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03
学生政治论文

  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还不完善,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学生政治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学生政治论文篇一

  浅析大学生政治参与

  [摘要]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政治参与受诸多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还不完善,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对国家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我将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对策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素质与程度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影响着我国政治发展的未来。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政治参与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新形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增强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意识,促进我们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

  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政治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政治判断,并通过内化和外化,通过政治参与的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前提是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社会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就是指大学生在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现状、社会状况和社会生活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做出政治判断、政治选择形成政治参与意识,从而产生政治参与行为的过程。

  二、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

  1、了解时政信息的热情高,进行深度思考的较少。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达,大学生接触到时政信息的途径更广了,对时政的热情激增。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所以大学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了解国情以及各种动向等。因此大学生了解时政信息的热情高涨。但是大学生由于面对着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国家的政治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且由于大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看问题的程度较低。

  2、主动进行参与的较少,大多是被动参与。大学生在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如团日活动中经常参加的积极性较少,有时是被迫参加。相对的,对如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等自发的活动组织参与热情较高。学生对学校的各种政治活动热情不高,对于学生自己组织的锻炼自己能力的活动积极性较高。

  3、功利性参与较强。面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以及西方自由民主给我国带来了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风潮。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和综合素质加分等而参加学校的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活动中。在入党方面更是大量存在功利主义的色彩,大量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竞选学生干部是为了能够比别人多些机会来入党。我们必须承认,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环境中,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来的功利性,有其合理性,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具有不良影响的。

  三、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

  1、社会因素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了双重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使学生们有了维权观念、务实观念、竞争观念以及创新观念等,但是市场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反映到大学生的观念中,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相应的就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其参与政治活动中带有功利的色彩。其次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和学业的压力,对政治参与就缺乏了热情,更加注重急功近利了。

  2、我国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问题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我国现行的制度总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制约机制,许多干部缺乏公仆意识,极少数人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党和政府虽然严厉打击腐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腐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党政机关党政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失去信任,相应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此外,大学生的参政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证。政治参与中缺乏激励机制,使大学生对政治参与逐渐冷漠。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对学生影响最大,影响时间最长的场所。我们从一出生就是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若是在一个政治氛围很浓的家庭中,父母都是从政的或者父母是对政治感兴趣的就会对子女的政治参与意识产生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子女政治观的养成。

  四、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措施

  1、努力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生活在大学这样一个象牙塔中,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也缺少社会实践。所以应该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政府的政治参与宣传等应多进学校,与大学生多多接触,增加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

  2、学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氛围。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培养的教育和引导,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传递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提升政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应鼓励大学生成立政治社团等,开展政治活动,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提升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3、教师应经常讲授时政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们通常对时政热点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热情,并乐于去参与讨论。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经常就行的时政热点问题与同学们开展讨论,逐渐培养学生的政治热情,使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产生兴趣。

  4、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内的腐败问题以及在法制过程中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以及高校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民主,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要通过政治理论课传授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安华.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12)

  [2]张树辉.当代大学生冷漠现象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生政治论文

  学生政治论文篇二

  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

  摘要: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是政治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政治认同感是政治心理形成和构建的重要前提。目前大学生对当前我国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的认知现状,在政治认同上存在着差异与分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增强与政治认同危机的严重性并存。政治认同对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起着关键作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是优化其政治心理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政治认同机制的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心理构建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政治;认同;大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27-06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处于调整与变革中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心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被凸显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所无法回避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大学生政治心理表征着其政治素质的高低,反映着社会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进程,折射着其思想意识的启蒙程度及社会制度跃迁的步伐,对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逻辑学的角度上看,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是实现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的现实旨归,它依赖于其大学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心理接受度,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其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

  一、政治认同感:政治心理形成的重要前提

  从词源学上看,认同(identity)即认定,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意指两事物在形态上的同态性或同一性。弗洛伊德把认同当成一种过程性心理问题来描述:“首先,认同是与一个客观对象形成情感联系的最初形式;其次,它以回复的方式成为利比多式对象联系的替代,就像是将对象注入自我之中;再次,它可能引起种种新的感受,即自我与性本能所吸引的对象以外的某些其他人同享某种共同品格的感受。”把政治行为进行心理学考量,将认同定义于“自我”与“他人”连接为一体、处于同一平面关系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亨廷顿则对认同做了文化关系维度的认定:“任何层面上的认同,只能在与‘其他’——与其他的人、部族、种族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文化认同是认同的基本指要,处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人是通过其身份与地位的辨别及确认得以表现出来的,自我就是从属于某一群体的身份自我,拥有丰富情感、承载着文化的群体就是对自我身份进行确认的载体。从观念上看,“我是谁”或“我们是谁”的追问就是认同维度上个人或集体所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依从感的情感表达与信念寄托。

  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文化模式构成一种政治体系,对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认识才能形成对政治体系的完整理解。政治认同是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是政治文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阶级意识”作为分析和研究产业工人阶级的一个基本概念来使用,这是把工人阶级自觉的“身份”归属意识提升到政治层面的最初表达。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断言,人是政治的动物,这在经院哲学家阿奎那那里得到了理论上的肯定。从对氏族、城邦及帝国等诸政治共同体的接受到对民族国家的认可历程来看,处于社会政治关系中的人,其情感归属的最终指向一定是他的民族国家。因此,从根本上说,政治认同就是政治态度及观念的心理归属,是政治心理最为基础的概念范畴,是政治合法性与政治稳定性的前提与基础。古往今来的历史说明,稳固的政治统治根基在于其获得的广泛的政治认同和最大限度的拥护,在于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的避免。《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认为:“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理念,指的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人们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

  第一,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积极心理特性的过程表征

  “认同什么”是政治认同的核心,是一种政治体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前提。在政治心理的维度上解读政治认同,其价值与功能的体现表征为政治主体的一种积极心理特性的过程。亨廷顿指出,政治社会中“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古往今来,从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到孔子的“有道之世”,从孟子追求的“仁政”到奥古斯丁内心的“上帝之城”,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到联邦党人的分权制衡,从朱子的“王道”主张到康有为的“大同”世界,都是对美好秩序的向往与期待。遥远的“荷马时代”,古希腊人用“正义”指代政治的原始涵义。在《荷马史诗》中,“‘狄凯’是正义的女神,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而‘忒弥斯’一词源于惩罚女神,表示惯例和习惯法——所以,个别人对规则、习惯、礼仪的违犯,也被视为对神圣秩序的冒犯,都要受到神的惩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运用各种方式为其合法性统治进行论证,以期社会成员认同其政治统治并遵守这一政治体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政治主体对某一政治秩序的服从与信仰就是这一政治体系合法性的直接注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应当尽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正义。正义原则恰恰体现在国家应当以至善为目的,而不是说国家就是至善的。”政治认同获得的前提是这一政治体系存在的合法性事实,即政治理念与政治目标在根本上是大于政治制度本身的。这个奴隶制国家之所以是正义的,是因为它首先是以追求至善为目的的,是为全体成员谋取福利的,因而是“最高的善”,终将获得城邦成员的拥护与支持。

  以追求至善为最终目的的政治共同体,如果在实施其政治统治的方式上正当合理,必然会获得最大限度的政治认同感。奥古斯丁认为,国家是“通过共同承认公理和利益的一致性而联合起来的人群”。美国社会学家帕金对韦伯的合法性理论进行研究后发现,“经同意而统治”是韦伯强调的统治合法性的理论重心。这与哈贝马斯所宣称的“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以及阿尔蒙德对政治体系认同与自觉遵守作为一种体系文化来研究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夸克则在其名著《合法性与政治》中用“对政治权利的承认”来指称政治认同的心理特性。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实践中对自身所属的某一政治共同体的归属感,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的表达,他的“情感”的归属感与“身份”的意识性都是一种心理维度的政治话语。   政治认同是一种模仿和内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表达与意识倾向,因而是一个对他者价值与规范的情感连接的心理反应与心理认知过程。对社会成员来说,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自身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心理愿望在政治体系主导的政治生活中的真实映照。一定的政治体系之所以能够获得认同,必定是认同主体自身“接受”并“认可”了这一政治模式,相信它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因而在内心就会自觉支持它,以情感归属与态度拥护的方式来认同这一政治体系。认同指涉的对象是政治生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主体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外,将自身的政治价值观内化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及政治信念等层面上表现出其心理倾向,并反映出其基本的积极心理体征。因为“从个体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获取社会既定的政治文化,由‘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即个体逐步学习和获得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具有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及政治行为方式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承认统治阶级的统治,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对于一个政治体系,公民的基本认知、判断、服从、认可及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公民心理接受的展现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公民的心理态度的反映,心理倾向的表达,而且也是一种现实政治行为的注解及政治活动的结果。因此,在政治主体的主观意识向度上,其政治实践的履行、政治价值的接受以及政治理念的贯彻,都是政治主体的积极心理特性的表征。剥离真实的政治行为,政治主体的心理和态度便无从体现。从根本上说,政治认同的实质就是政治主体凭借于自身的政治行为,对一定的政治体系发生作用,在作用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这一作用过程中,政治主体的意识范畴的主导理念贯彻于政治行为的始终。因而,政治认同也就是政治主体心理特性的表达过程。

  第二,政治认同感是认知主体政治心理优化的行动逻辑

  亚里士多德说,“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公民对某一政体的认可度、拥护度与参与程度越高,这一政体的稳定系数也就越高。信任与认可基础上的积极参与,是公民政治心理优化的基本行动逻辑。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政治认同的地位与功能非同一般。在政治体系的运作过程中,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生活中,在政治文化信念的支撑下,政治认同感本身就是作为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着的,且往往同时成为政治体系自身的直接目标而体现出其基本的价值,在政治体系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社会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优化,离不开其基本的政治认同与政治参与。政治认同感本身就是一种行动,是一种健康优良的政治心理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客观表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生活领域内的政治共同体是一种社会存在,但同时也是这一共同体内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的客观反映。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伊斯顿说,政治共同体是政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政治劳动分工联合在一起的人群团体,政治系统则是由政治成员组成的。”从根本上说,政治心理的范畴比较宽泛,它是认知主体的一种自发与自为并在的、直观与抽象混合的、感性与理性同存的心理反应,而政治认同是从属于政治心理的,它更多地强调人的意识性、理性与系统性,是政治心理优化到一定程度上的合理状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无意识上升到有意识的过程,就是社会成员政治心理的优化过程与政治认同感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成员的政治行为在理论上获得了可靠的逻辑前提与保证,那就是:在理性的认知基础上增进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在政治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政治参与行动。

  认同通过行动来体现,通过具体的政治行为来展示。认知主体的认同程度越高,其行为方式对政治体系的影响也越大,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也越得到承认,政治的稳定性也就越高。如果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高度认同,他就必然会积极响应社会的号召,主动参加社会的活动,自觉维护这一政治体系的权威,自发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并积极同一切与有悖于这一政治体系的其他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自然是一种优良的健康的政治心理。如果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程度比较低,他也许会在一定限度上遵守这一社会的基本政治要求与规范,但这种遵守是低限度的,是消极和被动的非自愿性认同,是迫于外压的“虚假性”认同,因而极易在一定的情况下丧失自己的要求而走向认同的对立面。与前者相比,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良的政治心理,也即通常所谓的政治冷漠。这种价值取向往往表现为政治的不认可、不信任,并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参与、不配合、不支持的离心倾向。因而,优化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离不开主客体的双向互动。政治主体在心理维度上认同的对象是什么,认同的方式怎样,认同的成效如何,归根到底要看其行动的归宿与立脚点是怎样的。即是说,一个人的政治参与程度,直接反映出其政治认同感的基本状况。积极的公民政治参与,基本的公民权利的充分行使,都是其政治心理优化的最好诠释。实现最大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拥有最大限度上的拥护与认同,避免冲突,减少矛盾,消灭动荡,是一个社会实现良性运作的政治基础,但这一政治基础的前提却依赖于整个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的提高,普遍的政治认同是较高政治认同感的一个基本要旨。布莱克说:“如果没有公民的普遍理解并接受它的统治,国家便不可能在税收、对外政策、教育、社会治安以及无数其他事务中顺利行使自己的职能。”

  二、和谐共识与认同危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两个形式维度

  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政治认同问题,必然要诉诸对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的探究与分析。构成政治认同自身的结构性要素是多方位的,因而在不同的环境机制与不同的认同主体视阈下,某一群体政治认同的表现必定是复杂多变的。由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自身的独立性、多变性与差异性,其政治认同的差异多样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体系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在总体上的倾向与状态,在根本上表征着大学生的政治愿意和政治行动与国家政治体系要求上的契合程度。从形式上审视与考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表现,可以将其概述为两个价值对立的方面:和谐共识与认同危机。   第一,和谐共识的达成

  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政治心理无法直接观察,但它以认同与否、认同的强弱等要素表现出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程度是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信任与信仰程度的外在反映,是对当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基础性力量所在。在政治生活中,大学生将自身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态度以认同强弱的方式展示出来。价值取向上的积极向上,就是大学生对当前政治体系认同程度较高的有力明证。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差异是最为突出的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执政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向上精神与进取意识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自执政之日起就把人民的利益置于第一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坚定信仰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执政风雨中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长期的实践中以优良的革命传统与奋发的时代精神引领着中国人民的前进方向,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与人民共呼吸,与时代共命运,谱写了中国日益壮大坚实的最强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政治敏感度、敏锐捕捉时代气息的大学生们,坚持以“事实胜于雄辩”的价值立场来评判党的执政理念与政治方略,从不断增强的国际地位、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获得质的改善的不争的事实中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认知,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无愧于伟大、光荣与正确的称谓的,以先进理念武装的党引领着整个国家的不断进步,找到了正确发展道路的党坚持以中国国情为重要参照。因而,大学生们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怀揣强烈正确的政治情感,把守坚定的政治立场,乐观自信,勤于奉献,勇担责任,积极向上,自立自强,一如既往地支持党的方针政策,一如既往地拥护党的纲领路线。这成为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基本价值选择。

  政治是国家的政治,对执政党领导的认同就是对民族国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大学生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事实面前不断增强着自己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必然增强。他们对国家表现出强烈的忠诚感与浓厚的爱国热情,在那些涉及国家利益、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重大事情面前更是坚定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因而,党的执政地位的普遍认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机制的正确,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这些和谐共识的达成就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较高的最好注脚,这一积极的政治情感为稳固的社会秩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是国家政治权力得以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

  第二,认同危机的遭遇

  吉登斯认为,“危机”是一种持续断裂的自我身份和个人情感的事实。认同危机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与外部世界环境对个体自我的认识不一致的结果,是二者因不一致而产生影响的矛盾与冲突的产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个体的自我认识总是被外部环境给予的强大的外在认识所摧毁,自我的认识慢慢模糊起来。

  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不同表现上,另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政治价值观的多变与政治意识的不成熟,自身阅历的不足与学识水平的不够,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上的和谐共识的达成,使他们不同程度地遭遇着政治认同的危机。社会结构的转换与社会利益的分化调整、文化的不断变迁、工具理性的日益盛行等,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与政治制度的不够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价值观念错乱创造了条件。经济全球化的语境孕育着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观念不断冲击和碰撞,使得部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判断不够清晰,对有着深层次背景的政治理论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方法,从而形成了模糊的政治态度与错位的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政治冷漠、政治参与性不强以及功利化的政治情感。在此基础上,这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了怀疑,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产生了动摇,进而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持否定的态度,对中国的政治道路持批评的立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持动摇的观点。他们焦虑甚至冷漠地对待身在其中的政治生活,功利性地选择自己的政治动机,形式化地被动地进行着自己的政治参与,在入党的动机上以实用主义为根本的价值诉求,把加入党组织作为一种手段去实现自我的价值,躲避承担社会责任。这样一来,消极的政治行为占据着这部分大学生的主体政治认同表现。

  情感和意识上的无家可归、自我认同感的丧失,是大学生遭遇认同危机的内因。泰勒认为,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之根源在于个体在精神上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在自我与世界的秩序的坐标中失去了位置。诚然,在日益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大学生总是会产生深层的忧患与焦虑感,如何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命运,如何使自己更好地参与社会的政治组织,展示自己的话语体系,获得自己的话语表达权利,是大学生在实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遭受的心路历程。在强大的政治体系中,一些心理承受力不强、竞争力不够的大学生难免会有失落感和沮丧感,在多元价值冲突中慢慢失去了归属感,在精神空白地带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动摇,对政府权力的有效性与合法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社会政治的认同危机也就随之产生。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机制的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的现实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热心探讨的时代课题。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大学生自身的政治心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现依赖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良性互动,在引导培养人、完善人、塑造人的理念下实现教育的主体功能,优化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育正确的政治认同机制,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的目的。

  第一,有效建立政治共识机制

  当代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说:“社会的统一建立在对该政治观念的共识基础之上;而只有达成共识的各种学说得到政治上积极行动的社会公民的确认,而正义要求与公民的根本利益——他们的社会安排培育并鼓励他们追求这些根本利益——又没有太大冲突的时候,稳定才有可能。”“重叠共识”强调的就是在多样社会思潮激荡的状况下,社会要想健康稳定,需要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寻求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和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念。任何社会的统一都是有前提和基础的,公民的利益与政治理念的一致是共识达成、社会政治生活稳定的基本条件,公民认同危机的出现是导致社会混乱、暴力横行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优良的政治心理如何获得,大学生政治共识机制如何才能有效建立,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从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共识人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与体制,完善现行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体系,培育崇高的政治信仰,发扬积极向上的政治伦理精神,通过有效的政治引导,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对大学生积极对话,在沟通中拉近彼此的距离,“所有政治行为都是对沟通的这种或那种方式的反映”,在沟通中整合二者的共同利益,以期实现大学生与党的执政理念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合与统一。   第二,大力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一般意义上,意识形态的功能是为政治服务的,它直接而直觉地反映着社会政治现象,为一定的政治模式提供政治辩护,制造政治舆论,培育政治观念,滋养政治力量,进而动员社会成员自觉加入到维护当前政治体系的立场中来,因而成为政治认同的重要价值资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某一时期占主导精神力量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是这一社会政治权力得以正常运行的思想支撑和观念维系。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的遭遇是多方面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不力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错误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之下,他们迷失了自我,丢弃了基本的价值判断,丧失了根本的政治认同,主次颠倒,是非不分,黑白不清,爱憎不明,荣辱的界限混乱,甚至走向反动的政治立场。在这种状况下,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与积极的行为引领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不断研究变化了的教育环境,紧密跟随时代的跃动,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深入分析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生成的机制与过程,认真反思大学生遭遇认同危机的根源,寻找到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正确通道,获取实现大学生较高程度的政治认同的合理路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所以需要更新,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倡导和渗透渠道的缺乏与不足。成长于时代变迁加速的当代大学生是政治极其敏感的年轻人,他们的政治心态在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下失衡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缺席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统一整合作用,大学生的政治信心就可能得不到增强,政治热情得不到激发,那么被一些国家“西化”与“分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第三,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政治内容

  就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而言,政治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一个中心内容,政治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充实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科学、正确、与时俱进的政治教育。部分大学生政治知识的缺乏恰好折射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内容方面上的不足,他们对政治的概念理解是片面的,对政治的宣讲方式是陈旧的,对大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和程度是漠视的。政治知识的缺乏导致大学生对政治的认识不够深入,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不高,饱满的政治情感无法释放,从而不能形成较高的政治认同感。因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人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力度,增加大学生感兴趣的政治难点和热点问题,让大学生掌握有关国家政治体系、各项机构的构成及制度性安排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种政治规则和程式,领悟国家政治制度的精神要旨,进而提高自身对政治运行的认知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以促进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

  第四,积极增强社会实践中的政治认同效果

  众所周知,知行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定位与现实诉求,社会实践是连接社会和学校的桥梁。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了正确的政治认识是不够的,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为大学生搭建有效的政治实践平台,政治认同感的增强与政治心理的优化都是一句空话。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把自身的政治认同情感转化为具体政治行为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积极手段。因此,传统的忽视实践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变就成为一种必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导,大学生借助于这一平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付诸于现实生活,深入了解社会,走人生活的内部,获取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真实认识,切实感受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情况。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反思自我,可弱化其原有的偏激认识,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出来。

  总之,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依赖于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大学生较高认同度的和谐共识的达成。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念引导下,建立积极的政治共识机制,大力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践行一定的社会政治实践,使大学生在认同国家民族的理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政治心理,稳固自己的政治诉求,实现预期的认同目的。

  
看了“学生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中学生政治论文600字

2.浅谈中学生思想政治论文

3.大学政治论文范文

4.有关高中学生政治论文

5.高中学生政治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