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论文写作

发布时间:2021-10-07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

  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科技论文写作,希望你们喜欢。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篇一

  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摘 要] 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传统农业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撑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推广农业技术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技术;发展;推广

  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传统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化肥、农药、矿物能源、机械动力等投入的大量增加而实现。由于化学物质的过量投入引起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高能耗的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资源日显短缺,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管理思想的诞生,从而产生了对农作物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量投入等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思想,进而提出了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变异分析的现代农业管理策略和农业操作技术体系。它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在对耕地和作物长势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实施精准农业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因而精准农业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可以预言,它的应用实践和快速发展;将使人类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成为可能。实施精准农业也是解决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确保农产品总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基于知识和先进技术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至少包括以下方面:地理信息技术(gis、rs、gps)、生物技术、农业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工程装备技术、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等。

  我国当前面临农业资源匮乏、农田环境污染严重,另外加入wto农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在我国实施精准农业示范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由国家计委和北京市政府立项实施的小汤山(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现代科技示范园内)精准农业示范工程项目中,项目承当单位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及合作单位率先开展了大规模、高水平的试验和探索。

  我县“雨润的大蒜、高庙的椒(辣椒),洪水的韭菜、大樱桃(树苗)”。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的乐都县,现在依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走上了致富路。“十一五”期间,乐都县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并在农村加以推广。目前形成了川水、沟岔地区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区,浅山地区以避灾农业为重点的马铃薯生产区,脑山地区以杂交油菜为重点的油籽生产区。同时,建成了以雨润、高店、共和、峰堆等村镇为主的大蒜生产基地,以高庙、碾伯等村镇为主的辣椒、黄瓜生产基地,以洪水的韭菜、地膜洋芋为主的生产基地。现在全县已有134个“一村一品”基地,每个村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农产品。乐都已成为我省蔬菜种植基地,蔬菜供应量占全省45%,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远销甘肃、山东、宁夏、上海等多个省市。

  我县依托当地县域农产品优势和自然资源,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县着力培育了蔬菜保鲜加工、脱水蔬菜生产、马铃薯淀粉加工、乳品及肉制品加工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畜产品转化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在不断培育和壮大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方面,我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办、市场运作的方式,支持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经纪人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协会,开展生产合作、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农畜产品加工合作,提高农民专业化、规范化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市场信息服务。

  现阶段农业推广体制和发展趋势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转化靠推广。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农业推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一方面,合理的农业推广的体制(模式)对于发挥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推广体制是国家为开展农业推广工作所采取的组织制度,其内容包括农业推广机构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它反映了国家开展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目标,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推广体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今天,农业推广模式在每个国家都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下面就不同农业推广模式做简单介绍:

  现阶段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1)常规农业推广(传递服务)模式:目标是增产增收;(2)培训与访问相结合模式:这是一种试图将常规推广模式进行改革,并提高推广效益的推广组织形式。(3)商品发展与生产系统:在这种模式下,推广工作是同投入供应、技术引进及其他农业服务相联系的。(4)项目带动推广模式,即通过重大项目的支持,将信贷、水利、农业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户开展系列化推广服务。(5)综合乡村发展计划:这种模式反映了一种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乡村发展概念。主要内容包括:引(下转第64页)进技术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尤其是激发农民的自信心和创造精神;发展卫生、交通及基础教育等方面的目标。(6)农作物系统开发方式,即以农户(农场)为综合整体,开发系统技术,使农户取得综合效益。这一方式的目的是向推广人员提供专为满足当地耕作条件及农户的需要和利益而进行研究的成果。

  总之,不管未来社会如何发展,农业推广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农业推广体制也将呈现以下特征:(1)推广要素的多元化。(2)推广模式的复杂化。单一的推广模式不再适合越来越复杂的农业经济社会,这就要求各种推广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共同发挥作用(3)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将继续发挥其原动力的作用。(4)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在农业推广中广泛应用。(5)对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可以采用有偿服务的信息咨询模式、技术转让模式、高新技术开发、技术辐射模式,完善相应的技术市场和市场机制,(如目前采用的“公司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的多元化组织模式,或者类似于“公司加协会联农户”式的各种组合模式,这些模式的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且不断增加有偿服务方式,逐步形成城郊型、外向型、市场化、产业化的农业新格局。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篇二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与对策

  摘 要:以佛山市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访谈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析了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调研结果表明,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农业推广机构运行乏力、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不顺等,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与对策;佛山市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05-02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试验、示范等活动,将农业技术(包括种子、植保、土肥、栽培等物化和非物化技术)和科技成果传播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有关农业技术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扩大面积和规模,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1]。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对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3]。近年来,佛山市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但是,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在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体制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因此,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对于促进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目前,高明区设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包括农技推广、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植物检疫、农产品加工等,全区每个乡镇(街道)设农业科技推广站。近年来,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高明区建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面积733.33hm2,水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00hm2。引进、示范作物新品种45个,其中水稻新品种30个;经济作物新品种15个,示范面积1 533.33hm2,幅射带动面积0.97万hm2。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50个行政村,服务农户1.2万户,推广面积1万hm2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42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 420户;开办农技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4 513户;举办现场咨询会、观摩交流会8场次,累计接受咨询4 465人次;累计派发培训、宣传资料42 310多份,免费派送优良种子种苗约2.5万包(株)、高效低毒农药约4.2万多包(瓶)、优质肥料约8.5t等。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加强了农民的科技培训,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

  2 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

  2.1 农业推广机构运行乏力 高明区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5个,其中:区级推广机构1个,乡镇(街道)4个。目前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的科研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农技推广单位属于政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执行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能,在技术推广中,长期以来高明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全市农技推广单位办公条件都较艰苦,乡镇站中,有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无办公场所,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推广工作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眼观手摸”的原始状态,已有的办公用房破旧,年久失修,部分已成危房。乡镇农业技技术推广站,达到“四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标准的几乎没有。且个别乡镇没有列支专项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除了人员的工资外,没有任何事业费和专项费,开展工作十分困难,甚至负债运转,制约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正常进行。

  2.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职称结构看,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高级职称占10%,中级职称占42%,初级职称占35%,其他站13%;同时,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其中大专及以上占51%,中专或高中占46%,初中占3%。从专业结构看,畜牧、兽医、农学、蔬菜等传统专业人才较多,农经、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另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三老化”问题严重,而人员老化,结构老化,知识老化。同时由于人才流动不畅,新毕业的大学生因编制原因进不来,人才队伍日趋老化,很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比较严重。

  2.3 管理体制不顺,推广服务功能不强 目前,高明区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数是由农学、畜牧、蔬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合而成,乡镇负责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业务指导。这种按行(下转45页)(上接5页)政区域设置“小而全”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不仅难以适应农业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形势的需要,而且增加了管理难度,使业务主管部门在宣传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时感到力不从心。加之乡镇(街道)农技人员的经费也与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完全脱钩,使得区业务主管局在人事调整、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示范和业务工作考证考核上难以管理,导致区、乡镇(街道)两级业务断链。同时乡镇(街道)农技综合服务中心都有包村任务,农技人员大部分被安排去做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从而挤占了他们开展农技推广业务工作时间,导致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弱化,形成了“区上管不了,乡镇管不好”的不利局面。

  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推广机构建设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农技推广的基本条件之一。针对佛山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硬件设施不完备的情况,笔者建议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具体对策如下:第一,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整合现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建立市、县、镇(街道)、村五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第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上规模、有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在就业市场有影响的培训品牌[4]。为有效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各基地可由首席专家负技术总责,制定生产方案确定主推品种与技术,把基地分新品种、新技术、课题试验等区域,使基地成为品种展示、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培训创业的平台;建立县、镇(街道)、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突出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对示范区域内的村民进行科技培训,现场指导,提升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3.2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农技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作风,强化服务,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爱岗敬业、为民服务思想,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强化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充电”,提高农技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5]。同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区广播电视台开办农业科技知识栏目,由农技人员按农时季节为农民进行专题技术讲座;三是加强农技队伍的管理,严把农技人员进出关。凡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确保农技队伍的相对稳定。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工作、学习、纪律、考核、奖惩制度,对农技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使农技队伍形成一种人人有事干、个个争贡献的新风貌。

  3.3 理顺农业推广管理体制 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实行“双重管理、以区里为主”、人财物“三权”归区里的管理体制。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负责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具有领导权、指挥权、协调权、监督权、考评权和站长任命的推荐权,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副科级后备干部的推荐以乡镇为主。区农业科技推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编制、财产财务、业务工作管理,对乡(镇、街道)农技人员的任职、调动、考核、晋级、评先,要充分听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协调;实行区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服务对象按4∶3∶3比例计分的三方考核机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工作日志和考勤制度,确保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一年70%以上的工作日从事农技推广服务。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经费由市财政保障,基本工资及阳光工资由市财政列入对口的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发放,其他政策性补贴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春芳,王济民,周慧.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培训问题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3(04):1-5.

  [2]郑洁.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2):243-248.

  [3]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3.

  [4]王利清.农民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困境与出路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02):67-70.

  [5]宋红艳,张慧坚,方佳.热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3(11):92-96. (责编:徐焕斗)

  
看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人还看:

1.2016科技论文写作答案

2.大学科技论文范文

3.大学科技小论文范文

4.大学科技论文范文参考

5.农业推广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