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13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取向的新兴学科,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困境,同时对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概括起来,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积极心理学把“二战”以来的心理学从性质和价值认定上概括为消极心理学,认为消极心理学无法体现心理学本体价值的全貌。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消极心理学感兴趣的不是人或社会,而是人或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只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自然就形成了消极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消极心理学的理论导向会营造一种消极的社会文化氛围,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使人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此外,消极心理学侧重观察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如果你过度专注身边人的缺点,你就会发现他越来越多的缺点,最后达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消极心理学除了关注问题外,还过于强调矫治修补功能,把心理学本该有的促进每一个人主动发展并幸福生活的功能丢到了一边,却让消极的影响不断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本该幸福的生活。

  相比而言,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的人性论,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消解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对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积极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让它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解除消极心理学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二)强调研究个体的积极力量

  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规律自然就说明它们是相似的。同情、理解、宽容、利他、乐观、坚持、希望等,都是幸福具备的普遍共性,同时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积极力量,人只有拥有了以上这些品质,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的人。基于此,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人具有的积极力量。[1]毕竟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积极力量,需要我们去发现与了解。

  积极心理学对个体积极力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积极情绪可表现为满足、满意、骄傲、成就感、快乐、主观幸福感、希望、乐观、自信等积极体验。[2]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积极情绪和体验的重要维度,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核,强调要满意地接纳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以及乐观地建设未来。

  二是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关于人格研究有其独特的分类标准: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人格研究的重点。

  三是集体层面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积极心理学在关注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人格特质的同时,也强调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社会环境系统的探讨,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3]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思想,对问题做出各种自己的理解。你是选择积极的理解,看到问题背后隐藏的好的一面,还是选择消极的解释,看到问题背后隐藏的坏的一面,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选择不同,我们在生活里所获得的体验也就大相径庭。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自己去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积极的解决方案;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只有消极的影响,或许你换个角度进行思考,将发现这个问题积极的一面,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重问题轻优势,缺乏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偏窄

  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还没有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我们却没有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考虑的重点,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只是一味地把一些比较普遍的、抽象的理论观点外在地灌输给学生,而没能调动学生自己获得相关知识以形成有效互动、融合和升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受传统心理学和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如何寻找学生的错误、纠正错误上,侧重对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质、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批评、惩罚与化解,不注重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培育,未能有意识地引导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等等。

  (二)缺乏积极情绪体验的培育,忽视积极人格的塑造,教育方法僵化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一般都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劣势为主要教育手段,往往忽视对学生自身优势的认识引导。这种教育方法带来的结果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在人格塑造方面偏向消极悲观,不利于自身与社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困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从关注学生自身劣势的视角转换为关注学生自身优势,大力培育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学生积极人格。此外,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成绩轻素质的现象进入大学后仍然存在,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并不重视甚至漠视,只关注学生成绩,教育方法单一僵化,理论灌输说教成分多、育人成分少,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只会导致学生产生过重的学业压力,消极厌学,甚至反感教师,难以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教育实效性差。因此,如何转变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利用知识,塑造积极人格,促使其勇敢积极地面对追逐理想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险阻,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这是留给我们每一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道思考题。

  (三)家校沟通渠道不畅,教育环境消极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残杀或者故意伤害事件屡见不鲜,这是人格、心理不健全发展造成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化的环境的熏陶。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塑型期,在这个时期里塑造成积极的人格还是消极的人格,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社会化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

  一方面,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所处的大背景,由于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诱发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扭曲的价值观会滋生堕落的思维习惯和扭曲的行为方式[4],部分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吃喝玩乐、谈恋爱上,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现象屡见不鲜,教育环境消极;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校园的不断扩招,生师比越来越大,学校管理模式的改变,也让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以及家长与学校的交互等沟通渠道进一步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理论,自2000年从美国兴起并发展至今仅有15年的历史,但是其崭新的、正向的思想很快就获得了教育学领域工作者的接纳与认同。过去10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程迅速进入很多国家的大学课程体系。仅在美国,就有数百所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在哈佛大学等高校,积极心理学课程甚至一度超过经济学导论等成为上座率最高的第一热门课程。以2010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为标志,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但是,我国目前尚未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自觉地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之中。如何依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目前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俗话说,行为改变,思想先行。针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问题轻优势、缺乏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困境,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借鉴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人为本的积极的人性论,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之目标的理念,努力纠正传统心理学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分偏重个体心理疾患、心理缺陷和心理损伤治疗的弊端,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唤醒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探讨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重点关注学生所拥有的积极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全力调动学生参与个体优秀人格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培育其积极的人格特质,不断挖掘和彰显学生的积极品质和道德自豪感,使学生成为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主体。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以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正能量”,这个原本隶属物理学科的词汇,如今逐渐延伸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梦想变成现实和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是一个让人备感温馨的词语,也是一匹迅速蹿红网络的“黑马”,更是老百姓口中运用火爆的词汇。这个词之所以被广大民众所乐于接受和认可,原因之一是这是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的一个通俗化的语言,另一个方面是因为这个词的提出比较契合当今的社会大环境。

  当代社会,网络和其他传播媒体充斥着大量消极的、畸形的思想,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人们的情绪呈现出的是负向的、消极的状态。从小的方面来说,这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状态会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威胁;从大的方面来讲,当社会被这种不良的情绪所笼罩时,社会的治安状况将出现显著的恶化。研究表明,与负向的情绪和气氛相比,正向的情绪和气氛更加具有能量。换句话说,正向积极能量是驱散负向消极能量的最有力武器。这是“正能量”这一词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第二个原因,也是国家领导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提出“正能量”这一概念的深层次原因。面对当代社会中所充斥的大量消极负面氛围,我们必须及时扭转这种局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学生们成为释放正能量、驱散负能量的社会一员?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挖掘和培育现代大学生正能量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大学生自觉地以积极人格和心理去主动地获取先进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活动机制。在这个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乐观型解释风格以及积极人格理论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为新颖、更为丰富的教育方法。

  其一,运用积极人格理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a积极品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增加学生归属感,营造安全感。    其二,从乐观型解释风格出发,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失败或挫折时做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解,使他们运用这种方法使自己从负面的心理环境中解救出来,从而更阳光、更健康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研究表明,很多在乐观特质测量方面得分较低的学生在面对非消极事件时也倾向于用消极的思想和态度来解释事件。比如说一个学生在一个测验中得了86分,其分数的百分等级是90%。如果这个学生是悲观型人格,他就会责备自己为什么没得90分,这种解释个风格一旦形成便很难自行改变。这时教师就要对这种悲观的解释风格进行扭转,告诉学生,他已经很出色,因为他的成绩已经超过全班90%的学生。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如何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事物,使学生不再用灰暗的态度看待世界,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变得更加有力量。

  其实这种引导教育方式,源自于积极心理学现有的心理治疗法――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abc来自3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b(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consequence)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起因。[5]正如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所说的一样,“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a积极品质,培育学生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意义重大。除了挖掘学生积极品质、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外,积极心理学中很多理论和观点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更具正向能量的学生服务。比如说积极心理学关于自尊的重要性及其强化方法,关于希望的重要性等等。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不仅注重个体的积极情绪和正面特质的培育和养成,同时也非常重视积极的组织系统的建构。关于积极的组织系统的建构,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williams等人的很多研究证实,当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友爱、幸福的环境中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则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缺少对积极教育环境的营造,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长效性,势必要打破思政教育仅限于校园的固有意识,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出积极正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环境。就学校而言,在理念渗透上,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联合管理层,学会整合学校资源,强调“德育为先”,并将此理念渗透到所有课程、所有环节,全方位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理念,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师生关系的营造上,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支持和鼓励,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注重情感的交流,积极采用“无痕教育”,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