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1
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每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的基本准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篇一

  现实需要实事求是

  [摘要]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每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的基本准则。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虽然很难做到实事求是,但一定要以实事求是为标准。本文主要从实事求是的内涵出发,提出了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说实话,做实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践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每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的基本准则。从目前来看,不少人把实事求是抛置脑后,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实事求是,我们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现实需要实事求是精神。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赋予实事求是新的思想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

  现在,人们经常这样解释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的对待和处理问题。不管作何解释,实事求是都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努力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自觉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观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在客观事物的普遍必然的联系与变化中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根本要求,我们从事一定的实践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具体条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二、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日常生活中,不实事求是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搞一些形式主义,不敢创新、不求发展;墨守成规,不参加实际工作,不深入群众调查就轻易下结论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呢?

  2.1 缺乏勇气和魄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就不敢做任何理论突破,畏缩不前,害怕违背老一辈的原则;同时又患得患失,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要肯定一些东西,否定另一些东西,所以考虑到自己的官位,家人和物质利益得失,就下不了决心了。

  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确立好正确的价值观,才使自己明知如何做是正确的,也下不了手。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就是走了一条与列宁靠城市武装起义相反的道路;邓小平同志设计并领导的改革开放,则是摆脱了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扬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旗。可见一个人要想领导中国,要想成就一件大事,不仅要有一定的方法技巧,更要有一定的政治勇气和魄力,只有这样才能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天地。

  2.2 缺乏知识素养

  很多人对实事求是很赞成,但是由于知识水平,能力有限,也会导致实事求是的实践效果不佳。首先,一个领导如果对自己所掌控领域的专业不精通,那么就很难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如果领导的方法不科学,不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和劝告,也不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另外,领导如果不能深入实际去调查研究,仅凭一面之词或肤浅的报告,也很难做出科学的结论。

  2.3 缺乏品德修养

  缺乏品德修养的人,最突出的就是那些爱慕虚荣,死要面子的人;另外就是思想懒惰,不思进取的人,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只喜欢过自己的逍遥日子,不为老百姓办事,不求发展。如果只是一味的求稳定,追求自己的快乐,我们的社会还能有进步吗?

  三、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实事求是的现象,我们就要想办法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3.1 要想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同时我们必须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二者统一起来。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密不可分,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更要不断解放思想,同时解放思想必须是一步一个台阶,思想解放,行动上也要跟得上,如果行动还是老样子,那叫瞎解放,可见实事求是要有定位。

  3.2 要想做到实事求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3]。与时俱进就是不断随时代走,只有外在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与丰富,人生才有意义,事业前程才能飞黄腾达。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是党的精髓,永远不过时,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把握住现在之势,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乘势而进。更要敢想、敢说、敢干,创造性必须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

  3.3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不唯上,主要指各级机关和领导人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对上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上级政策和决策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化,切实有效的加以实行。

  不唯书,指的是不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还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实践不陷入盲目境地;其次,将实践中的具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因此,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实际,了解情况,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找到事物内部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3.4 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实践检验

  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4]。只有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客观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看问题要全面,领导干部不仅要实际调查,还要多同别人交换经验,多听批评指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它不仅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与联系发展的观点,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和得以实现的保证[5]。

  总之,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6]。更是不掺杂主观,唯书,唯上的东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尽量做到实事求是,主观目的上要以实事求是为标准。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做事有目标,有定位;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志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2]徐志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3]徐志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4]庄福龄.毛泽东思想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5]庄福龄.毛泽东思想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6]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3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

  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篇二

  再谈“实事求是”

  [摘要]“实事”不是经验中直接给定的事实,而是经由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求得的符合必然性的实存。“求是”不仅仅是一项思维活动的原则,更主要的是一项实践活动的原则。“求是”不仅仅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内部世界的改造。因为改造外部世界与改造内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实事”和“求是”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不能割裂开来理解。

  [关键词]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实践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2-0003-03

  何谓“再谈”?是因为1990年我发过一篇短文,题曰“何谓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再谈”?因为当年讨论的问题大多还存在。什么问题?即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近代以来,它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当前,从经济生产到日常生活,都处在高科技的统治下,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与之相适应,那么,我们便将成为时代的弃儿。

  “实事求是”这句成语提出时,肯定没有想到其内涵会像今天我们讨论的那样复杂,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认识也在前进。人们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都比以往更深刻、更提高了。这就是历史。尊重历史,就是要尊重历史在前进。在前进过程中,同一对象的内涵被更深入、更全面地揭示出来了,这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过去我曾说过,历史也是一种矿床,不过它与地质学上的矿床不同,后者是越挖越少。例如:煤矿,它的蕴藏量是一个有限量,终有一天会被挖尽的。但前者则相反,它会越挖越多。就像古典文献的研究,经过了数千年来多少文化巨人的探讨,现在是不是没有可进一步研究的了呢?恰恰相反,进一步研究的视域更宽广了。仅以一万多字的《论语》来说,谁敢说已经穷尽了对它的研究呢?肯定没有人敢这样说。为什么?就是因为视域在不断拓宽,探讨在不断深入。

  “实事求是”是一个整体,很难把“实事”和“求是”分开来理解,但为了叙述的方便,又不得不把它们分开。因此文中经常会有分合交错的情况。

  一

  “实事”一说,从字面上便能看到,不能直接等于“事实”。也就是说,它指的是没有被夸大也没有被缩小的事,即没有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这样的事,是要经过一番求证以后才能把握到的,并不是经验中直接认识到的。

  但是,人们经常不是这样来理解的。相反地,而是把“实事”倒过来,当作“事实”来理解,即把“实事”当作给定了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又说百闻不如一见。按照这种观点,见到的比听到的可信,见到的比听到的更真实。为什么?一个没有说出的理由是:在“看到”这种感知活动中,由于我们的视觉和被看到的东西直接打交道了,所以必然可信。在听到的感知活动中,我们的听觉可能没有与对象直接打交道,只是听别人如此说罢了。如果把这条理由归纳一下,就是说,只有我们的感官直接把握到的,才是最可信的。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即经验主义观点。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在我们的认识活动中,感官的作用重要不重要呢?重要的。因为感官是我们的理智通向外部世界的门户。一个闭目塞听的人是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的。但是仅凭感官我们就能认识外部世界吗?不能。因为,人的认识所以有异于其他动物的感知活动,恰恰就在于它超出了感官的直接性。不超出感官的直接性,人类便不可能有认识。

  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只有自己才知道?因为直接的感受是无法传达的,一旦你说你感受到了冷或热时,你说的便不是你直接感受到的,而是某种感觉的一般称谓了。人的认识的特点,恰恰就在于它能交流,能传达,即超越了某种直接的特殊的感受上升到人人共有的一般性的认识。怎么才能实现这种超越呢?这就要说说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过程了。

  人的认识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感知活动不同,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才能实现对一个对象的认识。上面我们说,人的理智是经过感官通向外部世界的,但是,感官直接把握到对象,要经过一个中介的转换,才能成为认识的内容,获得对对象的认识。这个中介即自我意识。例如,我看到了“什么什么”,还不算认识,必须是我“意识到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时才算认识。在前一判断中,认识的主体是“我”,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什么”。在后一判断中,认识的主体是“我”,但认识的对象也是“我”(我意识到的我……)。不过不是任何一个我,而是看到了“什么什么”的“我”。在这两个判断中“什么什么”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在第一个判断中,“什么什么”是与作为认识主体的“我”外在地并列的。但是在第二个判断中,“什么什么”成了作为对象的“我”的内容,失去了它的外在独立性。而作为对象的“我”是一个类概念,因此“什么什么”便也成了类概念的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由感性过渡到理性的核心内容。在这个过渡中,实现了一个飞跃,即原来外在的个别对象变成了认识中的一般对象。换言之,人们总是用一般来指称个别,这就是人的认识的特点。

  人的认识活动为什么会如此复杂呢?这根源于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最主要地表现在人的生产活动中。正是这一活动,才使人超越了自然,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成了社会的人。自然动物是依赖于自然界的直接供给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自然界供应不了它,它便生存不了,只能灭亡。所以,它们始终只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则不然,他是靠自己的生产活动,在改造自然界的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所以他们超越了自然界,把自然界当成了自己有机体的一部分。因而他超越了自然界,组成了人类社会。正是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决定了他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因为认识是为生产服务的。

  具体说来,生产活动具有如下两个特点:①生产活动是一种类活动:②生产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

  生产活动和适应自然的活动是不同的。在其他动物的适应性的活动中,外界对象与这些动物是简单地并列的。所以,外界对象是强加于它们的、身不由己的条件。人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即要有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如上所述,他把外部环境当成了自己有机体的延伸。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其他动物与周围环境没有关系,只有人才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凡存在关系的地方,这些关系都是为我的。所谓为我关系,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类关系。如自我意识中的“我知道我……”。主客的关系不是强加于主体的外在对立物,而是主体主动的自我设定。所以,人们对外部环境的改造,间接地也就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在这种内外关系的辩证转化中实现的。

  所谓超越性,即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对自己改造的对象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要通过肯定来否定原有的对象,以便达到新的肯定,即生产出新的产品来。这种产品,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性质上与原有的对象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全新的实存。在高科技条件下,这种新的实存,可能是在自然条件下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完全是人类的创造。例如,信息网络的发展,即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点。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来。

  生产活动的类特点和超越性,不仅促成了抽象思维活动的可能性,而且实现了抽象思维活动的必然性。这样,人类认知能力才真正超越了自然动物,具有了认知对象的感性特征的能力,又由此把握到了对象的本质。

  二

  说到“求是”,一般人都认为是求规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这里所说的“求是”,不仅仅是一条思维活动的原则,更主要的是一项实践活动的原则。“求是”当然是要超越令人不满的现状,实现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认识新旧事物得以过渡的规律性何在,重要不重要呢?当然很重要。不懂得其中的规律性,我们实际上便不能理解我们面前的现状,更不懂为什么要向新的状态转变,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存在。”?眼1?演只有符合必然性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真实的存在。但是,如果人们以为,认识的任务到此便完成了,那么,实际上便还没有摆脱空论的旧习,还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思维真正的作用和威力,就在于它要指导实践由旧世界走向新世界。因为谈思想上的必然性时,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原则,要使之成为现实,必须在一系列偶然性中来开辟道路,真正的必然性是实现在一系列偶然性中的。如果以为必然性可以抛开了偶然性,单独来实现自身,那便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神学的教条了。

  对于“求是”,还有一种片面的看法也常被人们所忽视,这种看法,即认为“求是”仅仅求外在环境的改善。这实际上还是没有理解“求是”的真谛,这可以说是几千年来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毛病。即老是把改造外部世界和改造内部世界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因而产生了一系列自讨苦吃的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对,以往人们不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发展条件而去改造外部世界的吗?怎么能说他们把内外世界割裂了开来呢?提出这种怀疑的朋友,是因为不了解何谓外部世界,何谓内部世界。我们经常强调一般的动物是适应自然而生的,所以它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因为能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束缚,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组成了人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根本差别何在?即统治自然界的是必然性,统治人类社会的是对必然性的超越。夸大一点说,统治人类世界的是自由。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便是对必然性的超越,就是走向自由的表现。但是,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发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形式上似乎扩大了人的自由,可是细细一分析,却发现实际上这种改造活动的结果,不仅没有扩大人的自由,反而是对自由的丧失和剥夺。这便是所谓人的异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认为,这种异化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结果,所以到此为止的人类史,只是人类的史前史;随着剥夺剥夺者的丧钟敲响,人类将真正开创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但是从我们今天的现状看,事情似乎并不是那样简单。例如,高科技是人类自由的光辉创造,但是,它对个人自由的剥夺,也是前所未有的。例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实际上已经完全支配了人们思想上的自主性。古语说?押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这种传统的看法已经很难成立了。

  所以,我认为,“求是”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其共性,它们都要考虑到内外世界的关系,但是,由于以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十分有限,因此关注的重点往往仅是外部世界的问题。不过,近代以来,人类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中,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我们对内外世界的关系仍关注不够,这就产生了我们在上面说到过的“异化”问题。至于在今天这个时代,人类似乎已经完全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了。因此,很自然的,内外世界的关系问题,才是今天“求是”活动的中心问题。这表明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的自身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即人性和人的自由的问题将真正成为时代的主题。

  三

  “实事”和“求是”,不是简单并列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因为“是”是从“实事”中求来的,反之,“实事”是按“是”的标准从现状中认定的,所以,它们的关系就如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似的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完满状态。

  这就表明,人们永远应该立足于现实,但又必须面向将来。不从现实出发,想入非非地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便什么事也干不成。不过不断地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也就意味人们永远不要满足现状,要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努力。这就是为什么说在直观中,是现在在先,将来在后,可是在实践中却是将来在先,现在在后。因为人们总是根据尚未实现的理想来规划现在,并按此去奋斗的。这是人的活动的特点,人也是由此而走上文明大道的。

  正因为如此,理想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

  现实重要不重要?重要。因为它是立足的基点。不管人们为什么为崇高的理想去奋斗,都要有个立足的基点,不可能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空谈为理想而奋斗。不过,如此便认为,现实便是唯一重要的,只有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最重要,甚至提出要跟着感觉走,如果真是如此,那人和其他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甚至可以说还不如其他动物了。因为其他动物没有非生理需要的贪欲,而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但是问问提倡所谓现实主义的朋友,他们对非生理性享受,真的不关心吗?大概并非如此。金钱名誉这些既不能穿也不能吃的东西,他们是不是不关心呢?我们看到的现状恰恰相反,他们比谁都关心。否则社会上的不道德的乌烟瘴气就不会这么多了。

  所以,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就应重视理想和理想教育。当然,理想不是一个给定的常数,而是有历史性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例如,当代的中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便是最高理想。

  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不是少数人,更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但是,几千年来的中央集权统治,使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很差,总以为国家大事,不是老百姓的事,而是少数领导的事。有些领导人也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所以张嘴就是“指示”。但是民主是时代的潮流,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顺应这个世界的潮流,甚至应站到这个潮流的前列去。古人说?押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这种情况只有今天才能真正做到。而且不仅秀才(知识分子)能做到,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做到。因为现在是信息的时代,通过现代传媒,人们不仅能够天下大事随时可知,甚至个人的隐私,能对人保密的也不多了。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还有人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大概只能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丑角而已。

  当然,在现实中,每一个人所要追求的“是”和理想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可能和全社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相近,有的可能与之相反,这就是现实。现实之所以叫现实,因为它永远是不理想的。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也不是整齐划一地行动的,而是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冲突,似乎全无共同之处。所以要有道德和法律等无形和有形的外在力量去约束每一个人,以便使个人的行动不至于超出当前社会可能允许的范围。这里就隐藏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

  所谓事实判断,是指人类在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和提高自身的文明发展水平,在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对实现事物或事件的认识,同时,这种认识反过来又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以这种认识有着鲜明的实践性。所谓价值判断,是指人类对自身创造活动的意义的认识。本来这种认识,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是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但是,在该项具体的实践活动之初,人们往往对此是不自觉的。他们以为指导和规范他们行为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实际上,他们只是看到了认识论意义上的规范作用,没有看到存在论意义上的规范作用。我常以万里长城为例说明哲学中的价值概念。万里长城当年是为防止外敌入侵而修建的,即为实用而修建的,所以它虽然也蕴含非实用的存在论上的价值,但是人们却没有自觉到这一点,而只注意了它的实用价值。经历了千年风雨后,今天的长城虽然已失去了昔日的防御功能,但存在论上的价值却突显了出来,也就是说这项工程似乎比以前更伟大了。人们常说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不到长城非好汉”就是证明。显然,今天的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的象征。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事实判断是针对现实中的有限事物而言的,它关心的是它的实用性,价值判断是对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作用下,有限事物升华为无限事物而言的,关心的是它的意义。西方近代哲学,有着强烈的科学主义倾向,所以总认为,真理问题,仅仅是关乎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无关。这是错误的。其实,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有内在关联的。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他们关心的都是人自身,不过,事实判断更为关心的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提高,价值判断关心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一句话,二者关心的都是人在文明大道上的进步。而且,两者中如果缺一,人在文明大道上便会步入歧途。

  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发扬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保证;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的前提。

  只有求“实”才能保证求“是”;只有求“是”,才有可能求“实”。

  实践在前进,技术在前进,认识当然也要前进。明天我们还会发现今天的认识仍然是不充分、不全面的。这是人类存在方式的优点。这个优点即人永远是其所不是,而不是其所是。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4.

  
看了“实事求是与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浅谈巧用课堂即时评价优化思想品德课堂论文

2.浅议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3.有关中国政治制度论文

4.什么是政治论文

5.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