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会计监督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1-13
大专会计监督毕业论文范文

  建立和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已成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监督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监督毕业论文范文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监督问题探讨

  摘要: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为保证会计主体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会计监督职能必不可少。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监督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会计工作;会计监督;对策

  会计是企业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会计环境和核算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会计监督,需要研究解决。会计监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经济活动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约束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会计监督,有利于促进企业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防范和制止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通过会计监督,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监督现状与问题

  (一)对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会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做法所进行的约束控制,是一项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监督只有获得企业管理层的支持,才能落实到位,财会人员才能顺利行使监督权力。由于受企业内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会计监督工作常常被削弱,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资料虚假,会计信息不真实,使投资者、债权人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二)会计监督的法律责任难以落实

  会计监督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面面俱到。做好会计监督工作,需要财会人员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在法规制度的约束下,遵章守纪。会计法的条款中,对于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都有具体的法律责任,刑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等。例如常见的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等等,法律责任很明确,但真正得到落实,困难重重。

  (三)会计监督缺乏权威性

  会计工作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监督的内容,收入、成本、费用的确定,税金的结算,与企业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当会计工作遵循的法规制度与规定,同企业管理层认识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履行监督职能就处在尴尬位置。会计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晋升,都需要企业领导决定,听从领导安排不可避免。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很难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会计监督失去权威性。

  (四)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会计核算手段不断更新,会计信息时效性不断增强,会计监督面临更多新问题。会计工作仅仅局限于凭证的审核和填制、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填报,仅仅局限于被动提供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专业化、信息化的挑战,很多会计人员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充分利用,企业经营大量数据的分析加工深度有限,对经营预测、决策帮助不够。

  二、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监督问题对策

  (一)增强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

  管理出效益,经济管理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管理层对会计监督重要性应有清醒的认识,以身作则,支持会计人员日常工作,对一些违法乱纪现象,该拒绝拒绝,该上报的上报。会计核算环节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执行,核算手续完备合理,票据、账簿、报表等会计基础资料真实可靠,落实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保障投资者、债权人合法权利。

  (二)提高会计监督法规的可操作性

  有会计核算就需要进行会计监督,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落实企业会计监督工作,需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规定,并遵照执行。除了严格遵守会计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会计工作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严重违法行为,还需要加强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对会计主体会计监督执行力度进行评估,并组织审计、财政机构定期抽查。

  (三)提高会计监督的权威性

  只有提高会计监督的权威性,才能搞好监督,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上台阶。会计人员遵章守纪的目的是搞好企业管理工作,是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为提高会计监督的权威性,应当将企业财会部门的经济管理职能放在相对独立位置,在处理牵扯到与其他部门以及企业管理层的一些事项时,能够不受干扰,秉公遵章。同时,企业外部职能部门要给与配合和支持。

  (四)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

  财政、税务部门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提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培养业务素质。财会人员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水平。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会计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处理,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学习在互联网、大数据条件下,如何落实会计监督工作,保证会计档案安全,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率。

  作者:程勇 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英莲.新形势下会计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35):105-106.

  [2]姚辰,帖冠群.新时期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5(26):186-187.

  [3]董沁含.企业会计监督问题解决措施分析[j].知识经济,2015(4):119-120.

  会计监督毕业论文范文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论文

  摘要:近几年国企改革不断的深化推进,使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凸显。但是在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中很少有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鉴于此,本文主要以监管者视角在国企改革背景下阐释国有资产强化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几方面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思考与建议,以期望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监管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减少其不必要的流失是稳定市场经济基础和促进企业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是在阐释其监管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几方面的思考与建议,这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资产强化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意义及必要性

  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水平对企业和国家而言均具有特殊意义。首先国有资产在发展国民经济及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虽然之前国家对一些企业进行整改,而且目前整改进一步深化,但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却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一方面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闲置和浪费社会资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危及到社会稳定。会计监督是指全面的反映经济体的经济活动的同时,也要反映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水平逐渐在完善,通过建立集团共享服务中心和互联网财务系统使会计监督水平更高,但是在国有企业中,会计监督水平较民营企业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强化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水平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其次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管水平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详细的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识别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更准确的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数据,同时还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中内部人对国有资产的侵蚀。总之,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水平具有其很强的必要性和特殊意义。

  二、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思考

  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有很多,但是本文经过整理,着重在资产流失分析和实施途径方面提出了监管部门对此的两个方面的思考要点。

  (一)关于国有资产的流失分析的思考

  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三条渠道,分别是显性流失、隐形流失及产权交易资产流失。首先显性流失的主要表现有:国有企业领导以公养私,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在私下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争利;国有资产法管理条例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很好的“退出”机制,在市场中经常会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导致有关资产方面的决策失误;过于垄断,不能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对企业本身没有全方位的了解,片面的进行出借或者担保。其次隐形流失的主要表现有:一是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二是会计核算和数据真实性方面的失误。显性流失与隐形流失的表现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制度的缺失,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例如森林、土地等资源由于企业的管理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导致被私人侵吞;二是企业管理层的能力所限,例如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经常会出现将国有资产无偿分配给个人或者低价出售的现象,这可能是管理层的战略意识出现偏差。最后就是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资产流失,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照,为资产流失的出现埋下了许多隐患,例如一些违规操作行为屡见不鲜,国有资产产权界定难以清晰化,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机制,尤其是在产权交易过程中,会计监督的作用发挥微乎其微,鉴于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所限,财务部门在产权的重估入账、成本界定及转让定价等方面很难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增加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这一方面可能是缺乏产权界定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缺乏重视,不能加大力度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强化监管水平。总之,关于国有资产的资产流失分析说明了当下进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于实施会计监督途径的思考

  关于实施会计监督的途径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首先在会计监督的主观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折旧,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时,一些单位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以致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增加,但是在进行折旧时却仍然按照原来的原值进行折旧,这就虚增了利润,这就间接的流失了国有资产;二是存货等资产的调整,对于存货等资产出现亏损时,要及时的在跌价准备中进行反映,计提减值损失,调整期末值,若出现增值情况,则要在账面进行反映;三是对经营投资的损益,在企业中经常会出现因管理不善或者是某些原因造成损失,但是并不能及时的进行核实或者冲账,那么会计人员在月末结账时要估计相关的损失,在扭亏为盈时要进行弥补,调整期末值,准确反映国有资产。其次在会计监督的客观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计算方式,目前的计算方式主要是以账面的期初与期末余额进行计算,但是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先征后返、企业捐赠等均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准确的反映资产的保值增值。总之,关于实施会计监督途径的思考也是当下在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时必须思考的一环。

  三、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水平的建议

  本文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以监管部门的监督独立性及政策的关注与执行视角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监督独立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加强会计监督独立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监管部门进行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水平的必要措施。首先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的独立性,会计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权利和人事权的独立,只有财务上支持监管部门进行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监督,人事上提供监管人才,才能更好的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其次监管部门要着手于减少企业会计失真信息,尤其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监管部门与会计人员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只有监管部门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激励与考核,才能强化三者之间的信息一致性,进而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另外,鉴于以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监管部门应该试图加强固定资产折旧信息、存货减值等方面进行核实监督,去除企业中不良资产的存在。总之,加强会计监督独立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也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会计监督环节。

  (二)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要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目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深化改革,2016年我国国企要实行“退出”机制,即长期不盈利的国有企业要进行强行关闭,类似于这样的国家政策指向,监管部门要在会计活动中进行适当调整,对国家要上的项目或者鼓励上的项目要在会计账面上进行反映,例如国家上了项目可能会增加账面余额,但是在期末时并不能作为国家资产的保值增值,应该进行扣除。其次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国家出台会计准则,而且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企业必须将购置的资产及时的入账,国家监管部门必须为企业施加外部监管压力,督促企业自觉执行国家会计政策。总之,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是监管部门在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持续要做的关键环节。

  四、结语

  就监管部门而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以监管部门的视角谈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及一些思考与建议,但是由于篇幅与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全面说明当下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应该采用的完善措施,只是代表性的谈了两点思考与两点建议,希望后续研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际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求进步。同时,希望本文结论对监管部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有所助益。

  作者:戴恒年 单位: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陆辉.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j].中国市场,2015(33),215-216.

  [2]徐景.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j].经营管理者,2014(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