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3
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

  一切不是自然生成的东西,都是文化。小编整理了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篇一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文化的三个层面

  文化的概念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可以视为“自然”的反义词,一切不是自然生成的东西,都是文化。就此而言,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或者从动态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但是我们一般不大在这个最广泛的意义上讨论文化,非此即彼,不是自然,就是文化。从总体上看,文化不仅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传承,它更是个人修身立命的追求。早在两千年以前,古罗马的西塞罗就提出过文化相等于哲学,更确切地说,文化是心灵的培育。这很显然是将文化同个人心智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而联系到知识、智慧和理性的培育。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山人物雷蒙??威廉斯,在他的《关键词》一书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文化的主要意义是来自于培育和培养,包括如西塞罗所言,心灵的培育(cultura animi),虽然同时也带有来自中世纪的次要意义,那就是荣誉和尊崇。”(1)威廉斯认为culture(文化)是英语中两三个最复杂的语词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词源错综复杂,而更主要是它今天在好几个互不相干的学科里,挑起了大梁。

  这样来看,文化就是灿烂的光照,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内在光明。文化如是便成为通过接触浩瀚无边知识和智慧的积累,让光把心灵和精神照得雪亮。这很显然是一个非常具有启蒙意味的传统。不但光明灿烂,而且给人愉悦,因为文化总是同艺术结缘,常常是不假思索,天生就给予我们快感。事实上,文化所具有的创造性,恰恰也是艺术活动的生命力所在。艺术家们总是不满现状,力图破除成规,探新求异,这样一种叛逆精神,也非常合乎文化自身更新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文学,长久以来,它是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首要文化载体。文学的宗旨就是寓教于乐,它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这情怀和快乐,无疑是早已深深渗透到了我们的无意识之中。

  如此我们可以来看雷蒙??威廉斯《关键词》一书中描述的文化的三个层面。威廉斯认为文化一语从广义上说,是有三种用法。换言之,这三种用法可以代表文化这个概念的三个层面:它们分别是:一、精神和美学层面;二、特定的生活方式;三、知识和艺术创造。威廉斯分辨的文化的这三个层面或者说三种意味,多被人引用,影响极大:

  (1)独立和抽象名词,描述18世纪以来,知识、精神和审美发展的普遍过程。(2)独立名词,无论是在广义上还是狭义上使用,指的都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根据赫尔德尔和克莱姆的看法,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集团也好,抑或总体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3)独立和抽象名词,描述知识实践及其作品,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作品。(2)

  那么,文化的这三个层面又分别意味着什么?就第一个层面而言,文化是指心灵的培育。威廉斯注意到文艺复兴以降,托马斯??莫尔(more,thomas)说过“为了他们心灵的培育和收益”(to the culture and profit of their minds),弗朗西斯??培根(bacon, francis)说过“心灵的培育和滋养”(the culture and manurance of minds),霍布斯(hobbes,thomas)说过“他们心灵的培育”(a culture of their minds)(3),如此等等。这里面的“培育”(culture)一词,即是今日通用的“文化”。威廉斯指出,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指涉心智发展的普遍过程,崭露头角是在18世纪,普遍流行是在19世纪。

  第二个层面威廉斯指出与“文化”一词在德语中的变迁有关。上文中的克莱姆是指19世纪德国人类学家g.f.克莱姆(klemm,g.f.),他在1843和1952年间完成的《人类文化通史》,追溯了人类从野蛮到教化,再到自由的发展历程。威廉斯注意到,泰勒《原始文化》中描述的人类从蒙昧、野蛮到文明的三个文化发展历程,就是直接继承了克莱姆的思想。就此而言,在德语中此一时期“文化”一词的用法,正也相当18世纪史学家笔下普遍使用的“文明”一词,它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抑或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

  文化一语的第三种用法,威廉斯认为它也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用法,即以文化为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和电影,或者再加上哲学、学术和历史等等。他指出文化的这一阐释层面出现相对要晚一些,而且难以追溯到确切的发生时日,因为说到底它其实是从文化的第一层面上衍生出来的:文化作为知识、精神和审美发展的普遍过程,以作品和实践形式表达出来,就是艺术。这可见文化的三个层面,其实是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的。

  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加以定义,威廉斯的三分法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多被引述。但这并不意味它就是面面俱到的说明。事实上文化定义的面面俱到是没有可能的。威廉斯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此他说,面对文化这个词如此复杂且丰富的历史,人们常常会选取一个“真正的”、“科学的”意义,而把这个概念的其他意义弃之如敝屣,认为它们混乱不堪,不值一道。甚至,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这部半个多世纪来为人引述不断的经典,在他看来也未能免俗。

  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或者说,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生活方式的总和,这是今日各国的文化研究大体可以普遍认同的一个共识。它相当于以上威廉斯文化三分的第二个层面,换言之,它的渊源是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事实上,它也被认为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定义。对此学界经常引述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的名著《原始文化》中的这一段话: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只要能够用普遍适用的原理来研究,就都可成为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活动规律的对象。(4)

  泰勒给文化所下的这个定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将文化和文明等而论之,把文明看作文化的同义词,而不是耿耿于怀后来f.r.利维斯所说的少数人文化,和大众文明之间难以协调的冲突。这样文化就将人类生活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一并统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流转在知识阶级的精神生活之中。比较以往的文化定义或多或少总是偏向某些方面,泰勒则是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说明。文化作如是说明,不仅涉及到它的性质、范围、内容和意义,而且进化成为人类经验的总和,它不复是某些阶级的专利,相反恩泽广被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诚如泰勒所言,文化将要研究人类思想和活动的规律,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人文活动,但凡能够用理论来加以说明的,都将是文化所研究的对象,简言之,文化就是社会生活的总和。

  那么,泰勒上述定义中所说的“复合体”,又意味什么?它意味着一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活动,都是发生在文化之中。故而文化就是信仰、信念、知识、法令、价值,乃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总和。这一文化的认知可以交通《易传》之释贲卦:“小利而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换言之,有些许吉利,就可以有所行动,这是天文也就是天道;行为举止中规中矩,这是人文也就是呼应天道的人伦。故而天人相通,天人合一,即为文化之道。由是观之,文化作为天文、地文和人文的总和,它具有超越地域的普遍意义,可以期望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应是显而易见。这一致力于从总体上来观照文化的态度,明显一路下延到当代西方对文化的分析模式,更具体说,它就是雷蒙??威廉斯视文化为日常生活方式总和的先声。

  但是即便泰勒这一视文化为人类经验总和的人类学文化定义,也还没有完全同阿诺德的精英主义文化定义分道扬镳。如《原始文化》第二章中,作者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理想状态的文化:“以理想的观点来看待文化,可以看作是通过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高级组织为了同时促进人的道德、力量和幸福的发展而普遍地改进人类。”(5)这可见,在泰勒看来毋宁说文化是有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分别。就文化的理式,或者说范型来说,它和阿诺德和利维斯的“少数人”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并没有太大差别。为此泰勒也将人类的发展分为蒙昧状态、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三个阶段,而且开篇就声明,他写这本书的宗旨之一,即是把落后部落的文化跟先进民族的文化加以对照。但是,诚如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文化何以就不是“生而平等”?以文化的先进和落后作为文明国度和“野蛮部落”的标识,是不是有为帝国主义殖民逻辑张目的嫌疑?在主张文化平等的后现代理论家视野中,这个疑问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但是,泰勒确立了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生活方式总和的这一定义传统。文化如是作为人类经验的总和,它的影响同样是根深源长的。英国诗人t.s.艾略特,在他的《文化定义笔记》一书中,就接过泰勒的文化定义,称文化好比宗教,它无所不包,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6)所以不奇怪,在t.s.艾略特看来,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一切活动和兴趣爱好,包括德比赛马日、亨利划船赛、考斯赛艇会、开猎松鸡日、足球赛、赛狗、弹球戏、飞镖靶子、干酪、美味佳肴、哥特式教堂,以及埃尔加(elgar,edward)的音乐。总之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读者自可以尽兴开出自己的清单来。遵循这一人类学的文化定义路线,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平常的意义,就有了举足轻重的文化意味。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价值观念,其道德规范、悲欢喜乐,其物质财富和精神符号,都将成为文化研究的典型对象。它意味着意义不是产生于个人,不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启蒙使命,而是产生于集体。由此文化所指涉的意义,不复是个别的意义,而是共享的意义,一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言:

  我们说两个人属于同一文化,即是说,他们大致以相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并且以能够彼此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他们关于这个世界的思想和情感。故此文化有赖于它的参与者如何以广义上的相似方式,阐释周围发生事件的意义,令世界“见出意义”。(7)

  这可见,文化作为特定的生活方式,这个来自人类学的定义模态,它和视文化为启蒙和心灵培育的西方哲学和文学传统,是判然不同的。就它这个无所不指、无所不在的与生活本身一般宽广的意义上言,文化与社会应是近义词。但是两者的区别同样是明显的。以英国学者鲍尔德温等人《文化研究导论》中的说法是,“言及社会,我们指的是个人和集团之间的社会互动和关系模式。社会经常占据一块领土,能够再生产自身,同时共享一种文化。但是对于有些社会,特别是大规模的现代社会而言,更确切地说应是数种文化并存于这个社会之中,虽然并不总能达成和谐。”(8)换言之,一个社会的内部有可能并存着数种生活方式,而且并不总能达成和谐。这就是文化。时当全球资本在瞬息之间跨国界、跨民族巨量流动的后福特时代,这个以特定的生活方式来定义文化的模式好像显得落伍,比方说,它是不是仅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同今日跨国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代格格不入?即便就生活方式而言,它是贵族的生活方式,就像今日文坛多有人呼吁贵族精神那样,还是平民的生活方式,即认同一种普通平常的文化?

  三、文化是普通平常的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特定生活方式的总和,它理应是普通平常的,而大可不必标榜它曾经自傲的贵族身份。一定程度上言,文化的上述两种阐释模式,或者可以比较今天的全球化金融空间的称霸天下和地方本土文化的苟延残喘。本着这一认知,我们可以来看雷蒙??威廉斯1958撰成的著名文章《文化是普通平常的》。事实上,这个标题后来成为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主义”的标识。文化是普通平常的,这是延伸了文化是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定义。它意味文化不仅仅是图书馆的博物馆里的高头讲章,而且就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事一物,就是生活本身。

  正是出于文化是普通平常的这一信念,威廉斯表示不屑一顾那些故作姿态的“高雅文化”。他讲到自己漫步在剑桥的古老建筑之间,并不因为自己的工人阶级出身感到压抑,因为这里是他读书和教书的地方,而知识也是普通平常的。使他感到压抑的是剑桥的茶室:这里的文化殊为特别,是他见所未见的。这里的人大多数并不特别博学,对艺术也少有实践。可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向你表明他们文化高雅,身份特殊,而将圈子外面发表抗议声音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斥之为“愤青”(raged youth)。对此威廉斯的评价是:

  我有一些同事憎恨这家茶室,为此将文化看作一个肮脏的字眼。可是这当然不是文化本身的过错。倘若这家茶室里的人继续坚持文化就在于他们行为举止上的细小差别,在于他们说话方式的细微变化,我们无法阻止他们,但是我们可以忽视他们。想要文化偏离它的本性,谈何容易。(9)

  很显然,在威廉斯看来,文化的本性是普通平常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故作姿态的贵族和伪贵族做派。威廉斯承认他的文化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和f.r.利维斯的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他自称感受最深的,是文化必须最终在同其潜在生产系统的关系中得到解释。对此他发现自己在威尔士边陲乡野的童年经历,就是很好的例证。因为它足以显示文化是整个儿一种生活方式,而艺术则是随着经济变革而变革的社会机体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像大多数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一样,威廉斯反对对马克思主义作经济决定论阐释,这一点在他的《文化与社会》一书中,即有表现。但是反对决定论,并不意味对文化的经济基础视而不见,这一点同样可视为各家文化研究理论的通识。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它并不是某一个阶级的专利。正是着目于文化背后的生产关系,威廉斯明确表示反对文化是受某个阶级的支配,认为那是即处心积虑将社会的共同遗产归之于一个特权阶级,反之判定大多数人是无知群氓。明眼人不难发现,威廉斯的这一立场,针对的正是阿诺德和利维斯的少数人文化传统。威廉斯讽刺说,这个传统告诉我们,只有知恩图报的穷人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可是他漫步在剑桥校园里,却没有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自己学会了知恩图报。他明白比较他出身阶级的其他人等,并不更好,也并不更坏。威廉斯承认有一个英国资产阶级文化,它的教育、文学和社会机制,都强大无比,紧密联系着权力中心。虽然,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之下,门扉在慢慢洞开,可是要说大多数工人阶级是被排斥在这个文化之外,那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假如就此断言工人阶级是被排除在英国文化之外,那就是胡说八道了。威廉斯强调工人阶级具有自己的文化机制,而且是在日益壮大。工人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文化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是无所需求的。所以英国文化绝不等于资产阶级文化:

  英国生活方式中的很大一部分,包括它的艺术和知识,在任何显见的意义上来看,都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有许多文化制度和共同意义,压根就谈不上单纯是商业化中产阶级的产物,还有艺术和知识、有共同的英国遗产,它们是由各式各样的人们所创造的,其中许多人如今为身在其中的阶级和体系而自豪,当初可是对它们抱着一腔怒火。资产阶级给了我们许多东西,包括一个严密的然而是真正的道德体统,至少强过它的宫廷前辈们。资产阶级达成的休闲观念,也给我们显示了许多文化价值。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当代文化就是资产阶级文化,而从保守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们,这似乎是人人都在重复的错误。(10)

  适应于此,威廉斯表示反对观念先导的社会改革模式,认为这是对马克思的错误理解。所谓一个人如果信奉社会主义,那么他就必须按照指定的方式去写作、思考和学习。而威廉斯针锋相对的看法是,文化是整个民族的产物,是有许多共同的意义组成,虽然这些共同意义个别来看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整个个人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产物。故而认为任何一种此类意义可以事先指定下来,那是傲慢无知,不明白文化不是预言,它是由生活本身构成,是无以预知预测,无以事先筹划的。

  关于利维斯,威廉斯指出,f.r.利维斯向来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这是一个遗憾,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和历史的了解,比利维斯要深入得多。但是利维斯对艺术和经验的关系,在威廉斯看来是较马克思主义了解为多。威廉斯指出利维斯为英国文化开出的药方非常激进,而且很快成为金科玉律,但是它是错误的。这个药方认定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有一个黄金时代般的有机社会,古老而纯朴,唯独现代工业社会兴起,导致传统价值观念分崩离析,文学和艺术一败涂地。威廉斯承认这一利维斯主义流传深广,他本人就深受影响,以至于最终同它分道扬镳,个人危机都还持续了好多年头。威廉斯用他自己的话说,祖父和父亲都是卑贱的劳工,对于利维斯推崇有加的那种邻里乡亲的文化,自是再熟悉亲切不过。事实上他对旧文化的熟悉和亲切程度,远超过出身有教养家庭,父亲在剑桥开钢琴铺子的f.r.利维斯。但是这并不意味他有理由赞同利维斯的看法,对此威廉斯以身说法,指出有一点他非常清楚:那就是在国内人们对工业革命、以及它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变革,是乐见其成的。的确,他和他的父辈祖辈们曾经生活在美丽的农耕山谷里,山谷石灰岩峭壁之外,凡能所见一切,都觉得丑陋。但是他们有一种天资,一种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会泯灭的接受新事物的天资,故而蒸汽机、柴油机、电力以及它们带来的种种产品和服务,他们都乐观其成。诚然,新能源带来了丑陋:煤炭带来灰尘、工厂带来拥挤、通讯带来蛛网般电线,但是他相信,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环境终将是得到改善而不是恶化。英国作为发达工业国家,事实也早已证明了威廉斯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f.r.利维斯1930年出版《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这本当时不起眼的小册子,后来成为伯明翰文化研究传统的先驱经典。利维斯为之忧心忡忡的“大众文明”(mass civilization),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利维斯笔下的“大众”(mass)一词,确切地说,这里的意思更接近于中文中的“乌合之众”。这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鼓吹贵族精神,对大众文化加以规束,或者至少是引导的呼吁,基本上是如出一辙。由此反观威廉斯的有关阐述,我们发现即便在今天的中国,它也并非无的放矢。威廉斯说,他并不相信普通人就是传媒上描述的乌合之众,趣味庸俗、行径猥琐。相反,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乌合之众,只存在把大众视为乌合之众的不同方式。

  也许说到底,文学和文化,特别是和大众文化,并非如利维斯主义,以及后来反复重申审美的哈罗德??布鲁姆描述的那样,存在着重重隔阂。它们一样具有高张想象的特点,一样也可以有真和善的美感。事实上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也就是将文化现象当作文学文本,来加以细致分析。平庸和猥琐并非与生俱来同普罗大众结缘,大众文明也好,乌合之众的文化也好,这里面反映的似乎多半还是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一种优越意识。换言之,那不过是文化精英将大众视为“他者”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罢了。

  注释:

  (1)(2)(3)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revised ed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87,p.90,p.89.

  (4)(5)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第19页。

  (6)t.s.eliot,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london:faber and faber,1948,p.31.

  (7)s.hall,“the works of representation”,in s.hall ed.representations,london:sage,1997,p.2.

  (8)e.baldwin,b.longhurst,g.smith,s.mccracken m. ogborn,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new york:totem books, 1998,p.6.

  (9)(10)raymond williams,“culture is ordinary,”ann gray ed.studying culture:an introductory reader,london:arnold,2002,p.7,p.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

副标题#

  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篇二

  文化产业与当代生活

  真正的美好其实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正是源于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变化,建筑、服装、社交形态,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气氛、文明的特征。

  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建构愿望,文化产业就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什么是我们理想的美好生活呢?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给出个性化的答案。但从人的本质性追求和生活的基本面来看,美好生活应建立在一定的普世价值和共同的社会认知上。

  巴尔扎克说:“一个人的灵魂可以从他持手杖的方式看出。”他强调的是,生活细节可以成为反映社会某个阶层的共同价值评估方式和着眼点。英国男人手持手杖的姿势、与服装的关系、整体性装饰与环境的一致性等,借助这些细节和习惯,就可以将人们适当归类。这大概就是巴尔扎克的本意。也有人曾经说过:“跨过一个人的家门,可以看出这个家庭主妇的优雅气质。”这更是揭示了一个普遍道理:真正的美好其实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与其说是喝茶,不如说更像是一次社交和生活品质的展示。英国人的交往,最亲密的方式是请客人到家里去喝下午茶,喝下午茶的时候一定是家庭主妇充分表现自己优雅的时候。正规的下午茶有很多体现品质的程式,家庭主妇要换五套衣服,换三套茶具,让你充分享受到女主人的优雅感觉。这么一种日常交往,把主客之间出于精神娱乐需求的交流,表现得非常有质感,看起来很奢侈,还有点繁复,但这正是把喝茶提升到人与人情感交往和精神对话的过程,所以,每一个家庭主妇或者每一个朋友都期待别人请自己或者自己请别人喝下午茶。

  英国人都十分强调美好生活的日常性和习惯性特征,并以世俗生活的两个日常场景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诠释。拿手杖的方式,一定可以和他自己的身份和他自己的审美感觉相关,生活的高度一定通过细节体现出来,如果离开日常生活细节,就会产生虚假性,就和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无关了。而这种美好生活的日常形态,又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关联的。如果说19世纪是属于英国人的世纪,与此对接的不仅仅是工业革命带来了英国强大的经济地位,它更是造就了一个属于全英国人共同的新生活方式。维多利亚时代一度成为美好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正是源于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变化,建筑、服装、社交形态,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气氛、文明的特征,让妇女走出家庭成为社交场合中的主角,充分体现了生活的现代性和开放性。英国人为什么要喝下午茶?除了气候条件之外,有闲和社交的需求,也是喝下午茶的主要动机。

  工作、生活,还是艺术

  艺术是最好的摆渡之舟。在世俗生活中嵌入柔性的文化消费和艺术享受需求,这也正是文化产业未来的机会。

  我们还要回到对生活目的及其理想形态的思考,才能准确理解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经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现在我们处在信息社会,我们现在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是劳碌的生活,还是有闲或者风雅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它们各自具备怎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每个生命个体都处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也一定会在上述三者之间与某一个层次对应。显然,当今社会,大部分人还处在劳碌的生活状态,劳动和生活有很强的工具性特征,或者说,社会或者企业把这些劳动者编成一个个规定的角色,在永远重复着一项无止境的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像加缪作品里的西西弗斯神话故事。这种状态是工业化革命所造就的,从农业社会的个体劳作到有组织并规范着的劳动形态,是一种历史进步。但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交替,以及教育的普及,有知识的工具人成群出现,在知识、技术含量高度浓缩的机构里,组织更加严密,高级思维与简单重复,成为这群人的复合工作常态。在一个企业组织里稳定地工作,还是大部分人谋生的基本形式。

  这时,就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冲突:个性的自由释放与现代企业组织的文化如何协调?如何解放生产力,让大家能更多地享受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快乐?这就体现了文化性满足的特殊需求。比如,现代高度信息化条件下,如何管理一个出版企业?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出版企业都有一个豪华的办公楼,都朝九晚五地上班,大城市拥挤的交通,让不少人辛苦地来回奔波,当很疲倦地赶了很长的路,到了办公室会是怎样的心情?我们在经过物质资产管理、现金资产管理、时间管理各个层级后,才明白情绪管理才是一个企业或社会管理的核心之一,好心情才是优质生产力!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假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在线办公,把高昂的办公室租金转换为大家的住房补贴,又免除路途之苦,那会提升多少工作效率,又会降低多少管理成本?这种工作模式在it行业很多,比如总部在美国,技术开发部在印度,市场营销部可能在中国或欧洲。

  知识群体的大量出现,经济能力的大幅提高,使人们不再满足上述的工具性特征,一定会建构生活的理想目标,以表达生命本身的自由张力。由此,我们不得不关注什么才是艺术的生活?为什么艺术生活受到普遍推崇?首先,我们看到艺术家的基本社会表现特征有两个:一是自由和个性化,二是兴趣与职业融合度高。甚至,他们劳动就是休息,休息就是劳动。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生活,365天的时间与个人的需要、爱好、情绪、状态合拍,构成一种与自身生命节奏相协调的轻松和自由,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艺术生活,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艺术生活只是强调提升生活乐趣和创造力的内在活力,并产生生命的欢乐状态。而这种轻松和欢乐,恰恰是现代人最缺失的。现代医学证明,很多疾病的诱因,都与情绪相关。

  尼采认为:知识的最高形态是艺术,艺术又是生活的最高状态。显然,艺术构成了一个视角,这个视角由特殊的内容组成,比如,人性化、理想化的观念,对世界的独特判断,以及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等。生活内容在艺术构成的视角中产生了丰富性和多元性,并在生活本身的提升中生长出高贵的东西,它是通过知识和生活的交融状态,通过生活自然散发出来的。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美好事物生存、消逝和改变的过程,这就是艺术。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美好生活是一种最具有张力的生活,是强调个性又需要包容的生活,也是最有弹性的生活。艺术家的生活总在大胆地边缘化。比如,最早的波西米亚生活在许多小说家的作品中得以呈现。在19世纪30年代,小规模的群体,有一种共同的生活趋向,他们开放而又个性化,这种开放和个性化恰恰是与整个工业社会所造成的市民社会的生活状态相悖的。市民社会的消费价值取向是趋同和从众;波西米亚生活正与此相反,构成了价值观上的反叛。同时,波西米亚生活方式通过反叛实际上也是在争取一种权利,借助艺术的方式获得话语权。开始的时候,他们不被主流社会理解和接受,但是发展到今天,大家看到,波西米亚的符号和观念完全溶解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他们的一些特质,比如说对生活的独特追求,个性化的变化和展现,非常进取而且远离异化,遵从内心的需求,这一切,成为打动人们心灵的东西,都是在瞬间产生的。这个瞬间一旦产生,一定会成为人们记忆里的永恒,也一定体现在生活的和谐和优雅之中。

  作为当代人,怎样从劳碌的生活状态向艺术的生活状态转变?艺术是最好的摆渡之舟。在世俗生活中嵌入柔性的文化消费和艺术享受需求,这也正是文化产业未来的机会。概括美好生活的特征,就应该像瑞典人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在《美好生活》一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生活具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你必须是拥有时间的人,而不是被时间牵着鼻子走的人。第二,你必须是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人。第三,你必须是充满爱心并会爱的人。

  当代社会的生活图景

  中产阶层不断喷发的强势消费需求,在进一步不断消解文化作为单一标准的时间概念,同时也在给文化产业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30多年的社会变革,从政治主导模式向经济主导模式转变,使市民从国家政治生活中间分离出来,产生了公共领域。同时,经济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职业标准取代了阶级标准,并造就了强大的中产阶层。现在,人的职业符号如教授、总经理、艺术家等成为社会的主要符号,这不但是社会进步,也是理性回归。再就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使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生大调整。与此相对应,当代社会生活凸显出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大众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元。生活权利张扬、生活不断获得满足并进一步产生新的需求。这种生活特征具体表现在:1、基本反映了市场背景下的商业利益主导构架及其表现形式。2、以获得资产并不断积累为基本现实目标,强调现实物质利益的满足感。不动产、股票、基金,什么都想要。3、改造和提升物质生活是现实层面的基本目标,每个人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4、生活呈现个性追求与共性趋同的双重结构,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的追求和形态产生分化和分层。

  第二: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享受进一步融合,并体现出共同的表现方式和满足方式,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大幅提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可支配消费能力的加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消费占比在变化。物化或者说基本生存满足的物质消费比例在下降,而文化艺术性质的消费需求在爆发。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精神需求一定会影响我们的文化建构。如媒体的娱乐化趋向,这个娱乐化趋向和动机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的媒体应区别不同性质和受众定位,各自设定比较合理的架构和道德底线,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层。过往政治模式下的政治附存,到商业社会的娱乐至上,都不可取。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和消费个性化,将使文化产业发展更具有想像空间。文化产业的常态大众娱乐动机的满足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出发点,但绝对不是终点,过度的娱乐满足会消解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深度。因此,在多元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文化消费的制高点依然重要,文化内涵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文化介入生活的价值引领,仍然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使命。

  第三:体验式消费、互动式消费成为未来的趋势。被动式、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单向消费方式,绝对不是文化产业的基本消费模式。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资产、资源快速流动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了质的变化,尤其在文化和精神消费方面,更加表现为主动的选择和体验特质。在平等的界面上产生互动将是消费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无论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还是消费者,构成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交流,过去年代的家庭式下午茶,其客厅模式被逐步延伸到城市的茶室、咖啡馆,再到今天的社会主题聚会等,这是逐步走向平等的过程,主客关系已经被朋友关系取代。在平等的基础上,体验和分享将是文化消费的主流模式。

  第四:以城市化为背景的消费导引和风尚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城市化构成了消费价值的高度,城市也开始分类分层,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成为引领全国消费观念、消费趋向、消费价值的风向标,随后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向外强力辐射。城市人群的不断聚集,将构成一个个消费共同体,相同的价值和审美趋向,形成消费的马太效应和圈子效应。同时,大中小城市存在的消费价值观及消费能力的差异会形成相对的时间差和消费延滞,而这种差异在文化消费上就更加突出。

  第五:以中产阶层为主流的消费群体,以商业价值为坐标的时间切割方式,构成了独特的时代特征。过去我们曾经经历过政治作为价值坐标的时代,今天我们已经不可否认地身处以商业价值为主轴和时间切割标准的时代,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成为社会和市民的基本链接方式。中产阶层不断喷发的强势消费需求,在进一步不断消解文化作为单一标准的时间概念,同时也在给文化产业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只是在未来商业与文化之间如何创造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巨大的消费需求,是摆在文化产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需要培育的中产阶层,不但要满足处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实用消费需求,同时,要把他们的消费层级不断提升。文化消费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消费,也是一种情绪和心情的安抚。因此,从商业价值到文化价值,从功利需求到心灵享受,这是一个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文化产业的历史责任。

  文化产业与社会的接口

  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人的情绪、精神、体验对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意识上产生美好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远远超越消费本身。

  一、对接社会的“假日经济”需求

  无论是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还是人们更加追求和向往有闲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一种社会趋势,人们用于消费的时间更多,促成了消费需求增长。目前,我国的公共假期每年约114天,将近365天的1/3。这些公共假期用来干什么?去消费。而假期消费的主要形态与文化相关。以衣食住行为内容的基本刚性消费,在平时就完成了,增长出来的假期就成为柔性消费或者说文化增值消费的主要时间。

  二、对接柔性消费需求

  对中产阶层来说,辛苦地工作,努力地挣钱,承受着很大压力,他们需要释放压力,调整心情和状态。需要以柔性的、抚慰心灵的消费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其次,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也导致柔性消费需求的上涨。我们可以想像,我们的市场空间还有多大?如果按照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音乐厅、大剧院这样的艺术场所应该达到一百个以上,甚至还要更多,再加上电影院,这种巨大的市场增量令人鼓舞。多年前,柏林爱乐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最贵门票卖到一张4000元人民币,居然一票难求,让柏林爱乐乐团非常吃惊。上海大剧院近两年策划了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出季,世界十大交响乐团都请到了,结果是越好的交响乐团,门票卖得越快。由此形成了一个文化艺术的高端效应。这也说明,随着知识阶层的不断聚合,随着人们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元,文化艺术消费需求会更加强劲,对产品和服务质量也会更加挑剔。

  三、对接身份归类需求

  中产阶层的安全感缺乏和身份模糊恐慌,势必促成他们努力找到社会阶梯和通道,对自己进行归类,包括身份的归类、职业的归类,还有收入和财产的归类。所有的归类构成身份的清晰表现形式。人们需要给自己贴上标签,最理想的标签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标签。经济归类更多体现原始性,而文化归类才具有文明和现代性。最近有个时尚消费类期刊做了一个读者调查,分别找了几批人,调查话题之一就是,为什么喜欢读时尚期刊?很多人都回答:安全感。时尚期刊能提供什么安全感?尽管时尚期刊的文化含量(尤其是精英文化含量)很少,但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永远在炮制和提供当今最流行、他们期望了解的那个阶层关心和热衷的话题,甚至消费的产品和符号。很多人读后才知道哪些是有品质、有品位的,有机会进入自己想进人的群体,不至于被话题所抛弃,不至于被边缘化。其次,有不少人是为了直接模仿时尚期刊提供的生活样式,以便自我感觉从形式上进入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圈子,达到自我满足,所以才会乐此不疲地买时尚期刊。时尚消费类期刊是典型的符号式、炫耀式消费引领。一个符号、一个群体、一个阶层,构成了一种社会结构。

  四、对接价值提升需求

  中产阶层有一定资产,但又不自我满足,他们处在社会的中间层级,始终有一种恐慌,认为自己不努力向上,就有可能掉下。焦虑和不安,多半是欲望造成的,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和平衡,会造成人格的扭曲。比如说生活的安全与财富的增长,这是一对矛盾,风险和投资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博弈。所以,在向上发展时,一种理性的张力和控制力,要靠自身文化的定力来提供。地位追求的动力使中产阶层成为社会阶梯最积极的攀岩者,而这条向上攀援的通道一定是以文化的方式,文化消费成为他们的常态,更多的大众文化消费则通过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完成。

  迪斯尼号称自己是一个人们发现快乐和知识的地方。谁能想像,一个儿童乐园能发展成今天巨大的文化产业形态。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人的情绪、精神、体验对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意识上产生美好的感觉,从而建立记忆智库,让人不断产生回忆和回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远远超越消费本身。其次,以小时、分钟为单位计算它的价值和收益,低投入高产出,持续发展,循环收益,都使文化产业成为最具优势的产业形态。我们去看一个电影,一个小时就要付出一个小时的代价。再说,消费的过程是一个消费者的主动体验过程,具有互动性、不可替代性,个体化的体验与众不同。以体验的方式参与生产制作过程,消费者体验到的是时间和享受,获得的是快乐和成功。

  这种与人们精神需求对接的产业,具有思想和创意的高浓度,也势必促成大量社会精英汇聚到这个产业,构成产业人才高地。同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一定是这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这个行业从业者的立足之本。

  来源:《文汇报》2011年12月21日 作者:王国伟

  
看了“高中文化生活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有关高中文化政治论文

2.高中文化政治论文

3.高二关于文化政治论文

4.关于文化政治论文800字

5.关于高中生政治小论文