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8
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它固有的理论品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一

  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

  [摘 要]兰德尔教授从浪漫主义出发来解读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以及对《共产党宣言》,尽管在某些方面他是正确的,但是他却没有认识到尽管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宣言》诞生于浪漫主义欧洲,却从未局限于那个时代,而是不断的与时俱进。马克思的治学态度是严谨而且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尽管它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不局限于浪漫主义时代之中。

  [关键词]浪漫主义;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21 — 04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尤其以研究前苏联历史而著名的兰德尔教授,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努力想维持一个公正的态度,但任何历史研究都摆脱不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为人的本质就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我们就很难从中看到作者的立场了。作为西方为数不多的研究《共产党宣言》的论文,尽管兰德尔教授的 marx the romantic 尽管出版于50年前,但至今仍在发行,可以说他至少代表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态度。整篇文章分为二个部分:首先是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做出的解读;其次是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做出的解读。

  兰德尔教授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浪漫主义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崛起于浪漫主义欧洲,而正像瓦格纳的歌剧、巴尔扎克的小说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那样,马克思主义也只是浪漫主义欧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但是同上述几位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成就一样,是过时的、陈旧的、令人发笑的。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只是浪漫主义欧洲留给后世纪的伟大遗产。

  一、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文章中,兰德尔教授为了说明自己的中立立场,首先分析了其他西方人士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解,然后做出了自己的解读。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兰德尔教授笔下其他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他认为这些误解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家庭背景和民族背景,即马克思的犹太背景:

  因为马克思出生于犹太家庭,尽管马克思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犹太教义和犹太家庭教育,许多研究者在解读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还是从这点出发来贬低他。兰德尔教授指出,尽管马克思年轻时经常因为他的犹太背景而被指摘和嘲笑,但是在他的职业生涯和精神世界中,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嘲笑而感到难过,甚至他还为自己从未受过正统的犹太教育而高兴,相反,马克思还将犹太教列为愚蠢的迷信之一;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马克思首先因为是犹太人而被当时的欧洲主流社会抛弃,又因为马克思背离了犹太正统又被犹太社区抛弃。因此,马克思之所以去预测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因为他与他自己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相背离,也就是马克思笔下的“异化”。在以往的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经常会出现马克思的精神世界中的强烈的正义感、教条主义和暴力倾向等等均来源于马克思的犹太背景的说法。兰德尔教授认为,持有以上观点的人们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对早期工业化的罪恶的谴责上,社会主义者和天主教原教旨者持有共同的立场,马克思的理论尽管偏激,但也远远不是那些研究者所了解的层次,更不是像巴枯宁和列宁那样的“高贵的”天主教教条主义者所能比的。

  对这两种误解的分析,应该说兰德尔教授的理解还是很准确的,但是其中有一些观点也不完全正确。将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和列宁并列称为“高贵的”天主教教条主义者是不合适的,显然兰德尔教授并不了解作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的列宁,其思想和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天主教教条主义者,正如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所表达的那样:“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

  在分析了其他人研究中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典型误解之后,兰德尔教授开始了自己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首先,他兰德尔教授认,为马克思的父亲老马克思为了让儿子子承父业,在马克思的教育上煞费苦心。马克思从小到大就读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在中学毕业后于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由于马克思在波恩大学不务正业沉迷于饮酒作乐、好勇斗狠,老马克思当机立断将马克思转学至师资力量更强、学生素质也更高的柏林大学,从表面上看,这一举动让马克思完成了从顽童到好学生的转变,马克思在像他父亲所期望的那样在柏林大学发奋学习法律和哲学,并成为了柏林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然而让老马克思始料未及的是,马克思从此也走向了不可逆转和更加偏执的激进。所幸的是,老马克思在1838年与世长辞,没有看到马克思此时真正的政治倾向。

  其次,兰德尔教授指出,在马克思脑中形成的精神世界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复杂的精神世界。作为浪漫主义欧洲第三代思想家和文学家当中的一员,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无疑是浪漫的,就像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和沃尔特?斯科特的浪漫主义爱情小说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概念词之一,不仅仅是一个作为定义的名词,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众所周知,戏剧、诗歌和故事、绘画和雕塑、建筑和音乐等等可以被称为浪漫的,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政治和历史、宗教和哲学、甚至科学也可以被称为浪漫的,事实上,所有人类活动都可以被称为浪漫的。

  由此,兰德尔教授给浪漫主义下了定义并认为浪漫主义的时代大背景才是解读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他认为,浪漫主义在人类感情(喜悦、悲哀、青春的叛逆、争斗的快感、艺术的灵感等等)特别是爱情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兰德尔教授认为,大多数浪漫主义者都只关心一个极小的领域,但有雄心的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或者创立巨大的哲学或者科学体系来描绘整个人类文明甚至宇宙的进程(例如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或者创造出能够表达人类的情感生活和困窘的艺术集合体(例如瓦格纳的歌剧)。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除了马克思之外,没有哪一个浪漫主义者声称自己的体系是包罗万象的。   由上面的陈述我们可以看出,兰德尔教授并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因为无论是创作歌剧还是生物科学,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实践理论,早在1845年时,马克思就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而兰德尔教授在批评了其他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之后,又得出他自己对马克思的误解,正印证了马克思关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著名论断。

  二、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

  在完成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解读之后,兰德尔教授对马克思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首先,兰德尔教授认为尽管马克思宣称《宣言》的受众是所谓的广大贫苦的工人阶级,但实际上,宣言的主要读者是马克思所批判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且不信奉共产主义的中产阶级,而时至今日《宣言》的读者主要只是学生,因为《宣言》仅仅作为教材在欧洲历史、经济学和西方文明课上出现,从未真正出现在所谓的工人阶级手中。而且《宣言》内容空洞、言辞激进且老套过时,根本将任何美国读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完全是“毫无颠覆性的”。

  其次,《宣言》以著名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开头,兰德尔教授认为马克思一语成籖,因为即便是在今天,共产主义也只是个“幽灵”。退一万步讲,来到1848年欧洲大革命期间,沙皇俄国和其他欧洲统治者们惧怕的也只是中产阶级所领导的自由革命而非马克思笔下由工人阶级主导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不过是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夸大了他们的运动。

  第三,兰德尔教授虽然也承认,在当时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由独裁的帝王和贵族统治的时期,马克思能预见到资产阶级最终会取而代之是有远见的。但他认为马克思根据他自己的感受,浪漫的把人类划分为社会阶级是荒谬的,“资产阶级”最早来源于市民社会,马克思却用它指代任何中产阶级,无论这些人是否生活在城市。同时,中产阶级可以指大纺织工程的老板,也可以指小零售店的老板、医生、律师、教师和其他受过良好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们,这些人统称“白领阶层”。马克思只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占有者”这个狭隘的定义来形容资产阶级,却要用它来指整个中产阶级是不合适的。

  第四,《宣言》共分为四个部分,兰德尔教授认为只有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是重要的而且相对中肯的。他认为,马克思在第一部分中将欧洲描绘为上升期的资产阶级和发展中的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战场,无论是无产阶级日益觉醒的“阶级意识”还是日益强烈的暴力手段,这种富有戏剧性的运用强烈的对比和对立来描述社会现象的浪漫主义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是黑格尔的追随者,因为他们都相信进步是来源于“在对立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富有成效的斗争”。他指出,尽管马克思是循着黑格尔的脚步得出他自己的著名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同时,他也用于黑格尔相同的方法“辩证法”去观察者一系列的阶级斗争,并得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论断,他还是嘲讽黑格尔的理论是“(黑格尔)站立在他自己的头颅上”。在这里,兰德尔教授认为,尽管马克思与黑格尔一脉相承,但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还是强于黑格尔哪种以上帝和精神为本原的哲学。

  兰德尔教授认为在《宣言》的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将资产阶级描述成浪漫悲剧的英雄人物的集大成者,资产阶级从社会底层崛起,打碎了锁住他们的镣铐并从他们的老主人手中夺取了统治权。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就像浪漫悲剧中的浮士德和普罗米修斯那样,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他引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它(资产阶级)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 ,总之,在马克思眼中,资产阶级完成了许多英雄终身为之奋斗的壮举,完成了只有在上帝的预言的事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在兰德尔教授看来,尽管马克思在第一部分中认可了资产阶级过去取得的成就,然而他描述资产阶级的“英雄事迹”的言辞却过于极端甚至就是公开的亵渎,就像复仇女神涅米塞斯描绘其他悲剧那样,把资产阶级的光辉事迹描绘成了悲剧。

  兰德尔教授由此得出结论:从整体上看,《宣言》的第一部分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为了证明自己了解真正的历史画面和为了满足自己的感觉而创作的由资产阶级主演的大规模的且高度浪漫主义悲剧。许多人也许会问:既然马克思坚信历史的进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他自己或是任何人努力去实现或者阻止都无济于事,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还要全身心的投入革命工作?答案很简单,马克思是一个带有活动家气质的决定论者,就像其他宇宙决定论阴谋的信徒(穆罕默德和开尔文)一样。马克思不停地写作、演讲、组织和活动,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像“半人半神”那样贪得无厌,永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作为一个决定论者,强行去做一个活动家做的事情是愚蠢的,马克思和他的追随者们强行将两种相矛盾的人的特性揉和到一起,从非逻辑的事例中推理出逻辑的结果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对于《宣言》第二部分中共产党人的纲领性言论“消灭私有制” ,兰德尔教授更是不屑一顾。他指出,马克思在第二部分中极力诋毁资产阶级并将他们描述成美国西部片中爱巧取豪夺、自大而且愚蠢的反派人物一样,而这种可笑的描绘居然还被马克思主义者们广泛的接受。他认为这是整个《宣言》中最没有说服力的部分,因为这些对资产阶级过分夸大的指责,让人们觉得马克思写文章的时候本身就是不严肃的。而本部分结尾处马克思所提出十条建议则让现代读者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它们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事实上马克思也没能在他的其他著作中提出像样一点的可执行的对未来的规划蓝图。

  兰德尔教授认为,《宣言》最后两个部分仅仅有它作为历史文献存在的意义,对马克思的理论毫无作用。因为在这两个部分里马克思除了一再声明他自己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理论,而否定一切其他理论,并认为他自己的理论越极端就越好,这些观点是可笑的。   在全文的最后,马克思以极其雄辩的口吻说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个从浪漫主义时代传下来的经典语录曾让无数人兴奋莫名。

  应该说,兰德尔教授对于《共产党宣言》的解读,既不符合理论,也与事实背道而驰。

  首先,在美国,《宣言》的作用是巨大的,而美国共产党,这个在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并发展了数十年的政党,一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57年2月美国共产党通过的党章中指出,“美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美国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 ,在1981年美共22大通过的党纲中,美共称“美共纲领一般来说以支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具体来说以支配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社会发展的学说叫做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的世界观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我们可以看到,兰德尔教授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毫无影响力的言论是不攻自破的。

  其次,1848年革命作为近代欧洲历史进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印证了马克思在《宣言》中的预言,也印证了共产主义在欧洲绝不仅仅是一个“幽灵”,而是逐步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的力量。尽管在1848年革命当中,由于资产阶级的背叛,革命最后走向了失败,多数欧洲国家出现了封建王朝的复辟,但是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的确像马克思所预计的那样,最后都由资产阶级接手了政权。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看起来仿佛社会现在落到它的出发点后面去了,实际上社会还只是在为自己创造革命所必需的出发点,创造唯一能使现代革命成为真正的革命的形势、关系和条件。”

  第三,对于《宣言》中肯定资产阶级贡献的部分,兰德尔教授并无异议,而对于批判资产阶级罪行的部分,兰德尔教授或是认为夸张过度,或是认为与历史不符,并将马克思描绘成为自我中心、为了满足自己的复仇欲望而写下鞭挞资产阶级的文字,这不是正好证明了兰德尔教授本身就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择性的接受文章的内容,断章取义,片面的做出不严谨的评论,即便是作为历史学家,这种治学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同时,宣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 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无论兰德尔教授承认与否,它都不是由马克思肆意杜撰,毫无目的只为哗众取宠的文章,而是在后来多次被无产阶级革命所证实过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文献。

  三、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

  从全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兰德尔教授反复论证和举例不过就是为了说明他自己的关于“浪漫主义才是解读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这一观点。诚然,作为诞生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欧洲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马克思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而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则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最典型的,就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描述资产阶级的罪行时所用的夸张手法。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的人,理论家也不例外,马克思处于浪漫主义欧中的中心,必然会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然而他的研究和理论体系并没有局限于那个时代,而是不断向前发展,正因为不了解或者是无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这一原则,兰德尔教授才将《宣言》作为一本过时的教条来解读,事实上,用自己的误解代替其他学者的误解同样是一个不科学也不严肃的态度。而早在1872年《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而《宣言》一再出版,正文并未做出一字修改则是因为“《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宣言》的态度是严谨的也是严肃的,远不是兰德尔教授所说的那样“夸大其词”和“不严肃的”,相反,兰德尔教授在没有完整了解和仔细体会马克思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时,仅片面的以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为条件,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解读,甚至将马克思与瓦格纳、巴尔扎克和达尔文相提并论,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反而是不严肃的表现。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3.

  〔6〕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7〕 孙伯鍨,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9〕 美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加拿大劳工进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文件汇编〔g〕.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10〕 francis b. randall: marx the romantic.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196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

  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60年

  【编者按】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即将闭幕,再过两周,就是建国60年大庆了,自1949年取得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共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上“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西方将中国的发展总结为“中国模式”。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模式,我们暂且不论,但将这些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成为党内共识。在中共建政60年之际,著名理论家雷云先生对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现将此文与大家分享,以供专家学者及广大网友探讨。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它固有的理论品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理论创新看作是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而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一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涵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一是把中国的丰富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提炼,使之理论化、马克思主义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做好“结合”这篇大文章。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8年中,我们党做了一篇“结合”的好文章,实现了“结合”中的第一次飞跃,集中表现为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60年,又做了一篇“结合”的好文章,实现了“结合”中的第二次飞跃,集中表现为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曲折,历程艰辛,经验弥足珍贵,教训也很深刻。我们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界,把它分为前后两个30年来具体分析,作全面客观的回顾、反思和梳理。

  一、前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阶段。这期间,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正确方针,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革命的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这期间,党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两部光辉著作中。一是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它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如何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关系。毛泽东同志说,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强调,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的话,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不能走。这与他不久前在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的要以苏为戒,制定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这部著作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问题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二是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它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必然性;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与敌我之间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学说;主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新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且相应地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以及“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上述种种重大创新,使这部著作成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奠基之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三)1966年开始的““””阶段。这期间,出现一系列“左”倾理论观点,这些观点被作为““””纲领性文件的《五・一六通知》和党的九大报告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引发了一场“全面内战、打倒一切”的大动乱大灾难。应当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如果当作一般政治哲学命题,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的思想相吻合的。问题是这一命题被赋予了像““””这样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的特定含义,而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再搞这样的大革命既无经济基础也无政治基础,因而只能陷于荒谬和造成浩劫。再者,从这个命题中必然导出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论。以阶级斗争为纲,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一个方针,它是与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地增加产品数量的观点背道而驰的。坚持这样的命题、理论和方针,就偏离了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严重挫折。

  总的来说,在前30年中,我们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上有很多创造,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继续前进,但前30年也经历了十分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二、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入新境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这期间有几个主要关节点: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作的主题报告和全会公报,首次尖锐指出我国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深刻阐明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吹响了重新探索“第二次结合”的号角。二是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对“中国情况”、“中国式道路”的特点和内容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思想政治前提作了深刻阐发。三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概括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主要点”。四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就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战略部署,尤其是在理论上首次对社会主义特征进行系统描述,使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的进步,邓小平同志的开幕词首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为新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总方向、总目标、总思路。五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理论,把以往9年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梳理为12个观点,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宣布我们党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报告还首次对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完整表述,把它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三大在理论上有突出的创新和建树,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的重要阶段性标志。

  (二)从党的十三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期间也有几个主要关节点:一是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阐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作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结论,并且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形成为一个科学思想体系。二是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从九个方面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阐述,初步确立了它的历史地位,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对其性质、特点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三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载入党章,进一步确立了它的历史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上一次重要的与时俱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从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层面全面阐明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四是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关于“三个代表”的论断,其后经过2001年“七一”讲话和2002年“5・31”讲话的系统深入阐发而发展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它的历史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党的十六大至今。一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经过党的领导人的多次阐发,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体系。二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接着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2月的一个重要讲话中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三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诸方面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系统阐述,特别是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的正式形成。四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深入地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作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重大论断。五是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党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积累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实际上是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继续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总的来说,在后30年中,我们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线和主题,联系历史和现实,沿着科学的轨道,继续探索如何进行“第二次结合”,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现在理论上,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一言以蔽之,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大推向前进了。

  三、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

  回顾、反思、梳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很有必要认清前后两个30年之间的历史联系和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关于前后两个30年之间的历史联系。首先,前30年理论创新主要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后30年理论创新主要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它们之间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不仅因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还因为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坚持和继承。有些同志认为,毛泽东思想只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和国家长达27年,在如何建立、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提出过许多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给毛泽东思想下的定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次年十二大党章在其中的“中国革命”后面加上“和建设”三个字,此后党的有关权威文献都沿用十二大党章的表述,足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毛泽东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所以决不能忽视更不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

  其次,有些同志虽然肯定毛泽东同志上述两部著作的理论价值和重大意义,但认为在他的晚年,理论上就只有错误,而不再有值得肯定、更没有称得上贡献的东西了。这是不公正的。事实上,即使他步入晚年,陷于“左”的迷雾之后,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反思“大跃进”、“共产风”的时候,还是就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关于对我国国情和国力的估计,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利用价值规律,关于学习外国,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等,提出过许多闪光思想和独到见解,后来都为邓小平理论所吸纳,从而与邓小平理论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或相同,或相通,或相似,或相辅相成,只不过在毛泽东同志那里,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罢了。所以,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应当忽视对毛泽东同志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部分的肯定和研究。

  据此可以说,毛泽东同志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所作的积极探索和提出的正确理论观点,为后30年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准备了前提,打下了基础。当然,他晚年的严重失误和错误,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从反面对后30年有借鉴和警示意义,使我们从中吸取教训。我们一定要历史地看问题,把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党的理论创新看成一个整体,要看到前后两个30年之间的历史联系,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不能用后30年去否定前30年,更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

  (二)关于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第一,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同层次又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则是整体、基础和本原。所以,只有首先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才能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只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才会有科学的社会主义观。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这可以从各个层面和角度作出说明,但是从精神实质上来理解,才是至关重要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教条式的理解,把许多“左”的观点附加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片面理解为主要是甚至等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因此才会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种种失误和错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严重挫折乃至倒退。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一历史教训,于80年代初、中期先后提出:“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最注重”、“基本原则”三个定语,都把马克思主义最终落脚到发展生产力上,揭示了从总体上和终极意义上如何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和真谛。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抓准生产力这个核心问题构建的新马克思主义观。以此为指导,合乎逻辑地逐步回答了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从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根本前提。前30年我们发生的种种失误,无不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不够有关。尤其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把现实社会既与过去的过渡时期混同起来,用过渡时期的一套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来对待和处理新时期的各种重大问题,又与以后的成熟社会主义社会等量齐观,勉强去做将来才能做的事情,但殊途同归,造成的共同结果是“左”,是严重脱离实际。正是这一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冷静下来重新全面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重要判断,在党的十三大上进而把它发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这就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这一理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准确地确定了历史方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立足点,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设了必需的前提条件。

  第三,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解放思想。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实际,才谈得上把两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这两个“弄清楚”,都离不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因为思想路线问题,从来就是关键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也讲实事求是、讲解放思想,但不善于把它们统一起来,所以既不能真正实事求是,又不能真正解放思想:一方面,离开实事求是讲解放思想,使解放思想失去了正确方向。比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口号下发起的,在运动中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急于求纯,急躁冒进,急功近利,甚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另一方面,离开解放思想讲实事求是,使实事求是异化为停滞保守。比如,尽管天天背诵老祖宗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却不愿正视国内外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想问题办事情往往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是从马列的本本和“语录”出发,导致全党上下处于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把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放在首位,并把解放思想纳入进去,其后邓小平同志还作出“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经典式论断,以解放思想为实事求是的前提,以实事求是为解放思想的准则,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后30年,就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精神实质,来分析、研究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切重大问题,这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境界,出色地写就了“结合”的新篇章。

  作者:雷云

  
看了“大一上学期马克思主义论文”的人还看:

1.大学生活马克思主义论文

2.大学马克思主义论文1500字

3.大学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

4.马克思主义论文

5.标准马克思主义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