也就不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物理学中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效的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

  应该尽量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全神贯注于你的讲课,才能具备对学习感兴趣的最基本的条件。在这其中尤其是要重视第一次课。第一次上课就要明确告诉学生大学和高中物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工科大学生高中都学过物理,高中的物理教学是知识介绍的物理,针对每一种情况老师都是掰烂了,揉碎了给讲,而且好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而大学的教学则要快得多,是基于分析的物理,比如大学里面可以讲解牛顿从开普勒定律探求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了解科学家的思维历程,重点在于分析问题。如果学生开始没有适应好,很容易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放弃。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追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悬念最好由实际问题引出,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以增强课堂气氛,最终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适当地引进渗透式的教学方法,作一定程度的跳跃,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思考,使学生不过分地依赖教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启发学生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再深入思考,我们在以前学过的知识中,什么问题也用到了这种思想和方法。在讲授经典物理内容时,可以向工程技术领域和数学、生物、化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延伸,向物理学的前沿领域延伸,和实际相联系,另外也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各个专业与物理学的交叉, 体现物理为专业服务的特点,让学生拓宽视野,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物理学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凯华.对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在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第七届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j].大学物理,2000,19(2):2.

  
看了“工科高级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工程类高级职称论文

2.北京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3.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4.高校职称发表论文

5.工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